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山东省牛“猝死病”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毒物检测及微生物学检验等方法,对山东省牛“猝死病”发病原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证明,本病是由凝结芽胞杆菌和克雷伯氏杆菌肺炎亚种协同感染所致,并通过研制成的二联灭活菌苗,有效地控制了牛“猝死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家畜猝死症是近年来我国新发生的病因不明的疾病,在山东省尤以山羊发病较多,损失很大,经过两年多对“山羊摔死症”病因病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克雷们氏菌肺炎亚种及凝结芽胞杆菌混合感染能引起“山羊猝死症”。现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特点:1992年冬季,菏泽地区某些县首先发生了“山羊猝死症”,1994年元月份以来,疫情逐渐变扩到济宁、枣庄、济南、德州、滨州、东营、淄博、临沂、日照等十七个地市,造成大批山羊死亡,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发病较严重,天气转暧后,发病率逐渐降低。本病的发生不形成烈性传染,同群羊有的发病…  相似文献   

3.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毒物检测及微生物学检验等方法,对山东省引进的波尔山羊“猝死病”发病原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结果证明,本病是由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和克雷伯氏杆菌肺炎亚种(Klebsiella pneumoniae)协同感染所致,并通过研制成的二联灭活菌苗,有效地控制了渡尔山羊“猝死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山羊“猝死症”病理 Ч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2005年7月新疆喀什动物园1头熊和1头非洲狮发生了一种以高热、鼻流脓液、腹泻、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经实验室检验诊断该熊感染了肺炎克雷伯氏菌,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熊和狮子于2005月7月8日开始出现以腹泻为主症的疾病,公园兽医人员用抗生素治疗3 d后腹泻停止,症状缓解,但停药后2头动物又开始发病,兽医更换药物种类进行治疗,以后发病动物病情开始加重,出现体温升高,精神委靡,食欲减退,饮水增加,鼻流脓液,呼吸急促,咳嗽,眼有脓性分泌物,鼻端发绀,后躯无力,持续腹泻,动物消瘦衰弱。2实验室检验2.1细菌的纯分离[1-3]无菌取…  相似文献   

6.
牛“猝死症”的病原分离和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
2003年7月,内蒙古通辽市霍林河煤矿某牧场饲养的5000多只羊,其中山羊2000只,绵羊3000只,突然发生大批死亡,发病羊病程短促,常不见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有时发现病羊掉群、卧地,表现不安,衰弱和痉挛,有灰黄色或灰黑色水样稀粪排出,数小时内死亡,山羊、绵羊均有发病,共计83只,年龄在2~6岁之间,母羊和绵羊居多。笔者应邀前去诊治,结果确诊为C型魏氏梭菌,现报告如下:死亡年龄2~6岁,有的膘情很好,有的偏瘦,有的发灰黄色或灰黑色,肛门失禁,有的呈喷射状,一般腹泻2~3次即死亡,病羊大多体温正常(37.8℃),有的偏低。尸体腹部膨胀,淋巴结肿胀,瘤胃…  相似文献   

8.
西峰市牛“猝死症”的病原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山羊“猝死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山羊“猝死症”病理学观察匡宝晓牛钟相朱瑞良叶红丽徐淑玉袁秀林王选方(山东农业大学动科院)(山东省畜牧兽医总站)自1992年冬季以来,在山东省的菏泽地区首先发生了山羊“猝死症”。该病发病急,死亡快,并有蔓延趋势,至今,在全省17个地市均发生了该病...  相似文献   

10.
羊猝死症是近年来发生的一种新病,该病往往没有任何前驱症状,突然发病死亡,以全身实质器官及消化道出血、小肠分段性坏死为特征。给养羊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肺炎克雷伯菌和腊样芽胞杆菌引起的耕牛猝死症病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家畜猝死症(SDS)在广东时有发生 麦芽糖产酸产气,不发酵乳糖、蔗糖、鼠李糖、木[1]。引起SDS 的病因比较复杂,除魏氏梭菌、巴氏 糖、棉籽糖和阿拉伯糖,水解七叶苷和水杨苷,不杆菌、鼠药中毒等[1, 外,尚有伪狂犬病毒[3]、金哥 2] 水  相似文献   

12.
猪“猝死症”的病原分离鉴定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9月至1997年1月,在河南省许多猪场的仔猪中,散发一种病程短,死亡率高,以突然死亡为主要特征的猪病,剖检空肠可见黑龙江和土黄色坏死性肠炎,肠内充满血样液体和气体,肠系膜可见许多大小不一的汽泡,后经对所有送检病死猪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小动物接种,生化试验,毒素测定,血清学分型及免疫学试验,确诊为A型和C型魏氏梭菌引起民的仔猪梭菌性肠炎。  相似文献   

13.
牲畜“猝死症”的病原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对从四川19个县市送检的178份牛、猪、羊“猝死症”病料进行了细菌学、病毒学、毒物学检验,对发病区域土壤与饲料含硒量也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细菌感染是四川牛、猪、羊“猝死症”的主要病因。在分离的病原菌中:魏氏梭菌占57.9%;溶血酸菌占10%;溶组织梭菌占10%;巴氏杆菌占32%。病毒学检验结果为阴性。对送检的胃内容物及抗凝全血进行氢氰酸、氟乙酰胺、DDT及六六六检测后,仅1份胃内容物的氟乙  相似文献   

14.
牛羊猪“猝死症”防治技术研究:病原诊断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经过1995-1996年两年的调查研究,现已明确了本病的主要病原;除山东省外,河南、江苏、吉林、四川、青海、甘肃等省均从产现死家畜的病料中分离出了魏氏梭菌;山东从病死山羊的病料中很规律地分离出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凝结芽胞杆菌;青海、海南、四川等省除分离到魏氏梭菌外,还从部分“猝死症”死亡牦牛、水牛和黄牛病料中分离出淀血梭菌(Cl.haemolydticum);江苏、四川、河南和甘肃等省还从病死家畜病料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对从四川19个县市送检的178份牛、猪、羊“猝死症”病料进行了细菌学、病毒学、毒物学检验,对发病区域土壤与饲料含硒量也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细菌感染是四川牛、猪、羊“猝死症”的主要病因。在分离的病原菌中:魏氏梭菌占57.9%;溶血梭菌占10%;溶组织梭菌占10%;巴氏杆菌占32%。病毒学检验结果为阴性。对送检的胃内容物及抗凝全血进行氢氰酸、氟乙酰胺、DDT及六六六检测后,仅1份胃内容物的氟乙酰胺阳性,1份胃内容物氢氰酸阳性。发病区域的饲料及土壤中含硒量属正常范畴。用17种抗菌素药敏试验证实某些地区的菌株对抗菌药物有一定的敏感性,有的地区菌株对抗菌药物不敏感。用分离鉴定的当地菌株制备的灭活苗在疫区进行免疫试验,有效地控制了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兔肺炎性克雷伯氏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3月,我实验动物中心从北京引进了一批新西兰白兔,不久发现个别兔子有咳嗽现象。当时考虑刚从北京引种回来,环境变化大,温、湿度差别大,可能是应激因素作用引起感冒,于是注射柴胡注射液及青霉素防止继发感染。因咳嗽是偶尔出现,而兔只采食均正常,未引起重视。过了一?..  相似文献   

17.
自1992年以来,在山东省菏泽地区首先发生了以山羊为主的“摔死病”,疫情逐渐扩大,1994年蔓延、扩大至全省11个地市,1995年全省i7个地市均有该病发生。据统计,仅94年1-5月份就死羊50余万只,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使广大养羊专业户产生恐惧心理。为了尽快探明本病发生的原因,控制该病的流行,根据农业部的部署,对该病的流行病学进行了系统全面调查,并进行了初步的防治研究,现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1.1流行地区及季节:该病最早(199年冬季)发生于菏泽地区的曹县、单县、成武等县,1993年3月蔓延到定陶、菏泽、郓城、郸城等县…  相似文献   

18.
东北虎“猝死症”的病因分析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训兽队一只4月龄的东北虎突然死亡,死亡前半小时,有抽搐及口吐白沫等症状。畜主对其进行了解剖,取其内脏送来我院,要求查明原因。经细菌分离鉴定、动物接种试验及毒物分析确定此起“猝死症”系由大肠埃希氏菌所引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肉鸡克雷伯氏菌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雷伯氏杆菌(klebsiella)既是一种人兽共患病病原,又是一种可引起多种动物患病的条件性致病菌。克雷伯氏菌对鸡的感染除了能水平传播外,带菌种鸡还可以通过鸡蛋垂直传给子代,现国内外已从患病的鸡、猪、牛、兔、麝鼠、甲鱼、大熊猫等多种动物体内分离到这种细菌。该菌属于肠杆菌科、克雷伯氏菌属的成员,可致人和动物发生肺炎、肠炎、子宫炎、腹膜炎,甚至败血症。因此,随着近年来环境的变化,该菌成为人兽共患病的病原已被重视。2004年5月份,长春市某肉鸡养鸡场发生了一种以鸡冠苍白、肉髯发绀、精神萎顿、缩颈闭目嗜睡、共济失调、体重减轻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经检验确诊为肉鸡克雷伯氏杆菌感染。现将诊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朱雁  梁铎 《畜牧与兽医》1991,23(3):113-114
<正> 1989年6月~10月,在我院禽病门诊部见有不少病死鸡,严重腹水,肝脏萎缩,间或有坏死点,有的病鸡还出现腹膜炎,俗称“大腹症”。多数病死鸡都在15~30日龄之间;死亡率7%左右;多发生于肉鸡。有些鸡场的发病率有逐批增加的趋势。我们采集了30例具有典型病变的病死鸡肝脏和腹水,进行病原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