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油菜黑胫病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油菜黑胫病病原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的生物学特性,在实验室里研究了温度、pH值、光照、碳源及氮源等条件对该病菌营养生长及分生孢子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病原菌在5℃~35℃均可进行营养生长并产孢,最适生长和产孢温度为25℃;在pH4~10的范围内该菌均能生长并产孢,在pH7的条件下生长最快,产孢最多。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而持续光照不利于菌丝生长,尤其不利于产孢。最适的碳源、氮源分别是可溶性淀粉、牛肉膏。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2℃。 相似文献
2.
油菜黑胫病是双球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在油菜产区广泛发生.为了解我国特定气候和栽培条件下的流行规律,通过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探讨了温度对罹病油菜茎秆上L.biglobosa假囊壳和子囊孢子发育的影响.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环境水分(湿度)充足的条件下,温度影响L.... 相似文献
3.
4.
5.
油菜黑胫病是由Leptosphaeria biglobosa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这种病害在我国油菜产区广泛发生,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通过获取突变体来研究L. biglobosa的生态适应性机制及致病机制,本文优化了影响农杆菌介导转化(ATMT)油菜黑胫病菌L. biglobosa菌株Lb731的因素,评估转化子质量,并筛选相关突变体。结果明确了农杆菌介导转化菌株Lb731的最佳因素:潮霉素B浓度为50 μg/mL,转化受体(分生孢子)培养时间为15 d (20℃),浓度为2 × 107~8孢子/mL,农杆菌-受体共培养温度为25℃,共培养时间为72 h。在最适条件下的转化效率达到80个转化子/百万分生孢子。T-DNA插入基因组的频率为100%,单拷贝插入频率为72.7%,转化子抗潮霉素性状能稳定遗传。从2136个转化子中获得了11个菌丝生长减缓突变体,7个色素产生缺陷突变体和14个分生孢子产生缺陷突变体,并从这些突变体中鉴定出7个致病力丧失突变体。采用hiTAIL-PCR技术,从3个突变体中获得了T-DNA插入位点侧翼序列。上述结果为深入研究L. biglobosa的生态适应性机制及致病机制提供了材料和线索。 相似文献
6.
《中国马铃薯》2016,(3):169-174
由Pectobacterium atroseptica引起的马铃薯黑胫病是影响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种薯传播细菌病害,从种薯发芽到生长后期均可发病,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为构建马铃薯黑胫病菌的分离、鉴定技术体系,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大水坑马铃薯基地采集了疑似感染马铃薯黑胫病植株,对其进行病原菌分离和纯化,得到7株病菌,利用引物Eca 1 g/Eca 2 g对其进行PCR扩增、将PCR产物测序并将所测定序列递交Gen Bank数据库,使用Blast软件进行比对确定目标菌株。结果表明,其中一株菌株能扩增出长度大约688 bp的特异性条带,其DNA序列符合Eca 3762序列,鉴定为马铃薯黑胫病菌。此方法可以成功地从发病植株中分离出黑胫病菌,成本较低廉,为广东省建立马铃薯种薯质量检测和控制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WRKY转录因子是植物信号传导过程中的重要成员,在植物抗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BnWRKY70在油菜黑胫病抗性反应中的作用机理,本研究对油菜响应黑胫病菌侵染产生的特异基因BnWRKY70进行序列分析;将克隆得到BnWRKY70基因CDS 308bp特异区段,利用烟草脆裂病毒(Tobacco rattle virus, TRV)载体构建了基于病毒诱导的油菜基因沉默体系;利用qRT-PCR验证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最后进一步通过表型观察和病情指数统计分析评价BnWRKY70基因沉默植株在接种黑胫病菌之后油菜的抗病性。结果表明,BnWRKY70基因最长ORF为858bp,编码285个氨基酸,含有一个WRKY保守结构域,属于Ⅲ类WRKY转录因子。BnWRKY70基因沉默后的表达量显著下降,说明在油菜中成功构建了VIGS体系。表型观察发现基因沉默油菜株系叶片比未沉默株系更易感病,病斑面积更大,且病情指数显著高于对照,说明BnWRKY70基因沉默减弱了油菜的抗病性。本研究为揭示BnWRKY70在油菜病原菌分子互作机制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1号和4号生理小种菌株对巴西蕉和粉蕉的致病性不同,其在巴西蕉和粉蕉根系的侵染和定殖过程是否不同仍未阐明。笔者将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1号(T320)和4号(B2-63)生理小种菌株分别接种巴西蕉和粉蕉,借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侵染过程。发现这2个生理小种菌株菌丝均可沿巴西蕉和粉蕉根系表层细胞之间的凹槽生长,并进一步侵入维管束;而且B2-63侵入粉蕉根系维管束快于其侵入巴西蕉根系维管束。在接种T320 菌株15 d后,在轻微褐变的巴西蕉球茎组织中未观察到其菌丝体,而在褐变粉蕉球茎中可观察到。推测T320在粉蕉根系维管束中的扩展较其在巴西蕉根系维管束中的扩展容易。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生理小种与不同基因型香蕉的互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基于油菜纯合双显性雄性核不育恢复系的芯片表达谱分析结果,本文选择与糖代谢途径相关的两个基因GAPC和AT2G36580,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其在根、茎、叶、花、雌蕊、雄蕊、角果中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APC和AT2G36580在根、茎、叶、花和角果中均有表达,其中在根中表达量最高,花中表达量最低;GAPC在不育株花蕾发育的减数分裂至单核期被显著抑制,三核期表达量上升,而在可育株花蕾减数分裂至单核期表达量较高,四分体至单核期表达量最高(是减数分裂期的5.06倍),三核期表达量下降;AT2G36580在不育株花蕾发育中一直被抑制,但在可育株花蕾减数分裂至单核期表达量较高,四分体至单核期表达量最高(是减数分裂期的1.69倍),三核期表达量显著下降。进一步对雌雄蕊中的表达量进行分析表明,这两个基因均在可育植株雄蕊中表达量高,分别是不育株雌蕊(参照)的9.11倍和4.47倍,在雌蕊中表达量比参照显著低;与参照比,在不育株雌雄蕊中表达被显著抑制。初步结果表明GAPC和AT2G36580在油菜恢复系J10中具有相似的表达模式,可能是通过影响雄蕊发育过程中的糖代谢而参与花蕾发育的调控,与不育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甘蓝型黑籽和黄籽油菜种子发育过程中种皮色泽差异研究 Ⅱ.黑色素、酪氨酸和酪氨酸酶的变化及相关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甘蓝型油菜种皮黑色素、酪氨酸酶和游离酪氨酸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油菜黑籽与黄籽种皮的黑色素、酪氨酸酶及游离酪氨酸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种子发育中期,黑籽种皮的黑色素含量逐渐增加,种子成熟时迅速增加,比黄籽增加6倍以上。种子发育后期黄籽种皮的酪氨酸酶活力下降,而黑籽酶活力呈上升趋势。相关分析表明,种皮酪氨酸酶活力与黑色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游离酪氨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油菜黑籽和黄籽种皮色泽差异与黑色素含量有关,黑色素可能由游离酪氨酸转化而来。 相似文献
11.
12.
探究播种量对油菜毯苗生长的影响,对标准化的油菜毯苗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试验测定了不同播种量下两个油菜品种的出苗数、存苗数、地上部生物量、叶片与根颈的生长状况。其结果显示:提高播种量会显著降低油菜毯苗的出苗率、存苗率、地上部单株干重、子叶与真叶的大小和根颈直径,提高油菜毯苗的株高与根颈长。但通过播种量的增加可以一定程度弥补质量的下降,使油菜毯苗的地上部全盘总干重先增加后减小。根据实际生产的移栽需求,通过播种量与存苗数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最适播种量为700~750粒/盘。 相似文献
13.
甘蓝型黄籽油菜SSR标记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 42对SSR引物对19个甘蓝型黄籽油菜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出336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在不同品系间的等位基因数在2~21之间,平均位点为8个.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17~0.85,平均为0.73.对SSR扩增结果进行UPGMA分析,可将19个品种(系)分为4个群体,聚类结果与系谱来源比较一致.并且只需NAS99、NAS98、NAS91及NAS31 4对多态性高的引物即可将19个材料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4.
饲料油菜与牧草混合冬播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缓解冬季饲料作物缺乏的压力,改进冬季饲草的生产模式,提高饲草油菜的品质和种植效益,通过设置小区试验,将双低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分别与紫云英、黑麦草和光叶苕子等冬季牧草按比例混播,测定各处理的生物学产量、粗蛋白含量等指标,探寻油菜与牧草混播技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油菜与光叶苕子、紫云英、黑麦草的混播效应存在显著差异。(1)光叶苕子与油菜混播均可以提高饲草的鲜样总产量,且在密度按1:4(油菜按15 000株/hm2的播种量)混播时,各取样时期的饲料鲜、干样产量均较高,油菜终花期时该处理的粗蛋白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与紫云英混播,也可提高饲料油菜的鲜样产量,但差异不显著,且紫云英因光照不足,油菜初花期时已全部死亡。(3)与黑麦草混播后,饲料鲜样产量、粗蛋白产量均显著下降。因此,油菜与光叶苕子混播是进一步提高长江流域冬季饲料作物生产效应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以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宁杂1838为材料,通过在基质中拌入烯效唑,设置0、20、40、60和80μg/L共5个烯效唑浓度处理,测定毯状苗在不同时期的农艺性状、器官干重,研究了不同浓度烯效唑对油菜毯状苗的调控效应,以探索适合机械移栽的育苗基质及轻简优化培育方法。结果显示,基质中拌施烯效唑后,苗高明显降低,根颈长度变小,根颈增粗;根据回归方程推算,基质中拌入33.7μg/L烯效唑时明显抑制油菜毯状苗伸长,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对存苗数影响较小,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出叶数,促进根颈粗壮,壮秧效果显著,最适合机械化移栽,因此认为此浓度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油菜的北方布局,针对北方寒旱区冬油菜养分吸收与利用等问题,采用12个白菜型冬油菜和甘蓝型冬油菜品系,对不同品系冬油菜的干物质和养分积累量、产量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甘蓝型冬油菜产量性状显著优于白菜型冬油菜,甘蓝型冬油菜的株高、分枝高度、主花序角果数、单株角果数、角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等8个产量性状分别较白菜型冬油菜高出12.41%、108.11%、56.21%、66.91%、5.71%、70.79%、103.55%、103.87%。甘蓝型冬油菜干物质单株产量平均为67.693 g/株,为白菜型冬油菜的191.612%。白菜型冬油菜单株氮磷含量要高于甘蓝型冬油菜,分别高出2.481%、29.423%; 单株钾含量低于甘蓝型冬油菜,低34.826%。由于同一生态区的甘蓝型冬油菜干物质产量大于白菜型冬油菜,所以甘蓝型冬油菜单株氮磷钾积累量较白菜型冬油菜显著高出84.647%、50.000%、158.616%。冬油菜中养分积累总量趋势均呈K>N>P,氮、磷元素主要积累在籽粒中;钾元素主要积累于茎和果壳中。甘蓝型冬油菜每100 kg籽粒需氮6.554 kg、磷0.463 kg、钾14.612 kg;白菜型冬油菜每100 kg籽粒需氮7.143 kg、磷0.572 kg、钾10.467 kg;甘蓝型冬油菜较白菜型冬油菜氮磷素利用效率高,且对钾素需求量大。 相似文献
17.
甘蓝型油菜抗寒性鉴定方法的建立和种质资源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可利用的抗寒种质资源,建立了甘蓝型油菜抗寒性鉴定方法:将3叶期到4叶期的幼苗经4℃预处理(低温锻炼)24h,然后分别做4种冷冻处理(-2℃1h、-2℃1h+-4℃1h、-2℃1h+-4℃1h +-6℃1h),随后统计存活率,计算抗寒指数,评估抗寒性。通过该方法对来自国内外的226份油菜资源进行抗寒性评价,结果表明:4种冷冻处理下,供试材料的存活率差别明显,抗寒指数范围是0~52。从中筛选出6份强抗寒性的种质,抗寒指数大于33;根据不同生态区划分,冬性、半冬性和春性材料的平均抗寒指数分别为8.10、7.70和9.10,春性材料抗寒性最优,也说明鉴定方法具有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为辅助选育早熟油菜品种、克隆油菜开花期基因及开发花期分子标记,以已测序的油菜品种中双11 (Z) 和重测序的油菜品系No.73290 (N)为亲本构建的含184个单株的BnaZNF2群体为材料,通过分析该群体的基因型数据和F2:3家系连续三年(2010-2012)在武汉的表型数据,对开花期QTL进行检测和整合,定位到分布在11个连锁群上的14个开花期QTL。其中只有5个QTL能在3年中重复检测到,分别是qDtF.A2-1、qDtF.A6-2、qDtF.C2-1、qDtF. C2-2 和qDtF.C3-1,贡献率在7.1%~21.1%之间。通过查阅文献和在拟南芥、水稻等作物网站上搜索,搜集到442 个与植物开花期有关的基因。基于油菜基因组物理图谱,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在本研究定位的QTL区间上筛选到54个可能的候选基因,可以用于开花期基因的克隆。在5个主要QTL区间内分别定位到8、5、4、2和4个候选基因,其中有15个双亲中存在序列差异,可以开发开花期的功能标记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