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腐蹄病是羊的一种常见蹄部疾病,特别是高山多雾地区,多雨季节敞放的羊只容易发病。该病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引起感染,以蹄间皮肤软组织腐烂,并发出恶臭等一系列病变为特征,其病原是羊坏死杆菌。  相似文献   

2.
大蒜治畜病     
腐蹄病是牛、羊和猪等家畜以蹄间皮肤和软组织腐败恶臭和角质破坏为特征的疾病,羊尤其易感。1症状(1)初期型。指(趾)间皮肤出现化脓性炎症,表面糜烂,有灰色黏液并有恶臭。(2)轻型。蹄后跟一层层脱落。(3)重型。蹄大面积腐败性坏死,蹄间裂的皮肤与角质完全脱离,并在脱离的蹄角质  相似文献   

3.
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是由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传染性脓疱病毒感染所致,临床多以口唇粘膜、蹄部皮肤和外阴部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脓疱至溃烂结痂、真皮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疣状结节为特征,常分为唇型、蹄型、外阴型和混合型。尤其以危害羔羊口唇粘膜的病例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4.
牛羊的腐蹄病主要是由坏死杆菌的侵入引起的,阴雨连绵季节容易发生,主要表现为皮肤有炎症,具有腐败、恶臭、剧烈疼痛等症状。1发病原因阴雨天气致使大部分草原浸泡在水中,由于长时间的放牧使牛、羊的蹄冠部皮肤极易破裂,当牛、羊碰到石头,树根,铁钉等尖硬的物体,蹄冠的皮肤就容易发生破裂,放牧场和圈舍的土壤中存在的坏死杆菌就会趁机侵入牛、羊的机体内部,导致腐蹄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正>羊传染性脓疱病是由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口唇粘膜和蹄冠部皮肤发生丘疹、脓疱、溃疡、结痂。本病的发生无季节性、无性别差异、无品种差异、主要发生在羔羊和育成羊,本病的感染途径是皮肤或粘膜的擦伤、主要是接触传染。本病传染快,本病的潜伏期为6~8d,根据受侵的部位可以分为唇型、蹄型、唇蹄混合型、外阴型。1临床症状2016年4月16日,普兰店区安波镇米屯村潘某打电话  相似文献   

6.
腐蹄病就是动物的蹄或者蹄趾间出现腐烂现象,是一种传染病,属于动物蹄部感染,它的主要特点是蹄间或者趾间皮肤发生肿胀和炎症。现在的养殖业逐渐趋向集约化发展,使得这种疾病的发病率也不断提高,加大养殖业损失。笔者根据之前遇到的相关案例来分析羊腐蹄病,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口蹄疫,俗名"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如牛、羊、猪、骆驼等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为特征。  相似文献   

8.
口蹄疫,俗称“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猪、牛、羊等偶蹄动物,人也可感染发病。本病的主要特征是患畜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  相似文献   

9.
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是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羊发生的一种传染病,临床可分为唇型、蹄型、外阴型。我省以唇型多见,其特征是病羊口唇等处皮肤和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现将我县发生的一起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0月,曲靖市麒麟区东山镇一养殖户从外地新购进300只黑山羊饲养,到场后陆续开始发病,并出现死亡,经当地兽医诊治无效,死亡50余只,后畜主求助,笔者及时到场诊治。1症状病羊初期食欲正常,呈现跛行,四肢蹄部及悬蹄部皮肤破溃,深层组织糜烂、化脓、蹄壳脱落、糜烂部逐渐上升,在系  相似文献   

11.
应用国产7151型半导体点温度计对30只山羊、20只绵羊的颈中部皮肤温度测量表明,羊的皮温低于体温的1℃(1.05-1.09℃)。在黄牛、奶牛、羊、马等临床试验中取得了同样的结果。同时发现,在羊的下肢骨折病例,患肢的蹄温高于对侧健肢蹄温5.1℃。若低于健肢蹄温,提示骨折固定绷带处理不当。结果表明,皮温测量可以在兽医临床应用,而且省时、准确、安全。  相似文献   

12.
羊腐蹄病是一种侵害羊指、趾间皮肤表皮和蹄基质的慢性坏死性疾病。本文介绍了羊腐蹄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预防本病需要加强饲养管理和尽早接种疫苗。对于患病羊只,可使用外部处理和非肠道途径给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一、口蹄疫是猪、牛、羊等偶蹄兽的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疾病。特征是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溃烂。  相似文献   

14.
正该病的病原为传染性脓疱病毒,又称羊口疮病毒。该病主要发生于6~8月龄羔羊。常发病于春秋季节,成年羊不易感染。1临床症状1.1唇型口角、鼻镜上散发小红班,随病程可变成黄色疣状厚痂皮。可波及至唇周围、脸部。症状严重的动物可见嘴唇部耳朵等部位出现肿胀,出血。下颌发生水肿,影响采食。1.2蹄型只侵害绵羊,一般只发生一足,在蹄叉、蹄冠或皮肤系部上形成水疱或脓疱,常继发化脓性感染。1.3外阴型在雄性动物外阴或乳房皮肤形成破溃,外表肿胀。  相似文献   

15.
<正>羊腐蹄病一般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以蹄真皮或角质层腐败、蹄间皮肤及深层组织腐败化脓为特征的坏死性炎症。多在舍饲饲养环境下,饲喂精料过多以及地面过度潮湿的圈舍及草场上放牧所引起。笔者通过近几年对302只患腐蹄病成年病羊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试验,取得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以便于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治疗方法用于羊腐蹄病的治疗。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青链霉素合剂:每毫升含油剂普鲁卡因  相似文献   

16.
腐蹄病又称蹄间腐烂或趾间腐烂,是一类引起反刍动物蹄部感染的传染病,以跛行、指(趾)间皮肤肿胀和炎症为主要特征。随着集约化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羊腐蹄病发病率日益增加,给养羊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着养羊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学者对羊腐蹄病的诊断与防治方面总结性的报道较少。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快速诊断和防治方法显得非常重要。论文以近年来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资料为基础,从羊腐蹄病病原、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羊腐蹄病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牛羊腐蹄病的治疗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蹄病是反刍动物牛、羊常见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蹄间皮肤和软组织腐烂,散发出恶臭气味为主要特征。发病率为8%~20%,有的高达30%~50%。  相似文献   

18.
腐蹄病又称传染性蹄皮炎、指(趾)间蜂窝组织炎,表现为趾间皮肤坏死与化脓,常伴蹄冠、系部和球节炎症,呈现不同程度的跛行。绒山羊腐蹄病发病率高,占引起绒山羊跛行蹄病的35%-36%,给养羊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绒山羊腐蹄病的病因分析与防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4.口蹄疫 本病是偶蹄兽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 症状:病羊口腔粘膜和蹄部的皮肤出现水疱和溃病,亦可出现在母羊的乳房、乳头和鼻端。精神不好,体温升高,厌食。口腔疼痛、流涎,开口时有喷啧声。蹄  相似文献   

20.
<正>1病原体传染性脓疱俗称口蹄疮,本病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绵羊、山羊的传染病。常流行于春夏季节,多发生于羔羊、幼羊并常为群发,也引起哺乳母羊的乳房发生脓疱。病的传播是由健康羊接触病羊或带毒羊以及病毒传染的羊舍、饲料、饮水等通过损伤的黏膜、皮肤而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