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从农业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以石家庄为例,通过对1996~2006年相关时序资料及随机问卷结果的分析,系统阐述了该区域循环农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该区提高资源利用率及农牧副产品(秸秆和粪便利用)循环利用的3大主体模式,并探讨了各模式的增值潜力。  相似文献   

2.
第一届ISSCT副产品学术讨论会在古巴召开(1993年5月11日-16日)来自21个国家的57位代表参加了这次甘蔗副产品学术讨论会。所讨论的主要论题有;甘蔗副产品利用的现状(评述巴西、古巴和南非的甘蔗副产品利用)作为动物饲料的利用蔗渣纤维的利用,包括...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牧系统养分管理研究的意义与重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中国由于农牧分离和不合理的养分管理方式导致了农田硝酸盐淋失、水体富营养化、氨挥发和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研究中国“土壤-作物-畜牧业”生产系统(即农牧系统)养分流动特征,通过优化农牧系统养分管理,保持养分合理流动与循环,减少各个环节的养分环境排放,提高系统利用率是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可为“化肥减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面源污染阻控”等国家行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中国农牧系统养分投入、利用率和环境排放等特征、国内外农牧系统养分管理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中国农牧系统养分管理研究重点。目前中国农牧系统养分流动特征是过渡依赖化肥养分投入提高粮食和饲料产量,进而支持集约化畜牧业发展;而农牧分离的生产方式导致了农牧系统养分流动效率低,环境排放高;都市圈及其周边是排放的热点区域。国际研究经验表明,农牧结合是可持续集约化农业的必然出路,农牧结合的核心是通过改善畜禽粪尿管理,减少养分的损失和提高养分在农田循环的比例和数量。兼顾提高农牧业生产力和保护环境的“土壤-作物-畜牧业”系统养分管理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未来,中国农牧系统养分管理研究应包括:(1)典型农作系统“土壤-作物-畜牧”系统养分流动规律和环境效应的定量研究;(2)有机肥替代化肥机理与调控途径研究;(3)畜禽粪尿养分循环利用机理和减排技术研究;(4)高产高效“土壤-作物-畜牧”系统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华北平原典型地区河北省为例,明确农牧系统氮素养分流动特征和环境效应,分析农牧系统氮素循环利用率和农牧业结合的程度,探讨农牧系统氮素的优化管理途径,为农牧业养分循环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河北省“农田-畜牧”生产系统为边界,在整理统计资料、文献数据和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分别定量1980-2015年河北省农田体系、畜牧体系和农牧系统的各个氮素输入和输出项,同时利用氮素利用率、氮素盈余量和氮素回田率等指标分析氮素流动特征与环境效应。农牧系统的氮素输入项主要包括化肥、生物固氮、干湿沉降、灌溉、人粪尿还田、外源饲料;氮素输出项主要包括农田体系主产品的本地消费、外销,畜牧体系主产品的本地消费、外销,农牧系统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内部的氮素循环项主要包括农田系统副产品还田、农田系统主、副产品作为本地饲料、畜牧系统副产品还田。【结果】1980-2015年,河北省农田生产体系氮素年均输入量增加1.9倍,而作物收获氮量仅增长1.5倍,导致农田氮盈余量和损失量分别增加1.7和1.9倍,氮素利用率由47.2%降至41.4%。与有机肥氮投入相比,化肥氮投入占农田总氮投入60%以上,近年来接近70%。区域间农田养分平衡差异大,氮素输入方面,邯郸市和唐山市较高(>600 kg·hm-2),承德市最低(<200 kg·hm-2);氮素盈余方面,唐山市最高,为267.8 kg·hm-2,衡水市最低,为51.6 kg·hm-2。畜牧体系氮素输入量也明显增加,在2005年达到最大值,为1980年的7.7倍;畜禽产品和粪尿氮素产生量同时呈现增加趋势,尤其是粪尿氮素产生量由21.8×104 t增加到115.3×104 t;各区域间动物粪尿氮素产生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氮素产生量最高为邯郸市(377.3 kg·hm-2),最低为衡水市(122.6 kg·hm-2)。外源饲料氮素依赖率由60.5%增至72.7%,畜牧粪尿氮素还田率由70.4%降至30.2%,但畜牧体系氮素利用率由6.4%增至16.3%。从农牧系统整体来看,1980-2015年氮素输入总累计量高达9 038.9×104 t,化肥氮素投入量约占总氮素投入量的55.7%,外源饲料氮素投入量占总氮素投入量的33.1%,农牧产品累计总输出氮为2 537.4×104 t,占总累计输入氮量的28.1%,向大气、水体累计排放的总氮量高达4061.2×104 t,约占总累计输入氮量的44.9%。【结论】1980-2015年河北省农牧系统氮素投入量大幅度增加,氮素富集和环境排放严重,氮素利用率偏低,不同区域单位面积氮素平衡存在较大差异,农田生产与畜禽生产之间养分循环严重脱节。因此,应该充分利用本地饲料资源,提高有机肥的还田率,走农牧结合的道路,从而降低因“农牧分离”造成的“高投入-低效率”代价,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我省农牧渔良(原)种场的现实出发,分析了农牧渔良(原)种场的现状:基础设施老化、土地蚕食严重、社会包袱重、退休职工生活无保障,根据这些现状,提出明确主管部门,强化规范管理与内部管理,实施减免税等优惠政策,重点投资和扶持等改革和完善农牧渔良(原)种场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韩亚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321-4323,4346
通过对石家庄市街道绿化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分析了石家庄市街道绿化存在的问题,根据石家庄市街道树种规划原则的分析,对石家庄市街道绿化树种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2015年红星集团引进德国先进的沼气生成设备及配套生产技术工艺投资1000万元建设沼气工程,破解多年来黑龙江省高寒地区不能利用畜禽养殖粪污生产沼气的瓶颈。利用养殖粪污进行发电,同时将副产品沼渣、沼液经第二次发酵制成有机肥料用来种植有机牧草及有机牧草产品的销售,提高有机牧草饲料的产量和品质、增加沼气工程的经济效益,实现农牧良性循环。本文简要介绍该项目的情况及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高寒半干旱农牧交错带具有农业与牧业兼业,耕地与草地交织的特点.畜牧业的发展主要靠草地提供饲草和农作物副产品提供饲料.但由于草地破坏严重,影响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本文以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地区为例,分析了退耕还草与发展畜牧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绿碎茉莉花茶窨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发挥绿茶精制加工效益,提高加工过程副产品绿碎茶的利用率,增加附加值,对绿茶茶坯加工过程中不同颗粒大小的副产品(绿碎茶)进行同一窨制工艺(鲜花一窨)处理,对相同颗粒大小的绿碎茶(直径为0.75mm)进行不同窨制工艺处理,分别制成绿碎茉莉花茶茶成品,分析原料颗粒大小和窨制工艺对成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直径0.75mm的绿碎茶为原料的成品茶,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等综合指标评分最高;相同颗粒大小的绿碎茶以鲜花一窨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0.
试验对椰枣树副产品饲喂阿曼当地绵羊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试验期为120d,将32只阿曼当地绵羊随机分为4组,其中两组饲喂粗饲料,两组饲喂精饲料。粗饲料的组成为氨化椰枣树叶青贮(UTPF)和干牧草(RGH);精饲料的组成为颗粒料(CC)和当地的一些椰枣树副产品浓缩料(BC)。试验记录了每天的投喂量,每两个星期的体重变化,血液指标,表观消化率,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  相似文献   

11.
分析石家庄市雨水利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就石家庄市气候和城市土地利用的特点,分别计算年均雨水资源化潜力和单次暴雨资源化潜力,介绍雨水利用的方法途径,并分析雨水资源化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区位商分析法的石家庄市优势农业主导产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区位商法研究了石家庄市农业结构内部各行业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农业、牧业优势明显。进而具体分析了农业产品和牧业产品的区位商。通过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定量分析,具体地阐明了石家庄市优势农业主导产业现状。  相似文献   

13.
现代农业示范区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意义深远。根据石家庄市的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发展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基本思路、发展定位及发展对策,并对其发展的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期将石家庄打造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相似文献   

14.
为加大枸杞叶的开发利用,促进我国西部地区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在总结枸杞叶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对枸杞叶中主要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的功效及提取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连季婷  宋红月  汤永鸿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386-11390
构建了一套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一套评价方法,并利用石家庄市1997~2006年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年度变化与空间分异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根据经济学中的循环经济理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建立代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评价石家庄市县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最终找出各县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石家庄区域各县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与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不一致现象,为推动石家庄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建议加强政府引导,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构建经济激励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从关键资源要素、表现形式、支撑条件、外部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创意农业发展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消费者、经营者、村镇居民、地方政府等主体对创意农业发展的内在需求。进一步探讨了创意农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包括发展理念的创新与应用、多元化创意的植入与融合、专业化主体的引入与参与、特色化资源配置与利用。基于此,提出中国创意农业发展的5种方向:农业景观的创意展示、农副产品的创意生产、农业文化的创意体验、乡村生活的创意参与、关联产业的创意融合。  相似文献   

18.
董坤  王健  王平格  黄华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840-4840,4848
在分析石家庄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效保护和治理矿山环境的相关方法以及石家庄市进行绿色矿山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蛋白副产物资源开发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农产品加工中产生的蛋白副产物的主要类型,分析了生物活性蛋白肽的生理功能以及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生物酶法和基因工程等技术手段在蛋白副产物改性中的应用及最新进展,其中生物酶法改性技术易于将蛋白改性到所期望的功能值,是提高蛋白副产物附加值的重要途径,并展望了几种蛋白副产物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0.
石家庄冰雹灾害特征及风险区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静  韩军彩  阎访  车少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575-1577,1597
利用冰雹灾害资料对石家庄冰雹时空分布特征、冰雹灾害与天气系统的相关性、冰雹路径进行了分析,并依据冰雹发生的频率对石家庄各县(市)冰雹灾害进行了风险区划。结果表明,石家庄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明显,有3条主要路径,路径所经区域也是冰雹发生的高风险区。该研究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冰雹灾害防御提供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