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4.
我饲养中蜂 1 6年 ,深感分蜂热是成功饲养中蜂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多年实践、探索 ,在失败中吸取教训 ,得出解除中蜂分蜂热的办法 ,归纳起来有下列 4个方面。1 选育优质蜂王 ,淘汰劣质蜂王是解决分蜂热的关键a.要选好育王群 :养蜂者在生产过程中要认真筛选出能维持强群 ,不易产生分蜂热 ,无病害的蜂群作为育王群 ,这样才能育出好的蜂王。b.要选蜂王的产卵能力 :蜂王的职能就是产卵 ,要看子脾大而整齐 ,很少产未受精卵 ,同时日产卵在 80 0粒以上 ,这样的蜂王能维持强群 ,不易产生分蜂热。c.要选个体粗大 ,特征、色泽一致 ,屁股尖的蜂王 ,这… 相似文献
5.
中蜂成熟了自然要分蜂。强群中蜂如果不会分蜂 ,面临的将是衰败与绝种。“物极必反”讲的就是这个发展规律。下面就中蜂的自然分蜂优于人工分蜂浅析如下 :1 易成强群自然分蜂分出的蜜蜂 ,精力旺盛、采集积极 ,育出的工蜂劳动力强 ,所以极易成强群 ;留下来的蜜蜂因熟悉蜜路 ,采 相似文献
8.
我定地养中蜂 3 0多年 ,在蜂具上做了些改革 ,给养蜂操作中带来了很多便利 ,现分别介绍如下。一、改革巢框材料 众所周知 ,中蜂抵御巢虫的能力差 ,巢虫常在木质巢框上梁蛀洞藏匿 ,作茧化蛹 ,繁衍生息 ,危害蜂群。从 1 995年开始 ,我将木料巢框改用竹料巢框 (全框 4根均为楠竹料 )。由于竹质比木质硬得多 ,巢虫无法打洞藏身 ,只好藏身于箱底的蜡屑中 ,这就很容易将幼虫扼杀在“摇篮”之中。我使用竹质巢框近 5年时间 ,还未在巢框上任何部分找到一个虫洞或虫道 ,因此我的蜂群巢虫很少 ,群势发展较快。使用竹质巢框 ,只要将框耳“一”字形改为… 相似文献
9.
经调查,河北省中部和北部普遍存在桑尺蠖脊茧蜂,并对其形态和寄生习性进行了观测。桑尺蠖脊茧蜂在寄主桑尺蠖体内寄生量可达18—99头;寄生率达23%,人工放蜂寄生率可提高到78%。通过冷藏保蜂、放蜂等试验,为保护和利用桑尺蠖脊茧蜂,控制桑尺蠖的为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中蜂不采树脂 (蜂胶原料 )以及中蜂性情比较暴躁等原因 ,故中蜂以定地饲养为宜。笔者定地饲养中蜂 3 0多年 ,在蜂具上进行了改革 ,给笔者在养蜂操作中带来了很多便利 ,现分别介绍如下。一、改革巢框材料 众所周知 ,中蜂抵御巢虫的能力差 ,巢虫常在木质巢框上梁蛀洞藏匿 ,作茧化蛹 ,繁衍生息 ,危害蜂群。从 1 995年开始 ,笔者将木料巢框改用竹料巢框 (全框四根均为楠竹料 )。由于竹质比木质硬得多 ,巢虫无法打洞藏身 ,只好藏身于箱底的蜡屑中 ,这就很容易将幼虫扼杀在“摇篮”之中。笔者使用竹质巢框近 5年时间 ,还未在巢框上任何部分找…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我们所在的城区 ,蜜源缺乏 ,蜂群发展缓慢 ,而乡下则别有洞天。有一位曹蜂友 ,住在离城 2 0km多的金龟镇山下村。在他那里 ,春季和初夏有 4个多月的大蜜源和零星蜜源 ,他抓紧这个时机做到了发展、取蜜双丰收。2 0 0 2年春 ,他从 4群蜂 (包括新收的 2群 )开始繁殖 ,到了年底已发展到 1 6群 ,而且每群都在 6脾以上 ,同时取蜜近 3 0 0kg,每群平均 2 0kg以上。这里 ,把他的经验和我们的实践综合归纳 ,提炼出一种“组合式分蜂法”,对蜂业同仁也许有点启发。为行文方便 ,以 1个 1 0箱蜂、中等群势的家庭蜂场为例予以说明。1 成批育王早春 ,选一抗… 相似文献
16.
17.
菲岛长距茧蜂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菲岛长距茧蜂各发育阶段的生物学特性调查和研究 ,发现菲岛长距茧蜂在苏州一带的自然寄生率在 2 0 9%~ 2 7 4 2 %之间 ,平均 11 5 9% ,是当地的次优势天敌种群。菲岛长距茧蜂产卵于桑螟的 1、2龄幼虫体内 ,直至桑螟幼虫老熟时才从其体内钻出 ,虽对当代桑螟的控制作用不大 ,但是可明显减少当代成虫的虫口基数 ,对控制下一代桑螟的发生和危害具有积极意义。成虫有孤雌生殖现象 ,雌成虫不经交配也能产卵繁殖后代 ,为天敌昆虫的大量繁殖和生物防治的实用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描述了长距茧蜂的形态特征,并研究了它的生物学特性,该蜂在重庆地区一年发生7—8代,以老熟幼虫在树隙、落叶、草丛中结茧越冬,可行孤雌生殖,成虫雌性多于雄性,该蜂寄生于桑螟幼龄幼虫、幼虫老熟时被寄生致死,平均寄生率达36%,为寄生于桑螟幼虫体内的优势天敌,该蜂对桑螟的寄生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跟随现象,桑园内人工繁蜂放蜂可提高其寄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