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年阳春三月,洛阳城处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牡丹绿叶舒展、含苞待放,迎接牡丹花会的到来. 1983年以来,洛阳牡丹花会已经举办了28届,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上亿人次.借助洛阳牡丹花会,洛阳牡丹观赏性不断增强,经济文化之花竞相绽放,续写了洛阳牡丹"甲天下"佳话.  相似文献   

2.
花事     
《中国花卉园艺》2011,(9):35-37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迎来最大旅游赏花高峰本刊讯4月的洛阳,花如潮涌,宾客云集,满城芳菲。4月10日晚,以"洛阳牡丹,富贵天下"为主题的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式暨《千姿牡丹》、《花开五洲》邮票发行仪式隆重举行。今年是洛阳牡丹花会升格为国家级节会后的首届活动。  相似文献   

3.
一路花香20年--洛阳牡丹花会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9月21日,洛阳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决议,确定牡丹为洛阳市“市花”,并从1983年开始每年4月15日至25日举办“洛阳牡丹花会”。今年是“洛阳牡丹花会”举办的第20个年头。20年来花会越办越好,常办常新,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随着时间的推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洛阳牡丹市场竞争力,洛阳率先在全国制定执行洛阳牡丹质量标准,申请注册了“洛阳牡丹原产地标志”。洛阳牡丹商品生产已经基本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生产,规范化、科学化种植,公司化、市场化经营格局。我们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两项标准五大措施--洛阳市率先推广牡丹产品质量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是洛阳牡丹标准化工作快速发展的一年。2002年4月,洛阳牡丹注册了原产地标志,成为我国花卉产品中首先获得原产地标记(地理标志)保护的花卉品牌。2002年10月,洛阳市牡丹开发管理办公室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合作向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申报了《洛阳牡丹种苗质量标准》、《洛阳牡丹盆花质量标准》,成为河南省地方质量标准,在牡丹标准化方面,洛阳市跨前了一步。 洛阳市委、市政府、市牡丹开发管理办公室把洛阳牡丹原产地保护和制定牡  相似文献   

6.
产业     
今秋洛阳牡丹销售形势乐观本刊讯近日,记者在洛阳了解到,今年秋天洛阳牡丹的销售形势非常乐观。据悉,洛阳在大发展环境带动下,洛阳市区绿化升级、改造应用了大量的牡丹,导致洛阳牡丹存圃量大幅减少。洛阳市邙山镇宏大牡丹花木有限公司副经理张长安说,由于存圃量减少,而通过分株繁殖的牡丹至少需要3年才能  相似文献   

7.
洛阳牡丹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自宋以来,牡丹之盛莫过于洛阳,以“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美名流传于世。北宋时洛阳的养花业十分发达,花木品种多达千种,城围数十里家家都种有牡丹花,春天还有专门的牡丹花市。人们对牡丹特别喜爱,每当花盛时,倾城出动,“绝烟火游之”。  相似文献   

8.
以牡丹甲天下的河南洛阳在成功举办了22届牡丹花会之后,今年花会办得更加精彩,呈现出以下特色:花会牵手黄金周一年一届的洛阳牡丹花会会期在23年中几经变化,最初是10天,后来延长到16天,今年延长至一个月,使牡丹花会与“五一”黄金周相连。从4月8日至5月7日,形成洛阳特有的“旅游黄金月”。由于时间的延长,本届花会游客接待量创出新高,全市主要景区累计接待游客686万人次,门票收入9317万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78倍和3.52倍。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花会一个月门票收入达1685万元。今年花会期间,与牡丹相关的旅游纪念品明显增多,从塑料牡丹花…  相似文献   

9.
牡丹     
牡丹是我国传统名花。她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有“国色天香”、“富贵花”、“花王”等美称。 牡丹原产我国。唐宋明清诸代,都把她奉为“国花”,深受人们喜爱。 牡丹传说故事遍及史籍与民间。据传说,中国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称帝之后,有一年冬天游上林苑,突发奇想,下了一道诏书,让百花一齐开放。众花不敢抗旨,纷纷都开放了,只有牡丹不开。武则天一怒之下,把牡丹贬到洛阳。后来洛阳牡丹最盛,有“洛阳牡丹甲天  相似文献   

10.
牡丹由野生到人工栽培,花型不断发生着变异。早在唐代,就曾出现过奇特的双头(蒂)牡丹和三头牡丹。双头牡丹即“二花皆并蒂而生,如鞍子而不相连属者也”(周师厚《洛阳牡丹记》)。千百年来,洛阳的双头牡丹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以诗文记述者颇多。  相似文献   

11.
《中国花卉盆景》2004,(8):35-35
1.调查发现土壤元素是"洛阳牡丹甲天下"的谜底:全国许多地方都种有牡丹,但惟独洛阳牡丹花朵硕大、花色艳丽、花型典雅。去年洛阳地矿局和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在洛阳市伊洛河流域采集了大量土壤、水样品,分析了其中54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结果发现洛阳牡丹种植区的土壤中钙、镁、铁、锰、铜、锌、硼、钼、钒、钴、镍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较高,特别是锰、铜、锌、钼元素的含量明显高出其它地区的土壤,其中锰的有效态含最异常丰富。上述元素有效地促进了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叶绿素、糖类、酶类的合成及花蕾的形成。有关专家认为,洛阳丰富的微量元素主要来自伊洛河流域广泛分布的古老火山岩,经过河水搬运,在伊洛河下游沉积下来。再加上适宜的气候环境,洛阳就成了适宜牡丹生长的"风水宝地"。其谜底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12.
河南洛阳国家牡丹基因库初建于1978年,占地1000亩。自1992年被时任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题名“国色牡丹园”以来,目前已成为洛阳牡丹花会最主要的旅游观光景点。每至花开时节,这里游人如织,摩肩接踵,开园10余年来,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00余万人。搜集牡丹精品基因库坐落的地点为中国牡丹栽培繁衍的主要故址之一,又称“牡丹故土”。北邙之上气候土壤条件优良,非常适宜牡丹生长,栽种的牡丹花朵硕大,色泽艳丽,香气浓郁。园区栽植牡丹100余万株,搜集国内牡丹园艺品种600余个、野生品种7个、培育新品种72个;引进国外园艺品种110余个,5万株;拥有紫斑牡…  相似文献   

13.
一句话消息     
1.隶属于国家农业部的东方花卉进出口公司3月在北京成立。 2.菏泽牡丹开始在市场上使用商标。 3.洛阳牡丹自1983年起,已举办大型花会11届,累计收入达66亿。(其嘉) 4.云南红河哈尼族杭关盆景爱好者协会在个旧成立〔万柄华〕 5.常州常春花木公司继在加拿大开办合资公司后,目前正与美商合办常州艾士伦花卉艺术合资公司。  相似文献   

14.
谷雨前后,牡丹盛放,姹紫嫣红,争奇斗妍,一派“万枝红艳露凝香”的胜景,将华夏大地点缀得分外妖娆。 牡丹,也称“花王”、“谷雨花”、“富贵花”等,毛茛科落叶小灌木,“故乡”在我国秦岭一带,迄今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牡丹,秦汉时作为药物,供观赏用始于隋,盛于唐,白居易的“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就描写了当时京城赏牡丹的盛况。北宋时,洛阳成了全国牡丹栽培中心,有“洛阳牡丹冠天下”之  相似文献   

15.
信息通道     
本刊讯 3月19日上午,洛阳市人民政府在北京举行第21届洛阳牡丹花会新闻发布会。 洛阳素称“九朝古部”,历史上曾先后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城市史长达4000年,建都史1529年。改革开放后,洛阳作为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以其辉煌的历史文化和秀美的山水风光,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国色天香、名甲天下的牡丹更是蜚声海内外。“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正  相似文献   

16.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牡丹花期多集中在每年4月中下旬,花开10天左右。能不能采取措施,延长它的整个花期呢?笔者认为是可行的。方法是: 一、扩大早花和晚花牡丹品种的繁殖。所谓的早和晚都是相对的,主要是指每年4月15日以前和4月25日之后(每年4月15—25日是洛阳牡丹花会会期)开花的牡丹品种。如果将这两类品种进行扩大繁殖,使它们形成相当的数量,就可以把牡丹盛花期相  相似文献   

17.
地处鲁西南黄河冲击平原的菏泽市,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光、热、雨同季,土壤肥厚,沃野千顷,是雍容华贵的牡丹生长的乐土。这里很早以前就有“曹州牡丹甲天下”之说。时至今日,牡丹栽培面积已达数万亩,品种近千个,使菏泽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大花园。 鉴于牡丹的独特影响,自1992年以来,这里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国际牡丹花会,一届比一届办得有特色。尤其是今年举办的第十一届菏泽国际牡丹花会,把花会推向市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8月13日,洛阳市林业局协调洛阳牡丹协会,就洛阳牡丹芍药产业发展形势进行研讨,提出应对措施。研讨活动就洛阳牡丹协会成立牡丹专家委员会、观赏、切花、油用种植、深加工产品、文创等六个牡丹专业分会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确定了各分会分别由各领域专家任筹备组组长,负责各分会成立的相关事宜。洛阳牡丹协会会长付正林就当前牡丹芍药的发展形势进行了分析,提出当前洛阳牡丹产业  相似文献   

19.
<正>2008年6月14日,国务院发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扬派盆景技艺、徽派盆景技艺、英石假山盆景技艺、传统插花、洛阳牡丹花会均同批入选。2010年5月16日,川派盆景技艺和苏派盆景技艺也出现在文化部公示的第  相似文献   

20.
牡丹的拒绝     
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