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析了高等学校招生过程中选拔特殊人才的类型与意义,探讨选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大高校自主权、多次分类考生、设立特殊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加强特殊人才评估机构建设、建立监管机制等方面,对高等学校特殊人才选拔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提出实施村干部培训、实用人才培养、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锻炼、空中学校教育、小康建设人才集聚和大学生农村工作等加快农村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六大工程",阐述了创新农村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流动、选拔和激励等全面推进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六大机制";并就强化服务、优化农村人才兴业环境提出了"三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企业师傅是现代学徒制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本文试从政府、企业、行业、学校四个层面提出探索构建"企业师傅"的保障机制、制定"企业师傅"的选拔机制、强化"企业师傅"的监管机制和创新"企业师傅"聘任机制,严格选拔能够胜任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优秀技术技能人才担任"企业师傅",从而推动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4.
"本—硕"连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符合人才培养规律,满足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需求,但在竞争激烈、优秀生源大量外流的普通院校开展较少。依托安徽农业大学,调查了普通农科院校在读本科生对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认知现状,并初步探讨了相关选拔制度及课程体系的建设。结果显示80%的在读本科生期望攻读研究生,但对贯通人才培养模式认知严重不足,制约了这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加强"2011计划"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协同,实现两者良性互动,对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湖南农业大学依托协同创新中心的学科资源、人才资源和项目资源,在学生分类选拔培养、双导师制、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学业评价、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深化改革,进一步健全制度体系、建立激励机制、完善条件保障,推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
国家新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于2014年出台,其中关于深化高考制度改革旨在逐步突破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改为"两依据、一参考",形成"招考分离、双向选择"的考录模式,进一步促进高考公平性与科学性。此轮改革对地方农业院校的人才选拔与培养工作必定会产生重要影响。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高校必须未雨绸缪,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改革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专业结构,凝练办学特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以期在改革中赢得持续发展空间,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孙珠红  高放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733-5734
一直以来,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有所帮助,但对于培养拔尖人才的培养非常不利。高等学校肩负着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以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探索研究“理科基地”建设过程中拔尖人才的“选拔机制”、“培养机制”、“管理机制”、“保障机制”等长效机制,为其他高校完善拔尖人才培养机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了国内六所高校生物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对不同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选拔、培养方式上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生物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思考,为优化生物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依据。通过比较表明,应该从完善学生遴选机制、多元化培养模式、做好衔接教育、做好个性化培养、建立人才评价监测、评价系统五方面提高人才遴选水平。  相似文献   

9.
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提质增效,满足国家对"双创"人才的需求,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基于湖南农业大学在培养"双创"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从目标、师资、课程、方法、环境以及评价六个维度,提出涉农生物学创新创业人才的"多维协同"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整合现有优质教育资源,研究跨专业、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财务舞弊案件以及经济纠纷处理需要运用大量会计、审计、法律知识,社会对高素质法务会计人才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迫切,以高职法务会计人才培养为例进行跨学科、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精英教育"培养模式是对优秀学生进行的一种"个性化培养",是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的举措。以"精英教育"模式培养高职法务会计人才,需要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进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4):262-263
在当前职业教育中,技能大赛已成为培养选拔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平台,它不仅促进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而且引领和推动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其中世界技能大赛由世界技能组织举办,代表着世界一流的技能水平,被誉为"技能奥林匹克",是世界技能组织成员展示和交流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本文以机械设计CAD项目为例,结合世赛标准以及我国相关技能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以世界技能大赛为标准,机械CAD/CAM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2.
借鉴"卓越计划"的培养模式加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随着市场环境变化的加剧,急需提高营销人才应对变化的环境的能力。本文提出创新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借鉴"卓越计划"培养卓越营销人才,以增强营销人才对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及核心动力,来自昌邑市基层乡镇的调查结果表明,昌邑市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人才数量严重不足、人才结构不优,素质不高、思想观念滞后、政策落实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需要牢固树立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人才观念,加强内部挖潜和农村本土人才培养,夯实农村人才队伍的根基,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来吸纳外地人才及城市人才,改革创新人才选拔及使用机制,用好人才,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14.
《安徽农业科学》2019,(21):280-282
对教育部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背景、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的研究,对于提高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可借鉴以下做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善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教育制度体系,构建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标准,实施"多元"育人与"多元"办学,建立健全应用型教育办学质量督导、评价体系与反馈改进机制,加快升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软环境,拓宽应用型人才学历提升通道、就业渠道和职业发展空间,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出特色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及核心动力。昌邑市基层乡镇人才振兴调查结果表明,昌邑市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人才数量严重不足,人才结构不优、素质不高,思想观念滞后,政策落实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需要牢固树立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人才观念,加强内部挖潜和农村本土人才培养,夯实农村人才队伍根基,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来吸纳外地人才及城市人才,改革创新人才选拔及使用机制,才能用好人才、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2):222-223
随着物流业的蓬勃发展,物流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作为人才的重要输出方,各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高标准、高技能新型应用型物流人才的重任,也面临着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压力与挑战。本文在总结分析国外典型国家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各院校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现状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提出"学校、企业、行业组织"多元共育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并从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构建、校企合作方式四方面提出具体共育形式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建立"双路径"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系统介绍了农业高职院校校企现代学徒制"双路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原则、管理模式、运行机制、保障措施以及评价体系等内容,为进一步提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为进一步实施"人才兴行"战略,努力打造一支能力强、业务精、素质高,能充分适应金融市场竞争和战略转型需要的专业人才队伍。日前,蛟河农商银行开展了2014年后备人才选拔工作。通过后备人才选拔工作,一方面,让所有参加选拔人员综合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和提升,相互间找到了差距,调动了员工提升各方面能力的热情;另一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会服务人才作为农村社会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培养和应用方面问题不少。对此,需要深入剖析农村社会服务人才不足不强的原因,加强与涉农服务有关各方合作培养和应用农村社会服务人才的力度,不断完善农村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应用机制等,以此实现"致农村社会之治者在人才、成农村社会之才者在教化"的良性循环。为此,该文对农村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和应用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社会服务人才的培养应用策略,以供从事"三农"工作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探索新的农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强、基础理论扎实、熟知农业科学研究前沿的拔尖人才,以满足国家对农业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是农林高校的重要任务。河南农业大学适时启动了"绍骙试验班"计划,通过制定个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变革学生的管理模式、实施全程的科研训练计划、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配套良好的保障机制、搭建有效的质控体系等举措创新了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