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原蚕区劳动力紧缺显得非常突出,主要是地方经济迅猛发展,年轻力壮劳动大量转移,原蚕饲育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短时间内劳动力需求集中,劳动力趋于紧张,对稳定巩固原蚕区和提高蚕种质量是极为不利的。虽然五龄条桑育在部分丝茧育生产已有推广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四川蚕业》2017,(3):33-35
本文结合种茧育小蚕共育实际,就加强共育前蚕室蚕具消毒、小蚕饲养各个环节技术要点、提高种茧育共育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总结,为科学有效地饲育种茧育小蚕,提高蚕种繁育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凌婷 《四川蚕业》2015,(2):30-31
<正>大蚕期是劳动力投入最集中、食桑量最大、龄期经过最长、丝腺发育生长及合成丝物质最旺盛的时期。因此,饲养大蚕必须针对其生理特点及生长发育规律,创造适宜大蚕生长发育的营养条件和气象环境,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蚕体健康。本文从气象条件、饲育技术、消毒防病等方面着手,介绍了种茧育大蚕期的技术要点。1适宜的环境条件是保证温、湿度及气流是影响蚕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要使蚕生长良好,必须根据蚕的生理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借鉴农村丝茧育大棚养蚕技术的基础上,根据种茧育生产特点和要求,对蚕种生产省力化大棚饲育技术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实施此项技术措施的注意事项,有利于进一步研究蚕种生产的省力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技术。  相似文献   

5.
从原蚕区建立条件、管理制度、消毒防病、饲育技术、上簇技术几方面,总结提出了优质种茧生产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蕈晓丽 《四川蚕业》2013,(4):41-43,52
<正>蚕种场养蚕是以生产蚕种为目的,因而称为种茧育,供种茧育的蚕种是原种。原蚕饲育以产卵量多,卵质优良为主要目标,不仅要求当代蚕生长良好,发育健全,产卵量多,卵质充实,还须顾及次代蚕的强健好养,无病高产,而种茧产质量又受蚕品种、环境条件、饲养技术、蔟中保护、桑树的培护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笔者结  相似文献   

7.
种茧育原蚕上蔟是一项任务紧、工作量大、劳动力集中且技术要求高的工作。我场通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发现种茧育原蚕上蔟采用“网提法”能够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省用工。  相似文献   

8.
蜕皮激素在种茧育中的实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蜕皮激素(MH)在丝茧育中的应用效果已为养蚕经营者熟知,即能促使熟蚕齐一,提早上簇,从而节省桑叶和劳力.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产茧量减少,干壳量下降的缺点,使用方法稍有不当,会降低养蚕的经济效益.在种茧育中MH的实用效果如何呢?赵瑞华(1991)对几对原蚕品种按常规方法使用MH,调查了茧质和产卵量,结果表明不同蚕品种的实用效果有所不同,有的使用MH后,体质、茧质、产卵量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但有的表现出或茧质下降或体质下降或产卵量下降的倾向.赵祖康等(1992)试验表明,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黄溪村原蚕基地大棚种茧育的优点,并从大棚建造、种茧育桑园配置以及饲养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大棚种茧育技术,以供业界同仁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 蚕种监管部门根据母蛾镜检结果将丝茧育普种分为无毒种、带毒不超毒种和超毒种三类。除超毒种外,无毒种和带毒不超毒种并不再加以区别,都发给合格证投入生产,如果在技术上不对带毒不超毒的丝茧育普种加以宏观控制,不仅会影响到丝茧育成绩,而且会很快波及原蚕区,威胁蚕种生产。关于种茧育微粒子病防治已有不少研究报道,本文就丝茧育微粒子病的防治谈些预防措施,以引起广大蚕农的注意。一、采取正确的催青方法、保证蚁体强  相似文献   

11.
原蚕区种茧育方格蔟试用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纸板方格蔟是目前蚕茧生产中一种较为先进的优良蔟具,近年来在丝茧育上已广泛推广使用,且应用多年。用方格蔟上蔟的蚕茧,茧色洁白、茧层厚、上茧率高、次下茧少、上车率高、效益高。方格蔟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蔟具。在种茧育上由于陈年方格蔟粘有多层丝质和吸附蚕儿排泄物,种场担心消毒不彻底而很少使用。笔者为了探索方格蔟在种茧育上使用的效果,于2007年春期在金华天宝蚕种有限公司的原蚕区进行了初次试用,现将试用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易守明 《四川蚕业》2000,28(2):10-12
<正> 蚕体蚕座水剂消毒在丝茧育中的效果已有资料报道,无论上蔟率、结茧率、还是产量都明显优于常规的粉剂消毒,但很多种场在接受这种消毒方式时有很多顾虑,因为种场不仅考虑收茧量,更重要的是种茧的内在质量:即在做好防微工作的基础上,提高原种饲育的上蔟率、结茧率、健蛹率及造卵数,提高蚕种生产的效益。水剂消毒是否会影响座内及环境湿度,从而影响健蛹率、造卵数等决定  相似文献   

13.
乐波灵 《广西蚕业》2003,40(3):53-54
家蚕的幼虫老熟后,吐丝结茧,是它的本性,“春蚕到死丝方尽”就是对这一本性的真实描述。但在生产上经常看到有些蚕不能吐丝结茧。众所皆知,丝茧育是以获取茧丝为主要目的,为了减少经济损失,希望广大蚕农朋友了解不结茧蚕发生的原因,采取措施加以避免。经过笔者调查,总结有以下几种原因可造成家蚕不吐丝结茧。1蚕儿发育不良1.1温度:催青期胚子发育在30℃以上的高温或20℃以下的低温,以及饲育期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对蚕儿的丝腺发育造成影响,丝腺发育畸形,便可产生不结茧蚕。1.2营养:稚蚕期用叶过老或5龄蚕食下大量的嫩叶或喂叶不足,蚕儿常常处于…  相似文献   

14.
用8%的桑蚕宝稀释液桑园治虫,调查其对丝茧育和种茧育生产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农药对丝茧育较为安全,对原蚕饲育过程较为安全,但对化蛹和发蛾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王琴 《江苏蚕业》2005,27(2):51-54
桑叶的质量直接影响蚕的体质、茧质、造卵数、产卵量和卵质。针对江苏省生物学性状表现较好,桑叶产量高,质量优的3个主要桑品种湖桑32、育151、育71-1对原蚕的种茧育成绩进行了试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春季种茧育用桑品种湖桑32与育151较好,其茧质、幼虫生命率、虫蛹率都较好,优于育71-1。秋季种茧育用桑品种育71-1较好,其茧质、造卵数、产卵量等高于湖桑32与育151。  相似文献   

16.
浅谈原蚕区种茧育桑园的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原蚕区种茧育桑园的建设条件和规范化建设的技术要求,以及全方位做好桑园肥培管理、桑园病虫害防治、桑园剪伐、桑园耕翻、除草、清园、桑叶采摘、桑园防微、桑园防灾减灾、田间管理记录分析等原蚕区种茧育桑园的系统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1.1养好原蚕。生产优质种茧是提高蚕种产量和质量的基础。蚕种场、站要有计划地安排好原蚕饲育,按照蓖麻蚕的饲育技术要求养好原蚕。目前我区采用南一、白黄杂交一代原种蚕混区自交制种和蚕种场、站在农村建立原蚕区,养原蚕、收种茧回站制种的繁育形式。  相似文献   

18.
小蚕人工饲料育生产实用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试验比较了稚蚕人工饲料育饲育式与小蚕生长发育的关系,探讨了生产上应用低成本人工饲料及1~2龄封闭饲育技术的养蚕效果。结果表明,人工饲料育蚕的疏毛率、全龄发育经过及生命率等与全龄桑叶育无明显差异,蚕体重在人工饲料育期间不同程度的低于桑叶育,但后期生长加快、差距缩小。全茧量、张种产茧量比全龄桑叶育有所降低,但茧丝质量基本达到了全龄桑叶育水平。生产上应用该技术,小蚕饲养总费用可减少50%以上,养蚕综合经济效益提高15%以  相似文献   

19.
日本自1977年开始推广小蚕人工饲料育以来,由于这种新的饲育型式具有稳定蚕作、节约劳力等优点,使它能在短短的十余年时间里得以迅速推广普及。据日本农林水产省农蚕园艺局调查,1989年小蚕人工饲料育的普及率,丝茧育和种茧育分别达到42.1%和37.3%。近年来,国内也积极开展了这方  相似文献   

20.
随着蚕业各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大地促进了蚕丝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农村推广的少回育技术,使蚕茧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劳动生产效率与蚕农的经济效益得以不断的提高.然而,有关原蚕少回育方面的研究报道却相对较少,更没有相关的饲育技术标准.目前的种茧生产中,原蚕饲育普遍采用的还是常规育标准,其饲育用工成本相对较高,生产效率也较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也较大.对此我们从1999年开始对原蚕少回育进行了试验研究与小规模的生产应用,探索原蚕少回育的可行性和少回育的饲育技术标准,以期降低用工成本和劳动强度,提高蚕种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