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乙基多杀菌素等5种药剂对设施甜瓜上蓟马的防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肖春雷  罗丰 《长江蔬菜》2012,(22):90-92
为了筛选防治三亚地区设施甜瓜蓟马的药剂,选取目前国内常用的5种药剂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的防效最好,最高达到了99.17%;其次为10%虫螨腈悬浮剂,最高防效为70.47%;25 g/L多杀霉素悬浮剂、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和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防效比较差,最高防效分别为58.40%、53.34%和52.85%。  相似文献   

2.
采用花蕾注射法对1.5%除虫菊素水乳剂等9种天然源农药防治香蕉黄胸蓟马的田间防效进行了评价,并进行了不同药剂的田间桶混试验。结果表明,除虫菊素、藜芦碱、d-柠檬烯、绿僵菌在推荐剂量下对香蕉黄胸蓟马的防治效果较高,防效均达90%以上。d-柠檬烯分别与除虫菊素和藜芦碱以2.5 mL/L+2.5 mL/L混配时增效作用显著,其防效分别为98.74%和98.26%,明显优于其单剂和其他处理。说明花蕾注射除虫菊素、藜芦碱、d-柠檬烯、绿僵菌对香蕉黄胸蓟马具有较好防效,可作为香蕉黄胸蓟马绿色防控的药剂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新型无机杀虫剂C610及其与化学药剂复配后对蓟马的防治效果,选择常用防治蓟马的化学药剂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作为药剂对照开展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C610杀虫剂具有较好的速效性,第1次药后3 d防效达80.33%,但其持效性稍差,建议可在田间连续多次使用;C610复配处理组第2次药后7 d的防效高于药剂对照,说明其与化学药剂复配应用可有效防治蓟马,同时减少了化学药剂用量。  相似文献   

4.
茶籽饼是浙江磐安地区特有的山茶油加工后的下脚料,防治根茎类蔬菜的地下害虫效果显著。作者在开展不同药剂防治茄子蓟马田间效果试验的同时,探索茶籽饼对防治蓟马的辅助效用,以期扩大防治茄子蓟马的用药范围,为蔬菜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试验结果表明,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对茄子蓟马的防效较好;除26%氯氟·啶虫脒水分散粒剂外,药后7 d各药剂的防效较药后3 d和药后5 d大幅下降,说明持效性较差;茶籽饼对蓟马有一定的防效,其药后5 d、7 d的防效均为40%左右,持效性较好,建议茄农在使用药剂防治蓟马时可搭配施用茶籽饼。  相似文献   

5.
8种药剂防治大白菜根肿病田间药效试验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陕西太白县进行8种药剂防治大白菜根肿病的田间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福帅得(氟啶胺)悬浮剂防治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效最高,为89.92%,其次是BJYT悬浮剂和科佳(氰霜唑)悬浮剂,防效分别是88.78%和86.84%。这3种药剂为本次试验中防治大白菜根肿病效果较好的药剂,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肖春雷  罗丰  周彬 《长江蔬菜》2011,(20):72-74
为研究美洲斑潜蝇的防治效果,利用4种药剂进行了防治美洲斑潜蝇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7 d,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对美洲斑潜蝇的防效最好,最高防效达到65.26%;14%氯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的防效次之,最高防效达64.99%;30%阿维.灭幼脲悬浮剂和480 g/L毒死蜱乳油的防效最差,最高防效分别为45.57%和56.20%。各药剂处理之间的防效没有差异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甜菜夜蛾是危害常熟市甘蓝、豇豆等蔬菜的主要害虫,其抗药性强,不易防治。为筛选防治甜菜夜蛾有效药剂,我们选择6种药剂开展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四氯虫酰胺、阿维·茚虫威、茚虫威对甜菜夜蛾防效较好,其次为虱螨脲、溴氰虫酰胺,虫螨腈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出防治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 Morgan)的新型杀虫剂,以指导田间更科学合理地防治该虫。【方法】室内采用叶管药膜法对该虫进行毒力测定;并采用花蕾喷雾法和花蕾注射法,在香蕉园开展防效试验。【结果】不同杀虫剂对若虫的毒力大小及顺序为:乙基多杀菌素(0.19 mg·L-1)溴氰虫酰胺(1.76 mg·L-1)螺虫乙酯(2.09 mg·L-1)氰氟虫腙(4.66 mg·L-1)呋虫胺(5.34 mg·L-1)阿维菌素(7.35 mg·L-1)氟啶虫胺腈(8.57 mg·L-1)啶虫脒(10.42 mg·L-1)噻虫啉(16.66 mg·L-1)氯虫苯甲酰胺(48.34 mg·L-1);对成虫的毒力大小顺序与若虫基本一致,若虫对杀虫剂更为敏感。防效试验表明,采用花蕾喷雾法时,乙基多杀菌素和螺虫乙酯对黄胸蓟马的防效均超过80%,其次是溴氰虫酰胺,防效为76.94%;氟啶虫胺腈、呋虫胺和氰氟虫腙对该虫的防效与常规药剂阿维菌素、啶虫脒相当。当采用花蕾注射法时,螺虫乙酯的防效最高,为83.14%,其次是溴氰虫酰胺和乙基多杀菌素,防效分别为75.73%和73.38%;氯虫苯甲酰胺和氟啶虫胺腈的防效仅次于常规药剂阿维菌素和啶虫脒。【结论】新型杀虫剂中,乙基多杀菌素、螺虫乙酯和溴氰虫酰胺对黄胸蓟马具有较高的毒力和防效,可作为防治该虫的首选药剂,田间防治时应注意药剂间的轮用与混用。  相似文献   

9.
黄瓜褐斑病防治药剂的活体筛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选取蔬菜上常用的11种杀菌剂,运用活体微量筛选方法,测定了供试药剂对黄瓜褐斑病的生物活性,并挑选出活性最好的4种药剂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选的4种药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乳油和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对黄瓜褐斑病的田间最高防效可分别达到92.71%、89.16%、87.31%和73.20%,是防治黄瓜褐斑病的优良杀菌剂。  相似文献   

10.
采用吡虫啉、毒死蜱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等3种药剂,在香蕉花蕾现蕾期、苞片打开1~3梳、苞片打开4~8梳喷雾施药。结果表明,供试3种药剂在香蕉现蕾期施药优于其他两个时期,其中,70%吡虫啉对果穗的防效为85.7%,显著高于毒死蜱和高效氯氟氰菊酯;而在花蕾苞片打开后施药,3种药剂的防效都低于65.0%。现蕾期施药,对果穗不同位置的防效有差异,其中,第一梳的防效最高,为88.9%,尾梳最差,为63.9%,其中吡虫啉的持效性最好,对尾梳的防效为80.2%,显著优于高效氯氟氰菊酯。香蕉现蕾期是防治花蓟马的最佳时期,而吡虫啉是3个药剂中防效最好的药剂。  相似文献   

11.
不同目数防虫网覆盖对豇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目数防虫网对豇豆生长的影响,采用50、40、30、20目白色防虫网进行豇豆覆盖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覆盖防虫网后,豇豆生育期提前,豇豆的植株高度、叶面积、产量均有提高,对主要害虫蓟马、斑潜蝇防护作用效果显著,50目白色防虫网是较适合海南省三亚市豇豆栽培的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12.
采用6种处理方式对辣椒蓟马做药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3 kg/hm2棚虫决杀熏蒸处理后再喷施2 000倍新功夫防治效果最好,5 d后防效可达95.8%。直接喷施2 000倍新功夫,防效为85.5%,二者的差异较显著。  相似文献   

13.
多点试验结果表明,在甘蔗大培土时667m2用40%福戈水分散粒剂40g与肥料混合1次施于蔗根,可有效防治甘蔗蚜虫、蓟马、螟虫、金龟子等主要甘蔗害虫。与对照(呋喃丹)相比,对金龟子、黄螟蛀根、螟虫蛀茎、螟虫蛀节、蓟马和蚜虫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36.1%、75.0%、63.8%、78.8%、96.1%和100%。  相似文献   

14.
试验结果表明,噻虫嗪对甘蔗蓟马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30d、45d和60d,70%噻虫嗪dp和25%噻虫嗪sp一次施药和两次施药各处理的防治效果均达到80%以上。特别是进行两次施药的处理,药后60d时70%噻虫嗪dp和25%噻虫嗪sp防效分别为93.75%和94.63%。噻虫嗪防治甘蔗蓟马不仅效果好,而且持效期也长。  相似文献   

15.
摘要:为防治蓟马为害马铃薯组培苗,降低蓟马对组培苗的污染,以石薯1号为试验材料,在MS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吡虫啉、噻虫嗪药剂,研究不同药剂对蓟马的防治效果及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蓟马防治试验中,在MS培养基中添加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和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的药剂,可以有效降低试管苗根长、株高,且B1处理(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对试管苗生长抑制最显著;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 000~20 0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 000~4 000倍液,均可以有效防治蓟马,降低试管苗发病率,其中A1处理(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 000倍液)、B1处理(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B2处理(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的试管苗发病率均为0.00%,对蓟马防效较好。在药剂解除试验中,C3处理的根长、株高、节间距均显著高于C1处理,且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D3处理根长、株高均显著高于D1处理,且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说明在药剂培养基扩繁3次后,再采用无药剂培养基扩繁2次可以快速解除杀虫剂生长抑制作用,达到与正常植株同等的生长状况。因此,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 0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均可以防治试管苗中的蓟马,且在采用无药剂培养基扩繁2次可以快速解除杀虫剂生长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甘蔗根施5%异丙特丁硫磷颗粒剂对甘蔗螟虫和甘蔗蓟马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相同剂量下,对甘蔗螟虫防治效果与对照农药5%特丁硫磷颗粒剂相当,对甘蔗蓟马防治效果优于对照农药5%特丁硫磷颗粒剂。可作为甘蔗害虫防治中的替代农药,使用剂量以60~75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多种新农药进行甘蔗蓟马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绿园、伊维能有效防治甘蔗蓟马,防效均达80%以上,是进行甘蔗蓟马防话较为有效的药削。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田间试验和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人工合成的万寿菊精油杀菌素对西瓜枯萎病菌和西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5μg/mL万寿菊精油杀菌素24、48、72、144 h的抑制率分别为100%、76.7%、59.9%、56.8%;当浓度大于1.5μg/mL时抑制率达100%;10μg/mL万寿菊精油杀菌素处理西瓜幼苗的致萎指数得到显著降低,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20μg/mL万寿菊精油杀菌素处理的西瓜枯萎病菌,大分子量的蛋白含量增多,小分子量的蛋白含量减少,但过氧化物酶的条带数没有变化;50μg/mL万寿菊精油杀菌素处理的西瓜苗叶片中3d后MDA含量减少差异显著(P<0.05),4d后过氧化物酶活性逐渐升高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5d后差异极显著(P<0.01)。含药培养基上生长的西瓜枯萎病菌的果胶酶活性降低,呼吸强度明显提高,细胞膜通透性增大,几丁质酶活性稍高于对照。此杀菌素可用以预防和控制西瓜枯萎病,为西瓜枯萎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