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3~2005年,在山西省吕梁市5个县(区)的旱地玉米进行了聚肥集流蓄水改土耕作技术的应用研究,同时与机械起垄覆膜播种、人工起垄种植、常规地种植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可以使作物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62%,全氮、全磷提高58.6%、53.7%,速效氮、速效磷提高66.1%、50.4%.4~9月,0~80cm土壤水分含量比对照高33.35%;0~40cm根层地温比对照高13.99%,年终作物总生物量比对照高59.26%,产量高62.03%.显示了该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强大威力. 相似文献
2.
集流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集流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是适宜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生产的一种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临县旱地玉米的实验研究表明了其集水、改土、聚肥的特点,利于提高旱地农作物的产量。据测定:该技术可使耕作活土层达45cm-60cm,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分别提高0.45、0.022、0.011个百分点,天然降水基本全部拦蓄,大大提高天然降水的有效利用率;大旱之年作物产量比对照提高11.38倍,显示了该项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4.
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化学试剂浸种,抗蒸腾剂,抗旱剂,保水剂及土壤改良与作物抗旱力的关系,通过对水土保持复合耕作法,蓄水覆盖耕作法,截流蓄水沟耕作法及集水深蓄耕作法的概述与分析,以期为黄土高原节水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5.
6.
覆盖混埋耕作主要通过联合整地机对秸秆进行切碎并均匀混入土壤,对降低风蚀水蚀、提高耕层土壤蓄水能力及构建优质种床具有重要作用。为探究覆混耕作中玉米秸秆对土壤水分入渗性能的影响,该研究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根据Box-Behnken试验原理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以覆混耕作中秸秆混埋深度、秸秆混埋量、秸秆长度为影响因素,以渗水量为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二次回归正交试验。通过建立响应面数学模型,分析了各因素对土壤水分入渗性能的影响,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对渗水量影响主次顺序为秸秆混埋深度、秸秆长度、秸秆混埋量;当秸秆混埋深度为20 cm、秸秆混埋量为80%、秸秆长度为9 cm时,渗水量达到最优值0.249 L。利用优化后的参数进行试验验证,土壤渗水量为0.247 L。研究结果可为覆混耕作中联合整地机的作业参数调整提供参考和土壤水分入渗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渭北旱塬不同耕作法蓄水效果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定位田间试验资料,分析了几种耕作法在渭北旱塬东部半湿润偏旱区的土壤水分、土壤硬度等效应。结果表明:浅耕深松能显增加夏闲期土壤贮水量,小麦播种期2m土体比传统耕作法多蓄水20mm。 相似文献
8.
玉米秸秆整株深埋还田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介绍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条件下,玉米秸秆直接还田的一种全新方法——玉米秸秆整株深埋还田技术(以下简称玉米整株还田),所需配套机具及操作工艺、技术要点和3年的试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整株还田,秸秆经过一年的腐解,腐解率达90%以上,土壤有机质年均增加0.11%。玉米整株还田耕深20cm,秸秆在土壤8cm深度以下秸秆覆盖率达95%以上,能够保证冬小麦播种质量,小麦播种出苗后基本苗及分蘖测定分别比粉碎还田(对照)增加23株和0.2个。小麦生育期干物质和千粒重分别增加8.95%和1.33%,小麦产量提高3.81%,比秸秆堆沤还田和粉碎还田投入分别减少65.7%和50%。玉米整株还田具有省工、省力、省时、节能、增产增收的良好效果。目前已在河北省栾城县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耕作措施和秸秆还田对双季稻田土壤氮渗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针对免耕稻田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变引起的土壤氮素淋洗问题,通过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的稻田土壤氮素特征,为免耕稻田氮素的高效利用提供依据。研究在我国双季稻典型区湖南省宁乡县长期定位试验田进行,该试验地自2005年设置免耕秸秆还田(NT)、旋耕秸秆还田(RT)、翻耕秸秆还田(CT)和翻耕秸秆不还田(CT0)4种耕作处理,重复3次。使用定水头法分层测定0~80 cm土壤导水率,测定分析各处理80cm处土壤渗漏液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差异。研究结果表明,NT 0~80 cm土壤的饱和导水率较CT提高了63.14%,NT铵态氮、硝态氮渗漏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秸秆还田措施使早稻耕作覆水初期渗漏水中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不还田处理。从全年淋失总量估算结果来看,各处理铵态氮渗漏量约是硝态氮的2倍。总之,相对于耕作处理,免耕会使氮素淋失量增加,而长期淹水条件下稻田铵态氮渗漏应得到更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12.
试验表明,在干旱的黄土丘陵区采用覆盖造林技术,覆盖物选用普通农用塑料薄膜和草类,覆盖塑料薄膜与对照相比,成活率提高幅度分别为2%~17%和17.1%~32%;覆草提高成活率的幅度低于覆膜。试验结果还表明,覆盖不仅能显著促进当年苗木的生长,而且也能促进幼林的生长,其原因主要是提高了林地的土壤水分。 相似文献
13.
针对石灰岩丘陵土层浅薄、干旱缺水的主要问题,在坡改梯的基础上,测定了不同旱作保水技术措施的土壤含水量、土壤物理性状、土壤水文状况、土壤养分含量、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导水率和土壤有效水含量等综合指标。结果表明:其旱作保水效果为覆膜〉保水剂〉覆草〉松土〉对照;对寒露蜜桃产量和质量综合评价为覆膜〉覆草〉保水剂〉松土〉对照。 相似文献
14.
15.
无土煤矸石山绿化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岩地区各煤矿区,都有几座庞大乌黑的矸石山。它们多由岩巷矸和煤巷矸组成,具有矸径大、无土、强酸、干热、有毒等特性,植物难于生存。1992~1995年,龙岩地区林业委员会的专家学者,遵循石质荒漠上植被的演进规律,在工程措施基础上,筛选出一批适合本地区矸石山绿化的先锋树草种,本着先草灌改善小气候,再乔木的立体防护原则,绿化了矸石山,减少了污染。 相似文献
16.
豆科乔灌改造“老头松”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科乔灌改造“老头松”的试验研究涂宏章(福建省长汀县水土保持站,366301)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山地植被人为破坏严重,加上花岗岩风化土壤的弱抗蚀性,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年侵蚀模数达8000~12000t/km2,属强度流失区。水肥的流失致使生命力极强的... 相似文献
17.
稀土废矿区的快速绿化治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土废矿区土壤中残留了大量的NH4^+离子,这是一批宝贵的氮素资源。根据土废矿区土壤的深入分析,采用在废矿区种植桉树、香根草、鸭拓草、宽叶雀稗等植物的方法,取得极显著的快速绿化治理效果,为稀土废矿区治理找到了一个投资省、见效快、效果好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