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999年 7~ 1 2月 ,我市某养殖场饲养的鹧鸪不断发生零星死亡 ,其特征表现为腹泻 ,消瘦 ,腹膜、肠系膜及内脏器官表面有多量粟粒状、黄白色干酪样结节。经贵州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动物科学系疫病组诊断为伪结核病。报道如下。1 发病概况 该场共有鹧鸪 482只 ,其中种鹧鸪1 2 0只 ,1~ 5月龄青年鹧鸪 3 6 2只。鹧鸪不分年龄、性别 ,皆发生本病。共发病 41 3只 ,发病率为 85 .7%。病程长短不一 ,除少数取急性经过外 ,多数病鹧鸪在数周后才死亡 ,共死亡鹧鸪 81只 ,死亡率为 1 6 .8% ,其中死亡种鹧鸪 6只 ,青年鹧鸪 75只。该场按常规进行鸡马立克…  相似文献   

2.
组织滴虫病又名“黑头病”、“盲肠肝炎”,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在盲肠及肝脏所引起的急性原虫病,多发生于鸡和火鸡,鹧鸪发生组织滴虫病在酒泉地区尚无先例。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酒泉市某珍禽场于2000年6月10日从玉门市购进700只鹧新城疫、法氏购进700只鹧,先后进行了鸡新城疫、法氏病、传支预防接种,7月15日发鹧鸪有病,死亡10只,几天后病和死亡急剧增多,至7月30病愈时共死亡92只,死亡率达3%。临诊症状病鹧鸪均表现精神萎靡,食不振,羽毛松乱,翅膀下垂,闭呆立,怕冷拥挤在一起,下痢,便呈浅黄色或淡绿色,有的粪带有血液,病情严重的头部淤,皮…  相似文献   

3.
我厂鸡场于1983年4月22日从广州购回1,000只雏鸡,品种为上海杂,饲养至10日龄时除死亡259只外,余750只接种鸡新城疫Ⅱ系弱毒疫苗,至6月25日止,其间断续发生死亡累计共死亡450只,死亡率为60%。病鸡虽曾用青霉素等药物冶疗,但死鸡现象并不见好转。病死鸡表现新城疫的症  相似文献   

4.
中西结合诊治鹧鸪新城疫与葡萄球菌并发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6月初,临沂市一农户饲养的500余只鹧鸪发生了以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症状、急性死亡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死亡123只,死亡率24.6%以上,给其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通过临床检查、实验室检验等,确诊为鹧鸪的新城疫并发葡萄球菌病,采取中西结合综合防治措施,控制了病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一发病情况2006年6月盐城市某养殖场饲养的800只20日龄鹧鸪发生了一种以烂喙、消瘦、上消化道粘膜出现假膜和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一周内共计死亡69只,死亡率约为8.6%。  相似文献   

6.
2004年7月,河南省西峡县城关镇、回车镇3个个体户饲养的19~37日龄鹧鸪共计5350只,先后有2270只发生传染性腔上囊病,发病率达42.4%,死亡1020只,死亡率为19.1%.  相似文献   

7.
2004年6月初,方正县靠山村某养鸪场,从外地引入的1200只鹧鸪发生了以腹泻、神经症状和严重死亡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发病567只,发病率47.3%;死亡113只,死亡率19.9%。由于我们采取了中西医结合的防治措施,控制了病情,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鸪场除新引入的5周龄左右的1200只鹧鸪外,还有部分成年鹧鸪。据饲养人员介绍,2004年6月2日从外地引进这批鹧鸪后,从第3天开始发现有个别鹧鸪发病,但未引起重视,随后病鸪逐渐增多,并出现死亡现象。发病后曾用青霉素、乳酸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治疗,其效果不佳,前来我院就诊。2…  相似文献   

8.
禽痘是禽类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鹧鸪发生喙部角质层痘疹为特征的痘病 ,实属少见 ,现将二起鹧鸪喙痘疹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流行情况  2 0 0 0年 6月 ,某个体养殖户饲养的10 0 0只鹧鸪 ,30日龄开始全群发病。病程 2周 ,死亡 2 15只 ,死亡率达 2 1.5%。 2 0 0 0年 9月初 ,某养殖户自上海引进 2 60 0只种用鹧鸪 ,2 1日龄突然发病 ,10天后发病率达 50 % ,日死亡 2 0多只 ,共死亡 2 99只 ,死亡率 2 3%。2 临床症状 初期 ,鹧鸪冠、肉髯、眼睑和喙部角质层出现小的白色病灶。随着病程延长 ,病变面积逐渐增大 ,变黄 ,形成结节。有的单…  相似文献   

9.
组织滴虫病又名黑头病、盲肠肝炎,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盲肠及肝脏所引起的急性原虫病,多发生于鸡和火鸡,鹧鸪发生组织滴虫病在我区尚属首次,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酒泉市某珍禽场于2000年6月10日从玉门市购进700只鹧鸪,先后进行了鸡新城疫疫苗、传染性囊病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的免疫接种,7月15日发现鹧鸪有病,死亡10只,几天后发病和死亡急剧增多,至7月30日病愈时共死亡92只,死亡率达13%。2.临诊症状病鹧鸪均表现精神不振,食欲不振,羽毛松乱,翅膀下垂,闭目呆立,怕冷拥挤在一起;下痢,粪…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鸡马立克氏病严重威胁着深圳地区养鸡业的发展。本公司黄羽肉鸡场曾发生过数次以神经型为主的马立克氏病。这种类型的马立克氏病,多发生于60~80天龄的鸡只,即是中鸡阶段,死亡率非常高,少数病鸡可能康复。由于鸡只发病时已消耗了大量饲料,大批死亡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某鸡场1991年3月购进鸡苗6050只,饲养至78天龄开始发病,1.3~1.5公斤的中鸡死亡1766只。又如另一鸡场70~80天龄的中鸡于1991年7月发病,死亡1673只,发病率约为30%,经济损失数万元。其他一些鸡场也有  相似文献   

11.
2001年,原阳某珍禽养殖场饲养的数千只鹧鸪20日龄以上发生大量死亡,出现了类似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症状,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为探索珍禽死亡的原因,我们对该养殖场送检的病死鹧鸪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和诊断。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由于鸡溃疡性肠炎最先发生于鹌鹑,故又称鹌鹑病。该病是由大肠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鸡、火鸡、鸽子、鹌鹑、雉鸡(野鸡、山鸡)、斑鸠、鹧鸪、鸵鸟等禽类急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病理上以肝、脾、肠道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以3~5周龄雏和8~12周龄幼鸡易感。其发病率一般为5%~70%,死亡率达50%~80%,有的甚至高达100%。1发病情况江苏省洪泽县高良涧镇某农户饲养约80日龄左右的当地草鸡,鸡体重约为0.5~0.7kg。该群鸡于2003年9月突然发病,先是14只发病,用抗生素治疗未见效,当天晚上即死亡12只,第2、3d相继发病21只,死亡17只,前后共发病35只,发…  相似文献   

13.
河田鸡原产福建省长汀县,是优良的土鸡品种.邵武市某一鸡场于1999年4月15日从福建长汀县某河田鸡场引进1日龄河田鸡2500只,饲养至60日龄出现大量死亡,饲养至85日龄共死亡1659只,死亡率达69.85%,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经诊断为鸡马立克氏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1999年2月19日,我县唐南乡养殖户王××从县种鸡场孵化场购2 000羽AA商品代苗鸡,12日龄开始发病,至18日龄死亡350只,死亡率17.8%,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诊断为鸡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15.
鸡葡葡球菌病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葡球菌,它广泛存在于空气、土壤、粪便以及鸡的表皮上,在一般情况下鸡只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当受到一些应激因素的影响,鸡群会发生葡葡球菌病,甚至呈现急性经过,突然死亡。笔者1988年—1989年6月共处理葡葡球菌病16起,发病群为30—156日龄鸡31261只,死亡2188只,平均死亡率为7%。报告如下。一、流行情况1.发病季节气候骤变和炎热季节  相似文献   

16.
1 发病情况该鹧鸪场于 1999年 3月 13日从外省引入鹧鸪苗 12 0 0只 ,采用平面育雏。 10日龄时用新城疫Ⅱ系弱毒疫苗滴鼻 ,15日龄时接种传染性支气管炎H12 0 疫苗。 4月 15日 ,鹧鸪开始发病死亡。部分幼鸪表现精神不振 ,食量大减 ,饮水量增加。羽毛松乱 ,下痢 ,排出带有血液的稀粪。死前有扭头 ,蹬脚等症状。当天死亡 2 5只 ,发病近百只 ,经药物治疗后 ,至 2 0日共死亡 6 0只 ,死亡率 5 %。2 剖检病理变化4月 15、 16日分别剖检 2 0只、 10只病死鹧鸪。病变主要在盲肠 ,两盲肠显著肿胀、变粗 ,呈紫黑或紫红色。剪开盲肠 ,可见肠壁变厚、充…  相似文献   

17.
1983年4月,韶关市养鸡场一批60—70日龄的肉用仔鸡,发生一种以败血坏疽、急性死亡为主要症候的疫病,10天内共发病死亡275只,发病死亡率5.8%,经试验诊断为鸡坏疽型葡萄球菌病。现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该养鸡场是以饲养肉鸡为主的商品鸡场。该批鸡发病前共4750只,种苗系从本省某种鸡场购进的美国白色“A、A”鸡,经  相似文献   

18.
万县市某鸡场产蛋鸡发生以垂腹、拉稀、卵巢病变、心包炎、肝肿大坏死为特征的传染病.经流行病学、临诊、病理学及细菌学诊断,确诊为鸡白痢沙门氏菌病.药敏筛选出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扑灭了此病.1 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该场2日龄“伊萨褐”雏鸡先发生雏白痢,用SM_2、痢特灵等治愈.当这批鸡3438羽于5月龄开始产蛋,7月龄产蛋率达64%,7.5月龄发现急性死亡病例,死亡率渐升高,每日死亡10~40只.诊治后多数病鸡3~5日好转一周后重新产蛋.8月龄流行止息.发病586羽,发病率17.0%,死亡278羽.死亡率8.3%.该场全开放半阶梯式笼养,饲料自配,水源、隔离条件都好.曾用鸡新城疫Ⅰ、Ⅱ系,鸡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和鸡痘疫苗预防接种.长期用土霉素、呋喃唑酮加入饲料防病.  相似文献   

19.
发病情况 我公司实验场于2004年6月15日自繁自养一批2730只地方优质黄羽种鸡,其中公鸡406只,母鸡2324只,2004年7月23日之前几乎没有死淘。7月24日至7月27日,鸡群发病.公鸡死亡10只,死亡率为2.46%,母鸡死亡8只.死亡率为0.3%。临床症状:初期无死亡和血痢现象.后期病鸡精神萎靡,羽毛松乱,双翅下垂,食欲不振,逐渐消瘦,下痢,排出带血液的稀粪,脚部贫血。剖检变化:剖检几只症状明显鸡只,其中主要病理变化为:  相似文献   

20.
大连市旅顺口区某鸡场笼养蛋鸡6,280只,于27周龄前后产蛋率达63—65%时,每日有7—10只发生瘫痪,80日内共发病死亡600余只,占入舍鸡数的8%。经诊断分析,该病系由日粮中矿物质比例失调引起的笼养鸡瘫痪。一、发病情况 1.该批鸡的品种为京白Ⅲ系,初时发育正常,按常规的免疫程序进行过马立克氏病、新城疫和鸡痘的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