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林业活动与温室气体的减排增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气中CO_2等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引起的全球变暖,威胁着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稳定大气CO_2浓度的措施中,森林和林业活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森林可吸收并固定大气CO_2,是大气CO_2的吸收汇和贮存库;而毁林是大气CO_2的重要排放源。通过适当的林业活动可增强碳吸收汇、保护现有的碳贮存,通过替代措施可减少化石燃料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因此,林业活动在未来减缓大气温室气体上升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阐明了全球和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在减缓大气CO_2浓度上升中的作用以及与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有关的减排增汇措施和潜力,以期对我国制定CO_2减排增汇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主要从国内外气体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和预防治理等方面对当前日益突出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各国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加以综合治理,气体污染物排放取得了显著的控制效果,呈明显下降趋势进行综述。同时,森林植被对气体污染物有一定吸收和净化作用,是防治空气污染一种有效补充工具,通过增加森林植被覆盖面积并合理配置绿植结构,可以从源头、过程及结果上起到对大气污染物的防治作用,从而达到净化大气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林业产业》2011,(1):120-120
世界气象组织(WMO)2010年11月24日宣称.包括能长期留存的二氧化碳、甲烷及一氧化二氮在内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已经达到了前工业化时代以来的最高值。WMO称:长期留存的温室气体带来的辐射效应(进入和脱离大气的辐射之间的差值)2009年提升了1%.从1990年起算则增加了275%.而二氧化碳气体的消散.即使排放立刻停止也需要100年.  相似文献   

4.
<正>20世纪以来的科学研究表明,全球气候正在发生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急剧变化,由于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大气增温效应明显加强,如果继续保持当前或高于当前的温室气体排放速率将会引起大气进一步变暖,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比工业化之前的时期升高5℃甚至更多。美国宇航局高级气候科学家、"全球气候变暖研究之父"詹姆斯·汉森指出:气候变化一旦达到临界点后,气候系统  相似文献   

5.
方染 《新疆林业》2010,(6):34-34
<正>通俗的说,碳汇林业就是指以吸收固定二氧化碳,充分发挥森林的碳汇功能,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减缓气候变化为主要目的的林业活动。中国目前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占世界碳排放总量的20%。森林是利用太阳能的  相似文献   

6.
正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这次有195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气候峰会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将全球气温控制在比工业化前(1750年前)不超过2摄氏度的范围内。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最新一期《温室气体公报》称,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在2014年再创新高,北半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在2014年春季超过了400ppm这个重要关口。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威胁,它意味着全球气温的升高,并将导致  相似文献   

7.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世界各国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汽车排放的污染物(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日益严重,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排放污染源有三个: ①汽车尾气; ②曲轴箱泄漏; ③油箱、化油器的燃油蒸发物和整车零部件的油漆、涂料及各种溶剂产生的蒸发排放物。为了治理汽车排放物对大气的污染,我国于  相似文献   

8.
森林土壤是温室气体重要的源和汇,在调节大气温室气体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众多研究显示,大气氮沉降对森林土壤主要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日益重要,尤其是在氮沉降严重的地区,预计到2030年,大气氮沉降的增加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将继续增加50%~100%。基于此,对我国近年来氮沉降对森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制定合理的森林资源和环境管理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20世纪以来的科学研究表明,全球气候正在发生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急剧变化,由于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大气增温效应明显加强。如果继续保持当前或高于当前的温室气体排放速率将会引起气候进一步变暖。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比工业化之前的时期升高5℃甚至更多。美国宇航局高级气候科学家、"全球气候变暖研究之父"詹姆斯·汉森指出:气候变化一旦达到临界点后,  相似文献   

10.
废旧木材资源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一部分,在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及减少固体污染物排放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笔者总结研究国内外废旧木材回收利用技术及其进展,并对木材废弃物产品的减排效益进行了综述,提出我国废旧木材回收利用资源化发展建议,为我国的废旧木材资源回收利用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玉清 《中国林业》2010,(15):28-28
最近,一系列科学研究证实,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工业革命开始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基本维持在28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左右,现在已经上升到387ppm左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会阻碍地面的逆辐射(长波辐射),导致地球表面热量不能正常散发,使气温上升,这就是所谓的“温室效应”。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最主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努力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相似文献   

12.
CO2作为一种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其源、汇及通量的精确测量备受关注.土壤呼吸是影响大气CO2浓度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土壤呼吸排放到大气中的CO2大约为68 PgC· a-1,约占大气CO2总量的10%(Raich et al.,1992;刘绍辉等,1997;高会议等,2009).但是,目前大范围准确地监测土壤CO2通量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陶瓷行业是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对象之一,对其排放的工业废气的治理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对25家陶瓷企业废气中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进行监测,同时对治理前后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治理后污染物浓度基本符合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提出了陶瓷行业大气污染物治理技术的改进意见,以期为该行业的工业废气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南京市2014~2016年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空间分配实践,梳理了影响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空间精准分配的因素,探讨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空间分配优化途径及方法。针对空间分配方法优劣、分配原则匹配度、分配参数匹配及提取精准度、技术人员专业度均为影响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空间精准分配的重要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空间分配分辨率、提高点源占比率、细化大气污染源分类分级、精确分配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优化空间分配参数等优化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空间分配的有效途径及办法。  相似文献   

15.
第一个国产工业固定污染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ZE—CEM2000]在深圳中兴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问世。该产品的研制成功及产业化,将打破我国工业废气污染监测技术和产品市场长期由国外产品一统天下的格局。 该系统是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开发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环保监测产品。它不仅能监测污染物的大气排放浓度,而且可以监测污染物排放总量,能对气体中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烟尘四种主要污染物实现24小时连续在线实时定量测量,具有测量动态范围广、测量精度高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  相似文献   

16.
邢倩倩 《绿色科技》2013,(7):183-185
对平煤股份三矿10号井煤场采用挡风抑尘墙进行了扬尘污染治理,通过治理大幅降低了煤场煤尘的产生量,改善了矿区及周边的环境,使储煤场外无组织排放监控点质量浓度不超过《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中无组织排放限值,即周界外质量浓度最高点无组织排放限值为1.0mg/m3,同时也减少了煤炭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卡片     
森林小火保护大气据《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报告显示,在森林里放几把小火,就可以大幅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全球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尤以气候变暖表现突出。由于全球工业化造成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使地球生态失衡,气候变暖。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打破了大气平衡,导致温度升高,使得北极冰川融化速度加快,由此引发的两种可怕后果正在逐步显现。一种是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据统计,近百年来,我国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近50年变暖尤其明显,使海平面上升了十几厘米。  相似文献   

19.
陆地生态系统对温室气体的排放有重要贡献,从而影响着全球气候变化。通量测量主要包括箱法、微气象学法、土壤浓度廓线法等。系统地介绍了箱法、微气象法、土壤浓度廓线法以及同位素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并且对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认为温室气体测定方法与其他学科以及新技术的结合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泰山区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及改善原因。收集泰山区2014年、2015年全年的SO2、NO2、PM10、PM2.5监测数据,分析了这4种污染物浓度的月度、年度变化特征,总结了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探讨了空气质量改善原因,并对污染治理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结果表明:①4种污染物浓度的月度变化明显,总体上是冬季最高、夏季最低,春秋季节居中;②年度变化明显,总体上2015年的月均浓度值低于2014年;③P值变化明显,秋冬季节P值大,春夏季节P值小。泰山区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明显,总体上冬季浓度较高,与其地理位置、降水量、冬季取暖有关。经过多个部门的努力,大气质量有所改善,未来应该将PM10和PM2.5的防治作为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