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Shi鱼底拖网网具设计与捕捞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福建底拖网捕捞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方水美 《水产学报》2004,28(5):554-561
根据2002年福建闽南地区双船底拖网和单船底拖网的生产调查及全省渔业统计,结合相关的渔捞记录,应用DEA法,分析了福建各地,市底拖网的捕捞能力和闽南地区不同作业方式捕捞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并与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计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福建各地、市实际拥有底拖网的渔船数量、功率和吨位可能达到的最大产出量的“能力利用度”差异悬殊,1999年和2001年最低的仅为19.4%、19.9%;全省底拖网平均“能力利用度”偏低,1999年和2001年分别为64.3%、67.5%,全省底拖网作业仍然存在渔船的投人数量过多、功率和吨位偏大的问题;因捕捞方式不同,影响捕捞能力的因子有所不同,但投入功率和作业天数都是影响双船底拖网和单船底拖网捕捞能力的主要因素;在考虑将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数据转换为“能力利用度”时,其前提条件是计算采用的因子必须一致。但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在考虑计算投入因子的数量上有很大的局限性,采用DEA法可获得各种投入要素下捕捞能力变化的信息,结果比较符合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3.
底拖网作业捕捞努力量标准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拖网网次渔获量的数学表达式入手,在假设捕捞效率与拖网作业宏观技术水平呈幂函数关系的情况下,推导出底拖网作业捕捞努力量和捕捞努力量指数的数学表达式。公式表明一个海域(或渔场)所投入(或所承受)的底拖网作业捕捞努力量不仅与单位渔船数量(决定渔具数量)和单位渔船主机功率有关,而且还与渔船类型(性能)、拖网网型、作业技术水平和作业时问有关。同时,作者还探讨了各有关参数的计算方法,可为底拖网作业的捕捞努力量标准化计算提供一条新的途径,而且在进行不同底拖网网型捕捞努力量标准化的同时,也完成了其年间的标准化。因此,该公式能较全面、较真实地反映底拖网作业的捕捞努力量面貌,有助于较合面地描述和理解捕捞努力量的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4.
在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伟大战略方针指引下,我国海洋捕捞事业正在迅速发展。在十大精神鼓舞下,我们渔业工人要把冲天的革命干劲和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捕捞更多更好的海鱼,为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新的贡献。现在,就青条鱼底拖网瞄准捕捞问题,谈谈我个人的看法,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
渔业资源科学调查是开展渔业资源状况评价、物种保护和管理等分析的重要数据来源,当调查方式发生变化时,维持数据的时间一致性至关重要。因此,原位试验获取不同调查方式的捕捞效率校正因子(fishing power correction,FPC)成为资源状况评价的先决条件。本研究通过平行拖网对比试验分析了科学调查船“中渔科211”(试验船)和生产性渔船“浙嵊渔10201-10243”(标准船)在开展渔业资源调查时对不同种类或类群的渔获率差异。结果表明,标准船和试验船平均渔获率分别为(47.27~1836.72)kg/nmile2和(12.28~311.85)kg/nmile2。标准船主要种类为小黄鱼(),渔获率范围分别为(1.17~1113.26)kg/nmile2和(0~565.39)kg/nmile2;试验船主要种类为鳀(),渔获率范围分别为(0~277.59)kg/nmile2和(0~125.24)kg/nmile2。2种调查方式对不同种类/组的渔获率随深度变化趋势出现分化,其中总渔获率、鱼类、银鲳(Apogonichthys lineatus)、绿鳍鱼()8个种类/组表现为相似的变化趋势;甲壳类、细点圆趾蟹(Erisphex pottii)5个种类/组变化趋势相反;头足类、小黄鱼、龙头鱼在各深度变化具有异质性特征。这种变化与网口垂直扩张和所在水层位置有关。均值比和Kappenman方法估计的总渔获率FPC分别为0.35(95%置信区间为0.24~0.61)和0.43(95%置信区间为0.27~0.70),各种类渔获率均值比结果显示,FPC变化范围在0.03~2.61,其中总渔获率、鱼类、头足类、小黄鱼和绿鳍鱼达到显著水平,建议对上述种类的资源丰度指标年际变化趋势分析时进行数据校正。标准船以近底层种类为调查对象,尤其在捕获经济种类方面表现出优良性能,但对完整生态系统代表性较弱。试验船适合浅水区调查,在深水区由于网口垂直扩张不足,且网位存在上浮现象,难以反映近底层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6.
陈文河  骆抗抗 《水产科学》2008,27(6):293-296
利用北部湾渔船调查数据,运用R型因子分析方法对广西北海拖网渔船的11个基本指标进行了因子分析。通过简化观测系统,减少变量个数,揭示拖网渔船的捕捞能力与渔船基本因子之间的联系。将影响拖网捕捞能力的众多因素归并为渔船作业能力、综合捕捞技术、渔船老化程度、出航率4个公共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因子对拖网作业渔船捕捞作业能力总影响力达84.7%,它们在拖网捕捞作业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渔船作业能力(36.740%)、综合捕捞技术(24.388%)、渔船老化程度(15.772%)、出航率(8.014%)。评价出每艘渔船在4个公共因子上的优缺点,并探索渔获量与因子综合得分的关系,为渔业管理部门细化拖网渔船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杨吝 《水产科技》1993,(3):48-50
在过去20年中,人们通常在浅于200米深度进行商业底拖网作业,因为大多数渔业资源.聚集在大陆架,捕捞努力量受到渔船马力和渔具的限制。近些年来,传统渔具的迅速发展,商业渔船吨位的迅猛增加,有法定资格的渔业管理不足,已造成了严重的渔捞过度现象,小尺寸和幼龄鱼获占多数。  相似文献   

8.
南沙群岛位于我国南海12°00′N以南的海域,其大陆架主要分布在西南部,面积为12.6万km^2,水深在50~150m,地形平坦,坡度一般为1′30″,底质大多为粉沙泥或泥沙,问有粗沙、珊瑚沙或碎贝壳,是该海域唯一适宜底拖网作业的场所。  相似文献   

9.
林德芳  王民诚 《水产学报》1992,16(4):378-382
鳀(Engraulie japonieus)广泛分布于黄、东海,从五十年代起在我国进行过灯光围网、舷提网、中层拖网等的捕捞试验。由于对资源数量、洄游分布缺乏系统调查和鱼群探测手段落后等原因,都未获成功。1984年10月挪威王国政府赠给我国的“北斗”号渔业资源调查船到达后,对黄、东海中上层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评估结果认为鳀资源最高达300万吨,年可捕量约50万吨。越冬期间鱼群相对集中,渔场稳定。因此开展鳀变水层拖网试验研究,促进商业性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黄海水产研究所从1986年开始承担这一课题,在变水层拖网设计、作业网位控制、渔场探测和瞄准捕捞技术等方面,研究解决了一些技木难点,为采用变水层双拖网捕捞鳀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0.
两项新措施管理公海底拖网捕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4月23日渔业部执行主席Wayne McNee宣布,新西兰正在执行一套措施来更好地管理新西兰渔民使用底拖网捕捞造成对公海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一种四片式高口鳀鱼底拖网网具结构及捕捞效果。根据1990~1991年试验资料,一对136kW(185马力)渔船,5~6月在烟威渔场作业1~2个月,可捕获产卵鳀鱼200吨左右,获纯益3~10万元,在我国拖网捕鳀生产中首次实现了稳产高产,扭转了亏损局面,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底拖网渔具是海洋捕捞的主要渔具之一,其作业历史悠久。我国的捕捞业兴起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捕捞产量在水产品总量中占主导地位。80年代末,捕捞强度过大,资源遭到破坏,捕捞产量逐年下降,近海鱼类种群的相对比例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3.
<正> 鉴于底拖网不能捕捞离底较高的鱼群,而欧洲中层拖网已取得良好效果,为了开发外海渔业资源的需要,1978年在网型、网位控制、瞄准鱼群栖息水层和甲板操作技术等方面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从1979年12月起进行了全年生产性试验,除了在协助指挥生产和资源调查上起了一定的作用外,还盈利近5万元取得了初步经济效果,已于1981年7月14至16日在上海市水产局的主持下进行了技术鉴定。(一)选用310目×160厘米大网目网型变水层拖网前部采用大网目,是近十多年来国外网具技术发展的一种倾向。在拖力恒定条件下,由  相似文献   

14.
福建海洋捕捞"技术效率"的时间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81-2003年福建省渔业统计及相关调查资料,应用DEA法,分析了全省海洋捕捞作业及五种主要作业捕捞“技术效率”的年间变化,结果表明:1981~2003年全省海洋捕捞作业综合“技术效率”的变化范围为61.8%~100%,平均为76.4%,综合“技术效率”的年间变化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1990年以来,全省灯光围网和张网作业捕捞能力的发挥比较好,其次为刺网和底拖网作业,钓具作业捕捞能力的发挥较差;渔获选择性低的底拖网和张网作业的捕捞“技术趋势”年间变化保持平稳上升,渔获选择性高或较高的刺网、钓具和灯光围网作业的捕捞“技术趋势”年间变化则呈波动式上升或处于波动状态;各种投入因子对不同作业类型的捕捞”技术效率”的约束力各不相同,主动性较大的底拖网和灯光围网作业对渔船功率的依赖程度相当大,而主动性较小的刺网、钓具作业和被动性的张网作业,对网(钓)具使用数量的依赖度较大;作业天数对五种作业类型的“技术效率”发挥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