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介绍瓜栗的播种、扦插和嫁接等繁殖技术。分析瓜粟正常生长所需的栽培条件,从光照、温湿度、施肥、浇水、整形修剪、虫害防治、换盆几方面详细论述其养护技术。  相似文献   

2.
《中国瓜菜》2015,(5):17-20
以荷兰型短黄瓜为试材,在现代化温室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果实负载对黄瓜植株生长、产量以及干物质生产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每3节留2个瓜的处理和每5节留3个瓜的处理的植株高度、叶片数量和根、茎、叶干质量都明显大于对照(每节留1个瓜的处理),但果实干质量小于对照。每5节留3个瓜处理的根、茎、叶干质量大于每3节留2个瓜的处理。从干物质分配率来看,对照的果实干物质分配率最多,为54.26%,每5节留3个瓜处理中果实干物质分配率最低,为42.95%。随着果实去除数量的增加,植株高度、叶片数量和叶面积也随之加大。果实的去除直接造成单株产量和单株结瓜数量下降,同时,畸形瓜比例也明显下降。因此,适当的去除果实可以增加植株的长势,虽然单株产量有所降低,但提高了商品瓜率。  相似文献   

3.
蔬菜蚜虫的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萝卜蚜 (Lipaphiserysimi)、桃蚜 (Myzuspersicae)和瓜蚜 (Aphisgossypii)属同翅目蚜总科 ,是蔬菜蚜虫中重要种类 ,也是危害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蚜虫对蔬菜的危害不仅直接刺吸植株汁液 ,且其排泄物 (蜜露 )可诱发霉污病 ,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 ,更严重的是还能传播多种蔬菜病毒病。萝卜蚜又叫菜蚜 ,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 ,在上海地区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 ,每年有两个高峰 ,一个高峰在春季 (4~5月 ) ,另一个高峰在秋季 (9~10月 ) ,发生量大时单株虫量常在千头以上 ;桃蚜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茄科等作物 ,常与萝卜蚜混合发生 ,早春和晚秋以桃…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有机肥不同用量对瓜蚜和叶螨种群数量及黄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瓜蚜和叶螨种群数量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高肥处理(12kg·m-2)的瓜蚜平均发生量为4.10头·株-1,是中肥处理(9kg·m-2)瓜蚜平均发生量的2.56倍,是低肥处理(6kg·m-2)瓜蚜平均发生量的5.13倍,是对照处理(0kg·m-2)瓜蚜平均发生量的8.20倍;高肥处理的叶螨平均发生量为101.1头·叶-1,分别是中肥、低肥、对照处理的1.51、2.76和2.73倍。黄瓜产量与有机肥用量有关,小区前期产量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3个施肥处理的小区总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5.
瀛洲金瓜     
瀛州金瓜是崇明的珍稀蔬菜,明代就已开始栽培.由于食用价值高,风味独特,被誉为天然蔬菜罐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岛上莱农栽种金瓜的兴趣更浓,年种植面积达5—6千亩,产量8—9千吨左右,已成了崇明岛出口创汇的特色蔬菜.一、特征特性金瓜植株蔓生,茎长而粗,长约350—410cm,中空,表面有棱沟,并有刺毛.茎节叶腋间生有侧蔓和卷须,分枝性强.叶绿色掌状浅裂,叶柄长15—20cm,花杏黄色,异花,雌雄同株.以主蔓结瓜为主,单株结瓜3—5个,幼嫩瓜黄绿色,成熟瓜淡黄色,单瓜重1.4—2.2kg,果长21.5—23.5cm,横径11.5cm,出丝率58.6—59.1%.该品种忌渍怕涝较耐旱,喜温,最好种于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上,可搭架种植,也可爬地栽培.  相似文献   

6.
选择7个不同甜瓜品种,综合比较了瓜蚜对不同品种室内离体叶片的取食选择性及在室外活体植株上的种群增长动态。结果发现,瓜蚜对IVF437和羊角蜜的叶碟选择性比其他品种低,叶碟选择2 h后羊角蜜和IVF437上的瓜蚜数量为2~3头,选择率为5.54%~7.38%;培养12 h后,羊角蜜和IVF437上的若蚜分别为5.50头和14.00头。且瓜蚜在这2个品种上的种群增长速度也较慢,研究结果为田间甜瓜品种的选择种植及进一步选育抗蚜品种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金瓜为葫芦科美洲南瓜(西葫芦)的一个变种,又称搅瓜、金丝瓜、面条瓜等.金瓜自然成丝、色泽金黄、清脆爽口,是我国第三大岛——上海崇明岛的传统特产蔬菜,栽培历史悠久,2014年崇明金瓜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近年来,金瓜作为特色蔬菜产业的优势品种得到长足发展,应用现代保鲜加工技术,开发出了真空包装金瓜丝等系列产品,进入超市、宾馆、饭店销售,初步形成了崇明金瓜产、加、销一体的产业链.由于长期以来农民随意选种留种,使金瓜品种混杂和退化,导致产量低、品质差、商品率不高、不适宜加工等,使崇明金瓜始终难以形成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加工.上海崇明特种蔬菜研发中心广泛收集国内外金瓜种质资源,在分离纯合的基础上,用崇明金瓜优良地方品种 CM05作母本,从山东引种搅瓜 SD02作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瓜型大,瓜丝色黄、脆嫩,出丝率高,适宜加工与鲜食的金瓜新品种崇金2号,2019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认定(沪农品认蔬果2019第012号),近年来在上海市崇明岛及新疆、云南等地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8.
《现代园艺》2020,(3):42-44
为了探究土壤重金属镉(Cd)胁迫对菊科花卉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浓度镉胁迫对百日草(Zinnia elegans Jacp.)、黑心菊(Rudbeckia hirta L.)、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 L.)、孔雀草(Tagetes patula L.)、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植株生长与根系构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植株生长高度增量方面,黑心菊和藿香蓟植株高度增量是随镉浓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后降的规律,镉浓度为50mg/kg时植株的高度增加量达到最大。综合根系总长、总投影面积、总表面积和根尖数4个指标,藿香蓟在镉浓度为50mg/kg时表现最好,其中根系总表面积和根尖数都高于对照,而根系总长和总投影面积也与对照相近。根系构型的4个指标中,藿香蓟在镉浓度为50mg/kg表现最好,其中根系总表面积和根尖数都高于对照,而根系总长和总投影面积也与对照相近;其次为黑心菊。  相似文献   

9.
朱其杰 《蔬菜》2000,(7):14
“春光2号”是利用多个荷兰温室型黄瓜材料及我国华北系看黄瓜种质资源,最新选育成功的新型水果型黄瓜。果皮光滑,富有光泽,质地脆嫩,口感甜香,易于包装和洗刷,质化卫生,适宜鲜食。一、品种特征特性低温生长性能好,耐低温、短弱光照条件,能在12-16℃偏低夜温下生长,适于冬春保护地栽培。瓜长20-22cm,瓜粗4-5cm,棒状,整齐度高,果面光滑,皮色鲜绿,富有光泽。果肉厚、皮薄、种胜小(小于横径的1/3),质脆,口感香甜爽口,是直鲜食的水果型黄瓜。植株生长健壮。主蔓结瓜为主,强雌型(雌花节率60%-7O%),可多条瓜同时…  相似文献   

10.
1.性能杀瓜蚜烟剂一号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所自行研制成的一种新剂型杀虫剂。主要用于塑料大棚和温室内各种蚜虫及危害蘑菇的蕈蚊的防治。对温室白粉虱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同喷雾防治相比,杀瓜蚜烟剂一号杀蚜力强、防治彻底、省水、省工。避免了由于作物植株高大,叶片密集,互相遮挡,蚜虫聚集在叶背面,药液不易喷到的缺点。尤以防治黄瓜生长后期的蚜虫效果甚佳。防治后活蚜虫残留数量少,蚜虫种群在相  相似文献   

11.
抗南方根结线虫黄瓜砧木的筛选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搜集国内外黄瓜嫁接砧木资源108份,对其抗南方根结线虫能力进行鉴定,筛选抗或耐南方根结线虫的砧木品种,探讨用抗根结线虫的瓜类野生种作砧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以野生瓜棘瓜为砧木的黄瓜嫁接苗在嫁接亲和性、抗南方根结线虫能力、产量、株高和果实品质等方面,优于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以黑籽南瓜和火凤凰为砧木的黄瓜嫁接苗。  相似文献   

12.
褐煤提取物高压静电喷雾防治大棚瓜蚜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压静电喷雾器喷施褐煤提取物(主要成分为腐植酸,还含有一些褐煤独有的小分子天然化合物)对大棚黄瓜瓜蚜进行防治。结果表明:在每667 m2用量 0.7~1.4 L范围内,每隔6~8 d喷1次褐煤提取物,可有效控制瓜蚜种群的发展,且每667 m2用量1.4 L,可使大棚黄瓜整个生长期内瓜蚜的种群数量维持在极低水平。  相似文献   

13.
野生棘瓜砧木对黄瓜生长及抗逆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圣平  顾兴芳  王烨 《园艺学报》2006,33(6):1231-1236
 以瓜类野生种(棘瓜) 和黑籽南瓜为砧木、‘中农21号’黄瓜为接穗, 研究了棘瓜嫁接对黄瓜植株生长发育、耐寒性、光合速率、产量、抗病性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棘瓜嫁接可使‘中农21号’黄瓜的第1雌花开放期和始收期提前, 对根瓜质量、20节内的雌花数、株高、最大叶面积、叶片数、茎粗和节数的影响小于‘黑籽南瓜’嫁接处理; 前者的抗寒能力、净光合速率强于后者和自根苗;棘瓜嫁接对黄瓜具有增产、抗枯萎病、抗根结线虫的作用, 并且果实品质显著优于以黑籽南瓜嫁接的。  相似文献   

14.
以"京研迷你2号"黄瓜为试材,以日光温室中烟蓟马和瓜型棉蚜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早春茬黄瓜从定植到拉秧期间2种害虫的发生动态及空间分布,以期为黄瓜害虫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温室日平均温度稳定在20℃以后,烟蓟马与瓜型棉蚜种群数量开始逐渐上升。烟蓟马种群数量呈逻辑斯蒂增长,瓜型棉蚜种群数量呈指数型增长,烟蓟马和瓜型棉蚜在黄瓜上的空间分布型为负二项分布。在日光温室内烟蓟马的分布随时间变化明显;而瓜型棉蚜以温室西部种群数量最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不同修剪处理的沙田柚密闭树的株间、内膛共2个点的离地面0、50、100、150和200 cm五个高度分别测定光照强度,分析光照强度差异、叶片的重量、厚度、养分和果实质量,初步认为A、B两种修剪方法可极大地改善沙田柚的光照条件进而促进内膛春梢的萌发,增加叶片重量和厚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果实品质,其中处理A的内膛效果较好,而处理B的株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新椒19号是辣椒品种焉耆猪大肠通过搭载“神舟三号”飞船并返回地面后,经系普法选育的鲜食黄色辣椒品种,属晚熟品种;其生长势中等,叶片大、叶色深绿,株高75~80cm,始花节位为第9~10节;果长22cm,果粗4.5cm,长牛角形,青熟果深绿色,老熟果金黄色,色泽光亮,表皮光滑,老熟果平均单椒质量60g,果肉厚度为0.22cm,辣味浓,辣椒素含量为0.318%,维生素C含量为221.6mg/100g(FW);适合于新疆地膜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17.
控释复合肥对盆栽一串红生长发育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颜冬云  张民  蒋新 《园艺学报》2004,34(6):773-777
 对采用流化床包膜技术制作的控释复合肥进行了一串红花卉盆栽试验, 并与普通复合肥进行了肥效对比。经控释复合肥处理的一串红叶绿素相对含量、叶面积、叶数和生长势均比普通复合肥有明显优势。植株的平均干样质量和花样质量在各施肥处理上均显著大于普通复合肥。从观赏价值来看, 与普通复合肥相比, 控释复合肥处理的一串红开花早, 花量多, 鲜艳夺目。控释复合肥不仅在促进生长发育方面,而且在防止因施肥量过高造成植株伤害的安全性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一串红在直径25 cm、高21 cm盆栽的控释肥最佳施肥量是纯N 0.4 g/ kg 土。  相似文献   

18.
王培  符伟  唐涛  张卓 《中国瓜菜》2021,(4):117-121
以新甜瓜为试验材料,通过小区试验评价了25%噻虫嗪WG、70%吡虫啉WG、10%氟啶虫酰胺WG及50%氟啶虫胺腈WG各3000倍液灌根处理对设施大棚甜瓜瓜蚜、烟粉虱和朱砂叶螨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主要害虫的发生与作物季节有关,空白对照处理最高虫量分别为33.88、92.30和480.80头·株-1。噻虫嗪、吡虫啉、氟啶虫胺腈及氟啶虫酰胺灌根处理显著抑制瓜蚜种群数量,而对烟粉虱种群数量无显著影响。噻虫嗪和氟啶虫酰胺灌根处理显著抑制朱砂叶螨种群数量。因此建议在设施甜瓜生产实践中,采用噻虫嗪和氟啶虫酰胺灌根处理可有效防控瓜蚜和朱砂叶螨危害,而氟啶虫胺腈灌根处理仅可用于控制瓜蚜危害;吡虫啉灌根处理虽能有效控制瓜蚜危害,但同时导致朱砂叶螨种群数量上升,应当慎重施用。  相似文献   

19.
5种中草药提取液对裸仁美洲南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蛇床子、紫苏、鱼腥草、甘草、细辛等5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为试验材料,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测定乙醇提取物对裸仁美洲南瓜白粉病的保护和治疗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5种中草药提取液对南瓜白粉病都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效果,且多数中草药提取液的浓度为0.02 g·mL~(-1)时的保护和治疗效果高于浓度为0.01 g·mL~(-1)的效果。其中蛇床子的保护和治疗效果最好,当浓度为0.02 g·mL~(-1)时保护和治疗效果分别达到87.57%和86.80%。浓度为0.02 g·mL~(-1)的蛇床子、细辛对南瓜白粉病的保护效果均显著优于化学药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甘草对南瓜白粉病的保护和治疗效果最差。0.02g·mL~(-1)的蛇床子提取液可优先用于南瓜白粉病的新型生物药剂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