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构建瓠瓜突变体库,以瓠瓜材料‘安生葫芦’种子为试材,探索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的最佳条件。设置种子开壳和不开壳2种处理,0.8%、1%、1.5%、2%、3%和4.5%共6个不同EMS浓度,2、4、8、12 h共4个不同诱变时间,分析24个不同浓度和时间处理组合对开壳种子相对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开壳处理后对EMS诱变浓度的敏感性显著提高。在相同EMS浓度下,诱变时间越长瓠瓜种子相对发芽率越低,8 h为最佳诱变时间;在相同EMS诱变时间下,EMS浓度越大相对发芽率越低;随着EMS诱变时间的增加,不同EMS浓度间种子发芽率的差异显著性降低,半致死浓度为1%~2%。综合分析,确定EMS诱变最佳条件为:瓠瓜种子开壳后温水浸种4 h,然后用1.5%EMS诱变处理8 h。  相似文献   

2.
以高代自交系W-17-FGFB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EMS浓度(0.5%、1.0%、1.5%、2.0%)和3个诱变时间(12、16、24 h)处理,研究不同诱变条件对西瓜种子发芽率、出苗率以及田间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0.5%~1.5%)EMS 3个时间处理的西瓜种子发芽率均在68%以上;2.0%EMS处理24 h的致死率接近半致死量。诱变处理后西瓜植株在叶形、叶色、花器官、果实等表型性状均表现出丰富的变异。综合各项指标,筛选出2.0%EMS浸种24 h为西瓜种子突变的最适宜诱导条件,可以获得丰富的表型变异材料。  相似文献   

3.
以刺梨品种‘贵农5号’的种子为试材,种皮经砂纸磨损后用浓度为0.1%、0.3%、0.6%、0.9%的甲基磺/酸乙酯(EMS)分别浸种处理12h和24h后播种,研究了出苗率、成苗率并观测幼苗早期生长表型性状,以期筛选出最适诱变剂量和处理时间,为后期构建大量刺梨EMS突变群体奠定技术基础。结果表明:0.1%~0.3%的低浓度EMS处理能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和成苗率,但随着EMS浓度升高或处理时间的延长,出苗率和成苗率均显著降低,当浓度升至0.9%处理12h或0.6%处理24h时其种子死亡率为100%。成活幼苗的生长性状可在株高、株型、叶型、分枝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表型变异,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变异率随着处理浓度增加而增加。综合考虑成苗率和表型变异率等数据,筛选得出0.3%EMS浸种12h为刺梨种子突变的适宜剂量条件。  相似文献   

4.
以江门大顶苦瓜自交系干种子为材料,设置EMS 溶液不同浓度(0、0.3%、0.6%、0.9%、1.2%、1.5%)和不同诱变时间 (2、4、6 h)处理组合,通过统计苦瓜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指标以及M0 植株表型观察来确定苦瓜种子EMS 诱变的适宜条件。 结果表明,EMS 溶液浓度、诱变时间以及两者的互作均对苦瓜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具有显著的影响;根据半致死条件原则, 初步认为清水浸种8 h,然后利用1.5% 或1.2% EMS 溶液处理2 h 是苦瓜种子EMS 诱变的适宜条件;将1.2% 或1.5% EMS 溶 液处理2 h 所获得的共129 株M0 苦瓜幼苗进行田间定植和表型观察,发现苦瓜植株表型突变频率分别为5.12% 和7.85%,且 表型变异多发生于叶片和果实,表明所筛选的诱变条件可以用于苦瓜种子EMS 诱变研究。试验结果为下一步利用EMS 诱变 技术开展苦瓜突变体库构建以及创制苦瓜新材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EMS诱变西瓜种子的最佳条件,以石红为试材,设置种子切口与不切口2种处理方式,采用6个诱变浓度(0.40%,1.00%,1.20%,1.40%,1.60%和2.00%)和5个诱变时间(4、10、12、14、16 h)共30个不同处理组合对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切口处理能显著提高西瓜种子对EMS诱变...  相似文献   

6.
为选择最佳的EMS(甲基磺酸乙酯)诱变剂量,设置不同EMS浓度和处理时间,研究不同处理组合对青刀豆种子畸形率、成活率及青刀豆植株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EMS浓度为0.6%,处理4h时诱变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利用不同浓度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大白菜自交系‘A03’种子,根据M1代植株发芽率、成活率、育性及M2代成活率,筛选出适宜的EMS诱变浓度为0.4%。采取EMS种子诱变1次、EMS种子诱变2次及EMS花蕾诱变结合小孢子培养的方法构建了含有4 253个家系及相应自交M2代种子的大白菜突变体库。在该突变体库M2群体中分别对苗期6 404株幼苗及莲座期7 756个单株的叶片性状进行了形态学调查,总的表型变异频率高达37.62%和26.33%。  相似文献   

8.
以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为诱变剂,分别采用浸种法和滴苗法处理西瓜种质M08的种子和幼苗,对M1和M2代群体单株叶、花、茎、果实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观察、拍照、记录。在浸种法获得的749株M1代单株中共发现叶片黄化、叶片畸形、雄花簇生、瓜胎形状变异等15种突变类型,总突变率达到20.56%;通过滴苗法共成活689株M1代单株,包含10种变异类型,总变异率为19.30%。M2代种子库共收获443份材料,随机选取其中的132个家系进行表型观测,共得到叶片黄化、子叶连结、叶片畸形、叶缘内卷、茎并生、果皮条带变异、植株生长发育迟缓等13种变异类型,总突变率为5.21%。对叶色黄化转绿突变体M1-5家系的M2代群体单株进行表型观测及光合特性分析得出,在转绿前,光合色素含量较低,叶片呈黄色;在转绿后,光合色素含量大幅度提高,叶色由黄转绿,但仍低于正常M08叶片,随着光合色素的累积,黄化转绿突变体的光合能...  相似文献   

9.
香蕉抗枯萎病突变体的诱发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玉林  谢江辉  梁国鲁  陈佳瑛  王忠猛 《果树学报》2008,25(2):188-192,F0003
香蕉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是我国华南地区香蕉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几大病害之一,已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培育优质、高产的抗病香蕉品种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采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对优质巴西蕉(Musa spp,AAA)茎尖进行离体诱变处理,并以5×106个/mL枯萎病菌race4孢子悬浮液为选择压,分别在室外和温室内,对2个月苗龄的诱变处理苗进行抗病性筛选。结果表明,最佳诱变处理组合为:0.4%EMS浸泡3 h,其变异率为36.7%;诱变后,产生5类比较明显的变异类型;经2种不同方式筛选分别得到3.1%和6.3%抗性植株;另外,还发现在矮化变异和窄叶型中获得抗病突变体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0.
以黄州萝卜为试材,采用对不同浓度EMS(0、0.2%、0.4%、0.6%、0.8%、1.0%、2.0%(V/V))浸种对萝卜种子处理的方法,研究了EMS对黄州萝卜的诱变效应。以期为黄州萝卜不育材料的获得及萝卜雄性不育系选育与利用奠定良好基础。结果表明:随着EMS浓度的增加(从0.2%增加到2.0%),黄州萝卜种子萌发与根生长受到抑制,表明EMS对黄州萝卜种子萌发及后期根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根据50%致死浓度的选择标准,黄州萝卜适宜的EMS浓度为0.4%~0.8%。最终以0.5%EMS处理黄州萝卜种子。与对照相比较,处理组除表现主根增粗外,在黄州萝卜诱变群体中发现其雄性不育且均为100%不育。花药形态学观察与切片结果显示花药明显褶皱,卷曲及褐化,最终于花粉四分体时期药室壁结构崩解所致花粉败育。萝卜雄性不育分子标记ORF138-F/R检测结果也证实在黄州萝卜雄性败育材料中能扩增到相应大小条带,而在对应保持系中始终未扩增出条带。  相似文献   

11.
田鑫  钟程  李性苑 《北方园艺》2019,(11):80-85
以湖北百合鳞片为试材,采用9种不同培养基接种,获得诱导愈伤组织最佳配方为MS+6-BA 1.0mg·L^-1+NAA 0.1mg·L^-1。以该配方诱导出的愈伤组织为诱变材料,先后分别用NaN3(1、2、3mmol·L^-1)处理(3、4、5h)、EMS(0.2%、0.4%、0.6%)处理(1、2、3h)愈伤组织,对诱变处理的愈伤组织分化的不定芽用0.4%NaCl胁迫处理0~12d进行盐胁迫筛选,以期获得复合诱变处理后的最佳耐盐浓度。结果表明:3mmol·L^-1的NaN3处理3h达半致死,诱变率达46.7%,使用0.4%EMS再次诱变3h达半致死,诱变率达53.3%。复合诱变测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始终高于对照。因此,在盐胁迫复合诱变筛选的湖北百合的新陈代谢水平较高,表现出对盐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以番茄自交系“TTD302A”种子为试材,设置0.3%、0.5%、0.7%、0.9%、1.1%5个不同浓度EMS,并用2个不同时间处理组合诱变番茄种子,测定其发芽势、发芽率及根长等发芽指标.结果表明:相同诱变时间、不同浓度EMS诱变各处理间种子发芽势、相对发芽势、发芽率及相对发芽率差异极显著;相同浓度EMS、不同诱变时间各处理间种子发芽势差异极显著,相对发芽势和发芽率无显著差异,相对发芽率差异显著;EMS诱变番茄“TTD302A”种子的半致死浓度为0.7%~0.9%,处理时间为8h.  相似文献   

13.
以番茄品种"14637"种子为试材,采用0.8%的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种子12 h,然后分别在叶、花、茎、果实、种子等方面对M1和M2世代群体单株进行表型变异观察,同时利用20对SSR引物对M2代典型变异株系进行分析鉴定,构建番茄突变体库,以期为获得番茄新种质资源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M1代群体发生了一些变异,如植株矮化、叶色变异、花朵畸形、茎细弱、果实畸形等,但表型变异现象不明显;M2代番茄群落筛选共发现65种变异类型,189株变异植株,突变率为12.89%,其中获得的有益突变类型有8种;对M3代中13个典型变异植株进行基因组水平的变异检测,通过SSR引物分析,发现13种突变体均发生了DNA水平上的变异。该研究初步构建了含有189株M2代植株、65种表型变异的番茄突变体库。  相似文献   

14.
NaN_3处理条件下西瓜直接再生试验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西瓜纯种自交系伊选为材料,研究了化学诱变剂NaN3对西瓜直接再生试验体系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叠氯化钠浓度的升高,显著的延迟了种子萌发、胚根发生、子叶开展、不定芽分化、伸长以及生根的时间,降低了芽分化频率和每个外植体分化的不定芽数.1.5 mmol/L的NaN3振荡处理1.5 h为最佳的诱变处理,使外植体再生频率降低到40.0%,不定芽数/外植体降低到4.3,符合抗冷突变体半致死剂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菅文磊  卢钢 《北方园艺》2007,(11):169-172
以3个芦笋品种'UC800'、'冠军'、'硕丰'为材料,研究了烷化剂甲基磺酸乙脂(EMS)处理对芦笋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培养条件下不同材料的脱分化率及生长速度不同,'硕丰'脱分化率最高.0.7%EMS对愈伤组织的致死率及褐化率显著高于0.5%EMS,并且相同浓度的EMS处理对不同材料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对'冠军'影响极显著.培养的愈伤组织在含有激动素KT(1 mg/mL)的培养基上分化率最大,达61.8%;材料"冠军"的分化率显著高于其它两个材料.该体系可用于芦笋抗性突变体的筛选.  相似文献   

16.
以豇豆品种"青豇909"为试材,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进行种子诱变处理并进行田间栽培试验,研究了EMS不同处理浓度对豇豆种子活力、生育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等方面的影响,以期为豇豆EMS突变体库的建立和种质创新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EMS不同处理对种子活力影响明显,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种子活力呈递减趋势;各处理出苗期差异明显,但从全生育期来看,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明显;各处理间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差异明显,第一开花节位总体比对照降低,0.2%的处理最低,单株分枝数0.1%的处理最多;单株结荚数0.5%的处理最多;0.1%的处理荚长最长,单株干荚总质量最大,平均干荚质量0.2%的处理最高。综合考虑,EMS处理浓度为0.1%时,种子活力、出苗率、荚长、荚粗、单株干荚总质量等方面优于其它处理,可作为筛选优质、高产豇豆新品种的EMS处理浓度。  相似文献   

17.
以济南灵岩寺青檀种子为试材,采用体积百分比浓度(v/v)甲基磺酸乙酯1.2%、1.5%、1.8%对青檀种子进行诱变处理,以期获得青檀优良品种。结果表明:在诱变青檀叶色变异方面,以1.2%~1.5%浓度的EMS处理青檀幼苗生长点48h为宜;诱变后代主要表现为生长缓慢,叶片局部或全部黄化、白化,且高度、粗度及分枝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使用AFLP技术共检测到了15个变异位点,对筛选青檀变异后代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浅红色凤仙花地方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0.5、1.0、2.0、4.0mg/mL)与不同时间(1、2、3d)的甲基磺酸乙酯(EMS)组合处理对凤仙花的诱变效应,以确定适合于凤仙花诱变育种的最佳剂量,并筛选出观赏价值高的诱变株系。结果表明:凤仙花种子发芽率、胚根长度、胚芽长度、幼根条数、出苗率、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及叶形指数均受药剂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影响,当浓度为40mg/mL处理时间为2d和3d时,发芽率为0。半致死剂量为2.0mg/mL处理2d,但此剂量不能获得较多优异的突变体,而0.5~1.0mg/mL处理2~3d却能获得较多的观赏价值较高的优良突变体。突变体的类型包括顶生花、一柄多花簇生、重瓣花、嵌合花、嵌合叶、花柄极度缩短及无主干等类型的突变体。花色也出现了深红、淡粉、紫红、粉白、淡紫红、紫色、粉红、白色、深紫、淡紫、粉紫、红色以及红白嵌合花色等10余种突变类型。在这些突变类型中,观赏价值高的单株有紫红重瓣花、深红间白色嵌合重瓣花、紫色重瓣花、淡粉牡丹型重瓣花、红色茶花型重瓣花、浅红间白色嵌合玫瑰型重瓣花、粉红蝶形重瓣花、一柄多花簇生型、花柄极度缩短重瓣嵌合花等9个。此外,处理以后的凤仙花花瓣色素物质和营养物质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经逐代筛选,可望在其后代中获得新品种进行商品化生产,或为凤仙花育种提供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9.
杜仲四倍体的诱导与鉴定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以杜仲籽苗为材料,采用秋水仙素药液处理生长点的诱变方法及茎尖细胞染色体数目检测和DNA相对含量测定的倍性鉴定方法,研究了秋水仙素药液浓度,处理时间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诱变率因处理的药液浓度和处理时间而异,除0.05%处理48 h外,其它浓度(0.1%,0.2%,0.4%)均以处理12 h效果最好,变异株率在43.3%~63.3%, 最佳处理组合为0.1%秋水仙素处理生长点12 h, 变异株率和四倍体株率分别为63.3%和36.7%。在获得的148个变异株中,染色体计数表明47株植株为四倍体(2n=4x=68),占31.76%;染色体计数结果进一步被流式细胞仪分析验证。四倍体植株表现出多倍体特征,叶片变厚,叶面积增大,叶形指数减小,保卫细胞增大,单位面积气孔数减少,叶绿体数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20.
以利用EMS诱变黄瓜高代自交系6457种子获得的突变体库M_4代为试材,采用目测观察法,研究了黄瓜果实变异突变体,以期为黄瓜育种及遗传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材料。结果表明:对6457突变体M_4代全生育期进行表型鉴定,筛选出果实变长、果实变短、果柄变短、果实短圆筒、果实无刺瘤、果实刺瘤变密、果实毛密刺等突变。其中,筛选到果实无刺瘤材料2份,刺瘤变密材料1份,毛密刺材料1份,果实变长材料7份,果实变短材料7份,果柄变短材料4份,果实短圆筒形材料1份,果实纺锤形材料1份,总的变异率达3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