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日本楝是适应我国南方栽培的一种新绿化速生树种。它对立地条件要求不高 ,是一种具有多功能可综合利用的抗旱城镇绿化树种。据报道 ,日本楝树的皮、果、叶的浸出物对 1 0 0多种昆虫、螨类和线虫有防治效果。发展这种“杀虫植物”对人畜无害、不污染环境、加工简单、直接应用或者提取其有效成分制备杀虫剂是很有潜力的。如果结合医药、燃料、制板加工等部门进行综合利用 ,其经济效益更加可观。1 日本楝形态日本楝属植物与我国的苦楝、川楝和南楝相似。近几年我省分布的主要是苦楝及少量川楝。日本楝树高 2 0m、胸径 40~ 80cm ,树皮灰褐…  相似文献   

2.
信息     
“绿色黄金”印楝树印楝属楝科植物,原生印度、缅甸和巴基斯坦,是1种树干高大、四季常绿的热带速生乔木,树干直径可达2 m以上,1·5 a可长5 m高,并开花结果,产果期为100多a。它耐干旱、高温和贫瘠,树有多高根就有多深,对保持水土具有重要作用。它还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木材属优质红木类,且蓄积率很高;种仁所含印楝素可提炼能杀灭200种害虫的生物农药“王中王”;树叶和嫩枝提取物是欧洲国家畅销牙膏的添加剂,叶可煎汁治疗溃疡和外伤消毒,亦可用于粮食、书籍防蛀;树根含糖、胶、蛋白及色安酸,其浸提物能治皮肤病;其小叶柄基部流淌的1种蜜汁还可养…  相似文献   

3.
七叶树AesculuschinensisBunge原产我国黄河流域 ,属亚热带及温带树种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 ,较耐寒 ,耐半荫 ,深根性 ,畏酷热。在山东泰安引种的七叶树 ,已有 2 0~ 30年的树龄 ,树高 8~ 15m ,胸径 10~ 2 0cm ,抗病、虫能力较强。该树种根深叶茂 ,树形优美 ,是城市绿化和庭院绿化的重要树种 ,在山东有良好的发展前途。但由于种子少 ,插条极难生根 ,限制了它的发展。因此 ,我们于 2 0 0 1年利用当年生苗进行了七叶树的绿枝扦插试验 ,即利用ABT1号 0 .1%溶液速沾插条 ,生根率达 6 5 % ,当年生苗高 8cm ,获得较…  相似文献   

4.
组织培养技术是印楝快速繁殖并保持品种纯正优良的一种有效途径,而组培苗移植成活率则是决定组培快繁生产种苗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通过印楝组培苗移植的不同基质配比和不同移植季节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和不同移植季节对印楝树组培苗移植的成活率及生长指标均有极显著的影响,基质配比最佳是红心土:火烧土=6:4,在此基质配比下,移植45天后,印楝树组培苗平均移植成活率达97.50%、平均苗高3.80cm、平均地径3.60mm、平均根系条数2.40条;移植最佳季节是春季,在春季,印楝树组培苗平均移植成活率达89.30%、平均苗高3.60cm、平均地径为3.40mm、平均根系条数2.2条。  相似文献   

5.
葡萄优良品种瑞必尔硬枝扦插生根较难 ,我们用ABT1号生根粉处理取得很好效果 ,苗木成活率95% ,当年苗高 90cm以上 ,基茎粗 1cm ,饱满芽 6~7个。具体做法是 :选粗 1cm ,充分成熟的 1年生硬枝 ,剪成长 2 0cm、有 2~ 3个芽的段 ,上剪口距顶芽1 5cm平剪 ,下剪口为马耳形 ,50或 10 0根捆成 1捆 ,在水中浸泡 12~ 2 4小时。ABT1号生根粉每 1g加 50 0ml95%酒精 ,待生根粉完全溶解后 ,再加蒸馏水 ,配成 10 0~ 150mg/L生根液。将插条从水中捞出沥干后 ,马耳形剪口向下 ,竖立在生根粉溶液中 ,处理 12~ 2 4小时 ,即可扦插。…  相似文献   

6.
印楝 (Azadirachtaindiceae)属楝科 (Meliaceae)常绿高大乔木(特别干旱地区旱季落叶 ) ,原产印度、缅甸 ,我国无自然分布。树高 10~ 2 0m ,分枝早 ,枝叶密集 ,根系发达 ,萌发力强 ,生长迅速 ,2~ 3a始开花结实 ,结果期 10 0a以上。印楝耐旱、耐热、根深叶茂 ,是联合国粮农组织  相似文献   

7.
山地枣园干旱缺水严重影响产量质量 ,应采取以下集雨节灌技术措施 :(1)炮震松土 ,增强土壤吸水保水能力。放炮时间在土壤解冻至枣树发芽前。炮眼距枣树株 (干径大于 3 3cm) 1 5m以上 ,一般干径每增加 3 3cm ,距离增加 33cm ,深度以除去活土层后 6 0~ 80cm为宜 ,每株两侧各放 1炮。每个炮眼装药 4 0 0~ 50 0 g。放炮后每炮坑施 15kg人粪尿 ,并浇 30kg水。 (2 )集雨微灌 ,充分收集利用径流。在枣园路旁打旱井。按每 0 0 6 7hm2 产枣 10 0 0kg、每年施肥喷药用水 1m3计算 ,每 0 0 6 7hm2 枣园应挖一个容量为 10m3的…  相似文献   

8.
近日,我国开发出一种新型无公害生物农药――印楝素。制备印楝素的植物印度楝,是一种防治干热地区荒漠化的优良树种,同时也是制备无公害生物农药利用价值最高的植物。在我国,云南省是最适宜种植印度楝的地区,从1995年开始引种,已造林成活1 666.67 hm2。专家认为,这项成果不仅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无公害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而且通过种植印度楝还将有助于生态环境恶劣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民脱贫致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新型无公害生物农药印楝素开发成功  相似文献   

9.
拟双角斯氏线虫侵染红脂大小蠹幼虫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脂大小蠹又名强大小蠹 (DendroctonusvalensLeConte)主要危害 30a以上或胸径 1 0cm以上的健康油松。成虫一般在树干基部至 1m左右处入侵 ,入侵后先向上蛀食一段韧皮部 ,然后向下取食 ,危害可达根部 40cm。每头雌成虫可产卵 1 1 0余粒 ,幼虫孵  相似文献   

10.
苦参碱-印楝素、吡虫啉生物农药对枸杞木虱(Poratrioza sinica)的防效试验表明:防治枸杞木虱最理想的药剂是1%苦参碱-印楝素0.125%浓度+10%吡虫啉0.1%浓度,其杀虫性强,药效持续时间长,药后30 d防效仍达79.9%。同时2个杀虫剂均是植物生物农药,安全低毒,是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首选使用的药剂。  相似文献   

11.
印楝作为植物源木材防腐剂活性物提取的重要来源深受研究人员的重视,对其活性物的萃取工艺也多种多样。本文采用了超声波震荡法、微波萃取法及水浴搅拌法对印楝种子粉末进行提取,在不同物液比(1∶8、1∶10、1∶12)、不同温度(30、40、50℃)下,对比分析三种工艺的粗提率。结果表明,三种提取工艺的提取率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物液比(印楝种子粉末与乙醇-水之比)的降低而增大;在对印楝种子活性成分粗提取时的三种方法比较,温度控制在50℃,物液比为1∶12时,微波萃取法的提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白永文 《云南林业》2003,24(6):16-16
印楝属楝科常绿乔木,是一种速生耐旱,抗逆性强的优良树种,是近年引种的一种可制造生物杀虫剂原料的树种。其种子含油量高,故不耐贮存,极易丧失生活力,如育苗技术不当,往往造成大量空袋。现介绍一种出圃率可达90%的印楝实生袋苗培育技术:1苗圃地选择印楝喜热耐旱,苗圃地应选择在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排灌及交通方便的地方。苗圃地确定后,于份根据需苗量开始装营养袋备用。营养袋规格一般为18cm×20cm,厚度达6丝以上。装袋前,把土壤中的石子及其他杂质拣净,并在袋土中均匀拌入3%~的普钙或10%的农家肥。将苗床做成高床,床宽1m,长度视地势而定;将…  相似文献   

13.
严华 《江苏林业科技》2000,27(4):50-50,54
猕猴桃(ActinidiachinensisPlanch.)为猕猴桃科,猕猴桃属的落叶藤本果树,原产我国的北亚热带和温带。果实为卵状浆果,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现在全国的发展势头方兴未艾。其栽培技术如下。1 果园建立要选择交通方便的地方建园。土壤应为肥沃、呈微酸性、透气排水性能好的砂壤土,周围要栽植防风林。在2月选用粗壮,有3个以上成熟、老化饱满芽子的枝蔓,主侧根5条以上,须根多而木质化程度高,无机械损伤的苗木,采用高垄(高出地面20~30cm)栽植,定植穴1m见方,深50~60cm。栽植密度4m×3m或3…  相似文献   

14.
在冬季或春季桑树发芽前 ,将衰败的桑树离地 10~ 15cm锯除 ,并覆盖 1cm左右的细土 ,可减少桑树水分的蒸发和树液的流失量。 4月中、下旬 ,被锯除桑树基部的潜伏芽 ,一般能抽出新梢 3~ 4枝 ,当年桑条可长 1.5~ 2m ,叶片大 ,叶肉厚 ,产叶量高 ,截干比未截干的单株产叶量提高 4 0 %以上。老桑截干更新须注意以下几点 :1 增施肥料冬季每 6 6 6 .7m2 桑田施杂灰肥 10 0 0~ 150 0kg ,并翻土 ,整理沟系 ,拾除草根。桑树发芽后 ,每 6 6 6 .7m2 施粪肥 150 0kg左右 ,5月上旬施标准化肥 2 5kg ,夏秋季再增施肥料。往后各年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5.
印楝提取物防治桑天牛的林间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桑天牛成虫Apriona germari Hope喜食的构树为引诱树6株,选取一块与周围树林相对孤立的杨树林为试验地,试验地面积约为0.13hm^2,设引诱树6株,胸径8~10cm。每年1次将2g含30%印楝素的印楝种核提取物配成制剂,注入构树中,进行防治桑天牛林间试验。结果表明:注药前,对照虫株率(57.50%)与处理虫株率(56.41%)之间差异不显著。注药1a后处理林的虫株率下降至38.46%,对照林的虫株率增加到70.00%;2a后,处理林的虫株率下降到23.08%,对照林的虫株率达82.50%。讨论了应用天然化合物防治林木害虫的优点和前景。  相似文献   

16.
普陀鹅耳枥(CarpinusputoensisCheng)属国家濒危种,二级重点保护植物,九江珍稀濒危植物种质库和庐山植物园,为拯救此物种,先后赴浙江舟山、杭州引种,分别植于庐山海拔120m和1100m,经两地4~8年培植,在低海拔处,幼树年平均高达89.0cm,地径达0.92cm,其中4年生幼树,最高达411.0cm,地径达5.0cm。在高海拔处,幼树年平均高达60cm,地径达0.83cm,有好于原产地之势。并在九江珍稀濒危植物种质库,经无性(嫁接)和有性繁殖苗木,已达50余株。从而,普陀鹅耳沥在庐山移地保存扎了根。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植物源农药及浓度对松丽毒蛾的林间防治效果,于2019年在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的马尾松林分设立试验区,选用0. 6%印楝素乳油等5种植物源农药开展林间喷雾防治松丽毒蛾幼虫试验。结果表明:药后4 d,5种药剂对松丽毒蛾幼虫表现出较好的杀虫效果,0. 6%印楝素乳油、4%鱼藤酮乳油、1%苦参·藜芦碱可溶液、1. 3%苦参碱可溶液和1. 2%烟碱·苦参碱乳油对幼虫的平均死亡率依次为91. 1%、91. 3%、91. 7%、92. 0%和92. 6%,其最适浓度分别为0. 6%印楝素乳油和4%鱼藤酮乳油1000倍液,1%苦参·藜芦碱可溶液1100倍液,1. 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1. 3%苦参碱可溶液1300倍液,在生产防治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市场信息     
南京绿化看好楝树南京中山陵园选中楝树作为陵园内的首推树种,同时,南京市园林局将考虑将楝树作为南京的行道树。为何选中楝树作为绿化树种?这是因为楝树有独特的杀虫功能,在楝树的体内含有一种具杀虫功效的楝素,从楝树果中萃取、提炼的楝素乳油制成的植物农药不但可以有效地防  相似文献   

19.
印楝种子寿命较短,在自然状态下,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生活力逐渐下降,其发芽能力也迅速降低。贮藏3周时,种子发芽率在80%左右,后迅速下降,尤其在第4周至第7周,每周发芽率降低约10%,至第8周时,其发芽率降到20%以下。在播种前采用1%H2SO4浸种15min或65℃温水浸种30min对印楝种子进行浸泡处理,可有效提高印楝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其发芽率可达90%以上。育苗基质以50%大田土(苗圃内本土)+29%腐质土+10%河沙+10%厩肥+1%的复合肥的育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印楝素和苦楝素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印楝(Azadirachta indica.A.juss)系楝科楝属乔木,被美国农业部誉为“可解决全球问题之树”。从印楝植株中发现了以印楝素(Azadirachtin)为主的80余种活性物质,可防治10目400余种农林、仓库和卫生害虫,是理想的生物杀虫剂。其杀真菌活性的研究在国内未见报道。本文选用4种植物病原菌,测定了其抑菌活性;并与另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