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南岛尖峰岭地区大型真菌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1981—1983年在海南岛尖峰岭地区开展大型真菌考察的初步结果。分析和研究了该地区大型真菌的组成与特征;主要真菌种群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尖峰岭地区主要资源真菌种类等。  相似文献   

2.
海南岛尖峰岭林区的藤本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藤本植物是攀援于其他植物向上生长的植物。它是森林群落结构的组成部分,又是热带森林的主要特征之一。藤本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但又对林木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了解藤本植物加以利用和捏制是本文的主要论点。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叙述了尖峰岭昆虫的区系成分,优势种,与国内各地昆虫的相似程度,热量与昆虫世代,该地有我国蛾类特有种的分布地理区以及某些昆虫的垂直生态分布。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第一期项目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标本,整理并列出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区牛肝菌50种,隶属2科12个属,其中食用牛肝菌15种,药用牛肝菌7种,可形成菌根的牛肝菌22种,有毒牛肝菌2种,其中,长柄条孢牛肝菌,黑紫牛肝菌和怪形牛肝菌属印度--马来亚区真菌,具热带成分,后两种亦是我国新分布种,文中从生态系统角度出发,对各类牛肝菌的生态环境条件及其分布特点等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林地概况 尖峰岭林区位于北纬18°23′13″—18°52′30″,东经108°46′04″—109°02′43″,在中国植被区划中属琼南丘陵山地季雨林湿润雨林区。植被种类极其丰富,野生高等植物有1500多种,植被可分为四个垂直带,六个类型:1.稀树草原带:(1)稀树草原,(2)砂生植被,2.常绿季雨林带:(3)常绿季雨林,(4)沟谷雨林,3.山地雨林带:(5)山地雨林,4.山顶苔藓矮林带:(6)山顶苔藓矮林。  相似文献   

7.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区牛肝菌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第一期项目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标本,整理并列出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杯区牛肝菌50种,隶属2科12个属。其中食用牛肝菌15种,药用牛肝菌7种,可形成菌根的牛肝菌22种,有毒牛肝菌2种。其中,长柄条孢牛肝菌、黑紫牛肝菌和怪形牛肝菌属印度一马来亚区系的真菌,具热带成分,后两种亦是我国新分布种。文中从生态系统角度出发,对各类牛肝菌的生态环境条件及其分布特点等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节能灶示范后尖峰岭自然保护区周边农村社区节能情况,作者调查了6个能源示范村743户村民节能灶使用前后的经济情况、能源结构、能源消耗情况等。调查结果显示:节能灶示范后,村民们的采薪量减少了49%,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森林资源压力,但是薪柴消耗仍然很大,针对现状提出了解决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尖峰岭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从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生态状况改善、教育科研价值、生态旅游价值4个方面,选取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自然性、适宜性、脆弱性、人类威胁等7项Ⅰ级评价指标,部分Ⅰ级评价指标又分别构成Ⅱ级和Ⅲ级评价指标,建立多层层次结构模型对其进行生态评价,得出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806 9,说明该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质量较好,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方洪  罗文  陈焕强 《热带林业》2004,32(1):49-50
本文报导了对尖峰岭国家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森林资源进行调查的结果。该核心区保持原生植被状态,很少受人为干扰,调查到的重点保护植物共有12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1种,二级保护8种,保存了大片的植物的原生青皮林。  相似文献   

11.
海南岛尖峰岭次生热带山地雨林的边缘效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采伐迹地次生林及周围的保留林进行了群落调查.组建了一个基于分割线段模型的边缘效应测度公式:Y=α e0[1-(D/Dmax)](式中Y为与边缘垂直距离D处的测定指标值,e0为边缘效应强度的最大值,Dmax为边缘效应作用的最大距离,α为常数),研究了热带山地雨林群落的边缘效应,结果表明:(1)用组建的测度公式来分析热带山地雨林采伐迹地边缘的次生林及保留林的边缘效应强度及其作用距离,结果是有效和可靠的;(2)热带山地雨林采伐后形成的边缘,其效应的作用距离一般都不超过15m;(3)边缘对保留林和次生林的效应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自然保护区的白蚁,已鉴定种名的有44种,这些白蚁除3种广布于热带区域外,都分布在东洋区,其中属海南特有的共26种,占尖峰岭白蚁和种群数的59.1%;待发表新种11种,占尖峰岭白蚁种群数的25%。热带半落叶季雨林中的白蚁最多,共36种。这是该被类型气温高的缘故。  相似文献   

13.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森林土壤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南岛尖峰岭的热带原始森林,是该岛诸山岭保存面积较大的一片。为了了解该岭的森林资源,我们曾于1959—1966年做了大量的林业综合性调查,其中也包括土壤调查,现将这一部分资料整理成文,对开发该岭热带林和提高林木生产力,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一、成土条件该岭位于海南岛的西南隅,南部与西部为沿海平原,北部连雅加达岭,东接乐东盆  相似文献   

14.
在对鸡公山自然保护区蔷薇属植物种质资源系统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分布的13种蔷薇属植物的分布、储量及主要种类的生物学特征、生境及利用价值。并对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蔷薇属植物资源提出了保护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浙东、浙南、浙西和浙北地区主要山脉为重点,以代表山地、平原、丘陵和海洋等不同生境的多个地区为定点,覆盖全省11个行政区;采取重点普查与定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2004~2006年期间对浙江省羊肚菌属M orchella的种类、分布、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比较系统的调查研究。调查发现共有羊肚菌M.escu lenta、黑脉羊肚菌M.angusticep s、粗柄羊肚菌M.crassip es、宽肋羊肚菌M.costa ta、小羊肚菌M.d eliciosa、尖顶羊肚菌M.con ica 6个种分布于全省11个地区的主要山脉地带。调查还说明羊肚菌分布的生境多样,生态复杂;海拔高度范围350~1 500 mm,发生期当日气温15.5~21.2℃,昼夜温差±5~±11℃,土壤温度7.5~14℃,适宜的土壤pH值为5.8~7.5,土壤含水量40%~63%,空气相对湿度在52%~70%,各发生地的年均降雨量约为1 200~2 430 mm之间。发生季节多为每年春末夏初的3~5月份,一般每年一季,个别地区两季,羊肚菌在全省的地理分布和区域分布都比较广泛。  相似文献   

16.
莫锦华  李意德  许涵  陈德祥 《热带林业》2007,35(4):22-24,16
以海南尖峰岭林区的坡垒等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青皮等1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和海南粗榧等2种珍稀濒危植物为对象,通过GPS定位调查、样地和样线调查等方法,研究了14个物种在尖峰岭保护区的分布、种群数量及其群落组成特征,并通过对各类干扰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珍稀濒危植物的相应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2001年旱季,用Li 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下层乔木中华厚壳桂主要光合生理生态因子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显示:冠层不同部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无明显差异;中华厚壳桂具有较低的光饱和点(800μmol·m-2·s-1)、光补偿点(15~20μmol·m-2·s-1)和最大光合速率(≤7μmolCO2·m-2·s-1)等耐荫性光合特性,并且缺乏对高光强改变的光合调节能力,但对光斑却有快速的光合响应能力;短期内高CO2浓度会使其光合速率增加,但对气孔导度和蒸腾作用却有抑制作用;在光合最适温度范围内,温度的升高将明显促进光合作用,温度升高4℃能够使其净光合速率平均提高1 6倍,但一旦超过此范围,温度的升高却将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在自然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与光照、温度、CO2浓度及气孔导度并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而在控制条件下却呈显著的曲线相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在海南岛尖峰岭林区半落叶季雨林—褐色砖红壤上所进行的游耕农业生态后果的实验研究,论证了热带森林土壤资源退化的四个方面:凋落物层烬失,使土壤养分补给源和水文功能减弱;水土流失严重;水分的输导、涵贮能力降低;上壤理化性状劣变,肥力下降。文章提出了废除游耕制,建立以木本植物为主的林—农制;合理规划和经营热带林;停止炼山全垦法,推行生态造林技术等项建议,以培育和保持地力,保护热带森林土壤资源。  相似文献   

19.
<正> 杜鹃花是世界上最艳丽的四大著名花卉之一。杜鹃花是因杜鹃鸟啼呜时开花而得名。自古以来就深得人们的喜爱,许多文人墨客为之吟诗作画,赞美杜鹃花的瑰丽多彩,唐代诗人白居易可谓爱“鹃”成癖,他在诗篇中写道:“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莫母”,“颜色胜曙霞”,“不似花丛似火堆”,“风翻焰火欲烧人”。他把杜鹃花喻为花中西施,又赞其满枝红花如火燃,真是高度赞尝!杜鹃花科植物全世界已记载有850余种,我国就有500多种,占世界种类的58.8%。杜鹃花科植物按现代的分类:分为鳞斑杜鹃亚属、常绿杜鹃亚  相似文献   

20.
外担子菌属真菌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星耀 《林业科学》1998,34(1):113-120
本文对外担子菌属(Exobasidium)真菌的寄主植物及其症状、寄生性及致病机理、形态学、生活史、寄主与病原关系的超显微构造、培养性状、生理学性质及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在分类学等方面的研究状况做了综述。外担子菌属的真菌在亚洲、北美、欧洲及大洋洲都有分布,世界记载约有50种,引起5科木本植物的细胞增生性和肥大性病害,其症状类型多,这可能与植物激素含量的变化有关;该菌的生活史还不太清楚;其担孢子和分生孢子萌发后,芽管可以从气孔、伤口侵入或者从表皮直接侵入寄主叶组织,菌丝存在于寄主细胞间隙,产生吸器状构造;本属菌的分类依据因研究者不同而异;近年对本属菌的DNA碱基GC含量以及28SrDNAPCRRFLP的研究结果体现了本属菌的系统分类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