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四冲程电喷摩托车发动机最优喷油量匹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满足摩托车发动机电喷系统匹配需要,采用层次分析方法解决了发动机各性能指标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提出了一套摩托车发动机最优喷油量匹配标定试验方法。基于自主开发的摩托车电喷系统建立了试验台架,进行了发动机台架试验,获取了电喷发动机不同工况下的最优喷油脉谱图。在线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该最优喷油脉谱图电喷摩托车发动机的动力性能、排放性能、经济性能皆优于传统油器式发动机,验证了所提出的最优喷油量匹配标定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农业采摘机器人是21世纪精准农业的重要装备之一,利用仿真技术分析机器人的运行情况和合理的优化机器人是未来机器人的研究的重点.为此,采用Matlab/Simulink环境下的Simulink工具箱、SimPowerSystems模块库和powerlib模块库三者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通用型六自由度机械手农业采摘(GMFS-360)机器人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利用Matlab的函数模块对机器人的运行性能进行了优化设定.然后,建立了农业采摘机器人的驱动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定位控制系统仿真模型、速度和惯性矩系统仿真模型,实现了虚拟环境下机器人的各个旋转轴的驱动运行,通过仿真分析证明了控制算法和仿真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对农业采摘机器人仿真分析,可以直观地了解采摘机器人的构造原理及其运行状况,为农业采摘机器人的调试和具体实际操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模型.  相似文献   

3.
采集电动轻便摩托车实际行驶过程中的速度、电压、电流、时间等数据,采用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数据评价体系,得到电动轻便摩托车实际道路行驶时的动力电池放电工况,并进行了工况放电与恒流放电试验。该工况能够较真实地反映电池的实际工作状况,为建立更加符合电动车辆实际运行状况的电池性能评价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国内中小排量摩托车发动机的结构特点,研制了切换凸轮型线VVT系统,探讨了基于循环模拟进行VVT系统与发动机热力循环过程合理匹配的途径。建立了嵌入可切换双进气正时VVT系统的发动机循环仿真模型,通过实验测试对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了VVT控制策略和运行模式,对VVT机构配气正时参数进行了优化。实验表明:通过加装这种切换凸轮型线VVT系统能够有效提高JL156FMI型摩托车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发动机运行监控系统将人机交互界面嵌入PC机中,通过串行通信实现发动机运行状态参数的实时采集、显示以及在线调整。本文利用VB6.0设计了电喷发动机运行监控系统,通过VB6.0Active中的MSComm通信控件。实现了在windows环境下的上位机和主控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并通过对标志位的判断实现上、下位机参数的对应可视化。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较好地提高发动机参数匹配效率,从而获得发动机各工况下的最佳控制参数值。  相似文献   

6.
根据电喷发动机需要采集的信号设计相应的硬件和软件,将此信号经过I/O接口送入微机,控制单元完成对各种信号的采集、处理和储存;在输出通道中,设计发动机电喷系统执行器的相应功率驱动电路;最后编制相应的调试程序实现对输入输出通道的调试。  相似文献   

7.
减少有害排放物、提高动力性及经济性是环保和节约能源对摩托车发动机所提出的要求,而降低排放的最有效方法就是采用电喷技术。目前,国内采用电喷技术的摩托车还很少,仅有几家摩托车公司研制成功,但都未形成量产。为此,以GS125摩托车发动机为研究对象,自主开发开环式电控系统对其进行改造、匹配标定。结果表明:GS125摩托车发动机电喷化后,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三维物流的仿真模型系统设计中都采用了模拟自动化的生产运行过程,但是,在仿真系统上设计的软件都基本建立在PLC事实仿真模型来控制信号,运用不同的软件组向PLC中采集信号并可进行控制等参数.通过程序的设计,将数据库中参数进行控制,便可完成对数据的采集工作,做到仿真的效果.文章主要分析了实时仿真系统的设计,在设计上重点研究PLC信号的采集和数据的收集,在仿真的过程的验证中达到了实时仿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在车辆制动距离预测系统存在预测算法复杂以及工程实现难度较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车辆制动距离预测系统。该系统通过加速度感器采集车辆纵向加速度数据并计算出车辆的实时速度以及制动距离,通过BP神经网络建立车辆制动速度与对应的制动距离的关系模型,并通过该模型预测车辆在当前速度下的制动距离。通过MATLAB仿真软件对该预测系统关键模型进行仿真并与样本值对比分析。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车辆制动距离预测系统能够很好地对车辆制动距离进行预测,并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以及精确性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10.
轴流脱粒滚筒模糊控制仿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基于模糊控制技术和变质量系统轴流脱粒滚筒的功耗模型,采用MATLAB的Simulink和FuzzyLogicToolbox工具箱建立了联合收割机脱滚筒的仿真模糊和模糊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滚筒额定角速度运行时,给系统施加一阶跃负荷,在模糊控制器的作用下,机组的行走速度会相应改变,使加载前后滚筒的实际喂入量和总工作阻力基本恒定,从而将滚筒的角速度稳定在贮值附近,达到了预期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逆转旋耕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动形心线(Fixed Centroid Line-FCL)对逆转耕耘方式影响的思想。在旋耕刀片运动轨迹、逆转旋耕切削角度及逆转旋耕抛土后向性等方面,详细分析了FCL线的影响性质,建立了逆转旋耕被抛土垡瞬时初速度的方向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为茶园耕作机械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主要结论:FCL线距刀辊轴的距离小于刀辊回转半径时,旋耕刀片才能够正常工作,且FCL线位于刀辊轴的上方为逆转耕耘方式,位于刀辊轴的下方为正转耕耘方式;在逆转旋耕方式下,当刀片运转到FCL线时,动态切土角最小;当FCL线位于刀辊轴之上,且同时又在地表之下时,逆转旋耕才具有抛土后向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摩托车制动原理的分析,分别建立制动器动力学模型与7自由度的整车模型;根据制动器子模型与整车子模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建立盘式制动器面向整车性能的协同仿真模型;使制动性能的研究得以通过制动器子模型与整车子模型的协同仿真来实现。通过协同仿真方法对整车制动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工况下的包括制动过程中乘坐舒适性在内的制动性能,并作出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离心泵供水系统在不同工况下转速突变时的动态模型结构、运行情况及其特性,通过改进水泵供水系统的出口端阀门结构,搭建了新的离心泵调速供水试验系统.通过试验台的改进在试验中实现系统的阶跃输入扰动,较为准确地反映系统工况的变化并进行调速工况下的模型辨识试验.试验中使用虚拟仪器和高频电参数测量仪搭建测量系统,对供水系统中所需数据进行测量采集.试验基于阶跃响应辨识原理,采用最小二乘法,通过Matlab系统辨识工具箱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并确定其传递函数,绘制所得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图和阶跃响应曲线.对比分析发现,系统运行在升频的工况下时,其超调量和震荡情况明显大于系统运行在降频工况下.结果表明,离心泵供水系统是最小相位系统,数学模型为二阶惯性加时滞结构.其模型参数会随着工况的变化而改变,实时辨识和实时变参数控制更为适合该系统.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立式旋耕刀作业参数对其受力情况及碎土效果的影响,建立立式旋耕刀作业的离散元模型,并对其所受阻力、扭矩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得到立式旋耕刀工作参数对其阻力、扭矩、作业功率及碎土率的影响,并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通过响应面分析和预测模型对立式旋耕刀作业功率和碎土率进行参数优化,得到最佳工作参数为:前进速度1.2 m/s,刀具转速307.141 r/min,耕深25 cm,模型预测立式旋耕刀作业功率为7.042 kW,碎土率为8085%。将最佳工作参数代入仿真试验,对比试验数据得到功率的模型预测值与仿真值间的相对误差为3.97%,碎土率的相对误差为3.45%,验证了预测模型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提出通过脉冲调制控制器、伺服旋转控制阀、转向机构等构成的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仿真模型。在Matlab环境中对中位开式和中位闭式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进行仿真,通过PWM脉宽调制来调速电动机,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以双电机独立电驱动增程式电动拖拉机旋耕机组为对象,提出一种适用于旋耕作业的双输入变量后向建模方法,即在模型中将行驶速度和动力输出轴旋耕转矩作为输入量,设计了双电机独立驱动增程式电动拖拉机动力系统能量管理模型。针对旋耕作业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实测数据与经验公式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建立了旋耕工况周期模型。基于动态规划算法,分别对其进行旋耕作业仿真试验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仿真试验结果与台架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能量管理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增程式电动拖拉机在给定旋耕工况下各电机功率、发电机组功率和动力电池组荷电状态的变化情况,且仿真试验和台架试验中燃油消耗量分别为4 065.5 g和3 994.7 g,其相对误差为1.77%,验证了建立的增程式电动拖拉机旋耕机组能量管理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车用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非正常状态排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控燃油喷射与三元净化器相配合是目前解决以汽油机为动力汽车尾气污染的最有效途径,已成为现代汽车的标准配置,但当这一系列出现事故或不正常运行时,可能 会重新对大气造成污染,本文通过试验研究证实这种运行不良引起的污染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R5踏板摩托车为基础,构建了前轮轮毂电机驱动、后轮汽油机驱动的混联式混合动力摩托车研究平台。提出动力负荷为第一要素,车速为第二要素的动力切换控制策略,开发了由LPC935单片机、电子节气门、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单元等构成的控制系统。根据油门控制手柄位置信号、车速信号和电子节气门位置信号控制系统实现两种动力的自动切换。试验证明,该混合动力摩托车动力切换平稳,减少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的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改造的8A—FE EFI准均质稀燃汽油机上,通过调节稀燃电控系统的喷油脉宽,改变稀燃汽油机的空燃比λ,研究了汽油机不同转速和负荷条件下,准均质稀燃汽油机的排放特性和燃油经济性,为有效降低准均质稀燃汽油机排放、改善其经济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