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文昌鸡NPY基因和IGF-1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NPY、IGF-1基因对文昌鸡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00日龄NPY AA型个体平均产蛋数(88.95枚)与NPY aa型个体平均产蛋数(81.55枚)相比差异显著,NPY基因以加性方式作用,其中300日龄产蛋数加性效应值为-0.252(P<0.05)。IGF-1基因同样以加性方式作用,其中300日龄产蛋数加性效应值为0.199(P<0.05)。300日龄IGF-1 bb型个体平均产蛋数(89.03枚)与IGF-1 BB型个体平均产蛋数(82.61枚)相比差异显著,400日龄IGF-1 bb型个体平均产蛋数(137.84枚)与IGF-1 BB型个体平均产蛋数(127.82枚)相比差异显著;IGF-1 bb型个体平均连产天数(3.38 d)分别与IGF-1的BB、Bb型个体平均连产天数(2.96、2.78 d)相比差异均显著。  相似文献   

2.
文昌鸡神经肽Y基因多态性与开产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文昌鸡神经肽Y基因(NPY)的多态性及其与开产性状的关系,为高产文昌鸡的育种提供资料。[方法]通过PCR-RFLP方法检测文昌鸡NPY基因Dra I位点上的多态性,分析其基因型、群体的遗传稳定性以及该位点多态性与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和开产蛋重的关系。[结果]文昌鸡在NPY基因Dra I位点上有3种基因型(AA、AB、BB);基因型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不同基因型间的开产日龄、开产蛋重差异不显著(P〉0.05),开产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文昌鸡NPY,基因Dra I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其基因多态影响开产体重。  相似文献   

3.
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白耳鸡催乳素(PRL)基因调控区和神经肽Y(NPY)基因转录起始区的多态性,并分析PRL、NPY基因单基因型和聚合基因型与72周龄产蛋数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PRL基因调控区基因型AA和NPY基因转录起始区基因型CC与72周龄的产蛋数显著相关(P0.05),AA型对产蛋数的加性效应值为3.65,显性效应值为-0.24;CC型的加性效应值为3.22,显性效应值为-0.76。两种有利单基因型的聚合个体AACC型72周龄的产蛋数与其他基因型聚合个体(除ABCD型外)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基因效应分析表明,两基因间的互作效应并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以神经肽(NPY)基因为候选基因,利用PCR-SSCP技术检测该基因的SNPs,并分析基因多态性与邵伯鸡母系母鸡的开产日龄、开产蛋重、开产体重以及300日龄总产蛋数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显示,在NPY基因上发现1个SNP位点,带有1对等位基因A和B,基因频率分别为0.35和0.65;不同基因型仅与开产体重性状间有显著相关,表现为基因型AA个体的平均开产体重比基因型AB个体的平均开产体重重119.03 g,且差异显著(P<0.05),基因型AA个体的平均开产体重比基因型BB个体的平均开产体重重47.6 g,但差异不显著(P>0.05);基因型BB个体的平均开产体重比基因型AB个体的平均开产体重重71.43 g,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利用PCR—PstⅠ—RFLP技术对德化黑鸡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的5′端调控区进行多态性分析,并探讨了多态性与产蛋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该调控区的扩增产物用PstⅠ酶切检测出3种基因型AA、AB、BB。利用最小二乘分析研究了该多态位点对产蛋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多态位点对开产日龄没有显著影响,对240日龄产蛋数和300日龄产蛋数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AA基因型的240日龄产蛋数和300日龄产蛋数显著高于AB基因型和BB基因型,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AB基因型的240日龄产蛋数和300日龄产蛋数高于BB基因型,但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以清远麻鸡、白耳鸡、鹿苑鸡、藏鸡和S2系为试验素材,利用PCR-SSCP技术对核受体辅激活蛋白1(NCAO1)基因编码区进行SNP检测和基因型的判别,探讨NCAO1基因作为影响鸡产蛋性状候选基因的可能性。结果显示:在NCOA1基因的第3和第12外显子上分别发现一个SNP位点,其中第3外显子10155007处发生了T→A突变,检测到AA、AB、BB3种基因型;第12外显子108273423处发生了C→T突变,检测到CC、CD、DD3种基因型。χ2检验表明突变产生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在各品种(系)间差异极显著(P<0.01),A、C基因在蛋用型的地方品种白耳鸡中频率较高,B、D基因在肉用型的地方品种清远麻鸡、藏鸡和肉用型培育品系S2系鸡中频率较高。不同基因型与S2系鸡的开产日龄(AFE)、开产蛋重(WFE)、连产天数(CL)及300日龄产蛋数(EN)之间的最小二乘均数分析显示:AA基因型个体的连产天数比BB型个体多0.59 d,开产蛋重重0.6 g,300日龄产蛋量高7.76%,且差异显著(P<0.05);CC基因型个体比DD型个体的连产天数多0.51 d,开产蛋重重1.04 g,300日龄产蛋量高9.07%,且差异显著(P<0.05);组合基因型发现,基因型AACC个体的开产日龄、连产天数和300日龄产蛋量均高于BB、DD基因型组合。因而,初步推断NCOA1基因是影响鸡产蛋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连锁。  相似文献   

7.
 以邵伯鸡核心群母系母鸡为试验材料,利用PCR SSCP技术检测核受体辅激活蛋白1(NCOA1)基因的SNPs,并分析基因多态性与开产日龄(AFE)、开产蛋重(WFE)、连产天数(CL)及300日龄产蛋数(EN)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显示:在NCOA1基因的第3和第12外显子上分别发现1个SNPs位点,其中第3外显子10155007处发生了T→A突变,检测到 AA,AB,BB 3种基因型;第12外显子108273423处发生了C→T突变,检测到CC,CD,DD 3种基因型。不同基因型与各性状间有显著相关,其中AA基因型个体的连产天数比BB型个体多0.59d,开产蛋重重0.6g,300日龄产蛋量高7.76%,且差异显著(P<0.05);CC基因型个体比DD型个体的连产天数多0.51d,开产蛋重重1.04g,300日龄产蛋量高9.07%,且差异显著(P<0.05);组合基因型发现,基因型AACC个体的开产日龄、连产天数和300日龄产蛋量均高于BBDD基因型组合。因而,NCOA1基因可作为鸡产性状的标记基因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中。  相似文献   

8.
使用SSCP技术检测FSHβ、ESRα的SNPs位点,分析鸡FSHβ、ESRα基因多态性及其合并基因型与产蛋性能的相关性,为寻找玫瑰冠鸡产蛋性能相关分子标记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玫瑰冠鸡和海兰褐蛋鸡群体中分别检测到FSHβ(A-173G)和ESRα(G-78416T、A-119854T、C-158689G)4个多态位点,其中A-173G位点、A-119854T位点、C-158689G位点AB型对玫瑰冠鸡300日龄产蛋数有显著影响(P0.05);ESRα基因单倍型GTC个体的开产体质量和300日龄产蛋数高于单倍型GAG,是2种鸡的优势基因型;FSHβ、ESRα合并基因型中玫瑰冠鸡H6型的初生质量显著高于H1基因型(P0.05),海兰褐蛋鸡H1型的开产蛋质量显著高于H9、H10及H12合并基因型(P0.05),开产日龄显著早于H11基因型(P0.05),300日龄产蛋数显著高于其他合并基因型(P0.05)。因此FSHβ(A-173G)、ESRα(A-119854T)、ESRα(C-158689G)AB型与FSHβ、ESRα合并基因H6型有望作为与玫瑰冠鸡产蛋性能相关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9.
以GH和POU1F1作为影响鸡繁殖性状的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白耳鸡GH外显子4和POU1F1外显子3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分析GH、POU1F1单基因型和两基因聚合基因型与72周龄产蛋数的关联.结果表明,GH基因exon4(C2338G\C2341T)的突变和POU1F1基因exon3的突变(A5331T)基因型CC与白耳鸡的72周龄产蛋数显著相关(P0.05),基因型AA、CC对产蛋数的加性效应分别为3.80和3.57.聚合基因型AACC个体72周龄产蛋数(除基因型ABCC外)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基因间的互作效应不显著(P0.05).扩繁F1代聚合基因型AACC个体72周龄产蛋数与前一世代相当.  相似文献   

10.
以PRL和POU1F1为影响鸡产蛋数的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白耳鸡PRL基因调控区和POU1F1基因外显子3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分析PRL、POU1F1基因多态位点和两基因聚合基因型与72周龄产蛋数的关联。结果表明:PRL调控区的插入/缺失基因型AA型和POU1F1基因exon3的突变(A5331T)基因型CC型与72周龄产蛋数显著相关(P0.05),AA、CC型对产蛋数的加性效应分别为3.65和3.57。聚合基因型AACC型个体72周龄产蛋数(除AACD型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基因间的互作效应并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