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稻谷含有丰富的营养,但较少用于配合饲料生产,其原因之一是稻谷中存在较多的抗营养因子,大大限制了稻谷在饲粮中的应用范围.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各类饲用酶制剂广泛的应用,为稻谷浓缩料型日粮饲用价值的提高开辟了新的途径,但是怎样选择一个适合稻谷浓缩料型日粮的酶制剂,是摆在饲料同行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本试验即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而做的研究,以供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2.
生长肥育猪饲粮多以植物性原料配制,不用或极少使用动物性原料,然而植物性原料中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如玉米-豆粕型饲粮中含有非淀粉多糖(NSP)、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植酸、果胶、抗原蛋白等抗营养因子).这些抗营养因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单胃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从而降低饲粮养分的消化利用率[1].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添加外源性酶制剂可以提高畜禽饲粮养分消化率,改善生产性能,减少排泄物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猪的能量饲料都以玉米为主,造成玉米供应日趋紧张,价格上扬。玉米和小麦均含有一定量不易被消化的非淀粉多糖,但小麦的戊聚糖含量比玉米高出近1倍。在小麦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能破坏其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消化率。我场进行用小麦代替部分玉米并添加不同酶制剂对10kg~20kg小猪和20kg~50kg中猪生长影响的试验,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猪的选择与分组①小猪组选择本场体重在1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45头,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15头,试验第1组和试验第2组分别在试验猪饲粮中使用一定量…  相似文献   

4.
刘玉霞 《养猪》2006,(5):3-3
目前玉米价格居高不下,为降低饲料成本,可用小麦、大麦、次粉、稻谷等替代部分玉米配制猪饲粮。但这些谷物中含有较多的非淀粉多糖(NSP),其中水溶性NSP(主要是阿拉伯木聚糖与β-葡聚糖)具有更明显的抗营养作用。谷物中阿拉伯木聚糖和葡聚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稻谷是世界特别是亚洲的主要粮食作物。与玉米相比,稻谷的有效能较低,约为玉米的80%~85%;粗蛋白含量与之相近;氨基酸结构优于玉米,其中,稻谷的赖氨酸含量为0.29%,而玉米仅0.24%。稻谷较少直接用于商品饲料生产,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稻谷含有较高的抗营养因子,这些抗营养因子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探究豆粕和菜籽粕饲粮中添加新型蛋白酶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试验因素分别为饲粮类型(玉米-豆粕型和玉米-豆粕-菜籽粕型)和蛋白酶水平(0和300 mg/kg)。选取初始体重为(21.40±1.59) kg的杜×长×大生长猪32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各组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玉米-豆粕型饲粮+300 mg/kg蛋白酶、玉米-豆粕-菜籽粕型饲粮以及玉米-豆粕-菜籽粕型饲粮+300 mg/kg蛋白酶。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饲粮类型和蛋白酶水平对生长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与玉米-豆粕型饲粮相比,玉米-豆粕-菜籽粕型饲粮显著降低了生长猪的有机物、粗纤维和粗蛋白质消化率(P<0.05)。3)饲粮中添加300 mg/kg蛋白酶显著提高了生长猪的有机物、粗脂肪、干物质、粗蛋白质、粗纤维以及总能消化率(P<0.05)。4)与玉米-豆粕型饲粮相比,玉米-豆粕-菜籽粕型饲粮显著降低了生长猪的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5)饲粮类型与蛋白酶水平对生长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7.
家禽饲粮中替代饲料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iva.  G  刘荣宗 《饲料广角》1989,(3):25-27
蛋白质饲料可提出很多能用来代替鸡饲粮中玉米和大豆饼粉的饲料来。饲料加工者在配制家禽饲粮时,选择替代饲料的范围很广,但选择时须考虑到各种替代饲料的不同特性,可能存在的抗营养因子及营养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探讨饲粮能量和蛋白来源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胴体性状以及肉质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选取DLY育肥猪60头[平均体重(81±7.89) kg],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饲粮能量来源包括玉米和小麦,饲粮蛋白来源包括豆粕和菜粕。4个处理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玉米-菜粕型、小麦-豆粕型、小麦-菜粕型饲粮,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①4种饲粮对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玉米豆粕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5)。②能量和蛋白来源显著影响养分的消化率。与小麦饲粮相比,玉米饲粮极显著提高了粗脂肪、干物质、灰分、钙和磷的消化率以及能量的利用率(P0.01);与豆粕饲粮相比,菜粕饲粮极显著提高了钙、磷的消化率和能量的利用率(P0.01),显著提高了干物质的消化率(P0.05)。③与豆粕饲粮相比,菜粕饲粮极显著提高了猪血清尿素氮的含量(P0.01);与小麦饲粮相比,玉米饲粮显著提高了猪血清总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④玉米豆粕组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玉米菜粕组(P0.05);与玉米菜粕组相比,小麦菜粕组显著降低了肌肉的蒸煮损失(P0.05),显著提高了肌内脂肪含量(P0.05)。由此可见,4种饲粮对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猪养分的表观消化率,且对育肥猪胴体性状、肉质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大麦在谷物饲料中的地位仅次于玉米 ,其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均超过玉米。尽管大麦的营养价值较高 ,但由于其含有抗营养因子 -非淀粉多糖 (NSP)而使畜禽的消化率较低。大麦中的NSP主要为 β -葡聚糖、木聚糖和纤维素。目前国外已开发出了针对大麦饲粮的酶制剂 ,这类酶主要是由 β -葡聚糖酶、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组成的NSP酶。东欧等国家通过使用NSP酶制剂已使大麦、小麦等能量饲料在饲料中的用量达 70 %。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较少 ,本试验探讨了大麦型饲粮中添加NSP酶对仔猪、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旨在为养猪…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制不同的饲粮结构,探讨不同能量来源及水平对特种野母猪后备期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玉米和以40%的稻谷代替部分玉米组成的能量饲料,能量水平依次为饲粮消化能12.00MJ/kg、12.50 MJ/kg、13.00 MJ/kg、13.50 MJ/kg。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玉米作为能量饲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猪只的生长速度。但利用40%稻谷替代部分玉米作为能量饲料可以显著降低特种野母猪的腹泻率、增强免疫力,提高猪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表明,麦类饲粮中的非淀粉多糖是一种重要的抗营养因子,它难于被动物(特别是单胃动物)消化吸收,并能使消化道食糜黏稠度增加,导致饲粮养分消化率和饲养效果降低。笔者就非淀粉多糖的概念及抗营养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小麦次粉的营养价值和玉米相当,但是小麦次粉含有较多的的非淀粉多糖(NSP),猪只采食后易增加猪肠道食糜的黏度,影响猪只对其的消化利用.因此,需要在饲粮中添加能降解NSP之类抗营养因子的添加剂,增加小麦次粉的消化利用率. 目前消除谷物饲粮NSP抗营养因子最有效的方法是在饲粮中添加酶制剂.对于小麦次粉来说,主要是添加阿拉伯木聚糖内切酶和少量的β-葡聚糖内切酶,以破坏小麦次粉非淀粉多糖的大分子结构,降低其黏度,其机理是NSP酶可以破坏植物细胞壁,有利于细胞内容物从细胞中释放出来,被消化酶所消化,从而提高养分的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的淀粉类型对生长猪饲粮消化能、代谢能、能量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玉米、红薯干粉和豌豆粉为原料,分别属于谷物类淀粉、薯类淀粉和豆类淀粉。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初始体重为(35.38±1.36)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18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玉米饲粮、红薯干粉饲粮和豌豆粉饲粮。试验期19 d,其中7 d为消化代谢笼适应期,7 d为试验饲粮适应期,5 d为粪尿收集期。结果表明:玉米(54.39%)和红薯干粉(49.24%)中支链淀粉含量较高,而豌豆粉中直链淀粉(30.57%)和抗性淀粉(9.38%)含量较高。红薯干粉饲粮的粗蛋白质表观全肠道消化率显著低于玉米饲粮和豌豆粉饲粮(P0.05),豌豆粉饲粮的粗脂肪表观全肠道消化率显著低于玉米饲粮和红薯干粉饲粮(P0.05),而玉米饲粮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全肠道消化率显著低于红薯干粉饲粮和豌豆粉饲粮(P0.05)。玉米饲粮的代谢能和总能的比值高于红薯干粉饲粮和豌豆粉饲粮(P0.05)。另外,玉米的消化能和代谢能以及代谢能与总能或消化能的比值显著高于红薯干粉和豌豆粉(P0.05)。综上所述,不同的淀粉类型影响饲粮和原料在生长猪体内能量利用效率和营养物质消化率,其中玉米作为典型的谷物类淀粉来源在生长猪上的饲用价值优于红薯干粉和豌豆粉作为代表的薯类淀粉和豆类淀粉,其饲喂价值优劣顺序为玉米豌豆粉红薯干粉。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使用线性回归法和差量法研究基础饲粮类型对生长猪氨基酸回肠真消化率(TID)的影响。选用32头初始体重为(28.9±0.7)kg安装了简单T型瘘管的生长公猪,采用有重复的8×2不完全拉丁方设计,8种试验饲粮,进行2期消化试验。8种试验饲粮包括2种基础饲粮类型(玉米淀粉组和玉米组)和4种豆粕添加水平(0,13%,26%和39%)。每期消化试验包含7d,其中5d的饲粮适应期和2d的回肠食糜收集期。结果表明,除赖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外,以玉米为主的基础饲粮中回肠总氮和氨基酸排泄量显著高于以玉米淀粉为主的基础饲粮(P0.01)。除脯氨酸外,生长猪回肠总氮和氨基酸排泄量随饲粮豆粕添加水平提高呈线性显著增加(P0.01)。使用差量法测定氨基酸TID时,以玉米为主基础饲粮中总氮和甘氨酸的TID显著高于以玉米淀粉为主的基础饲粮(P0.05),但玉米淀粉为主的基础饲粮中蛋氨酸和赖氨酸TID显著高于玉米为主的基础饲粮(P0.05),基础饲粮类型对其他氨基酸TID无显著影响(P0.05)。使用线性回归法测定氨基酸TID时,生长猪饲喂以玉米淀粉为主的基础饲粮和以玉米为主的基础饲粮对总氮和氨基酸的TID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生长猪对总氮和氨基酸TID的测定不受基础饲粮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运用平衡试验法,以在回肠末端装有简单T型瘘管的去势生长公猪为试材,以玉米淀粉-葡萄糖-玉米芯粉为基础饲粮,用待测饲料原料替代玉米淀粉的方法,配制成试验饲粮,采用4×4拉丁方设计,先后评定了生长猪用18种常规饲料回肠末端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平衡试验法,评定饲料中氨基酸猪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的方法是可行的。试验的结果为猪全价无公害饲粮的合理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丰富了我国饲料数据库。  相似文献   

16.
β-葡聚糖与家禽营养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陈正玲王康宁小麦、大麦、燕麦等麦类作物是畜禽饲粮的重要能量饲料之一。小麦的营养价值近似于玉米,而其余几种因含有抗营养因子有效能值偏低。禽类饲粮中大量使用大麦、燕麦或黑麦,粘性高脂肪粪便的排泄量增加,给卫生...  相似文献   

17.
全早稻型猪用浓缩料饲喂杜长大生长肉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伟  谢细强 《养猪》1999,(2):16-17
16头30kg左右杜长大杂种幼猪,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饲喂玉米—普通型浓缩料饲粮,试验组饲喂早稻谷(前期50%、后期65%)—全早稻型猪用浓缩料饲粮,体重91kg结束试验。结果,肥育全期日增重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为796g和808g,料重比分别为3.17和3.24,差异均不显著,但试验组经济效益提高4.21%。  相似文献   

18.
大豆具有粗蛋白含量高、富含赖氨酸及其他氨基酸含量平衡的营养特点,是饲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但含有许多抗营养因子,降低了其饲用价值.豆粕中α-半乳糖苷含量非常高(5%~7%)(Trugo等,1995),是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最主要的抗营养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9.
《畜牧与兽医》2015,(11):67-70
本研究旨在了解淀粉在育肥猪小肠内的消化情况及其对各营养物质消化程度的影响,以便更加全面、合理地评价饲料的营养价值。选取15头同等日龄健康的PIC阉割公猪(体重75.26±0.71 kg),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以玉米、土豆和糯米作为淀粉来源的饲粮,并到体重为100kg时结束饲养试验,屠宰并收集小肠不同肠段食糜,测定淀粉、干物质、粗蛋白质、钙和总磷的消化率。结果表明:糯米饲粮在空肠前段、后段,回肠前段、后段的淀粉消化率分别为97.92%、98.63%、98.66%、98.66%,与玉米饲粮(99.12%、99.39%、99.44%、99.54%)和土豆饲粮(99.27%、99.58%、99.33%、99.36%)相比差异显著(P0.05)。同样,糯米饲粮的干物质、粗蛋白质、钙和总磷的消化率与玉米饲粮和土豆饲粮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是,玉米饲粮和土豆饲粮的各营养物质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糯米来源淀粉与玉米和土豆来源淀粉在育肥猪小肠内的消化存在显著差异,进而影响其它营养物质消化率。研究结果为育肥猪有效利用不同来源的淀粉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选择体重35kg左右的杜长大杂交仔猪144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用来研究不同大麦用量的日粮中添加自己筛选的复合NSP酶制剂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使用大麦专用复合非淀粉多糖(NSP)酶制剂情况下,40%大麦型饲粮和70%麦型饲粮(全部大麦、无玉米)与玉米型饲粮对生长猪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40%大麦型饲粮组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较玉米型饲粮组略低;用40%麦型饲粮饲喂生长猪时,添加复合NSP酶制荆可使日增重提高5.8%(P〈0.05),饲料利用率提高9.3%,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降低0.295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