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以紧凑型玉米先玉335为试验材料,于吐丝期对其进行剪1/4叶片、2/4叶片、3/4叶片和剪2/4穗等减源和减库处理,研究改变源库关系,源库调节对玉米子粒产量及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源库变化对先玉335子粒干重和产量的影响均为源>库;对子粒体积的影响则为库>源。故维持玉米群体的源库平衡,保证总粒数和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量是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源库调节对籽粒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45000和75000株/hm2两个密度下,于吐丝期分别对大穗型玉米品种陕单902和小穗型玉米品种户单4号进行了剪50%叶、剪50%穗、断50%根等减源、减库处理,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库源调节与籽粒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减源处理对籽粒产量的影响大小为叶>根;源库变化对籽粒产量影响大穗型品种为源>库,小穗型品种为库>源;在源库同时减少50%时,两品种籽粒产量下降约50%。源不变,库容减少,源库比增加时玉米茎杆可溶性糖和物质残留率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下降20%~30%;库容不变,源减少,源库比降低时玉米茎杆可溶性糖和物质产留率降低,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同样下降20%~30%。始终维持源库在群体上的相对平衡是玉米高产栽培中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玉米不同株型群体库源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紧凑型掖单13号和平展型陕单9号在不同密度条件下群体库容量、源供应能力和库源比值与产量的形成规律研究结果发现,紧凑型比平展型玉米的总花数多,受精率高,耐密性好,库容量大,而且叶面积系数大,净同化率高.因而源供应能力强,群体库源比值和库容量实现率高,库源关系协调,产量潜力大.此外,提出了用群体库源比值,单位叶面积系数承受潜在库容量和库容量实现率作为衡量群体库源特征的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玉米群体自动调节研究进展,重点从群体叶片伸展特性,叶面积变化,干物质生产变化,库源关系,产量构成因素等方面阐述玉米群体自动调节机制,并提出了利用群体自动调节提高玉米产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关于玉米源库关系研究的若干进展与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十五"中期承担科技部"粮丰工程"课题以来,本研究团队通过在吉林梨树基点设置的田间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年份、不同年代品种、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灌水量、拔节初期喷施化控剂对玉米密植群体源库特征、产量及其关系的影响,以及在不同产量环境下玉米叶片干重对增加密度响应的差异及其后果。研究结果表明,玉米产量的高低往往取决于群体籽粒库的大小,但有效灌浆期间群体叶源的工作效率有时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玉米密植高产栽培实践中群体叶源过大往往是影响"大粒库"构建与充实及生育后期茎秆坚韧抗倒的重要原因。基于研究结果,总结提出了通过"缩叶源"实现"促根系、壮茎秆、扩粒库"协同的春玉米密植群体抗逆丰产调控技术原理,制定了以"选用高库源比值品种、深松深耕、中期控氮、水分运筹、化学调控"为主要内容的调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6.
高产春玉米群体库及源库流的综合调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不同密度和氮用量条件下研究了春玉米群体高产和超高产(12750-16000kg.hm^-2)群体库及源库流综合调控措施。试验在吉林省梨树县进行,设3,6,9,12万株.hm^-24个种密度和0,180,360,540kg.hm^-24个氮素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群体粒数、穗粒重、百粒重可反映群体的库数量和质量,粒叶比可反映群体源与群体库的数量关系;对于以高密度和高肥为水为基础的高产和超高产群体,提高群体粒数可同时克服库物流对产量的限制,是进一步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而提高群体粒数的关键是减少籽粒败育;粒叶比随密度增加而下降,通过增加密度来扩库的同时,应适当降低源增加幅度。  相似文献   

7.
肥料和密度对寒地高产玉米源库性状及产量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李明  李文雄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8):1130-1130
 采用4因素最优试验设计,探讨了肥料和密度对玉米源库性状和产量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密度和氮肥对玉米的源库性状影响较大,而钾肥和磷肥较小,4个因素变化的效应曲线均呈抛物线状。密度的影响在群体和个体源库性状上表现不同。库源比既受肥料水平的影响,也受密度的影响。当产量在极低水平到高产水平之间变化时,库源比与产量间呈正相关,但在高产阶段,产量与库源比间相关不显著甚至呈负相关。说明库源比在环境与作物相互影响过程中,不断进行源库的动态变化调节。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氮肥。在-γ水平下,磷、钾肥的产量效应主要是  相似文献   

8.
春玉米超高产群体结构与调控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玉米公顷产量高于15000kg作为超高产指标,基于2003~2006年课题组设在吉林省梨树县等地、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的100个高产区块的试验数据,从产量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源库关系等角度对超高产群体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春玉米超高产群体具有以下特征:超高产群体在拥有高量穗数的同时,仍保持良好的结实性,即超高产群体的总粒数明显高于一般高产群体;超高产群体的生物学产量明显高于一般高产群体,且收获指数仍保持在一定的高水平上;营养体建成期间高量的干物质积累是超高产形成的基础,而子粒形成及灌浆期间高量的干物质积累则是超高产形成的关键,二者缺一不可;超高产群体具有高叶面积指数(LAI)的同时,维持了较高的粒叶比。即与一般高产群体相比,超高产群体的源库关系是建立在更高水平上的相对平衡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年超高产试验研究与创建实践,提出了春玉米超高产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9.
玉米源、库、流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源、库、流理论是作物高产育种的热点问题之一,回顾了近年来玉米源、库、流的研究成果并阐述了玉米源、库、流的发展方向。并指出玉米源、库、流的协调发展是玉米高产育种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水稻群体源库质量特征及高产栽培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矫正光合势(APP)、总颖花量(TSM)作为衡量水稻群体源,库大小的指标,用势容比(P/S)籽粒充实度(FGG)作为衡量水稻源库关系协调程度的指标,将水稻群体的源库特征分为三类:库限制型群体,源限制性群体和源库协库群体,前两者的产量均不高,后者的产量有高有低,高产的称为源库优化型群体,低产的称为源库限制型群体,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水稻亩产600~700kg群体的高产栽培策略,总颖花量达3000万朵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提升吉林省玉米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综述了笔者所在研究团队提出的增源扩库群体结构挖潜技术、营养续补增源防衰技术、化控抗逆稳定高产群体技术等超高产关键技术,并将其与现有的相关技术进行集成,形成了适合于吉林省雨养区、半干旱区的两种技术模式,并以此创建了玉米超高产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冀西北玉米的库、源关系。方法相同环境和栽培条件下种植2个紧凑型品种——先玉335、郑单958和2个平展型品种——长城799、张玉117,在产量形成过程中对4种玉米的源、库协调关系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群体条件下超高产品种先玉335和郑单958的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均高于普通品种,开花后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增大,而且花后光合势与产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r=0.988**)。结论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是提高开花后群体光合势,即在较高的叶面积指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延长叶片的功能期,有利于库容的扩大和充实,从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3.
玉米130厘米大垄立体通透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130厘米大垄立体通透高产栽培技术自1997年开始研究,该技术是将65cm小垄变成130cm大垄,采取大垄上双行等距机械穴播不仅改善了玉米群体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还在更大程度上实现玉米扩源,强流和增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实验研究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总结目前玉米高产育种和栽培技术的成功经验出发,论证了玉米高产育种中几个问题的辩证关系。结合株型育种提出了群体的“库”“源”概念及作用类型,以区别于单株的“库”源”分析法;探讨了今后应加强的工作和不同育种方案中的主攻方向。其中包括:1.国外种质在本省推广的玉米杂交种中占57.6%,在高产育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后应采用直接利用与基础研究结合开发的方法;2.在良种与优化栽培的关系上主张库和源的关系与经济系数和生物产量关系相协调。  相似文献   

15.
杂交早稻库源关系特征与其调控途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探讨了杂交早稻的库源关系特征,指出在不同群体条件下库源关系是变化的。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杂交早稻是库源互作型,小群体条件下为库限制型,而大群体条件下则是源限制型。分析了杂交早稻库源关系的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通过探讨不同群体对玉米植株冠层结构、氮素吸收利用率、源库关系、产量等的影响,分析其内在的机理,旨在通过研究不同密度找出产量提高的限制因子,探索提高玉米产量的途径,对指导当地生产与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冀西北地区超高产玉米与普通玉米源库特征及其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比较研究了超高产玉米和普通玉米源库的特征及其关系.结果表明:群体条件下超高产品种 "郑单958"和 "纪元1号"的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量等源特性和穗粒数、百粒质量、穗粒质量、产量、经济系数等库特性均高于两个普通品种;表征源库关系的茎鞘物质输出率郑单958<纪元1号<张玉1号<四单19,4个品种茎鞘物质输出率差异显著(P<0.005);粒叶比郑单958>纪元1号>张玉1号>四单19,超高产郑单958与普通品种四单19粒叶比差异极显著;本试验条件下,超高产品种郑单958和纪元1号属源库互作型,适宜在冀西北地区推广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8.
玉米品种源库特性及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探讨了寒地玉米源库特点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试验选择了不同类型品种进行了减源限库处理。结果表明,品种间对减源和限库处理的反应存在差异。试验中采用的两个紧凑型玉米适于密植,尤其是DH808具有保绿特点,表现出源供应能力强而库调动光合产物能力弱的特点。两个平展型品种不耐密植,尤其是四单19的叶面积下降较快,而籽粒调动光合产物的能力较强。源库性状改变均影响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9.
水稻群体源库特征及高产栽培策略研究   总被引:46,自引:5,他引:41  
据作物源库理论,水稻不同品种的9类基本群体均可归属于源限制型、库限制型、源库限制型或源库优化型群体,其中源库优化型群体是高产群体。为获取水稻高产,小穗型品种(如早丰9号)宜塑造成速发稳降或速发缓降群体,大、中穗型品种(如盐粳187)宜塑造成稳发稳降或稳发缓降群体。650~700kg/667m#+2的群体,需有颖花3000万朵左右,籽粒充实度达到0.7~0.8,其势容比为16~18m#+2·d/万粒,直观标准相当于抽穗后第30d的群体叶面积(指数),应不低于抽穗时上三叶的最大叶面积(指数)。  相似文献   

20.
青贮专用型玉米种植密度对单株和群体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2002~2003年对青贮专用型玉米不同种植密度下,单株和群体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及单位面积生物产量变化的研究,探讨单株和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青贮专用型玉米只有保持单株和群体之间的平衡,即在一定的密度下保持较高的单株生产力,方能获得高产稳产.青贮玉米适宜密度为6.75×104~8.25×104株/hm2,青贮玉米营养体产量最高达91 125.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