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蜂产业历史悠久,但长期形成的落后生产方式制约我国蜂业的高质量发展,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飞速发展及成熟运用,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引领传统养蜂产业跨代升级的动力。5月18日,在浙江淳安举办的“首届中国数字化蜂业高质量发展峰会”,围绕“数字化蜂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探讨数字化服务蜂业的解决方案和有效模式,并发布《数字化蜂业产品链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中国蜂业》2020,(5):56-59
智能蜂箱作为信息技术与蜂产业结合的重大创新,其推广和应用将对我国蜂产业发展方式转型、大幅度提升蜂业竞争力带来重要影响。本文以智能蜂箱为研究对象,从技术经济角度重点分析其技术特征和经济性状,并采用相关的产业调查数据和技术实验数据计算其成本收益,探讨智能蜂箱技术可能带来的经济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为我国"智慧蜂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蜂业     
<正>当"养蜂"与"数字化"连接在一起的时候,就意味着一个传统的产业正在发生裂变,一个新的产业链有望形成,一个"数据经济"的新高地、一个中国地方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正在拼组成一个新的经济版图。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农业数字化信息化逐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由于社会的需要和技术的推动,数字化精准蜜蜂养殖将成为蜂业发展的新方向。养蜂将从传统生产模式转向以数字化信息管理为核心的现代化蜜蜂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技术与装备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技术与装备的发展情况是衡量一个产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奶业快速发展的今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着传统奶业的快速转型和升级,传感器、自动饲喂设备以及挤奶机器人将替代人工实现奶牛高效养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本文阐述了奶业发展前景和数字化关键技术在环境智能监控、奶牛身份识别、健康感知、繁殖监测、精准饲喂等方面的应用情况,总结了大数据信息挖掘及分析方法,以供行业参考。  相似文献   

5.
朱连德 《猪业科学》2024,41(5):34-37
动物疫病诊断、 监测、 治疗 / 防控和兽医培训教育的信息化发展, 互联网、 物联网技术的进步, 数字化设备的应用, 以及大数据库、 云计算方法的建立, 正推动兽医服务转型升级, 新型的兽医服务形式——数字 化、 智 能 化 兽 医 服 务 的 时 代已来。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数字化养猪管理体系建设面临挑战。资产安全、安防、生物安全、健康管理、物联网、遗传育种、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化养猪技术成熟度不一,猪场需要整体规划数字化养猪管理系统,使得系统成熟可落地,并且应用综合信息系统,形成养猪场大数据,帮助猪场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7.
2012年,在民政部、农业部大力支持与指导下,中国养蜂学会分别对云南、陕西、重庆、河南4省的贫困县进行扶贫考察,以滚动扶贫方式实施"发展养蜂、脱贫致富",开展养蜂扶贫,发放标准蜂箱、机具、教材等3000余套,开展技术培训与实地指导,当年受益蜂农达1000余人。这不仅促进了养蜂业的科学生产,同时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产、生态增效。该扶贫项目的实施,再次体现了发展养蜂是脱贫致富的捷径,对全国蜂业的进步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油田建设中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引进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极大推动了数字化油田的建设和发展。物联网技术在油田中的应用涉及到计算机设备互联互通、传感控制设备调试安装、油水井生产数据动态采集、油气储运实时监测等多个方面。在数字化油田的建设过程中采用物联网技术不仅能提高油田建设的科技水平,也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信息的集成处理和远程控制,可以为油田后期的精细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7月7日,首绿办市林业局为扶持山区农民发展养蜂事业,引导农民养蜂致富,在密云县冯家峪镇举行优质新蜂箱发放仪式,将2000套优质杉木新蜂箱直接发放到70多户蜂农手中。这次优质蜂箱的发放,解决了蜂农蜂业生产中蜂箱蜂具紧缺的大难题,激发了广大蜂农的养蜂热情,增强了他们养蜂致富的信心,为实现密云县蜂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及畜产品质量有了更高要求,开始关注动物健康及福利问题。通过应用智能设备、物联网及大数据等技术,可以对养猪生产进行数字化管理,为管理者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进而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精准养猪,形成高效、健康、稳定和可持续的养猪产业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1.
龚勋  徐巍 《中国蜂业》2021,(1):45-46
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新时代背景下,辽宁葫芦岛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当地蜜源优势,军民融合事业与精准扶贫事业有机结合,依靠科技创新改造传统蜂业,大力发展生态蜂业,努力建立标准化、职业化、数字化、智慧化的生态蜂业发展体系,引领当地生态蜂业升级换代和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养蜂问答     
问32:用什么材料做蜂箱好,为什么松明节的木板做的蜂箱蜜蜂会飞逃?(云南张献良) 答①:养蜂的蜂箱应以便于管理、结构牢固、耐用、经济为原则。转地饲养为主的蜂箱,还要求蜂箱体积小、轻便。制蜂箱的木板以杉木、松木、苦楝木等为好。其它杂木也可以用。其实只要处理得当,任何种类的木板都可以使用。某些种类的树木锯成的木板具有特殊刺激性气味,不宜作蜂箱用材。用松明节木板做的蜂箱含有一种强烈刺激气味的挥发油,叫做松节油。做好的蜂箱要经过处理,放进池塘中浸泡一个月左右,去除气味,才能使用。以定地饲养为主的蜂箱,不少养蜂者采用砖砌蜂箱、水泥板、土基蜂箱等形式,并可以自制。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发展,逐步开始在牧场、制造、检测、营销等奶业全产业链各环节的应用加深。未来,随着技术应用的进一步成熟,将在动物面部识别、"云+端"养殖环境监测、区块链畜产品溯源、智能化精准养殖、5G赋能全产业链等领域形成巨大的产业应用空间。数字时代到来,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加快,在乳业的养殖、研发、生产、流通、消费以及服务等全产业链渗透,数字化赋能乳业,推动乳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棍多用     
<正>我的父亲是上世纪70年代养蜂人,他的蜂箱是2001年换成10框标准箱的,箱门的挡板和箱前壁平。他平时爱看《中国蜂业》,一天,他看了2019年第8期《中国蜂业》第51页李占林老师的《我对蜂箱巢门的改进》,由于我家的蜂箱和李老师蜂箱前的挡板不一样,也就暂且不做考虑了。在《中国蜂业》第9期下来后,父亲看了第33页徐祖荫老师的文章《一棍搞定大胡蜂》,感觉很好,对照自己的蜂箱还是能配  相似文献   

15.
刘辉 《蜜蜂杂志》2014,(5):46-46
<正>2014年3月26日,重庆芳香园蜜蜂专业合作社收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寄来的蜂王繁育箱、一种温度和湿度可调的孵蜂箱、充氧孵蜂箱3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合作社技术顾问、重庆市蜂业学会副理事长邓家军自豪地说,"我们获得的这3本专利证书,让重庆养蜂业没有专利成为了历史。"梁平县石安镇是有名的养蜂大镇。2011年8月,该镇按照"专业合作社+大户+散户"的思路,组建成立了芳香园蜜蜂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现有社员168人,  相似文献   

16.
王宝龙 《中国蜂业》2015,66(1):60-61
<正>随着养蜂业的发展,我国的蜂产品生产数量有了很大提高,但蜂机具的发展水平一直没有根本性提升,不仅直接影响养蜂的生产效率,也影响着养蜂规模、生产经营模式,因此提高蜂机具的发展水平对养蜂生产有重要的意义。一、世界蜂机具的现状世界一些养蜂业发达国家,包括欧洲多数国家、美国等对蜂机具实现了标准化,蜂箱、巢框、巢础等统一规格,目的是便于机械化操作。新型材料蜂箱的出现,将养蜂业带到新的发展时期。另外,对养蜂所使用的蜂  相似文献   

17.
《中国蜂业》2014,(5):11-11
<正>各会员、蜂业界同仁:近日,农业部、财政部联合颁发《关于印发〈2014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该文件明确将养蜂专用平台(含蜜蜂踏板、蜂箱保湿装置、蜜蜂饲喂装置、电动摇蜜机、电动取浆器、花粉干燥箱)纳入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范围。我国养蜂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蜂场规模小,将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的养蜂设备纳入国家补贴范围是蜂业界工作者多年的祈望,现将通知(详情请登陆中国养蜂学会网站http://www.chinaapiculture.org查收)转发于你们,希  相似文献   

18.
《中国蜂业》2019,(11):16-19
<正>蜂业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行业,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但长期的落后生产方式不仅严重制约我国蜂业的高质量发展,更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产品品质的需求。目前,我国虽然是世界养蜂大国,但不是养蜂强国。近十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蜂产品生产量及消费量逐年快速增长,但生产方式几十年来几乎没有变化,与其他大农业发展相比有相当的差距,蜂产  相似文献   

19.
养蜂业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产业,蜜蜂不仅为人类供给多种蜂产品,而且为农作物进行传花授粉,对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蜂农增收和维护生态平衡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传统蜂业的生产水平及管理模式显然跟不上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步伐。蜂产品质量安全和蜂农增收困难是当前蜂产业最受关注的两大问题。本文论述了"互联网+"在蜂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及"互联网+蜂业"的建设举措,以期为现代化蜂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养蜂生产技术培训是提高养蜂技术的主要措施之一,但由于受资金、培训方式、授课专家的水平及蜂农的技术需要不同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养蜂技术培训的效果不理想。要想提高养蜂生产培训效果就要从重视养蜂业、增加培训投入、引进和培养蜂业技术人才、有针对性地加以培训,并实行现场示范教学、提供技术资料以及开展交流和咨询等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