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阿克苏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克苏地区退耕还林生态工程实施以来,工程效益显著。通过对项目区8县1市97个乡镇场1212个行政村退耕农户跟踪调研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发现,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农民收入、农村产业结构、粮食生产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较大,认为退耕还林工程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较大等。 相似文献
2.
经过10a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全旗新增有林面积50734.6hm2,森林覆盖率提高4.3个百分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3.
王钟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4,(1):134-136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林业建设史上政策性最强、工作程序最多、涉及面最广、投资量最大、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生态建设工程之一。普洱市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同时,不同程度的暴露出一些影响退耕还林后续发展的问题,文章对此做了以下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5.
退耕还林工程是在1998年洪涝灾害发生、沙尘暴频度和强度逐年加强、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家生态安全角度出发,高瞻远瞩、总揽全局而启动的一项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经过20年的建设,退耕还林工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立足对退耕还林效益监测项目的科学研究,通过数据和客观评价,反... 相似文献
6.
7.
对鄂西地区退耕还林三种不同植被配置模式和坡耕地农作系统模式的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以生态型经济林植被配置模式综合效益最高,其次分别是生物篱模式和水土保持林模式,坡耕地农作系统模式效益最差。 相似文献
8.
开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工程效益显著。通过对项目区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分析发现,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并促使了新型行业的产生,促进了农村居民大幅增收。 相似文献
9.
10.
黄土高原沟壑区退耕还林优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 ,由于其作为一项大型工程来建设在我国才刚刚起步 ,技术操作又十分复杂 ,所以急需系统的科技体系指导 ,特别是其优化模式及配套技术等关键科技问题 ,都亟待研究解决。本文以退耕还林工程典型立地黄土高原沟壑区为研究对象 ,引入系统动力学等多种先进理论和技术 ,采取试验站点观测与广泛调研集成等 5个结合的技术路线 ,横跨自然科学、经济科学、社会科学 3大领域 ,共获取原始数据10 0 0 0多个 ,对退耕还林的优化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 ,提出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山西省乡宁县试验点退耕还林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最优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油松×侧柏×花椒×刺槐模式 ,并提出了配套技术及模式机理。 相似文献
11.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案例分析--以湖北省秭归县中坝村为案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杨旭东 《绿色中国(A版)》2005,(4):27-29
本研究选择长江上游下段的三峡库区湖北省秭归县中坝村作为案例,通过农户调查、专项统计监测、野外试验监测等手段,运用目前成熟的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将典型案例研究与专项重点问题的区域性调查分析相结合,从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相关的经济、政策等方面开展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于2001年启动退耕还林工程,至2006年止共实施退耕还林面积86.0万hm2,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显著,但目前存在部分工程建设质量差、经济效益低、少数农户粮食不能自给等问题,亟待采取退耕农户基本口粮田建设、补植补造、发展后续产业等措施,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真正做到“退得下、保得住、不反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四川盆周山区平武县退耕还林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生态补偿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退耕补偿的依赖程度有区域性,生态补贴缓解了农户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面临的生存压力,退耕农户利益得到持续保障是稳定退耕还林成果的关键因素;农户对还耕地中林木处置权的实现感到困难,"成效验收"生态补偿模式能调动农户的积极性。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退耕生态补偿的调整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陕西省退耕还林阶段性验收信息系统主要功能及特点.该系统实现了陕西省市、县、乡、村统一编码管理、退耕验收数据的多机输入、输出excel表格存储验收结果,并具有完善的逻辑检查及统计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社会经济效益阶段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水城、黎平、望谟、关岭、麻江、黔西、龙里、习水、开阳、铜仁10个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监测重点县107个固定样地户主共91户退耕农户进行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同时结合10个县面上统计数的分析及其典型县204户退耕农户的典型调查,对监测区退耕还林的经济、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退耕还林工程区环境效益经济值明显提高,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工程区退耕农户收入增加,粮食总产量稳定;退耕还林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6.
了解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及其生态综合效益,对后续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及相关政策制定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系统总结了宜昌市2000~2013年退耕还林情况,并以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净化空气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服务功能为评价指标,系统评价了宜昌市退耕还林情况。结果表明,宜昌市共退耕还林12.21万hm2,其中,退耕地还林4.95万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6.97万hm2,封山育林0.29万hm2。造林林分以生态林为主,其次为经济林。幼龄林和中龄林的面积接近,近成熟林面积最大。不同退耕模式的生态效益物质量和价值量表现为宜林荒山荒地造林>退耕地还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工程年生态价值总量为79.07亿元,其中,退耕地还林、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的生态效益价值量分别为32.19亿元、45.03亿元和1.85亿元。 相似文献
17.
退耕还林补助政策期满后前景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克勇 《绿色中国(A版)》2005,(4):30-31
分析了在国家停止退耕还林补助后贵州省退耕还林的总体趋势,认为90%以上的退耕农户不会出现反弹,与此同时指出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市是该省最主要贫困山区,个别村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难度较大。建议区分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各项保障措施,强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是现阶段和今后很长时期内退耕还林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8.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in living biomass and soil organic matter under the Grain for Green Program (GGP) in Yunnan Provinc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arget provinces of the GGP in China, was estimated in this paper using empirical curves and factors. The area of tree species planted during 2000–2007 was collected, and four scenarios for the annual area of GGP-stands to be planted during 2008–2010 and harvest options were schemed. Empirical growth curves for different tree species were developed based on data about the growth of existing plantation in Yunnan Province from National Forestry Inventory, and were used for the estimation of the carbon stocks in the tree biomass pools by incorporating with basic wood density, biomass expansion factors and carbon fraction. Empirical factors were introduced to estimate the stock change in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under the GGP.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rbon stock in the GGP-stands in Yunnan Province will increase by 12.474–12.608 TgC, 33.016–35.161 TgC, 38.119–47.100 TgC, 43.057–53.626 TgC and 49.918–56.621 by the year 2010, 2020, 2030, 2040 and 2050, respectively. The annual carbon stock change in the GGP-stands will peak at 2.342–2.536 TgC per year in 2013, followed by a gradual decrease. The estimated potential carbon sequestration by GGP-stands amounts to 10.82–12.27% of the carbon stocks of forest ecosystems in Yunnan province in the 1990s.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