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不同改良剂对微咸水灌溉土壤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在盐碱土中分别施入不同配比的褐煤、沸石、牛粪、醋渣、石膏及木质素有机物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各改良剂降低了土壤的pH值,CO32-、HCO3-离子含量,以及K++Na+离子占阳离子的比例;同时土壤中SO42-、Ca2+、Mg2+含量增加,从而改善了土壤离子组成,增强了土壤的团聚性,改善土壤结构,利于盐分离子的淋洗,使土壤碱性和盐分降低。各处理中以施入35%木质素有机物+35%牛粪+30%石膏(T3)的改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有机改良剂配施磷石膏对盐碱土中盐分和有机碳的影响,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共设计WO(有机硅功能肥)、YP(土壤调理剂)、OF(有机肥)、PG(磷石膏)、WO+PG(有机硅功能肥+磷石膏)、YP+PG(土壤调理剂+磷石膏)、OF+PG(有机肥+磷石膏)和CK(空白对照)8个处理。结果表明,改良剂的施用提高了土壤的水溶性总盐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机改良剂和磷石膏对于盐碱土的改良效果不一样,有机改良剂的施用主要提高了土壤的CE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而磷石膏的施用主要提高了土壤的水溶性Ca2+、Mg2+、K+含量,并降低了土壤的pH值、钠吸附比(SAR)。有机改良剂配施磷石膏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优于单施有机改良剂,与单施有机改良剂相比,有机改良剂配施磷石膏显著提高了土壤水溶性Ca2+、Mg2+、K+含量,显著降低了土壤的SAR、交换性Na+含量和碱化度(ESP);在本试验中,有机硅功能肥配施磷石膏的处理对于盐碱土壤的改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滨海淤泥质盐土区暗管埋设的适宜参数。[方法]试验设计60、80、100 cm 3个暗管埋深,5、10、15 m 3个暗管间距,共9个处理,0~20、20~40、40~60 cm 3个土层定点取样,辅助滴管,分析盐分变化。[结果]A_1B_1、A_1B_2、A_1B_3、A_2B_1处理0~60 cm土体盐分最低,平均含盐量5.4~6.4 g/kg,较原始盐分土壤降低60%以上,降盐效果明显。[结论]淤泥质滨海盐土区辅助滴管措施,暗管埋深60~80 cm为宜;80 cm埋深下,暗管间距不宜高于10 m,在5~7 m具有较好的降盐效果。  相似文献   

4.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松嫩平原盐碱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改良剂组合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方法]利用正交和随机设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石膏、粉煤灰及糠醛渣的组合对盐碱土改良作用及改良机理,并与单一改良剂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石膏、粉煤灰与糠醛渣都能降低盐碱土的容重,提高土壤的渗透速度和总孔隙度,但石膏的效果没有粉煤灰和糠醛渣好,而两两结合及三者结合比单施石膏、粉煤灰或者糠醛渣的效果更显著;施石膏、粉煤灰与糠醛渣均能显著降低盐碱土的pH值,促进Na+的淋洗,降低HCO3-的含量,提高SO42-、Ca2+、Mg2+、K+的含量,改善盐碱土土壤性质。[结论]石膏、粉煤灰与糠醛渣组合比单施石膏、粉煤灰与糠醛渣对盐碱土理化性质的改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李新华  王勇  朱振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081+17092
[目的]为滨海盐渍土改良找到新的有效途径。[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Encapsalt改良剂对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渍土土壤盐分及作物的影响。[结果]Encapsalt改良剂的最佳施用量为9 000~12 000 ml/hm2,分2次施的效果较好。第1次施Encapsalt改良剂,可明显降低土壤的含盐量和pH,提高作物的出苗率。第2次施Encapsalt改良剂,可以维持土壤的含盐量不升高,使土壤不发生返盐现象,从而减少死苗现象,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提高作物产量。[结论]Encapsalt改良剂值得进一步试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6.
滨海盐碱土壤改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改良剂对滨海盐碱土壤的改良效果,采用有机改良剂、沸石和园林废弃物3种改良剂的组合,通过5种不同的配比处理对河北省黄骅市中捷友谊农场的滨海盐碱土进行改良,通过田间试验,改良1年后取样,测定8大离子含量及土壤总盐分,探讨3种改良剂的对滨海盐碱土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5种处理均能显著降低滨海盐碱地的总盐分含量,与对照相比,T4、T5、T1、T2、T3分别降低了65.03%、47.48%、47.34%、45.24%、41.78%;T4处理下土壤总盐分含量显著低于其他4种处理;5种处理均能显著降低Na+含量,与对照相比,T4、T5、T3、T2、T1分别降低了69.55%、65.43%、62.96%、57.61%、54.73%;5种处理均能显著降低Cl~-含量,与对照相比,T4、T5、T1、T3、T2分别降低了76.35%、64.97%、61.49%、55.84%、50.17%;T4处理还能够显著降低K~+、Ca~(2+)、Mg~(2+)和SO_4~(2-)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93.33%、76.09%、68.75%、55.01%。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所选取的5种物质(石膏、粉煤灰、油脂素、沸石粒、钾粒)中筛选对盐碱土改良效果最好的改良剂及其最佳组合方式.[方法]采取单一施用、两两施用,3种混施的方式将改良剂与土壤混合,通过盆栽试验对土壤进行一段时间的培养,检测各指标的变化.[结果]5种土壤改良剂及其组合对盐碱土的pH、部分肥力指标及水溶性离子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改良.对全磷和有效钾改良效果最好的是粉煤灰和油脂素组合施用;对pH、水溶性离子及其他肥力指标改良效果最好的是石膏、粉煤灰和油脂素3种改良物质混合施用.[结论]改良剂混合施用比单一施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以生物发酵残渣为主要原料制备的盐碱土改良剂的改土培肥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盐碱土改良剂能明显降低盐碱土pH值,土壤酸碱度约降低约0.5 pH单位;利用盐碱土改良剂改良盐碱土应控制其施用量,不能超过30 000 kg·hm-2,施用量过高将增加土壤盐分;盐碱土改良剂能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施用盐碱土改良剂提高了小麦产量,小麦最高增产达1 249.5 kg·hm-2,但不同施用量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以生物发酵残渣为主要原料制备的盐碱土改良剂的改土培肥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盐碱土改良剂能明显降低盐碱土pH值,土壤酸碱度约降低约0.5 pH单位;利用盐碱土改良剂改良盐碱土应控制其施用量,不能超过30 000 kg.hm-2,施用量过高将增加土壤盐分;盐碱土改良剂能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施用盐碱土改良剂提高了小麦产量,小麦最高增产达1 249.5 kg.hm-2,但不同施用量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以生物发酵残渣为主要原料制备的盐碱土改良剂的改土培肥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盐碱土改良剂能明显降低盐碱土pH值,土壤酸碱度约降低约0.5 pH单位;利用盐碱土改良剂改良盐碱土应控制其施用量,不能超过30 000 kg.hm-2,施用量过高将增加土壤盐分;盐碱土改良剂能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施用盐碱土改良剂提高了小麦产量,小麦最高增产达1 249.5 kg.hm-2,但不同施用量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临河区磷石膏改良盐碱地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盐碱地施用磷石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向日葵产量的影响,以期为临河区盐碱地改良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磷石膏为改良剂,研究盐碱地施磷石膏后土壤理化性质和向日葵产量的变化。[结果]磷石膏可促进盐碱地土壤耕层脱盐,降低土壤p H和交换性钠含量,增加向日葵盘数、盘粒重和产量。[结论]以磷石膏作为盐碱地土壤改良剂适合在临河区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生物有机材料对滨海盐碱土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北省滨海盐碱土盐碱化程度高、盐分毒害突出的问题,选取生物炭和园林废弃物堆肥对该地区的滨海盐碱土进行改良研究。设计2因素4水平试验(园林废弃物堆肥设置4个施用水平:0、20、40、80 g·kg-1,分别用G0,G1、G2、G3表示;生物炭设置4个施用水平:0、10、20、40 g·kg-1,分别用B0、B1、B2、B3表示),开展室内土壤培养,测定土壤pH、电导率(EC)、钠吸附比(SAR)、土壤饱和导水率,以及Cl-、$SO^{2-}_{4}$、有机质含量等土壤理化指标的变化,探索生物炭和园林废弃物堆肥等生物有机材料对滨海地区盐碱土改良的效果。结果表明:当生物炭施用量一定时,除B1水平下土壤pH无显著变化外,G2、G3处理的土壤pH显著(P<0.05)低于G0处理。当园林废弃物堆肥施用量一定时,B3处理显著(P<0.05)升高土壤的pH。在不施用生物炭的情况下,单独施入园林废弃物堆肥显著(P<0.05)降低土壤EC。在G0和G1条件下,施用少量的生物炭(B1)亦可显著(P<0.05)降低土壤EC。适量施用生物炭或园林废弃物堆肥均可显著(P<0.05)降低土壤的SAR。G3条件下,添加生物炭会显著(P<0.05)降低土壤$SO^{2-}_{4}$含量。当生物炭施用量一定时,G3处理的土壤$SO^{2-}_{4}$含量较G0处理显著(P<0.05)增加。相较于不施用生物炭和园林废弃物堆肥的处理,施用B3水平的生物炭或G3水平的园林废弃物堆肥可显著(P<0.05)降低土壤Cl-含量。在相同的园林废弃物堆肥或生物炭用量条件下,增加生物炭或园林废弃物堆肥可显著(P<0.05)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适当增加生物炭或园林废弃物堆肥也可显著(P<0.05)提高土壤饱和导水率。总体来看,采用适量的生物炭和园林废弃物堆肥配施,既能提升土壤肥力,又能降低盐碱土壤的pH和盐分含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天津滨海盐渍区(以Na+-Cl-为主类型)土壤含盐量与电导率之间的换算关系。[方法]采用烘干残渣法测定土壤含盐量,并与电导率公式求算的土壤含盐量进行比较,以验证建立的关系式是否有效。[结果]测定土壤浸提液电导率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在一定盐度范围内,电导率与含盐量呈直线相关关系。经测定分析,天津滨海盐渍区电导率与含盐量的回归关系式为:y(%)=0.0033EC5∶1-0.6736,r=0.9917,达到极显著水平;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公式求算与烘干残渣法的平均误差为3.88%,满足生产实践的精度要求。通过对滨海盐渍区(Na+-Cl-类型)其他经验公式的对比分析,发现该关系式对整个环渤海盐渍区均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结论]当土壤含盐量超过1.6%或2.0%时,建议仍以烘干残渣法测定为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添加木醋液(稀释400倍,用量200 mL)、粉煤灰(10%土壤体积分数)和园林废弃物堆肥(4%土壤质量分数)对盐碱化土壤盐分淋溶的影响,分析土壤淋溶液和淋溶后土壤的电导率(EC)值、pH值,及水溶性离子(K+、Na+、Ca2+、Mg2+、Cl-、SO2-4、CO2-3、HCO-3)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以淋溶液EC值低于2 mS·cm-1为标准,相比对照(CK),添加木醋液、粉煤灰、园林废弃物堆肥分别可使淋溶时间缩短6、12、2 d,加速水溶性离子的淋溶。添加粉煤灰淋溶后,土壤pH值、EC值均较CK显著(P<0.05)降低;添加木醋液、园林废弃物堆肥淋溶后,土壤pH值较CK显著(P<0.05)降低,而土壤EC值显著(P<0.05)升高。综合考虑,试验条件下,以添加粉煤灰对促进盐分离子淋溶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盐碱棉田改良剂的最优组合。[方法]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复合肥、腐殖酸、磷石膏、牛粪4种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棉花株高、果枝台数、成铃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磷石膏对棉花产量影响最大;最优组合为复合肥450 kg/hm2、腐殖酸600 kg/hm2、磷石膏22 500 kg/hm2、牛粪7 500 kg/hm2,该处理的棉花株高中等,果枝台数、成铃数均为最高水平,籽棉产量最高,达到3 146.8 kg/hm2。[结论]为提高盐碱地棉花产量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盐地碱蓬(Suaeda salsa)不同播种量对滨海盐碱土的修复作用,采用大田试验,设置撒播0(CK)、30 (SF)、45 (LF)和60(BF)kg·hm-2 4种播种量处理,研究不同播种量对滨海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地碱蓬不同播种量对滨海盐碱地土壤全盐量、有机质、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团聚性的改良存在一定差异。其中, LF处理下,滨海盐碱地土壤改良效果最佳,与CK相比,土壤全盐量降低42.48%,有机质含量增加80.52%,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30.24%,土壤团聚性增强。其次是BF处理,碱性磷酸酶活性提高256.67%,土壤平均重量直径增加了64.38%,土壤大团聚体所占百分比增加了37.51%。因此,盐地碱蓬45 kg·hm-2的播种量能够显著降低土壤盐分、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从而改善滨海盐碱地土壤环境,为积盐植物修复盐碱地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掌握天津市沿海地区土壤盐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法]开展了为期2年每月一次的土壤剖面盐分监测及研究。[结果]天津市沿海地区表层土壤含盐量对气候非常敏感,表现出春季积盐、夏季脱盐、秋冬季缓慢积盐的特征;土壤积盐程度与浅层地下水埋深、矿化度关系密切,浅层地下水埋深越浅,矿化度越高,土壤积盐程度越高,反之亦然;当地下水埋深低于2 m时,土壤盐渍化现象就较弱。植被可以有效地减轻土壤盐渍化。[结论]在气候和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控制地下水埋深和增加植被覆盖是抑制区域土壤盐渍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郑美 《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205-8207
[目的]为花鱼共养提供指导性意见.[方法]以绿萝茎段和锦鲤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营养液配方对绿萝和锦鲤组成的花鱼共养体系的影响.[结果]在绿萝根长增量方面,华南农业大学叶菜类3/4配方根长增量最大,日本园式配方母液3/4配方根长增量最小.华南农业大学叶菜类3/4配方绿萝叶绿素含量高于其他配方,日本因式配方母液1/4配方叶绿素含量最低.华南农业大学叶菜类1/4配方绿萝鲜重增量最大,日本因式配方母液4/4配方鲜重增量最小.华南农业大学叶菜类1/4配方绿萝叶数增量多于其他配方,日本园式配方母液3/4配方叶数增量最少.华南农业大学叶菜类1/4配方锦鲤存活时间最长,日本园式配方母液2/4配方锦鲤存活时间最短.[结论]对花鱼共养体系而言,华南农业大学叶菜类配方1/4剂量为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不同配方的生物有机肥施用效果以及施用量对滨海盐碱土壤改良和旱作玉米产量的影响,针对滨州市沾化区滨海盐碱地试验区设计大田试验。设置配方A(黄腐酸钾、鸡粪发酵原料为主),配方B(脱硫石膏、纤维素-丙烯酰胺原料为主)和配方C(腐殖酸、食用菌菌渣原料为主),并设空白对照ck,空白对照仅用底肥处理。对盐碱试验田栽培的玉米产量、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地上部作物生物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配方A、配方B、配方C对玉米平均产量分别提高8.13%、7.37%和10.16%,配方C对作物增产效果最为显著;玉米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30.15%、26.37%、45%,表明作物抗盐碱胁迫能力增强;施用配方C对试验田进行处理,2017年作物地上部生物量最高提升15.4%,2018年提升21.1%,对作物促生效果明显。综上所述,腐殖酸、脱硫石膏、菌渣等原料间的协同效应对滨海盐碱地具有良好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