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志红 《中国蜂业》2007,58(5):28-28
培育蜂王是养蜂者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但我发现有很多人并不真正重视蜂王及雄蜂的培育问题。一、雄蜂的培育我认为要想培育出好蜂王必须重视雄蜂的培育,因为每个品种雄蜂的体色都有各自的特征,最  相似文献   

2.
王志 《养蜂科技》2004,(1):24-25
蜂群的采集力取决于蜂王的质量,人工育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蜂群经济效益的高低,提早有计划地进行育王,是减少分蜂,饲养强群以及获得高产的主要因素。然而,长白山区的蜂群越冬期较长,每年的3月末4月初蜂群出窖,须经过35——40天才逐渐进入增殖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中蜂人工育王的意义、人工育王技术中哺育群的选择、育王应注意的问题、育王操作技术、交尾群组织与管理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目的是引导蜂农合理应用人工育王技术,科学饲养中蜂,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4.
中蜂有很多优点,适应性强,善于采集零星蜜源,遇大蜜源进蜜快,但易发生分蜂,导致大流蜜期效益不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大蜜源到来时,保证生产群使用新王,需要有大批新王替换老王.如何快速高效培育出大批中蜂王,我的经验是采用小交尾群大批育王.  相似文献   

5.
以往,人们常常只重视蜂王的选育,忽略了雄蜂的选育,或者只要求雄蜂的数量,而不去重视雄蜂的质量,导致一些育王场因雄蜂质量差而出现了少量的劣质蜂王。因此,在育种上,培育优质雄蜂对  相似文献   

6.
张东方 《蜜蜂杂志》2005,25(9):16-16
养蜂育王,虽然是一项简单的养蜂技术,但却对每个养蜂人来讲,举足轻重。王优则群强,群强则王优。一个蜂场不但要有先进的管理技术、强壮的蜂群,而且还要有优质的蜂王,才能长久不衰,取得好的经济效益。那么,怎样才能培育出优质、高产的蜂王呢?现就近几年来笔者自己的实践与观察谈点看法,妥否,仅供大家参考。1育王的时间育王,大家都知道,一年春、夏、秋三季都可以,但各个时期所培育的蜂王质量不一,各有特色。据笔者实践:春季育王,蜂群有自生、自繁、自强的“愿望”,加之外界蜜粉源丰富,物候适宜,所培育出的蜂王个体大、产卵快、有耐力,不易起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有关蜂王问题,蜜蜂刊物上不断刊登有关的文章,有的还开展了大讨论。无疑这对养蜂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养蜂人在实践中体会到,在相同的条件下,蜂群发展的快与慢,蜂产品收获的多与少,关键在蜂王。其中,蜂王抗病抗逆能力的强与弱,能否维持大群,是否温驯等因素,都是由蜂王的品种和遗传基因的优劣决定的。为此,养蜂人不惜千里迢迢,花重金购买优良种蜂王。对于改良蜂王的品质,提高蜂产品的产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的一位养蜂师傅,为了提高蜂王浆的产量,前些年,从浙江省平湖市(浆王)种蜂场邮购来种王在全场更换蜂王后,王浆产量…  相似文献   

8.
2004年秋季,中蜂场遭受到意蜂严重的侵扰,盗蜂危害严重,想尽千方百计总算平息了盗蜂,但损失惨重,群势锐减后又出现了中蜂群逃亡。为了防止中蜂群逃亡,我们对中蜂群采用了蜂王剪翅的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许多飞逃蜂因蜂王难以随群飞行而又返归原蜂巢。有一只产卵一个多月的新蜂王不慎在剪翅时被剪掉一只后腿,  相似文献   

9.
李云 《蜜蜂杂志》2014,(2):I0008-I0008
<正>养好蜜蜂有诸多因素,育王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培育好的蜂王,大有学问,养蜂人各有其招。笔者经多年实践,觉得有2点各位蜂友应引起重视。1育王不能贪早春繁结束后,我国养蜂者大多迎来第一个采蜜期(大多为油菜花),气温15℃左右,风和日丽,蜜蜂往往就能采到一些蜜粉。有些养蜂师傅因越冬蜂王损失多或者出于扩大规模等原因,求王心切,就开始育王。因为有了蜜粉,工蜂处于亢奋状况,浆足虫肥,育出的蜂王形体也大,大多新王都能成功(有的交尾晚一点)。但此时育王弊端有二:(1)分出交尾群,会削弱主群的采集力,影响浆蜜产量。(2)经多年观察,这类过早培育的蜂王因交尾时  相似文献   

10.
谈到育王,养蜂师傅都很重视。近年来,我去过许多蜂友的蜂场,看到蜂群群势都不够理想,蜜浆产量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下面浅述我场育王期管理的经验,与蜂友共同提高育种技术。  相似文献   

11.
张魁 《中国蜂业》2021,(2):33-33
在自然条件下,蜂群繁殖到一定群势,当气候、蜜源等外部因素适合时,蜂群产生分蜂热,工蜂会修筑王台,在群体情绪影响下,蜂王在王台内产卵,由蜂群培育出自然交替的新蜂王.人工育王就是模拟这一现象,根据需要培育处女王.人工育王的常规工具包括:台基棒、育王框、移虫针、贮王笼和镊子等,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育王工具.  相似文献   

12.
章立华 《蜜蜂杂志》2012,32(2):17-17
饲养中蜂的要点是新王、新脾。新王产子能力强,能维持较好群势;新王群采集积极,能提高产量,一般当年不会再分蜂,所以要尽量多养新王群。每年春季,在主要流蜜期到来之前,除个别特别优秀、仍有保留价值的老王外,其余一律换成新王。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证实大卵育王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本试验不仅对大卵与普通卵及其培育的蜂王进行了形态对比,而且对它们的生产性能(包括繁殖力,采蜜量等)进行了对比,结果不仅卵大,蜂王初生重和卵巢管数增加,而且繁殖力提高15%,采蜜量提高12%,经分析判定,大卵育王在生产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养好蜂,使蜂群强大,高产稳产。育好王是非常重要的。但育王技术一项难度大,精细的工作。年龄大的、初学的,反复学又学不会的养蜂者,是根本办不到的。笔者在养蜂实践中,刻苦钻研育王技术,边学边干边总结边探索边请教育王师傅,总是移不好小幼虫——小幼虫挑不起来,挑起来了又伤了;在1h内,可能就是移出二十来条小幼虫,结果可能就成活两三条或者四五条,真是累人又气人。但我始终没有放弃,没有被困难吓倒。从实践中观察分析蜂群在各个季节中的生活规律,尤其是观察分析在蜂群分蜂时节的现象及它们的生活规律。经过几年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由多次失败变成了圆满成功!不管是中蜂或是意蜂,能按季节有计划地不移虫育出优质蜂王满足养蜂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新王具有产卵快和领大群等优点。利用当年的新王群采蜜,可以减少蜂群产生分蜂的几率,从而获得高产。但是,培育一只新王从移虫到产卵需 1 个月,所以只有提早培育才行。由于早春的蜂群群势、气候、蜜粉源等一些条件具备不充分,在育王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提前组织哺育群 哺育群本应该具备 12 脾以上蜂,但春天不易达到,有 10 脾蜂就可以了。否则,就只有使用无王哺育群了。但根据专家的研究,无王哺育群育出的处女王,其质量可能较差[1]。所以,应该使用有王群来哺育王台。 春天哺育群的组织,从蜂群出窖就开始了。可以采取卧式箱养 2 群的方…  相似文献   

16.
杨朝环 《蜜蜂杂志》1998,(11):16-18
人工分蜂是利用蜜蜂自然分蜂的特性,当蜂群经过繁殖、发展强盛时,巢内积累了大量的青壮年蜂;外界辅助蜜粉源充足时,蜂群中就有雄蜂开始出房。此时可用人工分蜂来代替自然分蜂,使蜂群随人们所希望的目的来繁殖、扩大生产,可以使蜂场实现良种化,同时还可以控制自然分...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开发蜜蜂王台产卵育王技术与方法,以意大利蜜蜂为试验材料,利用蜜蜂王台产卵育王器培育蜂王,检测此育王法的幼虫接受率及蜂王质量,包括蜂王初生重、蜂群繁殖力和卫生清理行为,并以人工移虫育王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在幼虫接受率方面,蜜蜂王台产卵育王法与人工移虫法相比差异显著(P<0.05),王台产卵育王幼虫接受率显著低于人工移虫育王法。但在蜂王初生重、蜂群繁殖力和卫生清理行为方面,王台产卵育王法显著优于人工移虫育王法(P<0.05)。说明采用王台产卵育王技术可以将蜂王发育的营养与环境条件调整至更优水平,从而培育出繁殖力和抗病力强的蜜蜂良种。  相似文献   

18.
"詹特盒"是一种促进育王过程中移虫工作的精巧设备,初养蜂者使用"詹特盒"可以克服移虫常遇到的困难。使用方法:将种蜂王限制在塑料巢脾盒里,置于蜂群约12小时。巢脾盒背面由活动的塑料巢房活塞组成,蜂王可在上面产卵。3天后卵孵化  相似文献   

19.
一、利用蜂王产卵控制器,安台换王在移虫育王的第9~10天,将蜂王所在的脾尽可能是半蜜脾或正在大量出房的封盖子脾,提到控制器里,最好是双脾控制器如图所示,可放2脾蜂。控制器的组装要严丝合缝,特别是底部不能有缝隙,巢框上两边的蜂巢赘蜡要刮净,盖严控制器盖子,打开工蜂出入网片,然后靠在蜂箱最边侧,外面依次为卵、虫、蛹、粉蜜脾,最后是小隔板和饲喂器盒。  相似文献   

20.
马仁公 《中国蜂业》2009,60(4):31-32
每年春末夏初,蜂群经过3~4个月的繁殖和发展,完成了油菜蜜、紫云英蜜和洋槐蜜的采集任务,开始为下一个主要蜜源荆条或棉花(山区为荆条,平原为棉花)积累工作蜂。此时,群势已经开始下降,一般强群有10~12框蜂,中等群势只有8~10框蜂。从洋槐流蜜结束到荆条或棉花开始流蜜,有15~20天没有大蜜源,蜂友们可利用这短暂的时期,育王、治螨和积累工作蜂,为采荆条或棉花蜜做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