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孵化设备是仿生学的一种应用,模拟自然界的孵化环境,提供胚胎发育适宜的条件,用于家禽种蛋的孵化.而温湿度是影响孵化效果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出雏率和健雏率.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ARM的孵化箱温湿度控制系统,利用温湿度传感器采集孵化箱内的温湿度,再通过外围的增温、增湿、降温、除湿系统来完成对孵化箱温湿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鹅种蛋孵化性能,以辐照度均匀度、孵化机容蛋量和安全性为指标,基于TracePro Expert光学仿真软件对孵化机内LED灯带布置进行仿真和安装设计,同时选用不同LED光照进行种蛋孵化试验,以确定最佳孵化期光照方案。结果表明,在所设计的小型孵化机内,灯带条数为3条,水平间距为25 cm,安装高度距离蛋表面20 cm时为最佳布置方案,此时辐照度均匀度为0.692,满足建筑照明最低标准。与传统的黑暗条件孵化相比,辐照度为0.5~0.6 W/m2的LED红光和白光显著提高鹅种蛋孵化率,分别提高4.39和2.39个百分点,且缩短出雏窗口期约16 h;而单色绿光能促进胚胎发育,利于鹅胚体重的增加。该研究结果可为后续高性能鹅种蛋孵化机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林俊  吴杰文  胡映宁 《中国农机化》2012,(4):118-121,127
在对传统电加热孵化机存在的耗电量较大、成本较高且对环璄不友善等问题分析的基础之上,作者自主研发了新型节能空气源热泵式孵化机。该类型孵化机克服了节能孵化机受到时间、气候、地理等条件的影响,利用热泵较高的能效比,从而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和效率。另外,孵化机模拟家禽自然孵化的方式,即持续变温的孵化方式,大大提高了家禽后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该孵化机具有高效、节能和环保等优点。经测试和孵化试验验证,孵化有效区域温度场均匀性良好,最大温差为0.4℃,平均最大温差为0.28℃;孵化周期内压缩机平均开停比为1:5,其加温耗电量与传统电加热式孵化机相比,节电率高达83.76%;孵化率达90%以上,健雏率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4.
冯求国 《中国沼气》2002,20(1):37-37
沼气除用于烧水、煮饭、点灯外还有很多用途 ,如发电、干燥谷物、孵化家禽、温室加温、保鲜水果等。广西玉林市电器节能研究所在沼气孵禽方面做了探讨和实践 ,下面作简要介绍。1 沼气孵禽的设备条件孵化机 ,温度控制仪 ,沼气热水器 ,电磁阀 ,管道泵及管道 ,散热器 ,贮水箱 ,条件宽裕的加上湿度控制器 ,自动定时翻蛋装置。2 沼气孵禽设备的安装和控制(1 )系统循环。贮水箱 沼气热水器 电磁阀 管道 孵机散热器 管道及管道泵 贮水箱。(2 )安装方法。沼气热水器要比孵化机顶稍高 ,贮水箱又要比沼气热水器高一些 ,散热器安装在孵机内左右…  相似文献   

5.
毕锐 《安徽农机》2004,(2):24-25
1.温度。在家禽孵化中,种蛋质量是内因,温度是主要的外部条件。温度过高或过低对胚胎发育有直接影响。应根据孵化机性能、室内温度、不同季节、不同品种与种蛋来源等确定适合本地区地理环境的施温方法。孵化施温有恒温孵化和变温孵化两种。  相似文献   

6.
沼气孵鸡是以燃烧沼气作为热能的一种孵化方法。它具有投资少、节约能源、减轻劳动、管理方便、出雏率和健雏率较高等优点。一、沼气孵鸡的设备沼气孵鸡要选择通风、保温和光线好的孵化室。根据种蛋来源,沼气池产气量和操作方便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制造孵化箱。孵化箱由箱框,蛋盘,水箱,沼气燃烧器,输  相似文献   

7.
用“老蛋抱新蛋”的技术孵化禽蛋,能够充分利用禽蛋在孵化中产生的生理热能,具有安全、高效、省时、节能的优点,且出雏率90%以上,现将具体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孵化技术是家禽孵化产业的关键技术之一,为解决目前孵化技术存在对孵化环境监测实时性、调控精准度不高等问题。设计出一种基于LoRa和NB-IoT物联网技术的可视化监控系统。该系统结合LoRa和NB-IoT两种物联网技术的优点,将孵化环境参数上传至OneNET云平台,云平台对数据进行处理,并部署基于BP神经网络的温湿度预测模型,实现PC端和移动端对环境参数的远程监控。试验表明,该系统操作方便、远程监控实时性好、精准度高且通信成功率达98.7%,孵化率和健雏率分别为94%、97.87%。减少孵化管理成本,提高孵化率和健雏率。推动家禽孵化产业朝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家禽孵化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孵化效率和质量,开发了一套家禽孵化自动测控系统。该系统是一个集管理与测控为一体的集散测控系统,软硬件均采用模块化设计,增加了系统的适用性和灵活性。系统实现了对影响孵化质量的温度、湿度、通风、转蛋等的智能测控,实现PC机对孵化室群的统一管理。系统PC机软件采用组态王6.51开发,单片机软件采用Keil C51开发,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而且构建监控画面形象逼真。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机器视觉的疫苗制备中胚蛋成活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机器视觉技术引入疫苗制备的胚蛋孵化中期成活性检测环节中.针对其不可漏检坏死胚蛋的特殊需求,提出了首先以多尺度形态学滤波增强图像、检测图像谷带特征,然后以基于直方图WFCM的局部自适应二值化方法提取血丝,最后通过血丝数量来判定成活性的算法.以150幅图像进行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本算法检测速度快、对胚蛋活性无影响.判定正确率、漏判率和误判率分别为99.33%、0和0.67%,可满足疫苗制备的特殊需求.  相似文献   

11.
基于STC89C54的带时钟粮仓温湿度记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粮食安全储藏和研究粮仓温湿度变化,设计了带时钟芯片DS1302的单片机温湿度记录系统。采用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进行温度采集,采用电容式相对湿度传感器HS1101进行湿度采集,将动态数据记录到STC89C54单片机内部EEPROM中。该系统运行正常,可以实时检测并记录温湿度,如检测到温湿度超标时则报警。  相似文献   

12.
EC-5土壤水分传感器温度影响机理及补偿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EC-5传感器温度实验中出现的两种截然不同现象,根据温度对土壤介电常数和电导率影响的机理分析,建立土壤水分传感器测试结果随温度变化的理论模型。通过对模型的仿真分析发现,EC-5传感器测得的土壤水分含量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与土壤电导率密切相关。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传感器的温度实验数据建立补偿函数并提出相应补偿算法,有效地抵消了温度变化造成的传感器测试误差。  相似文献   

13.
电容式水流泥沙含量传感器温度补偿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行研制的电容传感器测量了水流中泥沙含量与传感器输出电压,研究了测量水流泥沙含量的温度补偿技术。结果表明,水流泥沙含量与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呈线性关系,传感器的输出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通过对温度的监测并由软件实现补偿的方法,可大大提高测量的精度;该方法能得到工作温度范围非标定条件下任一温度状态的输入-输出特性,可显著提高其温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作为水稻浸种催芽箱温度传感器数量和位置的优化算法,对传感器进行了优化配置。以传感器独立性及数据相关特性作为适应度函数,使用实测数据作为温度传感器优化配置的处理数据,最终得到10个传感器的优化配置。与逐步累积配置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表明,遗传算法用于传感器优化配置可得到最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15.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RFID传感标签技术实现粮情主要参数无线跟踪监测的新方法,设计一种由有源电子标签和温湿度传感器单元组成的RFID传感标签,集温湿度信号探测和无线发送功能于一体;然后通过多级读写器构建网络通信系统,将传感标签采集到的数据逐级传送给控制中心,控制命令亦通过多级读写器逐级发送给传感标签,实现对粮仓主要参数的无线跟踪监测。  相似文献   

16.
基于GSM的粮仓温湿度无线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单片机MC68HC912BC32为核心,配以温度传感器和总线湿度传感器组成监控器,采用西门子TC35i及其外围电路构成无线监控通讯终端,利用GSM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对粮仓内的温湿度进行智能监控,为粮仓温湿度无线监控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无线传感的丘陵葡萄园环境监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丘陵葡萄园环境信息和土壤墒情的无线监测问题,设计了一种能够实时采集、传输数据的丘陵葡萄园环境采集系统。系统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采用Amega128L微处理器和CC2420芯片为基础设计无线传感器节点,传感器节点上接有土壤温湿度传感器、空气温湿度传感器以及光照强度传感器,通过这些传感器采集葡萄园环境信息。传感器节点将采集的环境信息经无线方式传给汇聚节点,汇聚节点通过RS232串口将数据传到上位机的数据库中,实现了丘陵葡萄园环境信息的无线实时监测。试验研究表明,系统具有功耗低、传输数据实时可靠等优点,能很好地实现丘陵葡萄园环境监测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文章提出了基于AVR单片机的鱼塘溶氧度检测及自动调节系统。系统主要由ATMEGA16 MCU,GSM模块,溶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自动报警等模块组成,可以实时检测水体的溶氧度和温度,根据设定的警戒温度和警戒溶氧度,实现自动报警、自动增氧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温室大棚生产中,温度是一项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简易温室往往采用单点或少点测量,由于大棚内温度的不均匀,会造成温度变化时采集不到最高或最低温度。为了解决温室大棚中多点温度采集问题,采用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和单片机AT98C52构成多点温度采集系统。系统可以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设置相应的温度上下限,能检测显示传感器的位置编号和温度,超过限定温度时可以报警。  相似文献   

20.
采用微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温室环境的自动控制,成为农用温室设施的发展方向。本研究以STR912为核心,设计出日光温室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选择与其温湿度、光照及CO2浓度匹配的传感器,并对温室外设环境调节装置进行设计。控制参数可以通过所需的环境要求进行人工调节,能够满足日光大棚的多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