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颗粒碳铵用作水稻促花肥和保花肥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颗粒碳铵是我市化肥厂研制的新型肥料,为探讨颗粒碳铵用作水稻追肥的效果,了解颗粒碳铵、粉状碳铵和尿素用作水稻追肥之间的肥效差异,特设本试验。1试验基本情况1.1试验设计用作促花肥时试验设4个处理:(1)亩用尿素10kg、(2)亩用颗粒碳铵27kg、(3)亩用粉状碳铵27kg、(4)对照(CK)  相似文献   

2.
阚磊  徐霞  许宏寿  殷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9):1616-1616,1654
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施用颗粒碳铵作促花肥和保花肥,可以优化农艺性状,促进水稻增粒增重,提高产量,且产投比高于粉状碳铵和尿素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颗粒碳铵用作水稻促花肥和保花肥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颗粒碳铵用作水稻追肥的效果,特进行了其用作水稻促花肥和保花肥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颗粒碳铵能有效控制氮素养分的释放速度,肥效稳且持久,用作水稻促花肥和保花肥,有利于水稻增粒、增重,从而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4.
一、试验处理设置。该试验设有四个处理:1、空白区(不施任何肥料);2、常规施肥区;基肥亩用碳铵40公斤普钙30公斤,追肥亩用尿素5公斤。返青拔节肥亩用尿素lO公斤,孕穗肥亩用尿素5公斤。  相似文献   

5.
以‘豫麦49-198’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在施氮量240 kg.hm-2条件下,研究多元素长效碳酸氢铵(简称碳铵)颗粒肥以及不同氮肥类型(尿素、普通碳铵、多元素碳铵粉肥、有机肥+普通碳铵)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开花后同一时期,几种氮肥处理小麦旗叶的SPAD值,叶绿素荧光指标中的Fv/Fm、ΦPSⅡ、qP均高于对照(CK),并以尿素(T1)和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T4)处理数值较高。氮肥施用能有效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从而使叶片保持了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延缓了叶片衰老,也以T1和T4处理效果较好。产量结果分析表明,几种氮肥处理均能增加冬小麦籽粒产量,比对照增产达1 436.4~1 992.7 kg.hm-2,以T1和T4处理效果最显著,有机肥+普通碳铵(T5)处理居中,普通碳铵(T2)和多元素长效碳铵粉肥(T3)的增产幅度最小。相对纯收入分析结果表明,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处理最高,每公顷达到2 843.1元,尿素处理次之。综上所述,考虑到提高作物产量,缓解土壤酸化现象以及增加农民相对纯收入等因素,推荐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作为研究区域氮肥品种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正全膜玉米原膜二次利用种植蚕豆是武山县近年示范推广的一种蚕豆种植新模式。增产显著,效益很好。现蕾开花期追施氮肥是该模式重要的增产措施,但群众在开花初期的尿素追肥量多少差异较大。为了测定临蚕8号蚕豆在原膜二用种植条件下适宜的尿素追肥量,为推广原膜二用种植蚕豆技术提供依据,特设立本试验。1试验设计设不追肥、5kg/亩、10kg/亩、15kg/亩、20kg/亩5个处理。以处理1(不追肥)为对照。选择地势平坦,肥力  相似文献   

7.
值得大力推广的大颗粒尿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大颗粒尿素在大面积粮食作物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进一步提高化肥的使用效率和减少流失,并为指导农户使用新型肥料而提供可靠的依据。我站按水稻、玉米各设置一大颗粒尿素的不同肥力水平的小区试验,大颗粒尿素、普通尿素同田对比试验和100亩(1亩=1/15公顷,下同)的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8.
试验于2012年在857农场进行,以水稻龙粳31为供试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保花肥施用尿素量对供试材料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保花肥对龙粳31叶面积指数(或高效叶面积指数)、总颖花量(或有效颖花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产量及整精米产量各指标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单位面积穗数受保花肥影响不大;施氮量在22.5~67.5 kg/hm2范围内,各指标存在最适值,产量及整精米产量最高分别达到11 951、8 560 kg/hm2;供试品种保花肥氮量在45.0~67.5 kg/hm2范围内时精米率与整精米率有明显提高;高施氮量67.5~90.0 kg/hm2时,供试品种的垩白率与垩白度有显著增高、降低外观品质。适当施用保花肥,在提高龙粳31产量及整精米产量同时,不会降低水稻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本田间试验探讨苦荞不同品种、播种方式、播种密度和施肥量对荞麦生长、倒伏以及产量的影响,以形成荞麦抗倒伏栽培技术应用于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方式、过磷酸钙施用量对倒伏和产量影响不显著;各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播种密度和尿素施用量对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种中以西荞2号和KQ2008-07表现较好,苦荞秋播密度20万~24万苗/亩(用种量5~6 kg/亩),施5~7.5 kg/亩尿素作追肥产量较高;本次试验处理4(品种KQ2008-07、24万苗/亩播种量、开沟穴播、施用45 kg/亩过磷酸钙作底肥、7.5 kg/亩尿素作追肥)产量最高,折亩产136.5 kg,为最优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翻耕直播水稻施肥效果,2018 年以宜香优2115 为试验材料,在天柱县高酿镇开展不同时期施用氮 肥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基肥40kg/亩(满山红水稻专用肥),2 叶期施用尿素4kg/亩,5 叶期施用尿素4kg/亩,六叶一心 施用尿素8kg/亩和氯化钾10kg/亩,有利于秧苗的健壮生长,提高分蘖能力和成穗率,增加亩有效穗,有利于光合产物 干物质积累,实现单产689.13kg/亩。  相似文献   

11.
水稻应用喷施宝肥表现为增产。均以处理4(基肥+追肥尿素(15kg)+喷施宝增产效果最好,比处理2(只施基肥)亩增产40.5kg、25.1kg、增幅6.12%~5.38%;处理4比处理1(常规施肥)亩增产14.2kg、22.3kg,增幅2.19%~5.0%。  相似文献   

12.
本田间试验探讨苦荞不同品种、播种方式、播种密度和施肥量对荞麦生长、倒伏以及产量的影响,以形成荞麦抗倒伏栽培技术应用于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品种、播种方式、播种密度和施肥量对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种中以川荞2号表现较好,春苦荞秋播密度12万苗/亩或24万苗/亩,施45 kg/亩复合肥作底肥,7.5 kg/亩尿素作追肥产量较高;本次试验处理6(川荞2号、开沟条播、12万苗、45 kg复合肥作底肥、5 kg尿素作追肥)产量最高,折亩产171.8 kg,为最优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13.
水稻施肥,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基本经验是:基肥、追肥配合施用,氮、磷、钾肥配合施用,看苗、看天、看地施肥。杂交水稻要求穗大粒多,后期吸肥力强,施氮量采用中等水平,亩施碳铵、磷肥各45-50千克,农家肥1500-2000千克。早稻栽培上,往往因气温较低,有效分蘖期较短,肥料分解较慢,故必须将50%-60%的肥料用作基肥,即亩施农家肥1500-2000千克、过钙25-30千克、碳铵25-30千克。其余40%-50%作追肥。追肥分别在栽秧后第10天、第20天、第40天分3次施,每次各施追肥总量的1/3,同时增施磷肥、钾肥。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水稻不同施肥模式的试验分析,建议建瓯市东游镇浅脚烂泥田水稻施肥配方为:氮肥(碳铵438 kg/hm2+尿素163.5 kg/hm2)601.5 kg/hm2、磷肥(过磷酸钙)499.5 kg/hm2、钾肥(氯化钾)175.5 kg/hm2,即施纯N 151.9 kg/hm2、P2O5 59.9 kg/hm2、K2O 105.3 kg/hm2,则可达到最佳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15.
以谷子豫谷17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播期和不同施肥方法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豫谷17的最佳播期为6月21日,施肥除了施底肥外,每亩基肥增施磷酸二铵29.0 kg、硫酸钾22.3 kg,拔节期亩追肥尿素10.0 kg,孕穗期亩追肥尿素22.0 kg,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碳铵在高温下容易分解挥发,损失肥效,在水稻生长期间用作追肥,往往烧苗严重,产量损失极大.现行各种防止碳铵烧苗方法,如碳铵拌细土、傍晚撒肥、施肥时间保持一定水层、减少一次施肥量等,效果均不理想.调查发现群众在天黑后撒施,没有发生烧苗.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种比较试验,结果如下:1.稻田碳铵夜施,可以基本上防止烧苗.在7月高温季节,汕优3号和南京11号两个品种施用结果,在20时追施作穗肥,无论亩施30或60斤,拌与不拌细土,均未发生明显烧苗.田间基本上看不到  相似文献   

17.
土肥 《农家致富》2007,(5):32-32
碳铵在稻田做基肥时如何施用?答:碳铵可以作基肥和追肥,作基肥时应该深施并立即覆土掩盖,以减少由于挥发而造成的损失。碳铵用作稻田基肥,应在耕地时,边撒边耕,耕翻后及时灌水泡田,以提高土壤对铵的吸收率,减少氨气挥发损失。据各地试验,浅施碳铵的利用率只有25%~35%,而深施的可达50%左右,与尿素差不多。碳铵深施还有  相似文献   

18.
1科学追肥天津市棉花生产一般只追1次花铃肥,以尿素为主,用量在10~15kg/亩。有条件的地块一般分2次追肥,第1次追肥在7月上中旬,每亩追施尿素7.5~10kg,磷酸二铵5kg;第2次追肥在8月5日以前,  相似文献   

19.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的方法,开展温郁金配方施肥研究,通过5种底肥和4种追肥方案的试验,进行产量的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底肥每公顷用尿素66kg+复合肥393kg+氯化钾235kg,后期追肥每公顷用尿素33kg+复合肥197kg+氯化钾118kg的配方比其他的产量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20.
水稻直播省工省时,操作简便易行,既节约灌水,又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又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我单位科技人员在育成原旱稻3号的同时,开展了相关的栽培技术研究,通过播量、施肥量、施肥时间、灌水量、灌水时间试验研究,种传病害和杂草发生规律的调查及防控探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水稻直播栽培技术规程。原旱稻3号即亩播量9 kg,在亩施复合肥50 kg的基础上,总追肥量不超过35 kg/亩尿素为宜,追肥时间和方法为三叶期追尿素10 kg/亩、5叶期追尿素15 kg/亩、7~8叶期追尿素10 kg/亩,灌水上应深灌"蒙头水",苗期保持湿润,田面不积水,中期干湿交替,拔节孕穗、灌浆期以湿为主,保持有足够的水分供应,灌浆后期至成熟以干为主。直播稻田除草,采用"一封、二杀、三补"的策略,浇"蒙头水"后的封闭除草最为关键,苗后除草作为一项辅助措施,通过科学应用能有效防除稻田杂草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