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降低茶叶农药残留的农艺措施及技术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中较高的农药残留是茶叶生产中面临的不可忽视问题,严重影响茶叶品质和质量。本文主要总结了降低茶叶农药残留的农艺措施和主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
对茶叶中农药残留进行风险评估,认为通过饮茶摄入农药残留的风险较低。就风险管理应该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如加强茶叶组织化生产、风险评估与标准制修订以及加强禁用农药和常用农药的监管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当前茶叶中农药残留的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技术,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旨在找出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的最佳切入点。在茶叶农药残留检测上寻找规律并提出意见建议,对茶叶农药残留分析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以期为今后茶叶中农药残留的分析研究提供探索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围绕茶叶中残留农药的问题,首先阐述茶叶中农药残留对人体产生的危害,然后分析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来源及浓度高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现状,更好保障中国茶叶质量安全,收集整理了有关茶叶上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s)的标准,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关于茶叶上农药MRLs的最新标准和禁用农药的情况,并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欧盟、美国、日本、韩国、印度、摩洛哥等国际组织和国家制定的茶叶中农药MRLs标准进行比较,揭示了中国与国际农药MRLs指标接轨不足、茶叶中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进而从茶叶清洁化生产和制(修)订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防止茶叶受病虫危害并提高茶叶产量等,农药在茶叶栽培中被广泛使用,但茶叶中残留的农药极大地危害了人们身体健康。本文阐述了气相色谱法测定的特点,介绍了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危害,综述了近几年气相色谱法检测茶叶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应用,展望了气相色谱法在茶叶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气相色谱法的更好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 福安是全国四大茶叶生产县市之一,是全国茶叶生产商品基地,福建省绿茶标准化示范区和花茶生产区。但由于茶区群众,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栽培方法和盲目使用高残留剧毒农药,使叶农药残留量明显超标,产量质量下降,阻塞茶叶销量渠道,销货逐年下降,茶农收入每况愈下。茶叶农药残留超标是近年来严重制约福安茶叶生产的“瓶颈”。解决农药问题,是福安  相似文献   

8.
GB2763-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对茶叶的农药残留指标、检测方法等进行了修改和调整。本文着重介绍了新标准中有关茶叶的农药品种及残留限量指标、检测方法、食品分类定义等方面的变化,并对生产企业如何采取应对措施提升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江然 《山西农业科学》2013,(11):1227-1230
农药残留问题关乎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消费者应正确认识我国茶叶的农药残留和超标概念及现状,茶叶的生产经营者更应杜绝农药残留超标和违禁农药的使用。从政府管制、企业自律和强制责任保险3个方面对避免茶叶农药残留、维护茶叶市场的有序运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几种农药在茶叶上的残留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几种农药在茶叶上施用后的残留动态,于2014年研究了防治茶叶病虫害高效低毒的主要药剂的消解动态;采用新型静电喷雾器械对8种农药在茶叶上进行喷雾,分别在不同时间对茶叶取样并进行农药残留消解动态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2 h虫螨腈在茶叶中的残留降到了41.00 mg/kg,联苯菊酯1 d后在茶叶中的残留降到了2.90 mg/kg,均达到了欧盟规定的农药最大残留量(MRL)标准;在茶树上利用静电喷雾的方法进行施药,可以有效降低农药残留量,缩短茶叶采摘的安全间隔期,为茶园安全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12.
13.
Pesticide us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4.
农药环境污染及低毒农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颖  袁爱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284-16285,16290
农药给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药的滥用造成了病虫抗药性、再猖厥以及农药残留问题日益严重。农药给环境带来巨大的污染,影响人类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减少现有农药的环境污染,同时又保证粮食安全,低毒农药得到了快速发展。文中总结了农药的环境污染及低毒农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对20%米满悬浮剂与5%锐劲特悬浮刺在甘蓝上的农药残留性进行了研究。分别用甲醇和乙晴提取残留,然后用液相色谱仪和气相色谱仪检测,结果表明,2种农药的残留量低、持效期长,可取代一些高毒、高残留农药。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对南充市1994—1999 年和2009—2014 年2 个不同时段的农药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大力推广综合防治、开展绿色防控、推行精准施药和专业化统防统治措施,得到了南充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化学农药使用量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17.
18.
基于分布式非点源有毒污染物模型的农药输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山东省临沂流域为研究区,基于分布式非点源有毒污染物模型ESSI-2对当地的农药输移过程进行研究。选取甲基异柳磷为模拟农药种类,基于合理的农药假设数据,对分布式有毒污染物模型ESSI-2进行参数率定,并基于模拟结果,对临沂流域的甲基异柳磷负荷及其输移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分布式非点源有毒污染物模型是研究农药输移过程的首选工具。临沂流域在农药施用初期,其空间分布主要与农药的施用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水流的作用下,农药逐渐向河道汇聚,从而流向下游流域,在这一阶段中,地表径流是影响农药输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有2000余家农药企业,1300余家生产制剂的农药企业。2007年国内农药(有效成分)生产量达173.1万t,远远大于国内市场需求,出口农药47.7万t,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农药生产大国。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和食品安全等问题,在安全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这些问题必须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笔者主要描述了自动化农药剂型的定义、优点,依据自动化农药剂型的特点,分别从农药剂型本身、昆虫信息素、生物技术、转基因、生物反应器、遥感技术、自动消解等方面探讨了自动化农药剂型开发的途径、影响因子、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通过分析认为:自动化农药剂型是一种智能化农药剂型,这种农药剂型能自动识别有害生物,并及时释放农药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不仅环保、经济、节省劳力、节约成本,而且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是未来农药剂型的发展方向.中国在自动化农药剂型研究方面还是一片空白,而要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深入研究.最后笔者对自动化农药剂型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