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7 毫秒
1.
通过菌丝生长法对芦笋茎枯病进行15种药剂的室内筛选实验,以期为该病害的大田防治提供参考。综合分析结果表明:50%多菌灵、75%百菌清和70%甲基托布津的EC50和EC95最小,抑菌效果最好;2%嘧啶核苷悬浮剂和20%噻菌铜的EC50和EC95最大。通过对药剂抑菌效果和使用成本的分析,生产上使用50%多菌灵、75%百菌清、70%甲基托布津、25%阿米西达、50%异菌脲、80%代森锰锌和30%爱苗防治芦笋茎枯病。  相似文献   

2.
甜叶菊斑枯病药剂防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甜叶葡斑枯病是甜叶菊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室内药剂筛选表明,75%百菌清WP和50%复方甲基托布津WP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最高。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以50%复方甲基托布津WP和50%苯来特WP效果最好。田间防效试验以50%复方甲基托布津和75%百菌清效果最好,在1000倍液时对斑枯病的校正防效分别达到93.6%和86.1%。  相似文献   

3.
丁述举 《中国棉花》2009,36(11):17-19
采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杀菌剂对棉花包衣种子进行再次处理结合苗期喷药,结果对棉花苗期病害的防治效果极显著优于对照和其它各处理,其死苗率、病苗率比对照(不用药)降低50%以上,病苗率降低27%左右,棉花的出苗率提高14%左右。  相似文献   

4.
采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爱苗乳油、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和苯醚甲环唑.多菌灵等8种药剂对花生疮痂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几种药剂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最好,单株结荚数多,果饱、果大,增产幅度最大;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差,增产幅度最小。  相似文献   

5.
香蕉黑斑尾孢霉[Cerospora musae Zimm]是闽南香蕉叶斑病的主要病原,4~5月的流行盛期叶发病率为40~100%.本文通过对多菌灵、代森锰锌等国内外十种杀菌剂进行抑菌和田间小区筛选表明:50%速克灵1500倍液和多菌灵加代森锰锌(2:1)800倍液在5~7月份喷药三次,每月一次,能控制该病的危害,防效分别为70.9%和69.3%.大面积使用成本较低的国产多菌灵加代森锰锌混合剂,防效达71%,是目前防治香蕉叶斑病较为理想的杀菌剂.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选用大生M-45,仙生,代森锰锌,代森铵在人参上进行防治人参斑病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上4种农药均有防治人参斑病效果,其中仙生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98.9%,并且具有治疗作用。大生M-45防效达97.1%,代森锰锌防效较差,防效为86.3%,代森铵防效最差仅为40.3%。  相似文献   

7.
三苯基醋酸锡防治甜菜褐斑病试验简报李秀芝(辽宁省建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甜菜褐斑病是甜菜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甜菜根产量与含糖。几年来,由于单一用药和多次施药防治,使甜菜褐斑病菌的抗药性增强,常用的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已不能控制其危害。为解决甜菜...  相似文献   

8.
人参的病害防治在人参生产上长期以来都是用药单一,基本是使用两代一多(代森铵、代森锰锌、多菌灵),防病效果逐年降低。为了探索更好的人参防病措施,吉林参王植保公司对人参的地上病害的防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总结了一整套的人参防病技术措施《人参安全优质高产植保技术》。该项措施受到了取得了示范户的普遍好评。2006年由我所将该项技术措施进行示范实验。示范证明:这一新的人参防病配套措施效果显著,于2006年8月26日进行田间调查,防治效果达90.3%。显著高于多年来一直延用的普通防病措施,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新技术,现将示范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采用叶面喷布苯菌灵(1.8克/升和甲基托布津(1.8克/升)防治芒果炭疽病,效果较敌菌丹(1.8克/升)代森锰锌(1.8克/升)和乙烯菌核利(1.8克/升)以及碱式硫酸铜(3.6克/升)的显著.而敌菌丹、代森锰锌和乙烯菌核利的效果又比石碱式硫酸铜和对照的显著.苯菌灵和甲基托布津处理中无病果百分率超过85%;敌菌丹、代森锰锌和乙烯菌核利处理中无病果百分率超过70%:而碱式硫酸铜处理中无病果仅18%.据观察,供试的所有药剂对芒果叶片、花朵和果实均无毒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对花生褐斑病田间防治效果好的杀菌剂,结合室内毒力测定(菌丝生长速率法和载玻片萌发法)和田间小区药效试验对四种杀菌剂与常规使用的杀菌剂多菌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室内毒力测定中,多菌灵对菌丝的抑制效果最强,抑菌率为91.4%;其余四种供试杀菌剂中以咪酰胺效果最好,抑菌率达85.6%;王铜效果最差;多菌灵对分生孢子的抑制率为60.9%,其余四种杀菌剂效果差异不显著。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咪酰胺2 000mg/kg对花生褐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达60.62%,远远高于对照药剂多菌灵(15.53%)以及其它三种供试杀菌剂。此外咪酰胺挽回32.28%的产量损失,也远远高于其它几种药剂。通过室内毒力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表明,田间杀菌剂防治花生褐斑病时,咪酰胺比对照药剂多菌灵具有更好的防治效果,适用于花生褐斑病重病地区。  相似文献   

11.
几种药剂防治香蕉叶斑病药效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香蕉叶班病是我区香蕉上为害较严重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蕉果的产量和质量。叶斑病病原苗上要有尾孢属(Ceroosporamusac)、小窦氏霉(Deightoniellatorulosa)、暗双孢零(Cordanamusae)和大茎点霉(Macroplomamusae)等4种真菌。这些病菌都引起枯叶、早衰、穗小和减产,果实失去商品价值。产区蕉农试用波尔多液、多菌灵、托布津、百菌清等常用杀菌剂进行防治,却未能控制病害的流行,为此,本站对几种新引进的杀菌剂进行防治试验,以筛选药效高的药剂,进行推广应用,控制购斑病的流行。现将1996年试验结果简介如下:材料和方法试验地…  相似文献   

12.
甜菜立枯病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菜立枯病病原菌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以Pythium debaryanum为主,其次为Rhizpctonia solani,在低温干旱条件下以Fusarium solani为主,其次为R.solani。不同杀菌剂对甜菜立枯病主要致病菌的抑菌效果不同,通过农药的合理混配可明显提高防病效果。二元混配制剂L1、三元混配制剂S6处理甜菜种子,甜菜立枯病病情指数显著低于福美双处理,对甜菜立枯病防效高、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3.
杀菌剂对桉树焦枯病菌的毒力测定及林地防病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2.7%二氢蒽醌悬浮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25%丙环唑乳油6种杀菌剂对桉树焦枯病菌进行毒力测定试验,并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和25%丙环唑乳油进行林地病害防治试验。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桉树焦枯病菌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戊唑醇的毒力最高,其EC50值为4.123 7 mg/L,其次是丙环唑,EC50值为68.052 8 mg/L,毒力最弱的是甲基托布津,EC50值为16 390.51 mg/L。代森锰锌、百菌清和丙环唑在浓度为1、5 mg/mL时,均可以完全抑制焦枯病菌产孢。施用代森锰锌、百菌清和丙环唑防治后,桉树林地病情指数分别比防治前下降了7.22%、15.53%、33.33%,对照区病情指数比防治前升高了28.33%。在病害发生之前施用代森锰锌或百菌清,可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一旦桉树苗圃或幼林发生病害,立即施用丙环唑,可起到有效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5种化学药剂对亚麻立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占种子重量0.3%的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对冬季亚麻立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福美双5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能有效防、控冬季亚麻立枯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通过福美双、百菌清、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多菌灵等5种农药对橡胶树基腐病病原腹状镰刀菌(Fusarium venfricosum)的毒力测定结果:参试的5种药剂在产品规范的使用浓度内都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其中,多菌灵的抑菌效果极显著地(P﹤0.01)优于其他4种农药,其有效浓度梯度实验结果表明,在500倍至1 200倍浓度之间,抑菌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花生疮痂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供试19种杀菌剂对花生疮痂病防效经室内抑菌作用测定与田间小区药效试验,从中筛选出具良好效果 的托布津、世高、速克灵和多硫超微多菌灵。进一步测试表明, 70%甲基托布津(浓度为2. 00g/L)和10%世高(浓 度为1. 00g/L) ,于发病初期开始,每隔10d连续施药2次防效较好。5种药剂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70%甲基托 布津可湿性粉剂2. 00g/L和10%世高水分散粒剂1. 00g/L的防效分别为80. 3%和79. 3% ,明显优于其它3种参试 药剂;与对照(CK)相比,果荚增产60. 8%和53. 9%。且世高能兼治锈病,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棉花铃病防治药剂筛选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棉花铃病连年对棉花产量造成严重损失而无有效防控措施的问题,于2017-2018年,在河南安阳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试验地,开展了防治棉花铃病药剂筛选及应用试验。结果表明,50%(质量分数,下同)多菌灵、75%代森锰锌、75%百菌清等6种杀菌剂中,50%多菌灵和75%代森锰锌与成膜剂高脂膜桶混后喷雾对棉花铃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能够显著增加棉花的产量。该研究可为棉花铃病的有效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以9种不同的杀菌剂单剂及其复配剂为材料,探索不同杀菌剂防治杂交水稻制种田稻粒黑粉病的效果。综合2 a试验结果,复配药剂“代森锰锌(711.1 mg/L)+大蒜素(16.7 mg/L)”防治稻粒黑粉病的效果最佳,2020年和2021年的田间防效分别为71.83%~79.36%和60.79%~61.38%,分别高于对照药剂爱苗14.56~33.06和26.41~32.31个百分点,且对种子活力和质量无明显不良影响,可以作为防治稻粒黑粉病的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19.
棉花黄萎病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黄萎病可通过施用化学药剂得到防治。种子处理结合田间6月中旬至7月中旬、8月上中旬喷施杀菌剂安索菌毒清、黄腐酸类物质(黄腐酸盐、生化黄腐酸),可有效地防治棉花黄萎病。在所使用的商品杀菌剂中,安索菌毒清防效最好,种子处理和生长前期喷施的防效均为100%,生长后期喷施的防效为75.8%。另外,新研制的2组试验材料抗侵染和抗扩展的效果均为100%,具有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茶云纹叶枯病在福安市穆云乡的发病原因,并开展了50%和瑞水分散粒剂、10%世高水分散粒剂、80%:大生M-45、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对茶云纹叶枯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50%和瑞水分散粒剂1000倍和10%世高水分散粒剂1000倍对茶云纹叶枯病的防效优于其它3种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