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基于传统烘房存在耗能大、污染、自动化程度不高、劳动强度大,烘干品质相对低等缺点,重新设计一种新型烘房,该烘房以生物质为热源,即降低成本,又能减少田间秸秆乱焚等环境污染问题;热风的循环利用,一定程度上又降低干制成本。利用PLC系统控制,自动化程度高,降低劳动强度,并且能够实现温湿度的精确控制,通过控制风机的正反转,实现烘房内温湿度的均匀分布,提高产品烘干品质。  相似文献   

2.
中央储备玉米品质控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库地处江南,夏季温湿度均较北方高,玉米储存难度相对较大,经过定点监测试验,以及结合建库以来的实践摸索,我们总结出机械烘干玉米和自然晾晒玉米的品质变化规律,探讨了玉米的品质控制方法,降低了储粮成本。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热泵烘房温度场均匀性是影响农产品干燥品质的重要因素。本文选用5HGR-35型农产品热泵烘房,通过交互式CAD/CAM系统(UG)软件建立热泵烘房3D模型,运用理论分析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内部温度场分布情况,对现有结构烘房的温度场建模模拟,分析模拟结果并对现有结构进行优化。通过模拟得出结论:送风速度越大,烘房内热空气更新越快,换热效果越好。综合温度场分布以及农产品烘干要求,烘房内合理的送风速度为11 m/s左右;在11 m/s风速下,烘房空载时在15 min左右达到设定温度(65℃);小推车设计高度加大300~310 mm烘房内部温度场更均匀;烘房顶部均匀加入3块长×宽×高=2900 mm×20 mm×300 mm的挡板,可以使烘房内部温度场更均匀;小推车与烘房之间及相互之间保持30 mm左右间隙摆放更有利于烘房内部温度场的分布;验证试验中,模拟温度与实测温度吻合性良好。上述结论对烘房的进一步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烘干技术,粮食烘干过程中水分很难准确控制,人工调节设备,存在控制滞后、调节不准确、人员劳动量大等问题,烘出的粮食水分波动较大。中央储备粮哈尔滨直属库的烘干机引进安装了DM510E粮食烘干水分智能控制系统,经过一个烘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在粮食烘干过程中,因玉米的容重和原始水分不同、干燥介制裁温度不同、降水幅度要求不同等因素的影响,会不同程度地在烘后玉米的破碎率、裂纹率等指标上体现出来。建议在考核烘干机系统性能时,对烘后玉米破碎率、裂纹率等控制指标应用作相应的修改和调整,并简要阐述了提高玉米烘后品质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严重、加工成本高是荠菜传统速冻加工工艺存在的不足。研发的基于自动化的速冻荠菜馅加工工艺具有自动化程度增强、劳动力使用减少、水资源节约利用、清洗贯穿全过程、产品合格率和原料利用率提高等六大特点,确保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生产试验证实了HSHT15型顺混流干燥机具有热效率高、节能明显、烘后粮食品质好、烘后粮食干燥均匀性好、破碎率和裂纹率增值少等优点。同时证明了该机可操作性强、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及适用性好、便于系列化和标准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
正进口大豆作为大颗粒物料,采用快速水分测定仪检测时误差较大。在日常检测中,为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我们一般按照国标法GB/T 14489.1-2008《油料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检测方法》进行检测。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因进口大豆含油量高,国标法操作繁琐,检测时间长,在检测中样品不易烘到恒重。为了减轻化验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我库对国标法的复烘次数进行了调整。通过延长初次烘干时间、减少复烘次数,进而减少烘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露天储粮受外界环境影响大,极易结露的现象,采取上顶及四周竹杆架空,底部粮堆预留“丰”字型通风道,两山墙安装轴流风机,根据外界温湿度变化情况,适时排出垛内积热,缩小内外温差,使其控制在露点温度范围内,实现了不揭篷布避免结露现象,且达到了延缓储粮品质陈化、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节约费用开支、确保储粮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改进白肋烟晾制技术,利用温湿度自动记录仪定时测量白肋烟晾制期间晾房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晾房内加装循环通风风机调控温湿度,分析了白肋烟晾制期间晾房内外的温湿度差异,比较了加装风机循环通风对晾房温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晾房内温湿度主要受外界天气的影响,但晾房可缓解外界天气的影响;晾房内温度变化与相对湿度变化呈相反趋势,温度高时相对湿度低,温度低时相对湿度高;晾房内上层温度较下层高,上层湿度较下层低。在晾房内加装风机能够调控晾房内的温湿度状况,可适度减少晾房上层与下层的温湿度差异,但是由于晾房内温湿度主要受外界气象条件影响,仅安装循环风机对降低晾房内相对湿度的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11.
全自动柚子包装生产线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柚子从采摘到销售需要经过清洗、烘干、薄膜裹包等工序的处理,但目前只能依靠人工来完成,其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通过设计全自动柚子包装生产线,可为柚子的保鲜包装实现自动化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的包装设备。  相似文献   

12.
直接干燥法测定粮食水分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影响直接干燥法测定粮食水分测定结果的因素,优化了测定条件。采用105℃恒质法对烘盒规格、烘干时间、烘盒个数及烘箱温度等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低两种水分的小麦采用4.5 cm规格的烘盒,其烘干效果最佳;低水分小麦烘干4h后恒重,高水分小麦烘干4.5 h后恒重;烘盒个数以不超过20个为宜;95℃~110℃下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差异不显著,但水分测定结果随烘箱温度增大而升高。  相似文献   

13.
对高水分粮进行就仓降水处理是解决高水分粮食安全储藏,降低储粮费用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当前所使用的三种高水分粮食降水应用技术分别是:人工摊晾日晒法、烘干机处理法和就仓干燥处理法。根据新疆当地气候特点,在高水分玉米入仓前合理布置风网,利用离心式风机进行机械通风,不仅可以降低储粮温度和含水量,有效抑制虫、霉,还能减轻劳动强度,节约翻倒作业和烘干晾晒费用,保持储粮品质。  相似文献   

14.
烘干温度对玉米脂肪酸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东北地区高水分玉米机械烘干后脂肪酸值波动大的问题,介绍了在机械烘干过程中,采用不同烘干温度进行烘干生产,摸索出烘干玉米的最佳温度,有效解决了烘后玉米脂肪酸值较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基于农业物联网的农田土壤环境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物联网是利用各种仪器仪表与传感器参与到农业各种控制自动化的物联网。主要内容是利用物联网(IoT)相关技术开发出一套农田土壤环境监测实时系统,内容包括系统的技术路线、系统设计、开发实现。在系统的实现过程中,通过WSN与4G网络相结合,实现农田土壤温湿度、盐碱度、PH值等土壤环境信息的自动化采集与存储。  相似文献   

16.
牛肉味道鲜美,配以各种佐料,经特殊工艺制作成牛肉干,可满足各种不同口味的人群消费,作为旅游休闲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传统的牛肉干生产需要太阳晒和土法烘干,品质差,污染严重。虽然也有厂家进行了技术改造,建立了蒸汽烘房或电热烘房,卫生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减少了灰尘和细  相似文献   

17.
李帮东 《茶业通报》2009,(3):132-133
在霍山黄芽自动化生产线中,茶鲜叶通过电热滚筒初杀和微波二次补杀、分段理条及微波灭菌干燥等,所制干茶色绿、香高、味醇、形紧,能有效改善当地机制黄芽的品质,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犊牛饲喂装备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等问题,以犊牛饲喂装备的实验装置小车模型为研究对象,设计基于手机APP的畜牧装备模型小车控制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控制芯片,主要由主体蓝牙连接模块、PWM调速模块、行走方向控制模块和虚拟循迹模块等的软件部分组成,实现犊牛饲喂装备的实验装置小车模型的自动循迹、避障和无线遥控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前棉花种子大多数脱绒、包衣后销售,脱绒前若水分高则脱绒时摩擦力大,引起发热,伤害种子;包衣后种子水分高不易储存,容易降低发芽率,所以各种子生产企业在棉花种子脱绒、包衣前都测定种子水分.按照 GB/T3543 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的规定应采用低温 103℃烘 8h,时间长,影响种子加工.本研究通过高温烘干时间的改变,找出一个最接近于低温烘干法测定的烘干时间,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建立一个回归方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段明松  凌昆 《粮食储藏》2011,40(4):29-32
对普通房式仓储藏的高水分高粱(入库平均水分16.4%)进行就仓通风试验,合理布置风网、选取有利的通风时机和正确的通风方式,能够简单有效地对高水分高粱进行就仓干燥降水处理,有效抑制了虫、霉的发生,还能减轻劳动强度,节约翻倒作业和烘干晾晒费用,保证粮食品质,并能最大程度的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