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茄子抗黄萎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综述了近年来茄子抗黄萎病育种在病原菌生理特性和茄子抗病性两方面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和成就,并对我国茄子抗黄萎病育种的现状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茄子黄萎病 (Verticilliumwiltofeggplant)俗称半边疯、黑心病 ,属于维管束病害 ,是茄子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除危害茄子外 ,还危害甜椒、番茄、马铃薯、瓜类等多种蔬菜以及棉花、芝麻等多种作物。日本、美国都曾经暴发茄子黄萎病 ,对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现在我国大部分茄子产区都有该病发生。1 症状一般在植株有 5~ 6张叶片时开始发病 ,多在门茄坐果后出现症状。发病时植株半边下部叶片叶缘边及叶脉间开始变黄 ,逐渐发展为半边叶或整叶发黄。发病后期全叶黄萎、变褐、枯死、脱落。症状由下至上扩展为全株发病。纵切根茎、叶柄部 ,可…  相似文献   

3.
茄子黄萎病是一种由半知菌亚门真菌轮枝菌属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从根部侵染引起的土传病害,俗称半边疯、黑心病、凋萎病,是危害茄子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20世纪50年代,该病仅限于在我国北方局部地区发生,现全国大部分茄子生产区均有发生.海南近几年茄子黄萎病也呈逐年加重趋势,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可达60%以上,有的地块近乎绝收.因此,如何防治黄萎病是茄子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茄子黄萎病的发病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茄子黄萎病及抗病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茄子黄萎病是世界各地茄子生产上重要的土传性病害,造成的损失高达40 %~50 %。本文从茄子黄萎病病原菌分布与危害、病原菌鉴定与致病力分化、抗源材料、抗病遗传育种等几个方面对茄子黄萎病进行综述,并就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茄子黄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本光司自1968年始一直从事茄子黄萎病的研究,现将其有关研究成果简介如下: 1.发病株生育不良,坐果及果实肥大受抑制。其受害程度与发病初期的生育阶段、土壤中病原菌密度密切相关,生育初期发病的植株受害严重。 2.各地的茄子黄萎病病原菌在培养基上均形成很多微小菌核,分生孢子梗基部无色,30℃时仍有生育可能,可统一定名为Verticilium dahliaeKlebahn。 3.茄子黄萎病病原菌在PSA培养基上的生长适温为24℃左右。在pH5.0~9.0时菌体重量差异不大,pH3.0~4.0时不生长或明显受抑制。茄子新鲜组织汁液可明显促进分生抱子发芽和菌丝伸长。 4…  相似文献   

6.
随着加工番茄连年种植,病虫害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发病与危害程度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土传病害影响更广泛,也更深远.2009年初步观察到了加工番茄黄萎病,并开始进行研究.新疆石河子有关加工番茄黄萎病害发现与观察研究方面的报道还未见到,本研究的重点是对加工番茄黄萎病的田间病状、室内病症及病原菌株进行观察;对加工番茄病原茵大丽轮枝茵(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TVSHZ)的培养、鉴定、纯化及增殖进行了探索;对其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以便对加工番茄黄萎病有更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茄子黄萎病在茄子定植后不久即可发病。若低温定植。发病早且重,以门茄坐果后发病最多。病情严重,一般病株多从下部以叶片发病向上部叶片发展或从一边发病向全株发展。发病初期,叶片边缘及叶脉间首先黄,逐渐发展至叶片半边或整个叶片发黄。天气干旱或晴天中午前后表现萎蔫,早晚可恢复正常。后期叶由黄变褐。终致萎蔫下垂以至脱落,严重时仅剩茎杆的。劈开病根、茎、叶、柄等部位,可见其维管束变褐色。纵切重病株成熟果实,也可见维管束变黑褐色。菜农常称该病为“半边疯”。  相似文献   

8.
对新疆地区线椒黄萎病的田间病状、病症及病原菌株进行了观察,确定其病原菌为大丽轮枝菌(Vertillium dahliaeKleb)PV143株系(线椒黄萎病143),并对其培养、鉴定、纯化及增殖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该病多在花期和结果初期侵染发病,致使植株很快枯死。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瓶梗和分生孢子以及微菌核等的生长与形态均与棉花大丽轮枝菌有一定的差别,其菌丝生长最低温度为5℃,适温范围20~25℃,以22.5℃为最佳。孢子萌发适温范围5~30℃,以25℃为最佳。  相似文献   

9.
抗黄萎病基因StVe转化番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克隆自水茄(Solanum torvum Swartz)的StVe基因功能,将StVe连入中间载体p35S-2300::gus::noster的BamHⅠ和SacⅠ位点,取代gus基因构建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35S-2300::StVe::noster;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樱桃番茄22号获得了72株卡那霉素抗性植株,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确认有5株为阳性植株;RT-PCR结果显示,StVe在转基因番茄植株间的转录水平表达存在差异;PDA平板抑菌实验显示,转StVe基因番茄叶片总可溶蛋白具有抑制番茄黄萎病菌生理小种1(Verticillium dahliae race 1)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以茄子黄萎病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的细辛(Herba asari)提取物灌根处理茄子幼苗,研究其对茄子黄萎病的抗性、植株生长状况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施用不同浓度的细辛提取物均降低了茄子黄萎病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作用强度随着细辛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先增强后略有下降,预防处理明显比治疗处理效果好,4 g•L-1细辛提取物预防处理的防治效果可达86.26%;不同浓度的细辛提取物对茄子幼苗的株高、茎粗、鲜质量、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表现为促进作用,最佳处理浓度为4 g•L-1。  相似文献   

12.
茄子抗黄萎病遗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6份对黄萎病具有抗感差异的茄子材料,利用完全双列杂交设计轮配法配制15个组合,调查人工灌根后的抗病指数。结果表明:抗性遗传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存在上位性作用,且至少受2对显性基因组控制。  相似文献   

13.
嫁接对茄子生长发育和黄萎病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利用茄属野生种粘毛茄作砧木,六叶茄为接穗进行嫁接,探讨嫁接对茄子抗黄萎病能力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经接种鉴定,嫁接苗比六叶茄自根苗(CK)病情指数下降55.4,春大棚生产试验中,嫁接苗未发现病株,表明嫁接能显著提高茄子对黄萎病的抗性;砧木与接穗之间有较强的亲和性,嫁接苗成活率3年平均达89.6%,且嫁接苗根系极其发达,根体积超过对照1倍以上,明显促进了地上部各器官的生长,果实产量显著提高,1995、1996年嫁接苗茄子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35.1%和26.8%。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区大白菜黄萎病的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地区大白菜发生的叶片黄化、维管束变色的新病害进行了鉴定,通过形态学观察、致病力检测和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该病是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引起的大白菜黄萎病。从4个发病大白菜材料中分离获得的4个真菌分离物,均在寄主大白菜三叶一心期接种后表现出叶片黄化、维管束变色等症状;PDA培养菌落为白色,1周后中心变黑,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明显的轮枝状分生孢子梗,长椭圆形孢子大小3.5 ~ 5.6 μm × 1.5 ~ 2.5 μm,在22 ℃菌丝生长最快。4个菌株的rDNA-ITS序列一致性达100%,序列已在GenBank上登录,登录号为JN564038。  相似文献   

15.
茄子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茄子在抗青枯病、黄萎病和枯萎病等主要病害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目前茄子抗病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钾、钙、硼、硅对茄子抗黄萎病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茄子黄萎病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施用钾(K)、钙(Ca)、硼(B)、硅(Si)的方法,探讨4种元素对接种黄萎病菌后茄子幼苗的发病率、植株生长状况及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4种元素的各处理均降低了茄子黄萎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低浓度的K、Ca、B、Si促进了茄子幼苗株高、茎粗、根长、全株鲜质量、根系活力及POD、PPO、PAL活性,而后随着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其中以B 50 mg·L-1处理抗病性最好,其发病率比对照低46.66个百分点,各生长指标显著高于对照,根系活力比对照提高286 %;POD、PPO、PAL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20 %、78 %、87 %。说明B对诱导茄子黄萎病抗性有显著效果,可应用到生产。  相似文献   

17.
提取苦参主要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和生物碱,分别测定其抑菌活性|并通过苦参提取物对茄子黄萎病菌菌丝干质量、菌丝毒素含量与胞外酶活性的影响来分析其化感抑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经过抑菌活性测定,对茄子黄萎病菌具有化感抑制作用的苦参活性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在苦参黄酮类化合物浓度为4.00 mg?mL-1培养7 d时抑菌率达100.00%,培养9 d时抑菌率为98.28%,与其他处理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培养12 d时,苦参黄酮类化合物浓度大于1.00 mg?mL-1的抑菌率还维持在90%左右。苦参生物碱处理的抑菌率均低于同浓度的黄酮类化合物处理的抑菌率。经过苦参提取物处理后,茄子黄萎病菌菌丝干质量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菌丝毒素含量也随之下降,同时胞外酶活性降低。在苦参提取物浓度大于10 mg?mL-1时,抑制作用均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苦参提取物通过降低茄子黄萎病菌胞外酶活性、菌丝毒素含量,从而达到对菌丝生长的化感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菌丝干质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18.
茄子青枯病抗性材料的鉴定及性状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亚蔬中心的8份茄子抗青枯病材料,1份感病对照,在温室中进行苗期人工种鉴定其抗病性。结果7份材料表现抗病、1份表现中抗。同年了露地种植,调查其植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