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休闲农业在推进乡村振兴稳步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不断促进农业第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农业发展、农村兴旺、农民幸福。明确青岛市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以挖掘出未来规划要点及优化路径,从而推进此类新型产业形态良性可持续发展。文中以青岛市休闲农业示范点为研究对象,运用基尼系数、最邻近指数法、核密度估计值等空间分析法,分析其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规律,同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探究示范点的相关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青岛市的7个区县示范点分布呈现出显著的集聚状态,但各区域发展较为不均衡。在影响要素方面地形地势因素、社会经济条件、区域路网条件和旅游资源禀赋4个方面都呈现与空间分布强关联性。基于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驱动研究,提出合理利用地区农业资源、加强示范点与自然景区联动、深入挖掘区域文化内涵、注重前期规划调研4点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福建现有的171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为样本,综合运用最邻近点指数、变异系数、网格维模型、核密度估计和相关分析法,从分布形态、均衡程度、分布密度3个维度定量分析福建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福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分布属凝聚型分布形态,具有较高集中性;示范点分布密度具有明显差异性,从闽东南向闽西北地区按4个梯度递减;示范点分布规律受景区、城市、交通等资源条件影响较大,呈现"傍景"、"环城"、"沿路"分布格局;同时,福建省休闲农业空间分布与人口结构、总GDP、私家车保有量和第三产业总值显著中度正相关,但与城镇恩格尔系数、农业第一产业比重相关性不大,说明福建省休闲农业发展与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有显著相关,但产业特色不明显,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认为福建各地休闲农业应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增强集聚能力,打造核心增长极;要因地制宜开发建设,培育品牌,促进差异化发展;要强化政策引导,促进产业耦合协调发展;要加强服务,强化支撑发展,进一步提升区域发展竞争水平。  相似文献   

3.
郭娟 《安徽农业科学》2023,(13):121-123
对安徽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整理了2010—2022年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并总结了其时空分布特征。选取经济基础、农业资源、旅游资源、基础条件四大因素11个指标,用SPASS软件与示范点分布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经济基础、农业资源对示范点分布的显著影响,旅游资源对其无明显影响。最后,提出了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区域协作;强化政府支撑,完善基础设施等建议,旨在为安徽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韦传慧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0):1722-1726
通过ArcGIS10.0和excel软件的技术支持,运用最邻近指数、洛伦兹曲线、地理集中指数、核密度估计和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对合肥市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进行定量化测度。结果表明,合肥市休闲农业空间分布模式为聚集型,但集中度不高。62.7%的休闲农业分布在距离市中心20~50 km的范围内,从行政区看,围绕市中心的四区密度明显高于外围四县一市;从地理区域看,巢湖北岸和西北岸、庐江县温泉区及周边为休闲农业的高密度区。  相似文献   

5.
科学合理的企业空间布局有利于休闲渔业经营单位减少资源调配成本,发挥区位优势。研究以海南省799个休闲渔业经营单位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最近邻指数、变异系数、核密度分析法、聚类和异常值分析,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从分布形态、分布均衡程度、分布密度三个维度对海南省休闲渔业经营单位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海南省休闲渔业经营单位整体上呈现集聚型的分布形态,集聚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琼北区、琼南区、琼西区、琼东区、琼中区;(2)海南省休闲渔业经营单位的空间分布密度具有显著差异性,形成南北两极,零星集聚,沿海环绕内陆的密度特征,密度梯度自沿海向内陆呈现4个等级的递减差度;(3)海南省休闲渔业经营单位的空间分布受到交通、市场、景区区位因素的影响显著,符合“沿路”、“环城”、“傍景”的分布规律;同时,人口规模和经济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休闲渔业经营单位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可为优化海南省休闲渔业企业选址,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2010—2017年165个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为研究对象,通过最邻近指数分析、核密度分析、Voronoi图三步迭代法、空间自相关分析、缓冲区分析、双侧相关性检验等方法,对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的分布类型、分布密度、分布聚类、空间自相关性等进行了描述;并对有可能影响湖北省休闲农业发展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显示,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的分布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集聚,其中,鄂东地区分布最为密集。休闲农业的分布受海拔、交通区位、市场环境因素影响明显,地方经济、人口密度逐渐变得次要。  相似文献   

7.
基于休闲农业兴趣点(POI)大数据,运用Ripley's K函数、核密度估计和回转半径等GIS空间分析方法,对郑州市休闲农业空间分布及其不同类型服务产品的分异特征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郑州市休闲农业空间分布整体上形成"一轴两带多核"的发展格局,局部热点区域分散分布,如惠济区的古荥镇、二七区的侯寨乡、新郑市的郭店镇等;各主类中农事体验类数量占比最大,休闲观光类和农业科技类次之,而乡村文化类和特色村镇类占比最少;休闲农业总体上呈显著聚集型分布模式,且不同的主类在多尺度上的空间聚集表现不同,农事体验类区位布局选择的空间尺度范围较大,农业科技类次之,而休闲观光类区位选择的空间尺度范围则最小;郑州市休闲农业旅游资源总体上构成了距离城市中心约20~40 km的一日游圈层和60~80 km的二日游或多日游圈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广西农业生产效率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提高广西农业生产效率.[方法]利用DEA模型对2004~2013年广西14个地市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测算,采用Moran's I和LISA指数对其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利用T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总体上来看,从2007年开始广西农业生产效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只有北海市农业生产效率一直保持有效值;规模效率下降是广西农业生产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除梧州市和防城港市外,其他地市农业规模效率均呈不变或递减状态;区域农业生产效率发展极不平衡,呈从南向北、东向西递减空间分布格局;2012和2013年广西农业生产效率逐渐开始出现集群效应,并以北海市为中心,发生了从低—低聚集到高—高聚集效应的变化.单位农机投入、单位化肥施用强度、政府投入、教育扶持力度对广西农业生产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农业科技对广西农业生产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建议]应强化政府引导、促进经济与农业同步协调发展、实现资源互补、发展优势产业、增强北部湾经济区的辐射作用、发挥区位优势、强化空间溢出效应、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加大农民培训力度等,以实现广西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典型边缘区肇庆市的101个休闲农业点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软件探讨休闲农业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肇庆市休闲农业点数量总体偏少,空间分布差异明显,等级分布呈现"高等级集聚,低等级分散"的特征;不同类型休闲农业布局缺乏合理性,村落乡镇型休闲农业占比最高,为51%,鼎湖区兼有全部类型的分布;空间分布密度呈现"大集聚、小分散"的分布格局,以高要-端州-鼎湖组团密度最高,且主要沿高速公路与河流分布;空间自相关性不明显,不同地区间的休闲农业呈负相关,热点区分布在怀集与广宁,冷点区分布在封开与德庆;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等自然因素和政策环境、农业基础、旅游资源及交通网络等人文因素是影响休闲农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肇庆市休闲农业空间合理布局需要加强政策规划与引导、协调不同类型休闲农业发展、创新休闲农业产品、加强区域合作以及完善交通条件等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0.
以江苏省630家省级创意休闲农业品牌主体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核密度估算、近邻分析等方法,对其空间分布类型、均衡度、热点、关联地理要素等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剖析了不同因素对创意休闲农业品牌主体空间分异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①江苏省创意休闲农业整体上呈...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14年江苏省59家星级示范企业名单,运用最邻近指数方法分析江苏省休闲农业星级示范企业的空间分布类型,运用可达性方法分析江苏省休闲农业星级示范企业的可达性条件。结果表明:1总体看来,江苏省星级示范企业的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2苏南和苏中的星级示范企业的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苏北的星级示范企业的空间分布类型为均匀型;3三星级示范企业的空间分布类型为均匀型,四星级和五星级示范企业空间分布为凝聚型;4江苏省星级示范企业的发展呈现了徐州总数最多、南京五星级最多、无锡和南通总数第二的四足鼎立格局;5江苏省星级示范企业的可达性条件较好,然而湖泊等水域的星级示范企业的可达性较差,大约40%的县域单元可达性落后于江苏省平均水平,主要分布在苏州市区和苏北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2.
张桂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895-5897,5988
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休闲农业发展评价模型,确定了评价因子权重,并对湖南省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湖南休闲农业发展总体处于中等水平,长株潭区、环洞庭湖区发展较好,湘中南区发展水平居中,湘西山区休闲农业发展相对落后。  相似文献   

13.
从乡土性、季节性、多功能性、综合效益性4个方面总结了休闲农业的特性,认为休闲农业功能主要是教育功能、游憩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分析了湖南省休闲农业的成就和优势,认为湖南省休闲农业初步实现了休闲农业多样化、发展势头强劲、管理逐步完善,其主要优势在于丰富的乡村景观资源、客源市场以及道路与交通的改善。总结了湖南省休闲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即规划不科学、专业人才匮乏、管理与服务不规范、产业链条不完善、营销意识与手段欠缺,在此基础上提出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强调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综合效益,促进产业升级,加强营销力度。  相似文献   

14.
休闲农业作为拓展城市旅游的朝阳产业,满足了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游憩需求,同时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未来储备。笔者以郑州市为例,综合空间地域、分布类型、交通可达性等多种因素,对郑州市休闲农业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评价,并针对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从规划合理性、类型多样性、空间可达性和提高参与性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推动郑州市休闲农业的合理化均衡化发展,同时也为城市规划、旅游规划、政府合理优化景点布局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发展休闲农业对促进农村生产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SWOT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湖南省休闲农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针对制约湖南休闲农业发展的相关因素,提出了加强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布局,提高经营水平、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发掘地方文化资源、加强市场推广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湖南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策略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分析湖南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其优越条件,提出了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思路:开展新型农业休闲模式;合理布局;准确定位;规范市场;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揭示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剖析其影响因素,探索适宜建设都市农业休闲核心区路径,进一步优化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格局。【方法】以大湾区内地九市 160 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为研究样本,结合区域休闲农业年营业收入、接待人次,采用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估计和 GIS分组分析的方法对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通过缓冲区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影响其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结果】肇庆、中山、东莞等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数量较多,但营业收入和接待人次较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平均实际最邻近距离为 7.90 km,理论预期最邻近距离为 9.27 km,最邻近指数 R=0.85 < 1;核密度分析呈现 1 个“Y”状高密度区和 2 个点状次高密度区;根据伪 F 统计量,大湾区内地九市各县(市、区)可分为 3 个组别;城市总体规划缓冲区 20 km 范围内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数量最多,休闲农业与经济状况、旅游资源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凝聚分布态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的高密度区和次高密度区,适宜建设乡镇振兴示范带、乡村精品旅游线路、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单位等。内地九市中,形成两个休闲农业发展较好的组别,包含广州市从化区、增城区,惠州博罗县,东莞市,中山市,佛山市顺德区,珠海市斗门区和江门市新会区,适宜建设都市农业休闲核心区。休闲农业旅游的布局主要受到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和区域特色农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孟亚萍  李维  彭亚琼  陈瑾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1):100-102,111
立足于湖湘地域文化,以休闲观光农业为研究对象,探讨湖南休闲观光农业中湖湘文化的应用。通过对湖湘文化的设计元素进行提炼,提出了以湖湘地域文化为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设计理念和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9.
对莆田市休闲农业发展影响要素和现状进行分析,得出莆田发展休闲农业具备许多优势条件;根据莆田独特的农业产业体系提出以"区"为成长单元,以"圈"为集聚重点,构建"八区八圈"的布局构想。针对莆田独特的地域特色提出要培育三大特色品牌、优化地域元素、加强同城信息交流以及高校联盟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