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顾洪元 《中国蜂业》2009,60(6):49-49
日前,董浜镇养蜂协会召开的学术交流暨协会成立五周年年会上传出喜讯:董浜镇常年活跃着一支30多人的老年养蜂专业队伍,带动各蜂场稳步发展,蜂群从去年的600群发展到今年的800多群,蜂场从13个增加到17个,从业人员由20人发展到30多人。年龄最大的蜂农钱志刚今年已82岁,最小的也60多岁,养蜂已超过40年。  相似文献   

2.
蜂王浆是目前养蜂生产中的主要项目,王浆产量高低,直接关系到蜂场收入的多少,尤其是定地养蜂喂糖产浆的蜂场。我于1967年开始养蜂,当时王浆产量很低,年均群产王浆1.5kg左右。为使王浆高产,我不断探索、研究,总结养蜂技术,掌握了蜂群生活规律,从而使王浆产量不断提高,近几年来王浆群均产量一直在5kg以上。2003年养蜂57群,共产王浆375kg,年均群产6.5kg;其中19号群年产王浆10kg多。由于比周围蜂场产量高,来移虫、购王的蜂友较多。甚至数百千米外的东阳、绍兴等地的蜂场也来移虫。怎样获得王浆高产?现谈谈我的体会。体会之一:优良的蜂王是王浆高…  相似文献   

3.
章师傅养蜂 2 0多年了 ,是我地养蜂队伍中的“老革命”。但他农民出身 ,文化较低 ,年龄较大 ,对科学养蜂道理懂得不多。他见别人饲料糖中都加盐喂蜂 ,他也跟着做了。前年春繁时 ,喂糖时总抓一撮盐和在其中。时间日复一日过去 ,邻村蜂场加脾扩巢了 ,他还不能加脾 ,别人加第 2张脾了 ,他才头次加脾 ,别人 5— 6张了 ,他才 3— 4张 ,终赶不上别人。他夜里寻思着 :开繁群势不比别人弱 ,糖和花粉质量不比别人差 ,保暖工作也做得很好 ,蜂为什么总比别场繁殖慢呢 ?想不出个所以然。 3月中旬 ,别的蜂场上高箱 ;开始收蜜和产浆了 ,而他还在繁殖。他急…  相似文献   

4.
回忆养蜂     
正人人都知道蜂蜜甜,但是未必知道养蜂人风餐露宿,转战南北的酸甜苦辣的生活。1972年3月15日,我开始为生产队办意蜂场。当年我县养蜂专家宁德敬来乐民宣传鼓励生产队办养蜂场,说养蜂投资少收入多,不占农田,是一项好副业,生产队长动了心,于是就办蜂场。经过协商,蜂场就起来了,我投资600元钱,生产队做20个平箱,一分现金也不出,让我和另一位社员陆家荣学习养蜂技术,每人每天记1  相似文献   

5.
<正>我蜂场位于豫西南山区,每年8月以后有胡蜂侵扰蜜蜂,造成蜂群衰退。而今年的胡蜂特别猖獗,已害得蜜蜂难以生存。电视、网络、报纸上常有胡蜂侵袭致人伤亡的报道,有些地方政府已组织力量消灭胡蜂。养蜂者为保护蜜蜂不得不与胡蜂决斗。规模化蜂场或流动蜂场,可以通过转移蜂场或人不离场地消灭胡蜂;定地蜂场因蜂群少,且多是兼职养蜂而无法转移蜂场。也做不到人不离场的守护蜜  相似文献   

6.
罗贵勇 《蜜蜂杂志》2014,34(10):42-42
<正>笔者是一位养蜂爱好者,从学生时代就迷上了蜜蜂。20世纪60年代,江浙一带的养蜂师傅常到我的家乡放蜂,由于跟他们的交往使我对蜜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文革回乡,学业中断,苦闷之时,忽然想到养蜂,于是到野外收捕2群中华蜜蜂进行活框饲养。神秘的蜜蜂王国,一下就吸引了我。通过精心饲养,不到2年的时间蜂群增至十多群。后来割掉资本主义尾巴,不许私人养蜂(在那个年代养蜂也算搞资本主义),我也不敢养蜂了,只好无偿上交生产大队。生产大队组建蜂场,大队领导看我喜欢饲养蜜蜂又是回乡青年,便把我安排到蜂场养蜂,从此,我便真正走上了养蜂之路。跟全国各地的养蜂者一样,浪  相似文献   

7.
养蜂是我社一项传统付业。目前,公社一级的蜂场有5个,养蜂200群;大队一级的蜂场25个,养蜂806群;生产队一级的95个,养蜂1,198群。社员家庭养蜂的约占户数60%,养蜂1,800群。实现了三级办场,四级养蜂。好处是:一、巩固和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社员收入。十多年来,我社向国家交售蜂蜜1,600多担,收入130多万元。拿去年来说,全社养蜂收入21万元,每人平均增加收入20元。由于养蜂生产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  相似文献   

8.
养蜂问答     
养蜂问答问:定地养蜂一个场地能容纳多少蜂(这里指强群);饲养“浆蜂”,以喂白糖、花粉来生产王浆,又与容蜂量有什么关系;中蜂“一人多养,可取得高效益”这种说法对吗?(四川省芦山县卫云海)答:定地浆蜂场喂白糖、花粉生产王浆,在浙江目前大多数蜂场每个场地在...  相似文献   

9.
葛维民 《蜜蜂杂志》2012,32(3):18-18
在相距笔者蜂场不到500m之处有1个蜂场。一位中年女养蜂员,正用水溶升华硫刷封盖子脾。我问她有螨吗,中年女养蜂员说,必须预防蜂螨。这时天空下起了雨,他们停止刷脾药回到帐篷里,我也跟他们到帐篷里避雨。蜂场一共有10个人,6个女的,4个男的,年龄20岁左右。我问他们才知道,中年女养蜂员名叫宋付琴,是蜂场主人,河北邢台市邢台县人,他们几个全是她的徒弟。  相似文献   

10.
仁付珍 《蜜蜂杂志》2008,28(7):17-17
河北省邢台市是华北最大的刺槐蜜生产区.今年由于冰雹、阴雨低温等原因,刺槐蜜几乎绝收,定地饲养蜂场取了少量蜜后又进行补喂;南繁返回蜂场取蜜3 kg左右.据邢台县养蜂协会有关人士介绍,类似今年的气候是不多见的,各收购单位没有开秤.蜂场零售油菜、刺槐等杂花蜜,20~26元/kg,无班正的刺槐蜜出售.  相似文献   

11.
我是密山市裴德镇裴德村八组的一个蜂农,今年57岁。从1970年开始养蜂,到现在已近30年了。当时我在新村,只有1箱蜂,现在已有蜂群300箱,可以说是咱们密山市本地的养蜂大户。目前我的儿子和儿媳、大女婿、小女儿和小女婿都在我的蜂场内工作,跟着我学养蜂。1981年以前,农村是集体所有制。当时乡里综合场有蜂群120多箱,分成5个蜂场,我当技术员并领导一个蜂场。1981年以后,允许单干,我退出了蜂场,自己买了38箱蜂,去东方红林区放蜂,那年因洪涝灾害亏损了7000元,不幸还得了出血热病,差点送了命。1982年我搬到东方…  相似文献   

12.
转地蜂场以多大的养蜂规模经济效益最好,这是广大蜂农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对浙江省缙云县的数十家转地蜂场2004~2006年连续3年的养蜂规模效益进行了调查,通过统计比较分析得出的结果为:目前转地蜂场以4人蜂场、饲养170群蜜蜂的蜂场养蜂规模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3.
转地蜂场结构,素质,规模效益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元强 《中国蜂业》1998,49(3):14-15
调查60家转地蜂场,全部是一户一家的家庭式专业化养蜂场。蜂场以1~3人为主,人均养蜂28群。养蜂员平均年龄3467岁,养蜂工龄平均9年,文化程度初中、高中占7064%,与农村传统种植业、养殖业相比,养蜂员整体素质较高,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调查统计表明:家庭模式转地蜂场以3人饲养83群蜜蜂为适度养蜂规模,经济效益最佳,具有推广价值,对提高养蜂经济效益,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朱秉忠 《蜜蜂杂志》2008,28(1):46-46
近几年,我地养蜂员年龄逐步呈老化趋势,30岁以下者仅占10%,30~45 岁占30%,46~60 岁占40%,60岁以上占20%,并仍有进一步老化之趋势.近十几年来,养蜂行业在我地,年青人不愿入行,已入行的青壮年不断弃蜂改行,另谋生路,年老者虽在养蜂岗位上苦苦支撑,但毕竟已日薄西山,恐也无多时日.养蜂员队伍后继乏人已成严峻现实,应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及我蜂业广大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否则,薄弱的蜂业基础将无法胜任发展华夏蜂业之重任,与蜂业相关的行业也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15.
由罗马尼亚养蜂协会副主席哈尔纳什·阿尔毕奈尔博士率领的罗马尼亚养蜂考察组一行5人于1979年5月14~29日来我国考察养蜂。罗养蜂考察组这次来访,由农业部畜牧总局接待。先后考察了上海市益民食品五厂、上海市牛奶公司机修厂巢础机生产车间、湖北省金水农场养蜂场、武汉东西湖农场三店蜂场、北京市农科院果林所杏树台实验蜂场、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公社高铺大队蜂场和白虎头大队蜂场等单位。农业部畜牧总局生产处、上海市农业局、湖北省畜牧局分别向考察组介绍了我  相似文献   

16.
《蜜蜂杂志》2021,41(11)
缙云县、仙居县80家转地蜂场2013-2019年的调查结果:在组织结构全部是以家庭结构为主、饲养西方蜜蜂的专业化养蜂场中:2人蜂场占比26.25%~57.50%,3人蜂场占比35.00%~58.75%,4人蜂场占比7.50%~12.50%,5人蜂场占比0~2.50%;蜂农户籍为缙云县的占比77.31%~85.00%,外地的占比15.00%~22.69%。蜂农人均饲养蜂群由52.73群发展到64.85群。增加1.73群/年。蜂农平均年龄分别为39.91岁、40.46岁、41.41岁、42.43岁、43.57岁、44.65岁、45.75岁;蜂农平均工龄为13.87~19.19年。蜂农文化程度小学占比由5.88%减少到4.00%,初中占比由83.61%减少到78.50%,高中占比由9.66%提高到15.50%,大专占比由0.84%增加到2.00%。上述数据表明,转地蜂场是养蜂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转地蜂场追踪蜜粉源生态养蜂,积极脱贫致富,并无偿大范围为各地农作物授粉,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但是转地蜂场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养蜂风险系数大、场长老龄化趋势加重。这些难题的解决亟待国家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增加养蜂投入,以期促进养蜂业更加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黄坚 《中国蜂业》2006,57(12):21
蜜蜂爬蜂病在养蜂生产中普遍存在,它传播快,危害重,严重威胁着养蜂生产。我省20世纪80年代末发生蜜蜂爬蜂病,1990年至1995年进入高发期。我市是爬蜂病的重灾区之一,当时全市80%的蜂场发生不同程度的爬蜂,损失严重。1991年我地5个蜂场,300多群蜂患上了严重的爬蜂病,死蜂满箱底,堵住了巢门。到来年春季蜜蜂所剩无几,一般死蜂在60%~70%。近年来,爬蜂病的势头有所减弱,但对养蜂仍存在威胁。  相似文献   

18.
<正>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油菜的种植面积都相当大,成为了养蜂生产的一主要蜜源。然而放蜂油菜场地,有的蜂场丰收,有的蜂场只能保持繁蜂不喂糖,没有收入。其中的原因有哪几方面呢?1土质肥沃的土壤,油菜生长茂盛,其茎干长得粗壮,枝叶多,花蕾多,植株茂盛茁壮,不疯长也不黄不瘦,  相似文献   

19.
杨师傅养蜂30多年,有30~60群的家庭蜂场,小转地养蜂,育王介王环节多、成本高、成功率低,并要花去很多时间。为克服这些缺陷,试验了很多方法,现谈一种较为理想的简易育王介王方法,供蜂友  相似文献   

20.
1977年黑龙江省饶河县广大养蜂员在挠力河两岸发现优质高产新蜜源——毛水苏。(当地称呼,学名未定)当年转地到挠力河沿岸的一千多箱蜜蜂,不到一个月平均单产200斤以上毛水苏蜜。全县30多个蜂场用毛水苏蜜做越冬饲料,一千多箱蜜蜂,全都安全越冬。关门大队两个转地蜂场用毛水苏做越冬饲料,今春蜂群出窖完好无损;而未转地的4个蜂场越冬饲料不是毛水苏,就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广大养蜂员总结出毛水苏这种蜜源优点有六: 1.蜜汁味香、色白、透明、无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