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已知拟南芥和水稻生长素响应因子(ARF)蛋白质序列对毛竹基因组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显示,毛竹基因组编码39个ARF转录因子;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毛竹ARF基因家族进行分析显示,毛竹ARF基因家族具有进化上的保守性;采用RT-PCR技术研究毛竹竹笋形成过程中ARF基因家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在竹笋形成过程中ARF18和11-2基因分别在笋芽萌动和笋体形成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而ARF6-2基因参与竹笋发育的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3.
4.
5.
植物的表型可塑性是同一基因型受不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不同表型特征,是性状对异质环境的权衡,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与表达。通过系统梳理了植物表型可塑性研究发展的基本脉络,聚焦了气候、地理以及生物环境对可塑性的影响及其响应机制;总结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今后植物表型可塑性研究的几个重要方向。认为国内表型可塑性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尤其是多因子对植物可塑性影响的过程与机制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6.
对11年生短枝木麻黄种源小枝的营养元素研究表明,各元素在种源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短枝木麻黄平均灰分含量为4.18%.一些营养元素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如N与P,P与K,P与Zn,Mg与Ca、Fe,Zn与Fe、Mn之间呈显著正相关.41个短枝木麻黄种源营养元素的地理变异表明,仅K、Fe与种源原产地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他营养元素呈随机变异,与原产地地理气候因子的关系不紧密.回归分析表明,各营养元素中仅Mg元素与种源胸径、树高生长关系紧密,胸径与Mg的线性方程为:y=5.457+1.835x,r=0.415,P<0.01;树高与Mg的线性方程为:y=7.865+1.925x,r=0.421,P<0.01. 相似文献
7.
以高山栲(Castanopsis delavayi)分布区域内的11个种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叶片厚度、叶片硬度、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片干物质含量和低温敏感性6个功能性状,分析了高山栲叶功能性状种群内的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高山栲种内叶性状的总变异系数为7.3%~41.6%,种内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间、种群内和个体内3个层次,种群间的变异是所有叶功能性状种内总变异的主要来源;比叶面积与厚度、于物质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叶面积显正相关关系,硬度与叶面积、干物质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叶面积主要受年降水量和经度的影响,比叶面积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年均温、海拔和最冷月气温.表明高山栲种内存在较大的变异,一个种群性状的平均值难以代表整个物种的性状;环境条件是影响种内变异的主要因子,不同的环境因子对种内变异的影响不同,分布区中部的生境不一定是最佳的,而分布区边缘的环境也不一定是贫瘠的;高山栲分布区内的不同种群通过形成不同的功能性状组合来适应各自的生境,对于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环境条件对甘薯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薯营养品质性状主要由遗传基因控制,但环境条件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为了解环境条件与甘薯营养品质的关系,本文就栽培地点、施肥及栽插期等环境因子的改变对甘薯品质的影响作一探讨,以便制订提高品质的栽培措施。 材料与方法 (一)不同地点栽培试验 1987年选用苏薯2号、冀65-2、徐薯18、皖197、辽205、许25-71等6个品种分别在南京、合肥、徐州、济南、石家庄和郑州6 相似文献
9.
梭梭构件格局的环境变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构件理论和分形维数研究了梭梭构件格局及其生境间的变化.结果表明:梭梭各构件的生长势总是趋于集中在某一范围内;分枝格局分形特征是一种分形结构,分形维数为1.367~1.566,存在自相似性,揭示了它的结构复杂程度和占据空间的能力;梭梭构件格局生境间的变化表现在不同生境下梭梭的构件构型特征上有明显区别,在阳坡和坡顶主要趋于"聚集型",在阴坡和坡底主要趋于"游击型".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宁猴6号菌丝生长的营养需求和环境条件。结果表明,适宜宁猴6号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淀粉,最佳氮源是麦麸,最佳碳氮比是30:1,宁猴6号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0℃,培养基最适含水量为65%,最适PH值为5。 相似文献
11.
厚壁毛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分配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蒽酮比色法,对不同年龄厚壁毛竹叶、枝、秆、蔸、鞭、蔸根、鞭根7器官构件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及其分配格局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竹叶可溶性糖的含量较高,平均为7.89%,淀粉含量较低,只有4.42%;竹蔸、蔸根、鞭根和鞭的淀粉含量较高,分别可达15.02%,13.40%,12.02%和5.03%;而可溶性糖的含量较低,说明鞭、蔸、根是主要的营养储藏器官。(2)随年龄增长,竹叶、枝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变化不大,而竹秆、竹蔸逐渐升高,从Ⅰ度竹至Ⅵ度竹,竹秆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分别由1.68%、2.26%增加到6.10%和4.48%;竹蔸也分别由0.48%、8.62%增长到2.02%和22.35%,但竹鞭淀粉含量则显著降低,由幼龄鞭的10.26%锐减到老龄鞭的0.07%,减少了150倍。总之,厚壁毛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在器官构件层次上存在较大差异,且受年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毛竹笋品质的区域分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福建省选取8个不同区域采集鲜笋,对其营养成分及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统计分析。在8个不同区域间毛竹笋营养成分中粗蛋白及维生素C含量差异达到0.1显著水平,其他营养成分虽有差别,但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而矿质元素中N和Cu、Fe、Mn的含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余矿质元素未表现显著差异;对毛竹笋中的重金属Cd进行测定,发现Cd在各区域毛竹笋中都存在,其含量在各区域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对8个地区毛竹笋差异显著成分进行最小显著差数法(LSD)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地区差异对毛竹笋的品质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研究竹阔混交林中毛竹与伴生树种间生态关系,寻找适宜混交比例,从生态位角度为竹阔混交林优化经营提供依据。采用样方法对天宝岩自然保护区的竹阔混交林进行群落调查,以不同混交比的竹阔混交林作为不同资源位,运用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生态位重叠指数、生态位相似性比例指数,分别测定并分析竹阔混交林乔木层与更新层各树种间的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1)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反映情况一致;栲树、米锥、拟赤杨作为毛竹优势伴生树种,其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都很大,生态适应能力强,对群落结构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2)各树种间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不高,对毛竹的生态位重叠指数也不高,除了栲树生态位重叠指数Lhi值为0.509,其余树种Lhi值均小于0.5,说明毛竹与大多数树种存在较大的生态异质性与资源利用差异性,彼此间可形成稳定的共生关系。3)整体上常绿树种较落叶树种的生态位宽度大,对毛竹的生态位重叠也相对较大,当毛竹所利用的资源不足时,也更易对其造成潜在的竞争。4)竹阔混交林混交比在15%~20%时,毛竹的密度和地上生物量最大;当混交比过大时,毛竹逐渐失去群落中的优势地位,它与阔叶树形成的共生协同关系更多转变为了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14.
雷竹笋重金属含量及其与施肥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了解高效栽培雷竹笋重金属含量(质量分数)现状,探讨施肥和竹笋重金属含量的关系,采集了浙江省雷竹主产区70个样点的竹笋样品进行测定,布置了肥料试验.结果表明,高效栽培雷竹笋重金属镉(Cd)、铅(Pb)、锌(Zn)、铬(Cr)、铜(Cu)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009 mg·kg-1,0.093 mg·kg-1,8.780 mg·kg-1,0.026 mg·kg-1和0.830 mg·kg-1,对照我国蔬菜卫生标准,研究区雷竹笋均未出现重金属超标现象.相关分析显示,竹笋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全量无显著相关性,但与土壤重金属有效态之间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定位试验表明,不同施肥量处理间竹笋重金属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但有机肥化肥混施处理竹笋Pb和Cu含量明显高于纯化肥处理.雷竹覆盖区与不覆盖区间竹笋重金属含量没有实质性差异.表3参18 相似文献
15.
16.
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研究了雷竹笋的采后生理变化和保鲜技术.结果表明,臭氧(O3)、0.3% VC+0.5%柠檬酸、0.05%多菌灵处理对雷竹笋均有较好的保鲜效果.采后雷竹笋经O3处理、4 ℃下贮藏可显著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和丙二醛的生成,降低呼吸强度,延长保鲜期25 d以上.而对照的试样由于微生物的侵染不到10 d就腐败变质.另外,O3处理结合气调包装能有效降低竹笋总糖的消耗,减缓纤维化作用,较好地保持原有的风味和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7.
比较不同贮藏温度下自然干燥的毛竹种子贮藏2.5年后的发芽力,分析种子含水量对不同温度条件下贮藏2年后的毛竹种子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和适度干燥是保存毛竹种子生活力的重要因素,单独的低温处理效果不显著,干燥和低温相结合是保存毛竹种子的有效手段.贮藏温度直接影响毛竹种子贮藏最适含水量,温度越低,最适含水量越高,保持较高种子生活力的适宜含水量范围越宽.4℃条件下毛竹种子保存的最适含水量为7.45%,25℃条件下毛竹种子保存的最适含水量为6.46%,但同样在适宜的含水量条件下25℃的储存效果没有4℃好.4℃贮藏后的种子内MDA含量明显低于25℃贮藏的种子,抗氧化酶POD、SOD和CAT活性则显著高于后者.适度干燥的种子内MDA含量显著降低,抗氧化酶活性明显提高.提高种子的抗氧化能力、减轻膜质过氧化是低温和适度干燥的毛竹种子贮藏期间有效保持种子活力的主要生理生化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林启训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0(4):532-537
采用热泵干燥装置探讨了绿竹笋脱水特性 .建立了置信水平 >99%、吻合性好的因素指标回归方程 .分析了杀酶时间、风温、风速及装料量等因素对脱水效率、能耗量、制品色泽、粗纤维及总糖质量分数等指标的影响 .以脱水效率最高、能耗量最低、制品粗纤维及总糖质量分数变化最小为目标函数 ,制品色泽优良为约束条件 ,优化出切分厚度为 (2 .5± 0 .5 ) mm的绿竹笋热泵脱水工艺方案 :杀酶时间 90 s、风温 65℃、风速 1.5 m·s-1、装料量 3.4 kg· m-2 .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揭示厚竹Phyllostachys edulis ‘Pachyloen’在孕笋成竹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分布特征和动态变化,探索内源激素对厚竹孕笋成竹的调控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潜伏芽(鞭芽)、笋芽、冬笋、春笋和新竹中的吲哚-3-乙酸(IA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质量分数,并分析差异性。结果表明:厚竹中IAA和ABA质量分数显著高于GA3和ZR。笋芽膨大期同种内源激素及内源激素总量在潜伏芽、笋芽和冬笋之间差异不显著。竹笋快速生长期,春笋笋箨中的IAA和ZR显著高于潜伏芽,IAA,ABA和ZR显著高于笋肉,笋肉中ABA显著低于潜伏芽。新竹长成后,竹枝和竹叶中内源激素质量分数表现为ABA > IAA > ZR > GA3,而竹秆和蔸根中则为IAA > ABA > ZR > GA3。孕笋成竹过程中,不同内源激素及其比值的动态变化不同,其中孕笋过程中IAA,ABA和GA3,ZR/IAA,ZR/GA3和GA3/IAA变化显著,成竹过程中IAA,ABA,ZR/ABA,ZR/IAA,GA3/IAA和ZR/GA3变化显著。内源激素的种类、质量分数及相互间的协调或拮抗作用对厚竹的孕笋成竹具有重要的促进或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20.
为优化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复合经营的立竹密度,以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3种立竹密度D1(1 500~2 500株·hm-2),D2(2 500~3 500株·hm-2),D3(3 500~4 500株·hm-2)的陡坡地粗放经营毛竹林为对象,调查分析了不同立竹密度毛竹林下多花黄精种群生长状况和生物量积累与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毛竹林立竹密度对多花黄精地径、叶片叶绿素值和各构件生物量分配比例影响不明显,而对多花黄精种群密度、株高、各构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积累有一定的影响,均随着立竹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不同立竹密度毛竹林下的多花黄精生物量分配格局均为地下块茎>根、叶、地上茎,地下块茎生物量分配比例占70%以上,显著大于生物量分配比例差异不明显的其他器官(P<0.05)。立竹密度是影响毛竹林下多花黄精种群生长的重要因素,在试验毛竹林立地条件和经营水平情况下,毛竹?鄄多花黄精复合经营适宜的立竹密度为1 500~2 500株·hm-2。图1表6参2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