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森林合理年伐量的科学测算是优化森林结构和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贵州省国有浪风关林场为例,采用模拟测算法确定马尾松用材林的合理年伐量,并与传统公式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基于模拟测算法确定30 a为马尾松用材林的最优经理期和轮伐期,合理年伐面积为19.88 hm2,年伐蓄积为4 807.11 m3。2)在未来30 a的模拟经营过程中,龄组结构逐渐趋于稳定,中龄林和近熟林面积占比逐渐减小,幼龄林和成过熟林面积占比逐渐增大,模拟经营后的马尾松用材林成过熟林面积占比可稳定处于42.86%,龄组结构呈理想分布。3)与传统公式法相比,模拟测算法具有更加科学的测算机理、更加灵活的适应能力、更加精准的测算过程和更加客观的测算结果。采用模拟测算法来确定森林合理年伐量,能够为指导森林经营和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森林合理年伐量测算系统,使用Python编写程序,实现从测算数据小班表到测算结果的自动、批量处理方法,完成森林合理年采伐量测算数据的一键提取,提高森林合理年采伐量测算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确定合理的年伐量是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关键。文内介绍了面积法、蓄积量法和生长量法三种计算森林年伐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得耳布尔林业局一般用材林森林资源现状,采用多种方法对一般用材林主伐合理年伐量进行了测算,对所采用各类计算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对合理年伐量测算结果进行了合理性论证,从而证明此主伐合理年伐量测算方法是科学、合理、可行的,可以普遍适用于主伐合理年伐量的测算。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参与合理年伐量测算的森林资源,比较分析了两期森林合理年伐量的数据,论证了两期森林合理年伐量增减原因。在确定重点采伐利用方向的同时,科学合理持续培育经营森林。  相似文献   

6.
《林业资源管理》2017,(4):30-36
森林采伐是调整森林结构、改善森林质量、提高森林功能的关键措施。科学的采伐管理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森林采伐实行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森林经营单位的年采伐限额原则上按森林经营方案确定的合理年采伐量核定。因此测算和确定合理年采伐量是经营方案编制的重要内容。以吉林省红石林业局为研究区,对森林经营单位如何科学测算和确定合理年伐量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以期在技术和方法上为森林经营单位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及测算合理年采伐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分期平衡法”确定某经营期间森林的合理年伐量,以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本方法主要适用于用材林主伐量的测算。文章介绍了“分期平衡法”的特点、测算程序,并通过应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关帝林局合理年采伐量测算论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帝林局森林合理年采伐量测算,遵循年采伐量小于年生长量的原则,首先根据林局的资源现状,进行了年生产量测算,然后对年采伐量的测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证,最后得出所确定的年伐量是科学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森林合理年采伐量——“分期计算,综合平衡”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期计算 ,综合平衡”法确定森林合理年采伐量 ,能解决森林龄级结构分布不均时常用方法存在的不足 ,全面调整轮伐期内各时期的年采伐量 ,为修订近期森林年采伐量和编制中长期林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森林年伐量分期平衡法是一种确定森林年伐量的新方法,分析了该方法的核心内涵,阐述了其计算过程及手算案例,并对该方法的推广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传统的模拟测算法进行改进,以露水河林业局东升林场森林资源小班数据库为基础,测算了"十二五"期间商品林的合理采伐量,并模拟了在此采伐影响下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经过30年的采伐,成熟林和过熟林面积之和占商品林的比例由41.62%调整到42.02%,成熟林面积大幅度增加,过熟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森林资源结构得到优化;经过前5年的采伐,商品林蓄积由189.14万m3增为193.29万m3,森林资源消耗量低于生长量;每公顷蓄积由起初的134.85m3增加到137.80 m3;前5年合理年均采伐面积为182.42hm2,年均合理采伐蓄积为3.59万m3,可作为"十二五"期间调整采伐限额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充分认识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重要意义的基础上,论述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中,坚持生态优先,注重森林资源的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协调发挥,立足于森林资源的实际,根据经济规律、林学规律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合理地编制森林采伐限额。阐明了"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在指导思想、编制原则、编制范围、编制方法等方面的新进展、新变化、新特点及其对具体编限工作的指导意义。分析了在涉及采伐限额数量、采伐类型和可采资源、出材率、保护区禁伐等具体问题时应如何正确理解、准确把握《"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方案》中的有关要求,并详细讲解了具体操作方法。全文对正确理解、准确把握、认真落实《关于编制"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工作的通知》精神,切实做好"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非公有制林业的内涵和特点的分析,指出了非公有制林业产权保护不力、采伐限额制度的束缚制约、林地使用制度不完善和林业金融保障制度不完善等主要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根据清原县林业局的实际情况和资源管理工作的目标与要求,提出基于网络对森林资源采伐限额、采伐申请、伐区设计、设计审批、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伐区验收、更新验收等进行科学管理的设想,与国家林业局规划院共同研制和开发了《林木采伐限额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意在运用网络技术,使森林采伐限额的信息管理工作更科学、规范、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简要回顾安徽省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和管理历史的基础上,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立足安徽省森林采伐管理改革现状,深入分析了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和管理特点,研究探索了安徽省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政策的变化走向。  相似文献   

16.
根据编制原则及范围,采用2007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利用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开发的"森林合理年采伐量测算系统"和由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开发的"浙江省十二五编限数据处理系统"组成的软件,测算出奉化市合理年采伐量为49413m3.为利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确定奉化市"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建议指标为46980m3,其中主伐4440 m3,抚育采伐32970 m3,更新采伐5570 m3,其它采伐4000 m3.  相似文献   

17.
中国森林资源采伐管理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资源采伐管理制度,对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保障森林经营者利益,以及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森林资源采伐管理制度主要由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凭证采伐林木制度,年度木材生产计划几部分组成。我国的森林资源采伐管理在经历了统一管理严格控制阶段和经营管理调整阶段之后,当前正处于经营主体改变前提下的试点改革阶段。从2007年试点工作启动至今,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目前森林资源采伐管理改革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改革宣传力度不够,采伐限额编制不合理,采伐审批过程有待进一步简化,缺乏支持经营主体的信贷体系等。针对存在的问题,认为下一步的改革应该加大改革政策的宣传力度,确保采伐限额制定的准确性,简化采伐申请的审批程序,为林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财政支持等。  相似文献   

18.
森林采伐限额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是控制森林资源消耗的有效手段。依据近两年全国森林采伐限额执行情况检查结果材料,分析了林木采伐管理、伐区凭证采伐制度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林地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地对林地进行管理,对于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到2020年我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比2005年分别增加4 000万hm2和13亿m3的林业双增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而林地定额管理是林地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林地定额管理主要依靠各省人工逐笔核算和月末上报的方式,不仅存在一定的时滞性,而且还可能出现超额使用林地定额情况。针对以上弊端,深入分析和研究林地定额的细分规则,提出一种基于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架构的林地定额管理系统。不仅解决了时滞性,实现对林地定额的实时管理与监控,而且还能灵活地解决林地定额管理中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20.
The problem of allocating cutting rights among competing licensees in Canada often entails assigning large discrete units of land to these licensees, typically for periods of fifteen to twenty-five years. The units of forest land are often large because it is economically infeasible for firms to maintain roads and operations widely dispersed across a forest. The assignment of these areas clearly frustrates the economic objective of sending the “right log to the right mill”.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sign a decision support model to evaluate the usefulness of incrementally introducing timber sales as an alternative method of allocation. An integer goal programming model was formulated to assign discrete units of land either to multiple competing mills or to timber sales — through which logs are then redistributed to these mills. The model is applied to a case study in British Columbia. Results from this case study indicate that the benefits of allocating forest land to timber sales decrease after approximately 40% of the annual allowable cut is redistributed through timber sales. The model can be used not only to evaluate but to plan for changes to Canada's forest tenure poli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