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小麦吸浆虫(俗称小红虫、麦蛆等)是小麦的重要害虫。小麦吸浆虫有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山东发生的是麦红吸浆虫。幼虫为害小麦的花器和麦粒,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发育灌浆的麦粒汁液,轻的造成瘪粒.影响千粒重,重的造成空壳.或使麦粒在麦穗上霉烂。小麦吸浆虫的危害,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40%~50%,甚至80%~90%,大发生年份可造成全田毁灭,颗粒无收。山东省1990年发现并扩大危害,我县2002年大发生,后经大力防治已基本控制为害,但今年又有回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水稻粘虫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粘虫,又称行军虫、五色虫等,是危害水稻的害虫之一。2002年由于气候的影响,造成粘虫大发生,使水稻减产10%~25%。  相似文献   

3.
桐乡市属纯单季晚稻种植区,稻纵卷叶螟是单季晚稻最重要的叶面害虫,危害代次多、面积大。2002、2003年,我市稻纵卷叶螟都达到大发生程度,且两年发生规律基本相似,呈现一些新的特点。总结这两年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分析其大发生成因,优化治理对策,对正确指导防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苹果绵蚜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芳  耿建芬 《农业与技术》2003,23(3):108-108,112
苹果绵蚜为同翅目绵蚜科昆虫,主要危害苹果树、海棠树、山定子,原产地还可危害梨、李、山楂、榆树等.我市发生面积不大,受害较轻,近2~3年,有增加的趋势,2002年德州市周边县市大面积发生,我们调查德州市附近10个乡镇的果园,受害率高达95%,造成严重损失.现将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作一介绍,为有效控制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马尾松毛虫发生的环境因素及危害程度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鳞翅目、枯叶蛾科、松毛虫属的一种昆虫,是我国南方各省危害森林最严重的大害虫;其分布范围广,危害面积大,年世代多,繁殖力大,迁飞力强,危害非常严重。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近年在我省一些区域也有大量发生现象。马尾松毛虫主要危害马尾松、湿地松等,松树被害后,轻造成材积损失,松脂减产,种子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6.
薇甘菊是世界十大有害杂草之一,是我国重要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被称为“植物杀手”。2008年镇康县首次发现薇甘菊危害,目前已蔓延至7个乡镇,危害面积达1.8万亩,对橡胶、坚果、咖啡、甘蔗、玉米、柑橘等农作物和经济林木造成较大的损失。本文作者对镇康县薇甘菊发生现状和危害蔓延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薇甘菊生长危害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自2008年开始,小麦全蚀病在故城县麦田有加重发生趋势,主要表现在发生面积大,危害程度重,每年发生面积在10万亩左右,占小麦种植面积的20%~30%。由于小麦全蚀病前期危害症状隐蔽,小麦将近成熟时,田间出现枯白穗,呈条带状干枯死亡,老百姓开始疏于防治,等有危害症状后再防治已晚,造成小麦减产严重,严重地块减产30%以上,有些农户甚至因为小麦全蚀病连年严重发生而不敢再种植小麦,小麦全蚀病的重发生成为影响小麦产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及配套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水稻栽培为塑盘旱育抛秧,水稻条纹叶枯病常年发病较轻,但自1999年后危害迅速上升,2001年全县发病面积占水稻面积29.3%,2002年占45.3%,故近两年对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油菜是我市夏熟主产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87万hm^2,草害发生面积大,危害重,产量损失10%~15%。田间阔叶杂草以猪殃殃、婆婆纳为优势种群.我们于2002年秋播进行杂草发生规律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贵州罗甸水稻霜霉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霜霉病又名黄化萎缩病,1890年首次在澳大利亚发现,其后在日本、意大利、美国、印度等国家以及我国的东北、台湾、江苏、广东、山东等省、市相继报道此病发生。2002年以来,在贵州省罗甸县的不同乡镇陆续发现该病,其发生特点是来势猛,传播快,发病面积大,危害重,对当地水稻生产造成极大损失。罗甸县位于贵州省南部,地形结构类似小盆地,终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9.6℃,年平均降雨量1100—1300mm,全年无霜期300多天,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素有“天然温室”的美称,是西南地区重要的早熟蔬菜基地,也是贵州省重要的水稻种植区之一,种植面积7200hm^2。  相似文献   

11.
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发生危害逐年加重.继2005—2006年连续两年偏重发生后.2007年旱季大发生.迁入量和危害程度为20年来罕见.部分稻区甚至暴发威灾.其迁入量大,发生范围广,危害损失严重.是历年来发生危害最严重的年份。据调查统计。我区2005年发生面积2.85万亩.占水稻面积75%.损失稻谷735吨:2006年发生面积3.1万亩,占水稻面积81.5%,损失稻谷799.5吨。稻飞虱大面积暴发成为影响水稻生产和稻农收入的一大灾害。  相似文献   

12.
万全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无霜期110—170天,大陆性气候,玉米是当地主要粮食作物。玉米丝黑穗病多年来一直不同程度地发生并造成一定的危害。2008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发生面积大,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3.
邹城市2008年灰飞虱大暴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邹城市灰飞虱大暴发,其发生面积和虫口密度之大为历史罕见,灰飞虱最大的危害是传播玉米粗缩病,造成玉米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本文分析灰飞虱大暴发原因及特点,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涿州市农田蜗牛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2011年发生面积在6000亩左右,主要危害小麦、玉米、大豆、萝卜、大白菜等作物。蜗牛用带尖锐小齿的舌头舐食叶片,造成叶片缺刻、孔洞,危害大豆时将豆苗从茎基部切断,造成缺苗断垄。爬行时壳口将玉米叶划伤成条刷状,并留下白色粘液和青色绳状粪便,严重影响玉米生长;玉米抽雄期后咬食雌穗花丝及穗上部籽粒,造成穗上部秃粒。  相似文献   

15.
2020年小麦条锈病在陕西大发生,是近三十年来发生面积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危害程度最重的一年。从菌源、品种、气象、种植等因素简要分析了重发原因;结合近年条锈病发生情况,分析今后发生形势,并提出了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6.
2005年黑龙江省稻瘟病大发生与防治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5年是黑龙江省稻瘟病有史以来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重、损失最多的一年。全省发生面积超过66.67万hm^2,占水稻播种面积的1/3,病害发生危害最重的是穗颈瘟。病害发生期间,笔者到佳木斯、萝北、集贤、绥化、依兰等地区的新华、江滨、二九0、柳河、铁力、江川、佳莲、松花江农场及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梧桐河农场种子公司等单位和水稻农户进行调查。另据报道,佳木斯市水稻种植面积14.13万hm^2,近9.33万hm^2发生稻瘟病,病害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3;铁力市稻瘟病是近20年来发生最重的一年,全市稻瘟病受灾面积1.39万hm^2,其中绝产面积0.65万hm^2,3~5成灾面积0.23万hm^2,5~7成灾面积0.51万hm^2,受灾农户10210户,粮食减产7.68万t,经济损失达1.25亿元。该病在沿山、江河、湖泊等湿润小气候利于发生,穗颈瘟发生和危害严重,出现局部绝产地块。  相似文献   

17.
水稻二化螟九十年代初在吉林省各地零星发生,1993年一些县份报告发现二化螟危害,局部造成减产。1994牟曾作了一次调查,各市县均有二化螟发生,并有成灾地块,但面积不是很大。到九十年代末,发生面积逐年成倍增长,全省水稻种植区都有发生,给水稻生产带来极大威胁,已成为吉林省最重要的水稻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18.
2003年林业病虫害发生总量继续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蛀食性等危害性病虫频繁发生,外来有害病虫威胁加大,如毁灭性国际检疫对象松材线虫病已在一些地区蔓延危害。针对林业病虫发生的趋势和特点,在防治工作中,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并以提高控灾减灾能力为中心,加强了森防检疫体系建设,重点推广光肩星天牛防治技术、美国白蛾防治技术,以及应用高效,低毒农药和防治新药械、新技术,从而有效地抑制林业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2003年全国森林病虫鼠害发生总面积为878.5万公顷,防治面积574.2万公顷,占发生面积的65.36%。与2002年相比,发生面积增加了54.9万公顷,防治面积增加了17.7万公顷,森林防火林带营造技术及灭火灵应用技术,在山东、内蒙古、湖北、四川等地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平阴县自2002年发现节节麦以来,之后逐年增多,在重发麦区已成为优势杂草。该杂草由于适应性强、繁殖量大,加之防治措施不力,致使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逐渐加重,应引起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20.
随半矮秆小麦品种的推广及种植密度的加大,小麦纹枯病在我区的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发生面积大,危害时间长,常造成小麦严重减产。药剂拌种是当前防治小麦纹枯病的主要手段,为明确药剂拌种对小麦纹枯病的控制效果,2002~2004年特进行药剂拌种对小麦纹枯病的控制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