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生草对果园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及树体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探究了苹果园生草后土壤速效养分变化规律及对树体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以7年生‘寒富’/GM256/山定子为试材,设置红三叶、黑麦草2个行间生草处理,以清耕为对照(CK),测定果园行间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呼吸速率及树体生长发育等指标。结果表明,生草使果园土壤有机质与碱解氮含量变化波动减小,种植黑麦草使果园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82.1%和20.4%,生草果园的土壤微生物碳、微生物氮几乎都高于对照,果园土壤呼吸水平从高到低为红三叶、黑麦草、对照;红三叶与黑麦草处理的树体主枝数量较对照提高22.1%和23.2%,产量分别提高8.5%和12.5%。总之,果园生草能改善土壤环境条件,不同程度地提升果园土壤肥力,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加大土壤速效养分的周转速率,为树体发育提供所需养分,有效促进苹果树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果农之友》2014,(5):44-45
果园生草覆盖技术是一项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果实质量的土壤管理技术。其主要好处有:一是防止或减少水土流失。二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果园生草并适时翻埋入土,可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为果树根系生长创造一个养分丰富、疏松多孔的根层环境。三是促进果园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3.
以贵州山区梨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果园生草栽培管理方法,研究了鸭茅(Dactylis glomerata)、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3种生草处理对梨园温度、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当地果园生草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果园生草对果园近地面土层、地表及低层空间的温度具有调节作用,与清耕对照相比,3个生草处理均能提高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增加细菌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果园生草能改善梨园小生态环境,且豆科牧草改良效果优于禾本科牧草。  相似文献   

4.
马磊 《山西果树》2012,(5):52-53
庄浪县苹果园,大多立地条件差,土壤瘠薄,有机质含量低,水土流失较重,不利于苹果生产。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果园有机肥不足、地面蒸发量大、养分留失多、土壤管理费工等实际问题,近年来,我县对大多苹果园的土壤地面管理改传统的清耕制为非清耕制,其主要模式有以下几种。一是生草。除树盘外,在果树行间播种禾本科、豆科等草种,这种土壤管理方法叫生草法,在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的果园采用。生草后,土壤不进行耕翻,可覆盖土壤,减少土壤冲刷,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使土壤保持良好的团粒结构。果园采用生草法管理,一年内可割草4~6次,每次667m2施氮肥5~,并酌情灌水,可解决与果树争水、争肥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果园生草的作用:1果园生草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解决果园内连年大量施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肥力下降问题。据报道,生草翻压5年后,5~10cm土层有机质含量由清耕条件下0.8%提高到1.5%。2果园生草能调节地温,土壤温度昼夜变化或季节变化幅度减小,有利于果树的根系生长和对养分的吸收。春季提高地温,使根系活动较清耕园提早  相似文献   

6.
提高果园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果园巧生草 果园生草适用于土壤贫瘠、肥力差、受气候影响较大的果园,特别是山区果园。果园生草就是在果树行间与株问种植一定数量的豆科、禾本科植物或牧草,并对生草进行一定的管理,如浇水、施肥等,当草长N20~30cm时,割倒、晾干,覆于树冠下,既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强树势,提高果树越冬抗寒能力,又有效地防止日灼和红蜘蛛等病虫害的发生。目前,我地区种植三叶草的较普遍。三叶草繁殖能力强,能适应较恶劣的环境,耐旱,耐高温,可以有效地保持土壤水分,且茎、叶易腐烂,是优质肥料。  相似文献   

7.
多年连续覆草对果园土壤的综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果园多年连续覆草对果园土壤酶活性、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覆草使土壤酶活性成倍增加。覆草后前期速效养分增加迅速,后期与对照差异减小。覆草后土壤容重降低,土壤孔隙度增加,昼夜温差减小。  相似文献   

8.
李科  韩萍 《北方园艺》2016,(20):178-182
为研究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对苹果园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选择庆阳市不同区域生草覆盖、黑膜覆盖和清耕(对照)3种管理方式,对90个苹果园土壤进行养分分析。结果表明:生草覆盖和黑膜覆盖0~30、30~60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的含量均高于清耕(对照),提高了果园土壤的基础肥力,增加了土壤的养分含量,其中生草覆盖对增加土壤养分更为显著,在苹果园管理上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正>果园生草也称"果园生草覆盖",是对果园实施全园或行间生草覆盖,不使土壤暴露,每年刈割1 ̄2次覆于树盘下或刈割用于发展养殖业,或常年不刈割的一种土壤管理制度[1,2]。果园生草是无公害果品、绿色果品和有机果  相似文献   

10.
果园生草技术是我国果园土壤管理中新兴起的一种制度。果园生草是果园土壤管理的一次大变革,它解决了土壤有机质多年短缺的难题,也开辟了利用生草来调控土壤中水分含量的节水农业这一新思路,同时也简化了果树栽培方面的许多管理环节,使生产绿色果品変成了现实。1生草技术发展趋势目前国内以生草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有自然生草制(图1)、人工种草制及覆草制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果园生草对果树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园生草就是在果园内人工种植对果树有益的草本植物,是一项先进、实用、高效的土壤管理方法。果园生草是现代果园推选的土壤管理制度,可以克服传统果园管理模式导致的土壤有机质大量消耗及水土流失的弊病,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12.
猕猴桃园行间生草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及有效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猕猴桃园行间生草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并评价其有效性,为改善果园土壤肥力和生草技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上海金山猕猴桃示范园区行间生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黑麦草(Lolium perenne)、自然生草和清耕(对照)土壤进行采样,测定分析0~40 cm土层有机质、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状况,并对养分有效性进行分级评价。【结果】相比于清耕对照,种植白三叶和黑麦草均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但黑麦草提升效果更显著。种植白三叶草能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和有效锌含量,而种植黑麦草更有利于土壤速效钾、有效铁含量的提高。自然生草仅对土壤碱解氮的提升效果较好。猕猴桃园土壤锰元素普遍缺乏,行间生草对果园土壤有效锰的提升效果不显著,需适当补充锰肥。【结论】行间生草对猕猴桃园土壤养分的显著调控作用主要在0~20 cm表层土壤,不同生草类型对猕猴桃园土壤养分改善效果不同,对土壤有机质和大量营养元素的调控效果以黑麦草最佳,对微量元素的调控效果以白三叶草最佳。  相似文献   

13.
<正>果园生草是指采用人工种草或自然生草的方式在果树行间或全园生草的一种土壤管理模式。19世纪末,果园生草栽培技术开始于美国纽约州,后来,随着机械割草机的问世及现代农业灌溉系统的发展而得以普及应用[1]。目前,一些发达国家57%以上的果园采用生草管理,有的国家甚至达到95%左右,均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2]。果园生草能够调节土壤特性、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14.
果园土壤管理的目的在于维持和增进地力 ,使果树的根系充分扩展 ,最大限度吸收水分和养分 ,以满足树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但不同的管理方法 ,其效果不同 ,产量各异。现将我们试验的生草法、清耕覆盖作物法、免耕法三种管理方法及对肥力和产量影响总结介绍如下。1 果园不同土壤管理法1.1 生草法 生草法即是在果园行间种草 ,这种土壤管理的主要优点 :1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果园种草 ,可增加园内有机物。草根生长期 ,由于生长压力及吸收水分 ,使根系周围的土壤收缩 ,以及根毛与土壤结合作用和根死亡后生成腐殖质等原因 ,而促使团粒结构形成。 2…  相似文献   

15.
行间生草对甜柿果园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甜柿品种"阳丰"为试材,采用自然生草和人工生草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生草处理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甜柿果园栽培管理中果园生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人工行间生草可以提高甜柿果园0~20、20~40、40~60 cm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但不同草种对各个菌类数量的影响不相同。与自然生草相比,人工生草处理对甜柿果园0~20、20~40、40~60 cm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土壤脲酶活性、土壤蔗糖酶活性和土壤磷酸酶活性有促进作用,但其效果因生草种类而存在明显差异。该研究表明生草可以改变甜柿果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建议甜柿果园栽培生产中应合理配置草种,优先推荐以林间组合为主,以保证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同步均衡增加。  相似文献   

16.
以种植长柔毛野豌豆(Vicia villosa Roth.)结合自然生草2、4和6年及各自的清耕除草(对照)苹果园耕作层(0 ~ 20 cm)土壤为试材,测定土壤有机质、养分、酶及微生物特性的变化,旨在为长柔毛野豌豆在果园生草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生草2、4和6年的果园0 ~ 20 cm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土壤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呼吸、活性与活跃微生物量大多高于其各自的清耕对照;生草2年的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低于其清耕对照或差异不显著,而生草4年和6年的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均高于其清耕对照。表明果园种植长柔毛野豌豆结合自然生草能全面提升土壤综合肥力。  相似文献   

17.
在常规农业中,杂草一直被认为是作物生长的大敌,如果不清除杂草则会导致减产。有机农业既注意到其有害的一面,也关注到其有益的一面。有机果园提倡生草栽培,即在果园株行间选留原生杂草,或种植非原生草类、绿肥作物等,并加以科学管理,是草类和果树协调共生的一种栽培方式。果园生草是一项先进、实用、高效的土壤管理技术,在欧美、日本等农业发达国家实施多年(图1、图2),对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果树根系生长等具有良好的作用,因此在集约化果园应用十分普遍。果园生草不但可以提高生态系统内部光能、生物能及代谢能的循环和利用效率,提高系统的生产能力,以及维持生物种群之间的动态平衡,实现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而且有利于在人为干预下实现果园生态系统自运转的无废料循环及各类资源的高效转化。那么有机果园生草有哪些好处?生草的有机果园如何管理?  相似文献   

18.
正果园生草的作用:(1)果园生草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解决果园内连年大量施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肥力下降问题。据报道,生草翻压5年后,5~10cm土层有机质含量由清耕条件下0.8%提高到1.5%。(2)果园生草能调节地温,土壤温度昼夜变化或季节变化幅度减小,有利于果树的根系生长和对养分的吸收。春季提高地温,使根系活动较清耕园提早15~30天;高温干旱季节降低土壤温度;晚秋延缓土  相似文献   

19.
<正>生草栽培是现代果园首选的土壤管理制度,可以克服传统果园管理模式导致的土壤有机质大量消耗及水土流失的弊病,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从而提高果实产量和质量。1果园生草推广速度慢的原因一是很多果农误认为生草会和果树争夺肥水。其实,果树根系主要集中分布层在地下20~40 cm,而草的根系分布层在10 cm左右,和果树争夺肥水的矛盾很小。二是生草后对疏果、套袋、喷药、摘果等田间作  相似文献   

20.
果园生草栽培是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和提高固碳潜力的现代果树栽培方式,实行果园生草栽培可同时增加果园碳储量、提高果园产量和提升果实品质,确保现代果园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此,该研究首先从果园生草模式的发展、植物种类选择和利用方式等方面概况了国内外果园生草模式的研究现状;其次通过近年来果园生草的研究实例,阐述了果园生草模式固碳潜力的重要意义;最后重点总结了果园生草模式对果树生长发育、果园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及对土壤有机碳固持、土壤微生物碳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果园生草栽培还应加强适宜性草种的选择和光合作用效应研究,揭示果园生草栽培模式的固碳机理,旨在提高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增强现代果园的土壤碳汇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