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本文对山茶属金花茶组的系统分类作了订正。根据金花茶组的特性及变异性,合并了有7个种和5个变种.并将2个变种提升为新组合种.  相似文献   

3.
梁盛业 《广西林业科学》1995,24(3):143-144,142
金花茶组植物核型比较梁盛业(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南宁530001)金花茶植物的染色体是金花茶遗传物质的载体,对某一种金花茶来说,它都是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有其比较稳定的染色体组成。研究金花茶染色体,不仅有助于阐明各种金花茶的本质,且也将进一步阐明金花茶...  相似文献   

4.
以山茶属5种油茶组植物和20种金花茶组植物的叶片为材料抽提DNA,利用筛选出的16种多态性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将扩增出来的多态型谱带转化为0-1数据,利用0-1型数据聚类软件进行RAPD聚类分析,将5种油茶组植物分为3大类,20种金花茶组植物分为4大类,分类结果与张宏达分类系统大致相同,并对差异很小的一些物种提出了合并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防城金花茶、黄樽金花茶等14种金花茶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插穗,研究不同基质、不同生根剂种类及其浓度对扦插、嫁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心土+珍珠岩(1∶1)、黄心土+腐殖土(1∶1)为金花茶较理想的扦插基质,扦插成苗率分别为74.2%、73.4%;ABT、IBA、GGR、NAA 4种生根剂中,ABT 0.1~0.5 mg·L~(-1)、GGR 0.1~0.5 mg·L~(-1)有效地提高了金花茶的扦插成苗率,成苗率分别为71.8%、69.5%;14种金花茶扦插生根、嫁接难易程度差异较大,菊芳金花茶扦插、嫁接成苗率均较高,分别达84%、97%,柠檬黄金花茶、离蕊金花茶和贵州金花茶扦插和嫁接成苗率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6.
金花茶组植物核型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9种金花茶组植物在肇庆地区引种的早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从广西引种9种金花茶组植物,并对不同种金花茶苗木在造林2 a后的成活率、苗高和地径生长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防城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 var.phaeopubisperma)苗木成活率最高,达100%,珑瑞金花茶(C.longruiensis)苗木成活率最低,仅为73.3%;防城金花茶苗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最大,分别为41.6、1.018 cm,显著大于其他8种金花茶(P0.05),其中金花茶(C.nitidissima)苗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最小,分别为6.5、0.147 cm;不同种金花茶苗木成活率、苗高生长量及地径生长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苗木生长综合指标值分析表明,防城金花茶在肇庆地区的早期生长表现最好,在良种引种方面,可以适当选择防城金花茶。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山茶属金花茶组植物的核型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该组植物的核型特征为:染色体数目2n=30,染色体属于中等大小染色体,染色体组主要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随体数目为0—1对。核型属于“2A”、“1B”和“2B”类型,为对称性较强的核型类型。本文还研究了四种金花茶的核型。弄岗金花茶2n=30=26m(2SAT)+4sm;陇瑞金花茶2n=30=26m(2SAT)+4sm;武鸣金花茶2n=30=26m+4sm;凹脉金花茶2n=30=20m+10sm(2SAT)。其中陇瑞、弄岗和武鸣金花茶的核型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
探讨金花茶叶片解剖结构特征与抗旱性的关系,为金花茶的品种选育及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3年生的8种金花茶叶片为试验材料,对其解剖学结构特征及气孔特征进行测定,结合主成分分析,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塔姆岛金花茶的叶片厚度值最大为422.95μm,与其他金花茶的叶片厚度具有显著差异性,普通金花茶、罗斯曼金花茶、箱田金花茶的栅栏组织厚度值最大,凹脉金花茶的叶片厚度值和栅栏组织厚度值最小,气孔密度值最大的是普通金花茶,最小值为凹脉金花茶;8种金花茶呈现不同的抗旱性。叶片厚度、中脉导管直径、栅栏组织厚度、气孔密度可以作为反映金花茶抗旱能力的叶解剖结构特征指标,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了8种金花茶组植物的抗旱能力,结果为抗旱性最强的3个品种为普通金花茶、塔姆岛金花茶、多毛金花茶,抗旱能力最差的为凹脉金花茶。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从广西引种9个不同品种金花茶,并对其2年期间苗高和地径生长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防城兴金花茶成活率最高,达100%,珑瑞金花茶苗木成活率最低,仅为74.7%;防城金花茶的苗高生长量最大,为41.6cm,显著大于其他8个品种金花茶(p<0.05);防城金花茶的地径生长量最大,为1.018cm,凹脉金花茶次之,为0.896cm,两者皆显著大于其他6个品种金花茶(p<0.05);不同品种金花茶苗木成活率、苗高生长量及地径生长量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苗木生长综合指标值分析表明,防城金花茶在肇庆地区生长最好,在品种选择方面,可以适当引种防城金花茶。  相似文献   

11.
金花茶组植物叶表皮特征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8种金花茶组植物的叶表皮特征。结果表明,8种植物的叶表皮仅远轴面有气孔器存在,气孔椭圆形至卵圆形,气孔外拱盖表面多平滑,气孔外拱盖内缘近平滑、浅波状或波状;角质膜多为条纹、也有同时具条纹和颗粒或鳞片;外缘角质膜在气孔周围呈环形包围着气孔。不同种间叶表皮特征表现出一定差异,对部分种的划分有一定的分类鉴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吴儒华  何进生 《绿色科技》2012,(10):73-74,77
对金花茶组植物的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指出了防城港市分布金花茶组植物有3种1变种,面积约2117.5hm2。分析了造成濒危的原因:包括人为干扰;动物吃掉种子和害虫危害种子;物种自身特性及环境因素。根据实际,提出了有效的、切实可行的金花茶资源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不同金花茶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从而为金花茶的引种栽培提供参考,以3年生的12个金花茶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叶片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广西本地品种普通金花茶和越南引进品种多毛金花茶具有较低的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及较高的叶绿素含量,表明其利用弱光的能力最强;与其他品种相比,普通金花茶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能力和较高的光化学转化效率,其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可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并且生长更旺盛;越南引进品种罗斯曼金花茶对光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对光照要求较低,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越南引种金花茶的F_v/F_m值表现正常,表明6种越南引种金花茶适于在广西种植。普通金花茶和多毛金花茶的F_v/F_m和F_v/F_o值最高,表明其捕获激发光能的能力最强,并且其光系统Ⅱ的潜在活性最大。12种金花茶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具有显著差异,越南引种金花茶表现出了对广西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将原产广西的4种金花茶组植物引种到广东省江门市。结果表明:凹脉金花茶引种后生长正常;金花茶种子的发芽率最高可达80%;金花茶和细叶金花茶使用1 000 mg/L的NAA处理12 h后扦插生根率较高,最高可达95%;金花茶和平果金花茶在10月上旬的嫁接成活率高于3月上旬,最高可达80%。初步说明广东省江门市引种金花茶是可行的,繁殖试验为金花茶在该地的规模化繁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金花茶组植物花朵及不同花器官中多酚组分的组成和含量,为多酚组分在金花茶植物分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HPLC方法测定金花茶组22种植物全开期花朵的花瓣、雄蕊、萼片3类器官中9种多酚组分含量,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解析其与金花茶组植物分类的关系。[结果 ]在所测的9种多酚组分中,GCG、ECG、CG在全部样品中均检测到,而GA、GC、EGC、C、EC、EGCG在不等数量的样品中未被检测到。多酚含量最高的组分为EC,其次是EGC、GCG和ECG,剩余5种组分含量很低,前4种组分是花朵多酚总量的主要成分。在3类器官中,多酚总量及EGC、C、EC、EGCG、GCG、ECG 6种组分含量的排序为:萼片>雄蕊>花瓣;CG组分含量的排序为:花瓣>雄蕊>萼片;GA和GC组分含量的排序为:雄蕊>萼片>花瓣。聚类分析发现,雄蕊多酚组分聚类结果与各分类系统的相似率最高,达80.00%~90.00%,萼片多酚分类结果相似率为75.00%~88.89%,花瓣多酚分类结果相似率为58.33%~81.82%。[结论 ]金花茶花朵中多酚组分含量最高的为EC,主要...  相似文献   

16.
环境因素对防城港市金花茶组植物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防城港市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组植物资源进行数量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环境测量的方法,对防城港市金花茶组植物密度现状进行了呈述分析,研究了环境对防城港市金花茶种群动态影响。结果表明:防城港市金花茶的种群规模都比较小,分布面积和数量都在急剧地减少,概括出影响防城港市金花茶种群动态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7.
1.五室金花茶Camellia aurea H.T.Chang,产于越南谅山省。 la.广西五室金花茶(中华五室金花茶)C.aurea var.quinqueloculosa(S. L. Mo et Y. C. Zhong)S. Y. Liang, ined.产于广西扶绥。 2.金花茶(长柱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ha (Hu)Tuyama——Theopsis chrysantha Hu;Camellia chrysanthaform.longistyla S.L.Mo et Y.C.Zhong,产于广西邕宁。  相似文献   

18.
11种金花茶组植物叶片活性成分含量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选育开发利用价值高的金花茶优良品种提供参考,以11种金花茶组植物为材料,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其叶片中主要活性成分总黄酮、总多糖、总皂苷和茶多酚的含量,并进行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考查广西本地金花茶与越南金花茶叶片在药用价值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越南引种金花茶与广西本地金花茶叶片在药用活性成分含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越南金花茶中的多毛金花茶、厚叶金花茶、黄抱茎金花茶,药用价值较高,其叶片中药理活性成分总含量分别达到38.03%、38.91%、36.62%,具有较好的栽培与利用价值;广西本地金花茶中的普通金花茶、显脉金花茶和小花金花茶的叶片中,活性成分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9.
研究利用万深 LA-S 系列植物图像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对山茶属金花茶组下 12 个种进行叶片形态数量特征和表皮特征进行比较研究。植物图像分析结果表明,12 种金花茶属植物在 叶周长、叶面积、叶柄长、叶长、叶宽、叶厚、叶长宽比,以及叶鲜重和干重 9 个性状上差异均极显著, 9 个性状在相同种不同个体之间差异显著,说明金花茶组植物种间和种内的叶片形态上具有丰富的性状变 异,无法作为组下分类的依据,但为育种提供了良好的遗传基础。叶表皮形态观测结果表明, 12 个种的 叶片上表皮形态结构基本一致,无气孔分布,细胞均为不规则形,细胞间界限不清晰;12 个种的下表皮 均有气孔分布,并具腺点,但不同种的气孔形状和细胞垂周壁式样在一些种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腺点 形态也各不相同,这些性状在种内较为稳定,可为金花茶组的分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人工栽培的山茶花只有红、粉红、白等几种颜色,开金黄色花的山茶则举世罕见。国外育种学家曾千方百计地培育黄的茶花都未成功。1960年,我国科研工作者广西的悬岩峭壁间,首先发现了开黄花的山茶,命名为“金花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