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套袋时间不对相对来说,葡萄套袋以早为好。但过早也不行,一般在膨大期套。套得晚了,有些葡萄已感上病菌,喷药也难以全部铲除,仍在袋内繁衍。据试验,膨大期套袋,葡萄烂果率仅为2.5%,而晚套20天的,烂果率为17.8%。  相似文献   

2.
由于晚三吉梨果皮粗糙,且厚而黑,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因而,我们试图用套袋的方法来改良果实的某些品质。 于1987年春始至11月底止,试验了套报纸袋,套腊纸袋(日本引进),不套袋三种处理。结果:套袋对改良晚三吉梨的色泽有明显作用。报纸袋不仅使色泽变浅(澄黄),且果皮变薄;腊纸袋效果较差,果皮色泽依然较暗,且果点破裂较重,使果皮变粗糙。果实的风味以不套袋果最好,但果皮较厚;其次为报纸袋果,其口味偏酸,但果肉脆嫩,皮薄;腊纸袋果的风味最差。据测定,套袋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普遍低于裸露果,以报纸袋果最低(一般低1.5度左右),两种纸袋处理的平…  相似文献   

3.
套袋对芦柑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三种不同材料(牛皮纸、报纸及专用白纸)的纸袋对芦柑果实进行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套袋可以有效地减轻甚至避免日灼病果的发生,降低农药残留,减少病虫果率,提高果实的商品价值,可以使果实延缓成熟8~10d。但对果实的内质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套袋对苹果果实钙素吸收与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红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cv.Fuji)为试材,进行了套袋处理,以不套袋果实为对照,测定其果实的Ca含量,研究套袋对果实钙素吸收与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套袋后,在花后40~90d,整果钙吸收量高于对照果实;从花后120d开始,对照果实整果钙含量一直高于套袋果实。此外,苹果果实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对Ca都有吸收,花后40d内,苹果果实吸收整果钙含量的20%左右;从花后40d(套袋)到90d,果实钙吸收量迅速升高,对照果实可吸收整果钙含量的66.1%,套纸袋果实可吸收整果钙含量的73.8%;此外,在果实的成熟期仍有少量的钙吸收。果实套袋后,果实各个部分的钙含量变化与对照果实相比,果皮中钙含量明显低于对照果实,而果肉和果心的钙含量却高于对照果实。  相似文献   

5.
日光温室厚皮甜瓜套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对厚皮甜瓜幼果进行了5种套袋处理(普通聚乙烯食品袋、透气套膜袋、单层纸袋、双层纸袋、硫酸纸袋),研究套袋对甜瓜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明显改善了甜瓜的外观品质,减少果面斑点数,降低果皮擦伤程度,并使果面洁净鲜亮.套袋不会显著影响甜瓜的内在品质,套袋甜瓜的可溶性固形物略有降低,硬度稍有增加.经综合分析,认为普通聚乙烯食品袋是五种袋中较理想的袋子.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的套袋材料及时期对白沙枇杷白玉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月1日套袋能提早果皮转色,且着色好,能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Vc含量.不同的套袋果袋中,以"盛大水果"双层纸袋(外层外白内黑,内层为黑色)效果最佳,不仅能提高果实外观品质,而且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塑膜袋对黄金梨的防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金梨品种内在品质好 ,商品价值高 ,发展前景极为广阔。但由于果实表面易生果锈 ,影响其商品价值 ,对黄金梨套袋 ,提高外观质量 ,是生产高档黄金梨的重要措施。为选择一种效果最好的果袋 ,我们进行了如下试验。1 试验方法于 2 0 0 2年 ,在山东省文登市界石镇里村改接的黄金梨上进行套袋防锈试验。第 1次套袋在 5月 10~12日 ,用四川和山东省多家生产的塑膜袋 (颜色为黄色或白色 )和小型纸袋。第 2次套袋在 5月 30日至 6月 2日 ,用国产 10余种内袋为红色或黑色的中档双层纸袋。 8月下旬解开纸袋 ,调查果锈发生情况。2 试验结果结果表明 …  相似文献   

8.
以单层纸袋(2种)、双层纸袋、膜+纸袋及塑膜袋4种类型,5种果袋在梨优生区(海拔450 m)对新引品种红丝绸梨进行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套纸袋、膜+纸袋的果实重量比对照相对减少,套塑膜袋果实重量有所增加;套袋果锈相对增多,黑点病严重;套纸袋果皮表面出现木栓斑,套塑膜袋果无木栓斑;套袋果实着色不及对照;套袋果贮藏容易失水.套袋不能改善红丝绸梨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不宜采用套袋技术.  相似文献   

9.
套不同果袋对红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套袋能增加果皮中花青苷含量,降低叶绿素含量,提高果实着色指数和果面光洁指数,显著改善红富士苹果的外观品质;但套袋减小了单果质量,降低了苹果的糖、酸及VC含量等,使风味变淡,影响了内在品质。套袋可降低病虫果率,但套袋会增加除袋后的日烧果率。生产优质红富士苹果以套双层纸袋最好,单层纸袋次之。塑膜袋对提高果实品质的作用不明显,并且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应限制使用。  相似文献   

10.
用黑色尼龙遮阳网袋(50目)、蓝色尼龙网袋(60目)和外铝箔内纸袋等三种套袋材料对乌叶荔枝果实进行了套袋试验。结果表明,黑色尼龙遮阳网袋效果最好,中午11:30~13:30时段可降低袋内温度2.5~2.0℃,单果重比对照提高7.6%,且对果实品质和商品质量无显著影响;其次为蓝色尼龙网袋,中午时段可降低袋内温度1.9~2.0℃,单果重提高7.6%;外铝箔内纸袋处理导致好果率显著下降,不宜使用。建议选用网目数较少的黑色或蓝色尼龙网袋作为乌叶荔枝果实的套袋材料。  相似文献   

11.
黄艳  王铤  刘磊  梁东  王进  吕秀兰  黄科文 《中国果树》2023,(12):53-58+65+172
以4年生阳光玫瑰葡萄为试验材料,于盛花后50 d开始套白纸袋、绿纸袋、三色纸袋和透明微孔塑料袋,以不套袋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果袋对阳光玫瑰葡萄果锈形成及酚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可以降低阳光玫瑰葡萄的果锈指数,其中套绿纸袋的果锈指数低于5%;果实成熟期不套袋对照果皮的木质素、总酚、总黄酮、黄酮醇、黄烷醇含量以及没食子酸、表儿茶素、绿原酸、丁香酸、咖啡酸、槲皮苷、香豆酸和阿魏酸8种酚组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套袋处理,表明套袋均可降低果皮中酚类化合物及酚组分的含量。综合比较发现,套绿纸袋可显著降低果皮中木质素、酚类化合物及酚组分的含量,减少果锈形成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套袋处理对黄金梨和丰水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梨树果实生长期间进行套袋处理 ,是生产绿色无公害优质梨的主要措施之一 ,它既可防止病虫、鸟等侵害 ,又可减少农药的污染残留 ,还可使果皮着色一致 ,从而改善果实的品质。试验表明 ,相对于未套袋的梨果实 ,套袋果果面光洁鲜艳 ,无锈斑 ,无日灼 ,污染少 ,果点小 ,但果个变小 ,风味稍淡 ;4种纸袋中 ,双层纸袋的效果好于单层纸袋  相似文献   

13.
套袋短枝红富士果实内含物及果皮色素的变化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对短枝红富士苹果套袋后果实内含物及果皮色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套袋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果实成熟而增加,淀粉含量下降;果皮中叶绿素含量幼果期最高,成熟期最低,花青素含量采收时最高。可溶性固形物、淀粉、叶绿素含量,未套袋果均高于套袋果,花青素含量未套袋果最低。  相似文献   

14.
《果农之友》2008,(6):54-54
1套袋时间不对相对来说,葡萄套袋以早为好。但过早也不行,一般在膨大期套。套得晚了,有些葡萄已感染上病菌,喷药也难以全部铲除,仍在袋内繁衍。据实验,膨大期套袋,葡萄烂果率仅为2.5%,而晚套20天的,烂果率为17.8%。  相似文献   

15.
目前果实套袋栽培在各果区大量推广,果实套袋有许多优点,最主要的作用是防止果实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喷药。同时,可改善果实外观质量,使果皮光洁、果点变小,套纸袋可调节果实着色,是当前无公害栽培的一项重要措施。果实套袋后病虫害发生的变化及防治措施如下:1.苹果套袋后果园病虫害发生动态的变化1.1苹果轮纹病防治压力减轻苹果轮纹病一直是果园病虫害防治的重点,平原区不套袋的苹果园一般年份烂果率在30%~40%,严重年份烂果率可达80%以上,套袋以后苹果果实轮纹病基本得到控制,平原区烂果率也在5%以下。但轮纹病…  相似文献   

16.
绿宝石梨是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出的优新梨品种,由新世纪和早酥梨杂交而成。在辛集定植4 a(年)来表现为果形正,果皮绿色,果肉乳白色,脆嫩多汁,石细胞少。套袋后果面光洁,果皮黄白色,是品质极佳的早熟品种,但在生产中套袋梨常出现果锈、虎皮、果面花青色、黑点、裂口、裂纹、日灼、畸形果等情况,严重影响果实的外观质量。对此我们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1 发生原因分析1.1 树势不稳树势不稳,过弱或虚旺,贮藏营养不足,幼果角质层发育不良,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感,易受伤害,从而导致果面光洁度差。1.2 幼果期用药不当套袋前喷布含…  相似文献   

17.
对短枝红富士苹果套袋后果实内含物及果皮色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套袋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果实成熟而增加,淀粉含量下降;果皮中叶绿素含量幼果期最高,成熟期最低,花青素含量采收时最高。可溶性固形物、淀粉、叶绿素含量,未套袋果均高于套袋果,花青素含量未套袋果最低。  相似文献   

18.
南方早熟梨果实套袋综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南方早熟梨绿皮品种果实的外观品质,以‘新世纪’、‘翠冠’、‘蜜雪梨’为试材,开展果实套袋综合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早熟梨绿皮品种对内、外袋类型和质量要求较高,内袋以采用F-PK2小林牌或台果牌小蜡袋、外袋以采用外黄过蜡里黑双层纸袋效果最佳,谢花后15-25 d套小蜡袋,可完全阻止果面锈斑的产生,果皮色泽一致,为最佳套袋时间;套袋次数以二次为好,对提高果实外观品质效果明显;套袋前清洁果面应规范使用农药,宜使用水剂或粉剂,避免使用乳剂等,以免诱发果面锈斑。  相似文献   

19.
李素玲 《落叶果树》2014,46(5):70-70
苹果套袋技术.果袋要选择符合辽宁地方标准的双层纸袋,内袋红色,外袋为外灰内黑.落花后40天(即6月10日前后)完成疏果(20 ~30cm留1果)后开始套袋,10 ~15天完成.套袋太早不利于幼果发育,过晚则果面粗糙,退绿程度差,影响果实外观.套袋要在早晨露水干后或药液干后进行,晴天以上午9~11时和下午3~6时为宜.  相似文献   

20.
<正>苹果双套袋(膜袋加纸袋)即具有膜袋的"温室效应"和防护作用,幼果期果实生长快,果形指数高,果个大,预防病虫等,又有纸袋的"暗室效应",果面褪绿着色鲜艳。双套袋生产的果实果面光洁亮丽,粉中透红,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