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我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于1996年7月10日,由农业部发布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管理实施办法》,2000年6月6日,颁发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7日,出台了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具体包括《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并拟于今年的3月20日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长,农业生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出发,深入探讨其在农作物改良与抗病虫害中的应用。在农作物基因改良技术方面,基因工程技术为转基因植物的培育提供了关键支持。生物技术在农作物改良中的应用拓展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组学与农作物育种及杂交育种等领域,为农作物的遗传多样性和抗性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农作物抗病虫害方面,RNA干扰技术以其高度特异性的基因沉默机制为抗病虫害提供了新途径,基因剪切技术以其精准的基因编辑能力为农作物的抗性特征塑造带来了希望,生物防治技术以其环保、可持续的特点在农作物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认为,生物技术在农作物改良与抗病虫害中的应用为提高农产品产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改善品质等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抗虫棉晋棉44(原品系2001pb-3)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生物技术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育成。2005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四届七次会议审定通过,命名为晋棉44(晋审棉2005009)。该品种已获得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农基安证字(2005)第020号、第048号、第049号),准予在山西省、河北省及河南省植棉区推广应用。1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生物技术实验室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中国科学院构建的苏云金杆菌杀虫蛋白基因CrylAc导入常规棉花冀合492品系中,1996年获得转化…  相似文献   

4.
慈抗杂3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慈抗杂3号是浙江省慈溪市农科所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应用中国农科院转Bt基因材料育成的抗虫杂交棉花新品种。是以常规品种慈965为母本,以含转Bt基因的WH1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具有高产优质、高抗红铃虫、较抗棉铃虫和适应性较广的特点。1999-2000年通过浙江省和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通过浙江省和长江流域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04年获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2005年4月通过浙江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品种特性1.1丰产性。在1999—2000年国家长江流域抗虫棉花区域试验中,子…  相似文献   

5.
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及在玉米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人类已经发现并应用ZFN、TALEN基因编辑技术来实现对基因的定向改变,但由于操作复杂、成本较高,一直限制着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基因的低成本、高效率、操作简单的编辑技术一直是生物分子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2013年《科学》(Science)杂志上两篇有关CRISPR/Cas的报道标志着基因编辑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CRISPR是从细菌、古菌基因组中发现特殊的DNA重复序列家族。目前,该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水稻、斑马鱼、小鼠等动植物中,实现了对特定基因的定向修饰。简要介绍CRISPR/Cas的发现历史、组成、作用原理和最新研究进展,对该技术在玉米研究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20 0 4年 2月 2 0日 ,农业部发布第 349号公告。公告称 ,2 0 0 4年 4月 2 0日转基因农产品安全管理临时措施终止后 ,农业部将依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对进口农业转基因生物实施正常管理。自 2 0 0 4年 4月 2 1日起 ,《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附件《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登记表》废止。进口不同用途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分别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登记表(用作加工原料 )》和《农业转基因生物进…  相似文献   

7.
中棉所66(原代号:中CJ03B)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以常规陆地棉品系“中9018”为母本,以双价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5为父本,配制成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2005~2006年参加长江流域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表现突出,2007年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农基安证字(2007)第150号]。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抗虫短季棉新品种夏早2号和夏早3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夏早2号(原代号:349系)和夏早3号(原代号:546系)系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有限零式果枝型CZD-1为母本、GK12为父本,其F1再与sGK中156杂交,经多年选择比较鉴定,于2003年育成。2004年至今一直在河北省中南部进行麦后直播试验和示范。这两个品种通过了河北省的生物安全生产性试验,2006年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9.
国 内2 0 0 2年 1月 5日。农业部发布《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于 2 0 0 2年 3月 2 0日起施行。2 0 0 2年 2月 7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公布《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同时确定2 0 0 2年度棉花进口关税配额量为 81 .85万吨。2 0 0 2年 3月 2 2日。国家统计局意向调查估计 ,2 0 0 2年度棉花面积约为 398万公顷 ,比上年减少1 7.3%。2 0 0 2年 3月 2 4日。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 ,中国支持转基因技术的研究 ,但推广转基因技术时一定要慎重 ,要区别对待 ,对棉花和牵…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抗虫棉鲁棉研36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鲁棉研36号(原代号鲁777系)为常规抗虫棉,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以鲁棉研21号为母本、N9100系为父本杂交,经连续多代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父本N9100系为{[中12X(冀538X鲁742)-]×川2802)×鲁55复合杂交后代选系。该品种为转基因抗虫棉,抗虫基因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成的Bt基因。2007年12月获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农基安证字(2007)第200号],2006--2007年参加山东省区试,2008年进行生产试验,2009年3月通过山东省审定(鲁农审2009022号)。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我国转基因产业化应用的不断推进,对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满足监管工作需求,转基因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尤为重要。本文从基于核酸水平的快速检测技术、基于蛋白水平的快速检测技术和其它快速检测技术三个方面,介绍了核酸快速提取技术、核酸恒温扩增技术、核酸试纸条技术、免疫层析试纸条技术和生物传感器等重要技术的原理、研究进展、优缺点及应用情况。总结分析了转基因生物成分快速检测技术发展趋势、应用前景以及亟需解决的难点问题,以期促进我国转基因产品快速检测技术发展,为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基因组编辑产品进行精准定性和定量检测,以水稻SP1 基因的编辑植株为材料,在编辑位点上下 游设计通用引物,在编辑位点处设计基因编辑位点特异性TaqMan探针,建立了编辑位点特异性PCR方法。利用该 方法可准确鉴定特异基因组编辑产品,检测灵敏度达到5~10拷贝,可在实时荧光PCR(qPCR)和微滴数字PCR (ddPCR)平台上对基因组编辑产品进行定量检测。由于数字PCR的微反应单元可消除野生型DNA对通用引物的 竞争性消耗,与qPCR的定量结果相比,ddPCR定量结果具有更高的定量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价及其对我国传统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2001年全球转基因作曲种植面积达到了5260万km^2,其中转基因抗除草剂作曲占77%,转基因抗虫作曲占15%。200l年中国转基因作曲种植面积为150万hm^2,占全球的3%,主要为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作曲安全性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倍受政府、科学家和大众的关注,在转基因作曲食品安全性方面提出了和传统食品“实质等同性”的评价概念;在转基因作曲环境安全性方面注重转基因作物本身及基因扩散给环境带来的直接、间接和潜在的影确。国外转基因农作曲及其产品对我国传统农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人们对转基因产品仍持谨慎态度。因此,快速、准确、灵敏的转基因检测手段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监管至关重要。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是一种恒温核酸扩增的技术,其设备简单、成本低廉、结果可视化,且灵敏度高,现已广泛应用于细菌、病毒、寄生虫、转基因等检测行业。介绍了LAMP技术的原理、特点和联合应用其他技术,及其在转基因作物与产品检测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Gene editing technology provides important technical basics for the research in plant functional genes and crop genetic improvement. CRISPR/Cas9-mediated gene editing is an effective experimental tool for crop genome directed editing in recent years, which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crops as rice, wheat and other crops. CRISPR/Cas9 system was expected to be a powerful experimental tool in genetic improvement and molecular design breeding of rapeseed. This paper, which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the latest research of CRISPR/Cas9-mediated gene editing technology in rapeseed, summarized the progress of CRISPR/Cas9 including plant type improvement, yield traits, quality improvement, disease and stress resistance improvement, yellow seed creation and other utilizes at present. The application scop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target analysis method of this technology in rape were focused. The problems of CRISPR/cas9 system in rapeseed breeding were analyzed and the improvement strategies were discussed. Finally, views on direction of rapeseed breeding by gene editing were emphasized.  相似文献   

16.
农业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检测标准是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必不可少的技术保障.截至2021年1月,农业部/农业农村部共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检测标准47项.本文对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检测标准体系现状进行初步总结,对国内外农业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检测标准的发展现状进行比较,探讨了今后一段时间内农业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7.
生物技术在水稻蛋白质改良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米是我国人民的主要食品,但其蛋白质含量低、质量差,满足不了人们对蛋白质总量的需求。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采用传统的育种方法来选育高蛋白质的水稻新品种。但收效不大。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完善,应用生物技术方法改良水稻蛋白质已逐步变为现实,并显示出了诱人的前景。本文根据近年来研究报道的资料。分析了水稻蛋白质改良的必要性,综述了应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方法在水稻蛋白质改良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杧果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硬件平台、基础理论创新与技术研发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有力支撑了我国杧果产业的创建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概述世界和我国杧果地位、分布、规模的基础上,从科学研究发展历程、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土壤与肥水管理、耕作模式与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控、采后贮运保鲜、产业经济等方面全面梳理了我国杧果研究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从时间、研究领域、申请人地域分布3个方面对巴西橡胶树全球以及中国专利申请数据进行分析,并从时间、研究领域、申请人类型3方面对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情况再次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全球以及中国专利申请量虽波动起伏,但整体呈上升趋势,且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和农业生物技术领域;中国发明专利的国内申请人主要为科研单位且集中在植物保护、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产品加工领域;国外申请人主要为企业且集中在植物保护领域。分析结果为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生物技术领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在各个领域中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对现代生物技术所包括的组织培养技术、色谱技术、转基因技术、离子束生物技术、DNA分子标记技术和指纹图谱技术在中国药用植物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