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疑似IBD病鸡的法氏囊组织中分离到1株ARV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暴发类似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江苏省某鸡场采集病鸡法氏囊组织制成组织悬液,接种鸡胚卵黄囊,部分鸡胚3~5d死亡,部分鸡胚不死亡但有病变。用感染胚卵黄囊和绒尿膜混合物,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盲传3代后,发现以合胞体为特征的细胞病变(CPE)。感染细胞做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可见细胞浆内病毒粒子呈整齐的晶格状排列。用免疫沉淀法提取病毒抽提核酸,经SDS-PAGE电泳,可见规律排列的10条带,呈3-3-1-3排列。与禽呼肠孤病毒(ARV)参考毒株S1133株的核酸谱带的数目和位置相同。血清学试验与ARV呈阳性反应,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呈阴性反应。证明分离病毒为ARV  相似文献   

2.
通过SPF鸡胚传代培养、SPF鸡胚气管环组织培养和鸡胚肾原代细胞培养,从一起有明显呼吸症状且又表现严重肾病变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例中分离到一株肾型传支病毒BK株。电镜观察表明,病毒粒子呈球状,直径90~100nm,纤突长15nm,为典型冠状病毒。在SPF鸡胚上盲传至5代,在TOC上测其CD50为10-6.2。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试验鸡出现典型“花斑肾”,表明BK株具有较强嗜肾脏致病性。  相似文献   

3.
用SPF鸡胚细胞培养,从临床上呈现类似鸡病毒性关节炎症状病鸡的趾屈肌组织中分离出一株病毒,电镜观察,病毒直径约为75nm,无囊膜,呈六边形,双层衣壳,理化检查,病毒对5-氟脱氧尿核苷、pH5.0和乙醚耐受,胰蛋白酶对病毒感染价无影响;核酸电泳分析,病毒由10个核酸片段组成,呈3-3-1-3分布;血清学试验,该病毒与AVAVS_(1133)株呈交叉反应。上述检查结果表明分离的病毒为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结合现场病鸡的临床症状和双份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认定该鸡场此次发生的传染病为鸡病毒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4.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IAV)MSBI-TK5803毒株感染的MDCC-MSB;细胞涂片为抗原,建立了检测CIAV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应用该IIFA方法对人工感染的SPF鸡进行了检测15只1日龄SPF鸡在接种后第7、14天时均呈阴性反应;21天时2只鸡呈弱阳性反应,28天时均呈弱阳性反应,21天时2只鸡呈弱阳性反应,28天时均呈弱阳性反应,35天时呈明显阳性反应;14只40日龄SP  相似文献   

5.
腺胃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u98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年首次从哈尔滨市某鸡场鸡腺胃肿大为特征的病例中分离到IBV-H98毒株。将该病毒株接种SPF鸡胚并传至5代(F5),结果接种胚出现规律性死亡和典型胚胎病变特征,EID50为10^-6.40/0.2mL。IBV-Hu98F5感染SPF鸡胚尿囊液经负染电镜观察,可见直径为80 ̄120nm、有囊膜和纤突的冠状病毒粒子。用IBV-Hu98F5毒株人工感染1日龄SPF鸡能引起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病理组织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国外引入的IBD弱毒疫苗进行了分离,复制和测定,该病毒可接种SPF鸡胚增殖,致难胚死亡,并产生IBD病变;在SPF鸡胚CFF上繁殖,产生CPE变化,并可被行异性IBD抗血清中和;琼脂扩散与IBD(+)血清有明显的沉淀线,因此说明所分离的毒株是IBD病毒,并测得其毒价为10^-6TCID50。  相似文献   

7.
用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株IBV-D971毒株接种1日龄SPF鸡,可引起60%死亡。该毒在SPF鸡体传2代后,接种1日龄SPF鸡,可引起100%死亡。对人工感染病例进行了系统的病理学观察,主要的眼观病理变化为腺胃胃壁增厚,乳头消失或乳扁平,乳头顶部凹陷坏死,肾肿大,尿酸盐沉积。  相似文献   

8.
鸽I型副粘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用分离的对鸽有致病性的4株禽副粘病毒通过电镜观察、病毒中和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100 ̄450nm,表面有纤突;能凝集鸡红细胞,血凝反应能被新城疫病毒(NDV)和鸽I型副粘病毒(PPMV-1)阳性血情所抑制;接种1月龄乳鸽能使其发病,出现明显症状和病变并有死亡,接种1月龄SPF鸡不发病;能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s)上生长,并能产生细胞病变(CPE);对高温敏感,在55℃  相似文献   

9.
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S1133株,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传代,至第6代后,细胞产毒效价明显提高,已达到了鸡培养的产毒水平。这为开发细胞培养工艺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腺胃病病原T95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某疫区的鸡腺胃病鸡群中分离到T95毒株,在SPF鸡胚稳定传代至8代,具有规律性死亡和典型胚胎病变特征,T95株感染鸡胚尿囊液提纯的病毒液经负染后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大小为80 ̄160nm,有囊膜,表面具纤突,呈典型冠状病毒形态。病毒对热和氯仿敏感,耐酸,能抵抗1%胰酶,无直接血凝性,但经卵磷脂酶C处理后能凝结鸡红细胞。经单抗介导的ELISA检测,T95株与IBV有密切的血清学关系。  相似文献   

11.
试用兔肾原代细胞传代;增殖兔粘液瘤病毒,呈现典型CPE。粘液瘤病毒SG33株在兔肾细胞上连续传3代之后,就不产生CPE,在鸡胚上传3代再回归兔肾原代细胞,又呈现CPE。SG_(33)在鸡胚上不能产生明显痘斑。维持液pH值影响SG_(33)在兔肾原代细胞上形成CPE。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两株禽腺病毒EDS76H91-1和EDS76Y81G4人工感染8只SPF产蛋鸡和32只伊莎蛋鸡,第4天后蛋壳颜色变浅,并出现软壳蛋、薄壳蛋、畸形蛋等。在感染后第3至20天内不同时期分别扑杀,取卵巢和输卵管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卵巢的细胞及核异常,输卵管粘膜上皮的分泌细胞和纤毛细胞严重病变。其结果证实了病毒主要侵害了鸡的生殖道。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试验于1992年自东北某地疑似鸡传染性贫血鸡群得到一分离物,该发离物能抵抗70℃5分钟处理,对氯仿不敏感,不凝集鸡,小白鼠,绵羊红细胞,可引起1日龄SPF鸡发病,表现出传染性贫血的特征病变,分离物能被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抗血清中和,能在MDCC-MSB1细胞上适应增值并与参考毒GiFu-1,CUX-1,TK5803在该细胞培养中产生一致的细胞病变,分离物与参考毒感染的MDCC-MSB1细胞用间接免疫  相似文献   

14.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株的致病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GC902株可引起10日龄SPF鸡胚肝脏坏死和脾脏明显肿大及较高的死亡率。接种2周龄SPF雏鸡,同时设标准I型强毒CJ801株和标准变异株强毒1084A株接种对照,该毒株接种后第3天才出现法氏囊粘膜浆膜出血、个别黄化、质硬等病变,且于第4天法氏囊明显萎缩变小,至接种后20天法氏囊仍严重萎缩;接种后第2天引起脾脏显著肿大,于第12天时大小恢复正常。试验结果表明,该GC902株对SPF雏鸡的致病性与标准变异株基本一致,仅有一定的差异,但明显不同于标准I型强毒株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5.
鸡毒支原体F株的毒力回归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鸡毒支原体F株经培养基连续传36代后的菌株培养物以鼻内和胸腔内感染接种的方式在SPF鸡体内连续回传5代,然后分别取各回传代次的F株接种无鸡毒支原体和滑液支原体感染的小雏和SPF鸡胚,同时以没经回的原始代次作为对照,比较各代次F株的毒力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经回传SPF鸡5代的各代次F株培养物接种小雏对鸡不致病,所有接种鸡气囊 未出现病变,和未经回传SPF鸡的F株结果完全一致;经过回传的各代次F  相似文献   

16.
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8,自引:8,他引:28  
从1997年在辽宁省大连市某鸡场发生的一种以腺胃肿大为特征的鸡的传染病病例中收集腺胃组织(D971)接种SPF鸡胚,传至13代,具有规律性死亡和典型胚胎病变特征,EID50为10-6.48/0.2ml。D971毒株感染SPF鸡胚尿囊液经负染电镜观察,可见直径为80~120nm,有囊膜和纤突的冠状病毒粒子。D971毒株经卵磷脂酶C处理后能凝集鸡红细胞,并能特异的被D971多抗所抑制。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获得了D971毒株免原(S1)基因cDNA,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1.7kb的特征性条带。用D971毒株接种SPF鸡,能引起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病理变化,并分离到病毒。用D971毒株可直接感染SPF鸡胚成纤维细胞。结果证实从腺胃病变型IB鸡群中分离的D971毒株是冠状病毒科IBV成员。  相似文献   

17.
我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地方分离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鸡场发病症状及病理变化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鸡有出血点病变的腺胃组织中分离病毒,在9-11日龄SPF鸡胚上连续传代9次,通过病毒对鸡胚的致病作用、病毒在电镜下的形态观察、病毒在鸡胚中的增殖动态变化、病毒在CEF中的增殖特性、凝集鸡红细胞的特性以及动物回归试验等来研究我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地方流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毒株的第一代尿囊液对鸡胚无肉眼可见的致病作用,当继代到第5代后,胚体严重病变;电镜观察该病毒为典型的冠状病毒;病毒在鸡胚中随着接种病毒时间的延长,其效价增高,96小时可达到48小时的1倍,该毒株可在CEF上生长,但不能形成明显的蚀斑;并且经1%胰酶处理后可疑集鸡红细胞;鸡胚的第4代尿囊液病毒回归动物体,可致鸡病变病死鸡肾脏病变尤为明显,呈典型的花斑肾,腺胃则未见肉眼可见的病变,接种鸡、同居鸡和对照鸡之间NDV疫苗免疫后其HI抗体水平无明显差异,但从发病症状来看,IBV对ND疫苗具有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8.
禽脑脊髓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SPF鸡胚连续、快速传代,从自然发病雏鸡脑组织中分离出一株禽脑脊髓炎病毒,暂命名为AEV-NH937株,该病毒在发病鸡胚的肠上皮细胞、胰岛细胞和大脑神经细胞的胞浆中呈颗粒状,直径25-30nm,对盐酸、氯仿、胰蛋白酶具有抵抗力,在二价镁离子保护下可抵抗热效应,病毒滴度6.16,中和指数245。  相似文献   

19.
我国1株鹦鹉幼稚病毒的细胞培养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研究鹦鹉幼稚病病毒(BFD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奠定基础,对BFDV湖北分离株进行了2种原代细胞的适应性培养。首先在鹦鹉胚成纤维细胞盲传至第5代后再过渡到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建立了BFDV的适应细胞培养体系。观察了3种不同温度对细胞病变(CPE)的影响,结果表明,BFDV在38.5℃培养48~96h可产生明显的CPE。再将该培养液做免疫扩散试验结果出现明显的免疫复合物沉淀线,抗体中和试验显示  相似文献   

20.
取320只30~40日龄SPF鸡,经滴鼻和点眼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接种后24~72h出现死亡,病死率51.25%,死亡鸡剖检变化主要为法氏囊肿胀,甚至呈紫葡萄样,脾脏肿大、出血,骨骼肌出血,腺胃肌胃交界处出血,病理组织学变化,呈现以法氏囊淋巴滤泡内髓质淋巴细胞坏死为主的特征性病变,并可在巨噬细胞浆内发现病毒包函体,电镜观察,在法氏囊内淋巴细胞,异染性细胞,巨噬细胞浆内,见大量格状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