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茄子及近缘野生资源耐冷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对16 份茄子材料进行芽期和苗期低温处理,采用隶属函数值分析茄子芽期和苗期的耐冷性指标,并对茄子材料的耐冷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 份野生茄均属于强耐冷型,栽培茄中14c-5、14c-6 和甘肃长茄属于强耐冷型,荷包茄、快圆茄和徐州睢宁紫长茄属于冷敏感型。野生茄适合选用冷害指数、丙二醛增减率等苗期指标进行耐冷性鉴定,栽培茄可以选用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等芽期指标以及冷害指数、丙二醛增减率等苗期指标进行耐冷性鉴定。  相似文献   

2.
韩敏  曹逼力  刘树森  徐坤 《园艺学报》2018,45(2):279-288
以耐冷性强的番茄‘060112’(R)和冷敏感番茄‘060911’(S)为试材,采用靠接法进行嫁接,形成双根双穗嫁接苗RS/RS,嫁接苗成活后,通过断根或断穗,设RS/RS、RS/R、RS/S、R/RS、R/S、R/R、S/RS、S/R、S/S共9个处理,置于光强22 klx、光周期12 h/12 h的光照培养箱内,测定昼夜温度10 ℃/3 ℃低温胁迫9 d及25 ℃/15 ℃常温恢复3 d过程中嫁接苗的冷害指数、根系活力、电解质渗透率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探讨番茄根系、接穗及其互作效应对嫁接苗耐冷性的影响。经统计分析表明,低温胁迫过程中,具“R”根系或接穗的嫁接苗组合中,以R/R处理冷害指数较低,而具“S”根系或接穗的嫁接苗组合中,以S/S处理的冷害指数较高,同时R/R的叶片及根系电解质渗透率最低,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最高,R/RS、RS/R、RS/S、S/RS等处理的冷害指数、电解质渗透率、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均介于R/R与S/S之间,表明冷敏感的S根系或接穗均降低了嫁接苗中R的耐冷性,而耐冷性强的R根系或接穗均提高了嫁接苗中S的耐冷性。RS/RS处理的耐冷性高于S/RS而低于R/RS,表明根系在增强嫁接苗耐冷性中的作用大于接穗;而具“RS”根或穗的嫁接苗中,以RS-R的耐冷性显著高于RS-S,且互作效应的P值小于0.01,表明根、穗对嫁接苗耐冷性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低温胁迫处理前,不同耐冷性番茄根系活力、根系及叶片电解质渗透率、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等无显著差异,但低温胁迫9 d后,常温恢复3 d时,不同处理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蝴蝶兰不同品种耐冷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6个蝴蝶兰( Phalaenopsis spp. ) 品种为试材, 测定了不同低温、处理时间及温度回升过程中叶绿素含量、Fv/Fm、MDA含量及SOD活性等变化。结果表明: 在11℃/6℃条件下, NK1和GL14两个品种受冷害程度最轻, 温度回升10 d时两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和Fv/Fm恢复为处理前的84.9%、43.3%和91.3%、24.8% , 恢复能力较强, 为耐冷品种; GL11和JT944受冷害严重, 温度回升10 d时, 上述指标分别为处理前的2.3%、6.3%和0、0, 难以恢复正常水平, 为不耐冷品种; 其余两个品种为中等耐冷品种。在14℃/9℃条件下, 只有GL11受到严重伤害, 表明大部分蝴蝶兰品种的耐受极限夜温为9℃以下。叶绿素含量、Fv/Fm及SOD活性对温度变化敏感, 能够及时反应出蝴蝶兰在低温胁迫下的变化状况, 可作为鉴定蝴蝶兰耐冷性强弱的指标。MDA含量变化较复杂, 规律性不强, 不宜作为蝴蝶兰耐冷性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加工番茄种子发芽及苗期耐冷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低温下种子发芽鉴定和苗期低温处理后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等方法,研究了9个加工番茄品种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的耐冷反应。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对低温反应存在差异;种子萌发期耐冷性鉴定温度为15、20℃;低温下植株电解质渗透率、叶片细胞内可溶性糖含量均有上升;根据各品种种子发芽率、幼苗冷害指数、植株电解质渗透率、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综合评定,UC-82、里格尔、石番18号、红霸这4个品种抗冷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利用高代回交群体定位醋栗番茄发芽期与幼苗期耐冷QT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醋栗番茄LA722和普通番茄9706为材料,利用发芽期大规模低温胁迫筛选方法和AB-QTL方法对野生醋栗番茄发芽期和幼苗期的耐冷性QTL进行了定位研究,构建了包括273个BC3S1株系的高代回交作图群体,以种子相对发芽指数和苗期耐冷指数作为耐冷指标,检测到5个与发芽期耐冷性相关的QTLs,分别位于第1、2、5、11染色体上,2个与幼苗期耐冷性相关的QTLs,分别位于第2和第8染色体上。其中,控制发芽期耐冷性的qRGI-2-1和qRGI-5-1贡献率分别为12.8%和32.9%。有12个单株的自交后代(BC3S2)在发芽期和幼苗期的耐冷性都达到或优于LA722的水平,且果实质量等农艺性状均接近或优于普通番茄9706,可作为番茄耐冷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6.
冷害是我国冬春季辣椒生产中主要的逆境因子,选用耐冷品种可有效抵御冷害。以45份辣椒地方品种和高代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分析低温胁迫下的种子发芽及苗期生长情况,筛选发芽期和苗期表现耐冷的种质材料。结果表明,45份辣椒种质的种子在15℃低温胁迫下,V06C0299、V06C0445、V06C01581、2019P162等25份种质的相对发芽率超过93.33%,V06C0299、V06C0445、V06C1581、GW464等13份种质的相对发芽势超过91.11%。选用10份种质进行苗期4℃低温胁迫处理,V06C01581的冷害指数最低为0.32,表现出较强的耐冷性。相关分析表明,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与冷害指数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80、-0.327(P <0.05)。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表明,V06C0299平均隶属函数值最大为0.89,表现为较强的耐冷能力。研究结果可为辣椒耐冷基因挖掘和耐冷品种选育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80份不同基因型的菜豆材料在低温胁迫下的叶片冷害指数和电解质外渗率为指标进行了菜豆抗冷性鉴定。通过冷害指数指标鉴定出抗冷 性强的材料49份,抗冷性中等的材料15份,抗冷性弱的材料16份;验证了电解质外渗率与冷害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苗期菜豆叶片低温下电解质外 渗率指标可作为菜豆抗冷性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对10份不同基因型的薄皮甜瓜幼苗,利用人工气候箱控温,以低温胁迫条件下叶片冷害指数、电解质外渗率为指标进行了薄皮甜瓜抗冷性鉴定。结果表明:薄皮甜瓜幼苗叶片电解质外渗率与冷害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通过冷害指数指标和电解质外渗率指标结合,鉴定出抗冷性强的材料2份,抗冷性中等的材料6份,抗冷性弱的材料2份;验证了薄皮甜瓜苗期叶片低温下电解质外渗率指标可作为薄皮甜瓜抗冷性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甜瓜耐冷性鉴定指标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 10个不同类型的甜瓜品种为试材 ,采用不同低温处理 ,研究了种子低温发芽力 ,人工模拟气候条件下的冷害指数 ,幼苗叶片的电导百分率、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 (Pro)含量、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18℃时的种子活力指数、人工模拟气候条件下的冷害指数、7℃时的电导百分率可作为甜瓜耐冷性强弱的 3种简单、快速、有效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耐盐樱桃番茄品种,建立番茄芽期耐盐评价体系。本研究选取3种樱桃番茄新品种,设置Na Cl溶液浓度为0、25、50、100mmol/L,通过比较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其相对值对不同基因型樱桃番茄耐盐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Na Cl溶液浓度下,不同樱桃番茄品种耐盐性不同。浙樱粉1号的耐盐性最好,浙樱黄1号次之,浙樱粉2号最敏感。  相似文献   

11.
番茄品种与砧木苗期耐盐性指标评价及耐盐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耐盐的番茄品种和砧木品种,确定番茄幼苗的可适应盐浓度、筛选强度和可用于鉴别番茄苗期耐盐性的指标,试验以19 个番茄栽培品种和3 个砧木品种为试材,在苗期浇灌不同盐浓度的营养液,对幼苗生长等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佳西娜(产地荷兰,樱桃番茄,红果)和瑰丽绝粉(产地甘肃,大果,粉果)为耐盐的番茄品种,番茄砧木406(产地山东,大果,红果)为耐盐的番茄砧木品种。在每隔2 d 1 次的灌溉强度下,番茄苗期可适应盐浓度为4 g·L-1,筛选强度为8 g·L-1。可以作为鉴别番茄幼苗耐盐性的指标为全株干质量、地上部干质量、根干质量、株高、茎粗、功能叶片数和壮苗指数,而根冠比则不可作为番茄幼苗耐盐性的鉴别指标。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用14个番茄品种进行种子萌发期、幼苗期耐盐性评价。对种子萌发期的相对发芽势和相对发芽率进行聚类分 析,14个番茄品种分为耐盐性强的品种5个和耐盐性弱的品种9个;对幼苗期的盐害指数、相对电导率、相对茎粗、相对茎叶 干质量、相对根干质量5项指标进行聚类分析,14个番茄品种分为耐盐性强的品种4个和耐盐性弱的品种10个。结果表明:14 个番茄品种两个发育阶段的耐盐性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3.
对7份耐冷苦瓜种质配制的30个苦瓜杂交组合开展了苗期耐冷性鉴定和品种比较试验,并对冷害指数和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Z1901、Z1905和Z19183个杂交组合苗期耐冷性较强,农艺性状优良,产量较高;苦瓜产量与冷害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与第一雌花节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肉厚度、单果质量和前期产量均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为苦瓜耐冷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焦锑酸钙沉淀的电镜细胞化学方法 ,研究了低温胁迫与冷锻炼下不同耐冷性番茄品种幼叶细胞Ca2 定位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 :正常生长条件下 ,番茄幼叶细胞Ca2 主要存在于液泡和细胞间隙内 ,细胞质中含量很低 ,且耐冷性不同品种之间无明显差异。经5℃低温处理 2 4h后 ,耐冷品种细胞内Ca2 分布变化明显 ,胞内钙库 (即液泡 )释放Ca2 进入细胞基质 ,细胞间隙中仍有大量Ca2 存在 ;而冷敏感品种无明显变化。当处理 4 8h后 ,耐冷品种细胞Ca2 分布趋向于恢复到处理前的状态 ,而冷敏感品种则在细胞内形成较大的钙沉淀颗粒 ,多分布于叶绿体被膜与质膜内侧 ,细胞间隙内Ca2 颗粒也集中聚集成团。昼 15℃ /夜 8℃条件下的冷锻炼对不同耐冷性番茄幼叶细胞内Ca2 分布的影响也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8个苦瓜品种种子萌发期和幼苗苗期的耐冷性反应.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发芽临界低温范围为14.2-17.3℃,低温下耐冷性鉴定温度为20℃.苦瓜耐冷性鉴定可采用20℃下发芽指数、苗期冷害指数和田间耐冷性总指数等指标.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8个苦瓜品种种子萌发期和幼苗苗期的耐冷性反应。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发芽临界低温范围为14.2~17.3℃,低温下耐冷性鉴定温度为20℃。苦瓜耐冷性鉴定可采用20℃下发芽指数、苗期冷害指数和田间耐冷性总指数等指标。  相似文献   

17.
黄瓜种子及幼苗期耐冷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个生态类型的22个黄瓜品种(系)的种子在15 ℃低温下相对发芽力、2.5 ℃低温处理后胚根伸长速率和三叶一心期的相对电解质渗透率共4项指标分别进行了测定,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22个品种(系)的耐冷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个华北型黄瓜品种(系)中有2个强耐冷性品系和1个耐冷品种,4个华南型黄瓜均属于不耐冷或冷敏感类型,美国露地型黄瓜、欧洲温室型和露地型黄瓜共9个品种(系)包括了耐冷、中等耐冷和不耐冷等不同类型|日本型黄瓜日节成表现为冷敏感类型。  相似文献   

18.
耐海水菠菜种质鉴定与形态指标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8个海水浓度下对14份菠菜种质进行了水培试验。结果表明:荷兰3号为耐海水菠菜品种,法莲草168强力菠菜为中等耐海水菠菜,其他品种为海水敏感品种;40%的海水浓度是菠菜耐海水坚定的适宜浓度;相对干质量、相对鲜质量、相对叶面积、相对存活叶片数为菠菜耐海水鉴定的可靠指标,盐害指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以作为菠菜耐海水鉴定的指标,而相对叶片含水量和根冠比不适宜作为菠菜耐海水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中国瓜菜》2017,(9):8-12
以西瓜品种‘京欣一号’和‘特大懒汉王’为试验材料,3叶1心时5℃低温处理0、3、6、9 d,计算西瓜幼苗冷害指数,测定根的干鲜质量和根系活力、叶片的干鲜质量、组织含水量、相对含水量、水分饱和亏及光合色素含量,同时,利用石蜡切片观察叶片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5℃冷胁迫0~6 d‘特大懒汉王’的冷害耐受性优于‘京欣一号’,9 d时二者的冷害耐受性无明显差别。冷胁迫过程中,‘京欣一号’和‘特大懒汉王’的叶片和根的干鲜质量比均减小,叶片饱和水分亏波动变化,光合色素含量积累减少。‘特大懒汉王’的根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和根活跃吸收百分比变化都较‘京欣一号’更活跃。冷胁迫使叶片的上表皮和下表皮厚度减小,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的值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20.
野生马铃薯材料苗期耐冻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冷冻鉴定、聚类分析结合田间自然霜冻鉴定的方法,对马铃薯野生种Solanum acaule的后代无性系材料的耐冻性和耐冻类型进行评价。在冷驯化前有11份材料属于霜冻敏感型,12份属于耐冻型,2份属于强耐冻型;而冷驯化后,霜冻敏感型减少到3份,耐冻型和强耐冻型材料分别增加到12份和10份。试验材料冷驯化前后的LT50和冷驯化能力与田间自然霜冻评价结果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50、0.91和-0.55。因此人工冷冻鉴定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马铃薯材料在田间的霜冻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