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物种多样性极为丰富,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发现喀斯特典型洞穴鱼类48种。喀斯特洞穴鱼类研究是喀斯特洞穴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的生态类型,其中以赵亚辉、张春光为代表的生态类型划分较为成熟,将喀斯特洞穴鱼类分为典型洞穴鱼类、非典型洞穴鱼类和偶入洞穴鱼类3种类型。总结了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具有种类多、类群集中、分布区域狭窄和种群数量少等特点;分析了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适应特殊的洞穴环境而演变形成的适应性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视觉器官、侧线器官、头部结构、体表鳞片、鳍和体色等方面。最后,对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进行了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的评价,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3.
[目的]通过描述采集自广西融安县沙子乡地下暗河的一个金线鲃属(Sinocyclocheilus Fang)鱼类种,为完善金线鲃属鱼类分类学及其物种保护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沙子乡麻山村开展渔业资源调查时,从当地地下暗河采集获得一批洞穴金线鲃属鱼类,通过形态学分类描述及近似种比较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经鉴定该金线鲃种有别于其他已记载种,命名为融安金线鲃(S.ronganensis Luo,Huang et Wen sp.nov.),其眼正常,侧线弯曲,与广布种类大鳞金线鲃及邻近柳江水系龙江支流的多斑金线鲃、宜山金线鲃相似.融安金线鲃的背鳍末根不分支鳍条下半段为硬刺,其后缘有弱锯齿,上半段纤细柔软分节,第一鳃弓外侧鳃耙9,侧线下鳞8或9,围尾柄鳞28~32,胸鳍可伸达腹鳍起点,体侧中轴侧线附近、背上部两侧散布明显黑色斑点,可区别于大鳞金线鲃;侧线鳞59~64,侧线上鳞12~13,侧线下鳞8或9可明显区别于除大鳞金线鲃外的属内其他种.[结论]融安金线鲃在形态特征上明显区别于分布在广西邻近地区的其他驼背类金线鲃,为一新种. 相似文献
4.
犀角金线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犀角金线纪SinocyclocheilusrhinocerousLietTao是作者前已描记的新种[李维贤和陶进能1994],属典型的洞穴鱼类。具有典型的适应洞穴生活环境的形态结构,是研究第四纪鱼类对环境适应和石灰岩岩溶地貌发育历史的好材料,有重要科学价值。同时,由于其形态特殊,头上长有一个骨质长角,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为此,我们对犀角金线把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1该鱼种的发现和命名早在十年前,作者从事云南鱼类研究中就听到过许多有关头上长角的鱼的传闻,经分析研究认为这是一个好线索,应有意识地进行调查采集。经过5年的调查访问,终于在19… 相似文献
5.
犀角金线纪SinocyclocheilusrhinocerousLietTao是作者前已描记的新种[李维贤和陶进能1994],属典型的洞穴鱼类。具有典型的适应洞穴生活环境的形态结构,是研究第四纪鱼类对环境适应和石灰岩岩溶地貌发育历史的好材料,有重要科学价值。同时,由于其形态特殊,头上长有一个骨质长角,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为此,我们对犀角金线把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1该鱼种的发现和命名早在十年前,作者从事云南鱼类研究中就听到过许多有关头上长角的鱼的传闻,经分析研究认为这是一个好线索,应有意识地进行调查采集。经过5年的调查访问,终于在19…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通过对兴文天泉洞旅游者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分析旅游者需求,提出以洞穴观光为基础、以洞穴科学考察游、洞穴拓展游、洞穴文化体验游、洞穴休闲游、洞穴医疗游五大类溶洞旅游产品进行组合升级。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民间想念吞服鱼胆可治目疾,然而因吞服鱼胆面 引起的中毒,危害身体健康事件时有发生,自1964-1999年的35年中,据不完全统计吞服有毒鱼胆而中毒的人类达451人,其中死亡达83人,死亡率为18.04%,本文主要叙述鱼胆中毒的概况,胆汁有毒成分(鲤醇),动物实验,中毒症状及治疗,经动物实验及多年的调研共发现12种淡水鱼类的胆汁有毒,它们均是鲤科鱼类,从理论上阐明吞服任何鲤科鱼类的鱼胆均是危险的。 相似文献
13.
14.
岩溶洞穴旅游开发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岩溶洞穴众多,每个岩溶洞穴都是自然景观资源中独特的一部分,如何开发岩溶洞穴资源来发展旅游活动,这关系到岩溶洞穴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问题。笔者就影响岩溶洞穴旅游开发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影响旅游开发的因素是岩溶洞穴资源特色、交通条件、建设施工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客源市场、风景区(点)的地域组合、空间竞争、投资者决策行为、政府决策行为、当地居民态度等,其通过综合作用共同决定岩溶洞穴旅游开发的成功与否,只有充分认识岩溶洞穴旅游开发中各影响因素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扬长避短,合理的进行岩溶洞穴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5.
犀角金线鲃的地理分布及其对穴居环境生态适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1993~1996年的4年中,对犀角金线鲃的地理分布,栖息环境和洞穴适应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考察,结果如下: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罗平县3个不连续分布点,其栖息环境一是间隙性小型湖泊;二是漏斗型地形溶洞的敝露小水体;三是一个干龙潭的雨季出水口。其适应性特征是高度退化的眼,发达的口须和侧线,体表无鳞等。具有特殊意义的是头部后缘向前生出角状突出物—— 一种皮肤保护器,形似犀角。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明近海不同生态类型鱼类隐蔽伪装色的差异,研究了6种中上层鱼类和5种底层鱼类的隐蔽伪装色,结果表明:无论近海中上层鱼类(包括大甲鲹Megalaspis cordyla、斑■Hemiramphus far、五条■Seriola quinqueradiata、竹■鱼Trachurus japonicus、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还是近海底层鱼类(海鳗Muraenesox cinereus、斑尾复虾虎鱼Synechogobius ommaturus、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单角革鲀Aluterus monoceros、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黑色素细胞和黄色素细胞均为背部多腹部少,差异显著;相比近海底层鱼类,近海中上层鱼类背腹部体色差异更加明显,中上层鱼类黑色素细胞和黄色素细胞差异更大;虹彩细胞在背腹部皮肤中都存在,而近海底层鱼类的腹部主要为虹彩细胞;红色素细胞在近海底层鱼类中很少存在,但在中上层鱼类中较多。上述结果显示,鱼类背部体色的深浅主要与皮肤中黑色素细胞和黄色素细胞的数量有关,腹部体色的形成主要与虹彩细胞的多少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我国岩溶贫困山区社会发展研究——以“毕节模式”为例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以毕节模式为例,从毕节模式形成的内生性和移植性2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岩溶贫困山区社会发展情况,分析了毕节地区历经20年科学发展所取得的纵向逻辑跨越与横向相对发展的成效,将其作为我国岩溶贫困山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典型,以期为我国岩溶贫困山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