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2010年我国江苏、安徽、广西、湖北等地蛋鸭出现产蛋急剧下降,剖检卵泡严重出血等症状,经中国农业大学张大丙等人诊断为出血性卵巢炎[1].201 1年湖北某地的两个鸭场蛋鸭产蛋由高峰91%陡然下降至40%,剖检症状与2009和2010年发病鸭很类似,经实验室诊断为出血性卵巢炎(黄病毒感染)并采取积极防控措施,鸭群逐渐康复,产蛋率恢复至80%以上,但1~2个月后,鸭群又出现零星死亡,每天死亡2‰左右,剖检可见肝脏和腹膜上有不规则的肿瘤结节.结合近年来家禽肿瘤病的发生流行和鸭群出血性卵巢炎等新病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及综合诊断,结果发现本次导致鸭群发病死亡的主要病原是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REV可感染众多的鸟类,鸭是其常见的自然宿主.在我国除了疫苗污染外,还没有关于鸭群中REV自然感染状态的报道[2].本研究通过对湖北部分发病鸭场的病死鸭进行病毒分离,采用分子生物学、病毒分离培养等方法,确定分离到了2株REV.  相似文献   

2.
郑州地区9个鸭场鸭群中有7个鸭场为EOS-76HI抗体阳性,阳性率为66~100%.不同日龄和不同品种鸭群对感染无明显差异.被感染EDS-76病毒鸭群虽无可见临床症候,对产蛋率也无明显影响,但有一定流行病学意义.试验证明,使用EDS-76HI母原抗体4.8Log2以下的鸭胚,用HA5×212的种毒接种,对其病毒增殖没有明显的影响,可用于制造EDS-76灭活疫苗.但鸭胚母原抗体超过4.8Log2以上,每增加1个滴度,所培养的病毒HA价下降5×21.7.不宜作为制苗鸭胚.鸭群EDS-76血清抗体和卵黄抗体检测比较结果表明,被检的血清和卵黄抗体平均效价基本相同,可用卵黄代替血清作为血清学检查的被检材料.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型鸭瘟病原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00年起.山东省的潍坊、临朐、昌乐、昌邑、沂源等饲养肉鸭集中的地区发生一种同鸭瘟症状、剖检变化相似的疾病.但该病主要侵害1月龄以下的雏鸭.成年鸭发病率较低。从自然感染该病典型病死鸭脏器中获得1株病毒,病毒粒子直径80~200nm,呈圆形.有囊膜。进一步试验鉴定,该病毒核酸类型为DNA,ELD50为10^-3.46/0.2mL,对樱桃谷鸭胚、番鸭胚、麻鸭胚及SPF鸡胚的致死率分别为100%、90%、20%和0%。该病毒对氯仿、乙醚、酸碱处理敏感,56℃ 30min能使病毒灭活,该病毒无血凝活性.不能凝集“O”型人、鸡、鸭、鹅、猪、小鼠、豚鼠、绵羊等的红细胞。血清学试验表明,该病毒与鸭肝炎病毒阳性血清、雏番鸭细小病毒阳性血清、小鹅瘟阳性血清之间无中和作用,而能部分中和鸭瘟病毒阳性血清,表明该分离株与传统鸭瘟病毒呈部分相关性。初步确定该病毒为疱疹病毒属疱疹病毒科成员。鉴于该病用传统的鸭瘟疫苗不能预防.故现暂定名为“新型鸭瘟”。  相似文献   

4.
2004年8月,市效某养鸭户雏鸭发生以肝脏肿大和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发病率49.1%,死亡率13.7%,通过临诊观察和实验室诊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经紧急注射高免血清,并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在后续两批鸭群饲养过程中没有出现同样疫病。  相似文献   

5.
2010年3月,某养鸭户饲养的雏鸭发生了以肝脏肿大和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发病率为48.2%,死亡率为14.3%。通过临诊观察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经过紧急注射高免血清,并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使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并在后续饲养的2批鸭群中没有出现同样疫病。  相似文献   

6.
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夹心阻断ELISA试验对采自三种不同鸭群的380份血清进行IBDV抗体检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农村散养鸭100%,农场圈养鸭29.9%,市场贩运鸭95.4%,总阳性率为95.5%,抗体效价为12~104。这一结果不仅表明在我国IBDV传染已到了非常高的程度,而且揭示了鸭在IBD病原生态和传播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2001年5月,安徽省肥东某地区许多养鸭户饲养的肉鸭发生鸭瘟。鸭群在17日龄开始发病,临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流泪和拉稀。发病后曾使用过多种抗生素和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治疗,均无明显好转。后送我所实验室经临床剖检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鸭瘟,并对发病鸭用鸭瘟弱毒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和康复鸭血清进行治疗,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诊断过程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发病疫区内的鸭群,最早于17日龄开始发病,附近的雏鸭普遍发病,死亡率最高达90%。发病后曾用过多种抗生素和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进行治疗,均无明显…  相似文献   

8.
焦作市墙南村某养殖户饲养1000多只康贝尔鸭,1999年11月初开产,12月底产蛋率达到90%,鸭群健康状况良好。2000年1月10日因鸭场排水不畅,将鸭群驱赶到另一个鸭场饲养。转场后鸭群产蛋量突然减少,一周后产蛋停止,并不断有零星死亡。笔者接诊时鸭群停产已一个多月,经诊断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混合感染,卵巢和输卵管已萎缩。现将造成鸭群停产及发病的原因分析如下。1.转场产生严重应激反应是造成鸭群产蛋下降的主要原因。平常这群鸭为舍饲,并非放牧,元月10日被强行驱赶,鸭子受到惊吓,转场前后饲料、饮水中未加任何防应激药物,使…  相似文献   

9.
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夹心阻断ELISA试验对采处三种不同鸭群的380份血清进行了IBDV抗体检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农村散鸭100%,农场圈养鸭29.9%,市场贩运鸭95.4%,总阳性率为95.5%,抗体效价为1^2~10^4,这一结果不仅表明在我国IBDV传染已到了非常高的程度,而且揭示了鸭在IBD病原生态和传播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病是近几年来在雏鸭群和仔鸭群发生的一种传染病,经鸭胚和鸡胚分离及盲传3代检测,均未能证明由病毒所致。而从脑组织及肝脏病料均分离到大肠杆菌,经血清型鉴定,O78血清型占81.33%,O107血清型占933%。从脑组织分离到O78和O107 2个大肠杆菌血清型是致雏鸭和仔鸭脑炎的病原。  相似文献   

11.
中药防治雏鸭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由茵陈、板蓝根、金银花、龙胆草、防风、钩藤等药组成的中药制剂“鸭肝散,具有清热解毒、疏肝解痉功效,临床用于防治蛋鸭、肉鸭、野鸭等不同品种雏鸭的病毒性肝炎鸭群14239羽,保护率(存活率)达95.7%,效果明显优于抗雏鸭病毒性为高免卵黄抗体。  相似文献   

12.
郑州地区家鸭EDS—76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州地区9个鸭场鸭群中有7个鸭场为EDS-76HI抗体阳性,阳性率为66~100%,不同日龄和不同品种鸭群对感染无明显差异。被感染EDS-76病毒鸭群虽无可见临床症候,对产蛋率也无明显影响,但有一定流行病学意义,试验证明,使用EDS-76HI母原抗体4.8Log2以下的鸭胚,用HA5×2^12的种毒接种,对其病毒增殖没有明显的影响,可用于制造EDS-76灭活疫苗,但鸭胚母原抗体超过4.8Log2以  相似文献   

13.
2004年8月,某养鸭户饲养的雏鸭发生了以肝脏肿大和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发病率为49.1%,死亡率为13.7%。通过临诊观察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经过紧急注射高免血清,并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使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并在后续饲养的两批鸭群中没有出现同样疫病。  相似文献   

14.
鸡抗鸭病毒性肝炎高免卵黄抗体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鸭病毒性肝炎I型鸡胚毒免疫鸡,成功制备出安全,高效的鸡抗鸭病毒性肝炎高免卵黄抗体。经实际应用于预防时,雏鸭的平均成活率为96.9%;用于发病鸭群治疗时,保护率为95%。试验表明,应用鸡制备高免卵黄抗体,不仅为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实验动物,时也为异源性高免卵黄抗体在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应用上探讨出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水禽养殖场经常受到鸭坦布苏病毒病的困扰,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虽然水禽都可以感染,但是鸭群最容易感染发病,病情可以在鸭群中快速传播,能够引起100%的发病率.病鸭表现瘫痪而影响正常的采食和饮水,防治不当就会衰竭死亡.产蛋鸭群发病后死亡率较低,主要表现产蛋率突然下降,进而给养鸭场带来严重的损失.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16.
用某鸡场发生减蛋综合征病鸡的输卵管组织接种10~12日龄鸭胚盲传,分离到一株EDS-76·EXK2病毒。自第3代起至第10代,均从鸭胚尿囊液中检出血凝素.凝集鸡红细胞的特性可被EDS-76阳性血清所抑制。鸭胚分离毒不能凝集兔红细胞。应用第3和第4代鸭胚尿囊液混合毒经口腔、鼻腔和眼途径人工感染健康产蛋鸡.成功地复制了EDS-76。攻毒后35天内11只试验鸡的总产蛋数无明显变化.产蛋率为85~94%,但产各种异常蛋占总产蛋数的29%。电镜下发现原囊液中病毒颗粒呈球形、大小为70~80nm、无囊膜。  相似文献   

17.
鸭隐孢子虫病调查及雏鸡感染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南省郑州、尉氏、信阳三个地区21个鸭场23群共34400多只家鸭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23群家鸭共有16群感染有隐孢子虫,群体感染率为69.57%;不同月龄的家鸭均有感染,1~8月龄鸭感染率(87.5%)明显高于8月龄以上鸭的感染率(60%)。所有阳性鸭群中粪便卵囊数均较少。所查卵囊均呈卵圆形、淡红色、卵囊壁单层、光滑无色。测得100个卵囊大小为3.9~5.7×5.0~6.1(微米),平均为4.76微米×5.75微米,卵囊形状指数为1.054~1.439,平均为1.221。鸭源隐孢子虫卵囊感染1日龄海兰雏鸡后,潜隐期4天、显露期13天。涂片检查发现喉头、气管、肺脏、十二指肠、法氏囊有大量虫体寄生  相似文献   

18.
兔瘟病(RabbitsPlague)又叫兔病毒性出血症,它是由兔瘟病毒引起的一种兔的急性热性传染病,表1标准阳性反应及对照标准阳性反应HAHI空白对照标准阳性抗原+标准阳性血清+2.0%HRBCRP液+标准阳性血清+2.0%HRBCRP液+标准阳性血清+兔瘟抗血清+2.0%HRBC0.9%NaCl+2.0%HRBC不凝集-不凝集-凝集不凝集-传染性强,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尤以青壮年兔多见,严重影响着养兔业的健康发展。本病虽然在实验室有许多诊断方法可供选用,但大多都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和诊断试剂,条件苛刻,且费工费时,…  相似文献   

19.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迅速传播和以肝炎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疾病。本病是由三种不同类型的病毒引起的,称为1型、2型、3型鸭肝炎病毒,其中以1型鸭肝炎病毒引起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也是发现最早的鸭肝炎病毒,危害性也最大。现将2000年春季,发生在26天龄雏鸭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鸭肝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过程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病料来源:山东潍坊某县市,发病率100%、病死率87%的26天龄发病雏鸭群病死鸭的肝脏。 (2)9~10天龄鸡胚:种蛋购自山东省六一农场,自孵。 …  相似文献   

20.
高免卵黄抗体防治鸭病毒性肝炎林志川国营龙海市苍坂农场368107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高度致死的病毒性传染病。新发生的鸭群死亡率可达到90%以上,给养鸭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笔者调查龙海市每年养鸭1500万只左右,近500万只发生鸭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