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安徽省舒城县水竹林留养1~7年生竹14个试验区连续4年观测资料,拟合出水竹不同留养年龄与倒笋及其有关因子间的关系的回归方程式20个。研究结果表明,降低水竹倒笋的适宜留养年龄为,留4a砍5a。水竹倒笋数与发笋数、成竹量和保留母竹株数有一定关系。用尝试法以水竹林倒笋率最低时所保留株数来调整择伐量,将水竹林年龄一株数改善成均匀分布,保持利用均衡和收获稳定。各留养年龄年均每公顷增产量和增产值分别为3855kg和2310元。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根据安徽省舒城县龙河口地区水竹择伐人工异龄林内15个土壤剖面39个土样分析资料和1985—1987年160块次标准地的竹笋观测数据,进行数量化分析和回归计算,拟合出40个回归方程,研究水竹林土壤条件和倒笋间关系。研究表明:1)水竹林倒笋严重程度的顺序按土壤质地为:粘壤土>砂土>砂质粘土>砂壤土>壤土,按土壤厚度为:厚土层(≥50厘米)或薄土层(≤30厘米)高于中土层(30—50厘米);②土壤含水率高,倒笋严重,毛管孔隙度为35—40%,总孔隙度为50%,倒笋少;③土壤含氮量为1.90—1.95ton/mu,含磷量为0.50—0.75 ton/mu,倒笋少,阳离子代换量与倒笋呈负相关,与钾含量相关不显著;④倒笋与氮、磷、钾三元素含量之和呈正相关;⑤氮、磷、钾、含水量、阳离子代换量、孔隙度六元素与倒笋率关系分别年度拟合出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3.
我场现有毛竹林4,281亩,平均每年采伐毛竹150万斤左右,正常大年每亩发笋200—300株,成竹率20一30%,成竹20万株左右,退笋数量10—15万斤左右.为了进一步摸清东坑地区花年毛竹林发笋、退笋、成竹的规律,1981、1983年我们进行了施肥和不同时间处理退笋的试验,以便进一步提高成竹率和成竹围度,促进林分增产.试验地及试验方法共设试验地16块,即:淡竹园(小地名)4块,每块0.25亩.位于山脚下部,西坡,坡度10°.其中1、2号在1981年3月22日每亩施碳铵(江宁化肥厂产)80斤,3、4号为对照.竹林结构见表1.西庵12块,每块0.3亩.位于山谷中上  相似文献   

4.
实生毛竹幼龄期具有出笋多,成竹率高,生命力强,且随年龄的增加而不断提高质量的特点.为了探索实生毛竹成园后,不同留养密度与竹林质量的关系,我们从1979年开始进行实生毛竹幼龄期不同留养密度试验,以找出在一定的年限内最佳的保留密度,供生产上参考应用.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位于溧水县林场科研组苗圃院墙东侧.原系易积水的低凹地.经挖高填低,开沟整平后,略呈西南高、东北低的倾斜地形.土壤为黄岗土,呈微酸性,质地较粘重,孔隙度小,结构较差;含有机质少,肥力低.1974年春,用本县自育的2年生实生毛竹苗,按3.33×5米的株行距(每亩40丛),全垦整地开穴造林(每丛3—5株带土块2.5一5公斤).当年除草松土4次,晚秋亩埋青草250公斤,人粪尿500公斤.1975年发笋前松土1次.结合深翻每亩施饼肥60公斤,1976年每亩施饼肥70公斤,至1984年为止,每亩年施饼肥50—75公斤,松土除草2—3  相似文献   

5.
淡竹系刚竹属,是材用为主的材笋两用竹,适应性较强,在河旁土壤湿润肥沃地,能长成大径竹,也能在较寒冷的地区生长。淡竹秆高7~20米,胸径最粗达9厘米。一、淡竹低产林改造首先要对竹园清除“三头”和“三株”,即柴蒲头、竹蒲头、石头及病株、倒株、过小株(直径小于1厘米)。梅雨季浅垦,挖去死鞭、老鞭并除草。淡竹林每亩立竹量控制在1200株左右,每亩均匀留新竹600株。保留二度竹,砍伐三度竹,一、二度竹留养比例为5.5∶4.5,保留空隙竹,不砍边缘竹,经营好的可适当疏伐部分过密的二度竹。竹园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1000公斤,化肥50~80公斤。催笋肥4月施用,行鞭肥6月下旬施用,孕笋肥9~10月施用。沟施,沿坡开水平沟,深20厘米,宽10厘米,沟距1~1.5米,施肥后随即覆土、压实。撒施,将有机肥均匀地施放在林地上,再覆土10厘米左右。合理疏掉过密笋、小笋;新竹分枝低的要整枝。发现病虫害应及时清除病枝或利用化学农药防治,并挖除退笋。二、淡竹丰产技术丰产林分结构为:立竹度每亩1000~1300株,平均胸径4~5厘米,一度竹占75%,二度竹占25%。必须进行林地垦复。林地进行全面垦挖,深翻林地,除去林中的树蔸和老竹鞭,...  相似文献   

6.
竹类植物种群扩散效应是生态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在黔中地区,采用单一繁殖体同地种植方法,持续10年观察了金佛山方竹和毛金竹的种群扩散效应,对比了二者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随着栽植时间的增长,2个竹种的繁殖生长呈现如下变化:1)年出笋日数及出笋最远距离逐年增加,毛金竹的相应值较高,竹种间出笋日数的年分布曲线差异极显著;2)年出笋量、竹笋平均地径及最大地径逐年增加,竹笋密度呈“快速增加—快速降低—平缓稳定”变化态势,除金佛山方竹的竹笋密度较高外、毛金竹的其他指标较高,竹种间出笋量及竹笋密度的年分布曲线差异极显著;3)年新竹数量、平均地径、竹高及胸径处节间长度、以及竹鞭粗度和竹秆基部第1节环竹根数量值逐年增加,成竹率呈“缓慢降低—平缓稳定”变化态势,新竹密度呈“快速增加—快速降低—平缓稳定”变化态势,除金佛山方竹的新竹密度较高外,毛金竹的其他指标较高,竹种间成竹率差异显著、胸径处节间长度及竹秆基部第1节环竹根数量值差异极显著,新竹数量及密度、平均高度及胸径处节间长度、成竹率及竹秆基部根数量的年分布曲线差异极显著;4)平均竹笋质量和出笋时间的负相关极显著,相应值的种间差异显著,毛金竹平均竹笋质量较高。总体而言,毛金竹的种群扩散效应优于金佛山方竹。  相似文献   

7.
采用固定样地竹株的观测和林分整体物候变化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出笋成竹期、竹笋幼竹形成期、脱箨期、落(展)叶期、分枝期、梢部下垂期与单株、林分群体的关系以及气象因素对它们的影响,在建立光箨篌竹年物候谱基础上,将年生育划分为萌芽孕笋期、出笋成竹期、竹笋幼竹形成期和行鞭成芽期4个时期,并阐述了各时期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科技简讯     
引种青皮竹安乡县林业部门1967年春从广东新会县引进青皮竹30株,经过八个冬春的冰冻严寒没有发生死亡。每株每年发笋70多根,最大胸径4厘米,平均高度7厘米多,不少成竹已砍伐利用。青皮竹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特点是四季发笋,成林快,产量高,用途广。安  相似文献   

9.
楠竹是我国的主要用材竹种,它主要靠地下鞭限吸收营养、发笋、成竹。弄清其地下部分的生长发育规律是制定正确的经营管理措施的依据。本文主要在于探讨竹鞭生长发育、出笋、退笋、成竹的发生规律,寻求增加发笋、减少退笋、提高成竹率和竹林产量的途径,为楠竹林的经营管理提供依据。概况 1975年6月我们在楠竹产区桃源县竹园大队进行了这项研究。试验地是大年竹林。林龄百年以上,近年来每年修山,隔年垦复,经营管理和生长都较好。密度每亩216.5株,平均眉围35厘米,其中新竹57株,老竹159.5株。林地竹鞭,实测0.4亩共长1080米,竹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充分利用本县的实生毛竹林资源,从1982——1985年我们进行了实生毛竹不同立竹密度与挖取母竹数量关系的试验,现已取得了初步结果。 一、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溧水县林场茅山分场无风凹山脚,坡向东至东北,土壤为质地较粘重的黄棕壤。深50厘米以上,含石砾较少。 供试林分为1971春用广西融安县2年生实生苗营造的竹林。至试验前(1982年),立竹覆盖度一般在80%以上,平均高达4.6—5.9米,枝下高1.2—1.9米,平均胸径2厘米左右,每亩立竹418—832株。抚育管理措施一般。 二、试验方法 试验竹林每亩保留400、600、800株三种密度。每种密度每年每亩分别挖取胸径3厘米,枝下高2米左右的竹母25、50、75、100株,并设对照(不挖母竹,只进行间伐),  相似文献   

11.
日本松干蚧发生期预测预报方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5年的日本松干蚧发生期系统观测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出日本松干蚧同一虫态和不同虫态的理论期距值和平均数标准差。结合生产防治,建立了固定若虫期一元回归预测式。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2.
对山茶属的14种植物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根据核型分析结果,对山茶的亚属、组、之间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建议把茶、普洱茶,茶梨油茶和博白大果油茶划为独立的种。在核型描述和核型类型划分的理论方法上,引入了“臂比均值”这一参数,提出了“整齐性”和“整齐性系数”。并提出染色体数目的系列变异和结构变异是山茶属植物新种起源的两条途径。  相似文献   

13.
杨树扦插育苗适宜密度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密度的 4个试验组杨树扦插育苗试验 ,结果表明 :密度为 4 4 4 4株 /6 6 7m2 的试验组产合格苗最高 ,合格小钻杨占总产苗量的 81% ,辽宁杨占 75 % ;3333株 /6 6 7m2 和 5 5 5 5株 /6 6 7m2 两种密度分别显得偏小和偏大 ,产合格苗比较低 ,生产上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4.
依据针叶树木材管胞和射线细胞的结构模型。使用计算机抽样模拟解剖结构参数。以及使用针叶树木材纵向弹性模量计算公式和方法,计算人工林杉木,马尾松幼龄材和成熟材试件纵向弹性模量,计算结果与常温条件下气干试件测定结果十分符合。在试件晚材率和管胞解剖结构参数改变的条件下。计算预测了人工林杉木,马尾松幼龄材和成熟材纵向弹性模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试件纵向弹性模量随晚材率,管胞长度,管胞壁厚度的增加而增加,而试件纵向弹性模量随管胞直径增加而减小。本文提出的纵向弹性模量计算的预测方法,对于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控制和改变针叶树木材的材质,材性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优种核桃嫁接繁殖技术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育优种核桃嫁接苗是实现核桃栽培良种化、集约化、基地化、商品化的根本途径。1999~2001年经过对辽宁1号、鲁光、中林3号、晋龙1号等优种核桃嫁接苗繁殖试验,总结出适合当地的核桃嫁接苗繁殖技术,成活率最高达到98%。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处理对麦草碱木质素结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作用于麦草碱木质素,探讨了超声波对碱木质素的活化作用,用化学法对超声波作用前后碱木质素官能团进行了定量测定,用凝胶色谱(GPC)测定了木质素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用^1H NMR光谱对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可以显著提高碱木质素酚羟基和醇羟基含量,当作用时间20min、作用功率200w、液料质量比100:1时,醇羟基含量从1.99mmol/g上升为4.14mmol/g,酚羟基含量从1.88mmol/g上升为2.54mmol/g,羧基含量从0.59mmol/g下降为0.29mmol/g,羰基含量从2.16mmol/g上升为2.68mmol/g。^1H NMR分析表明,愈创木基和紫丁香基峰面积与总峰面积的比值分别从3.61%和0.77%下降为0,甲氧基峰面积与总峰面积的比值从11.50%下降为8.90%。数均分子质量(Mn)和重均分子质量(Mw)分别从1179和10250上升为5031和11605,分散度(Mw/Mn)从8.69下降为2.31.  相似文献   

17.
18.
泾川县刺槐薪炭林生长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泾川县刺槐薪炭林的调查研究 ,分析其生长变化规律 ,并建立林分生长和采薪收获数学预测模型 ,为生产经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树木主要调查因子是指树木的直接测量因子及其派生因子。基于树木调查因子的内在联系,利用234株油松实测材料.分析了直径与树高、树干枝下高及材积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的相关性非常紧密.其相关指数(R)均在0.98以上。  相似文献   

20.
采用厚环乳牛肝菌,赭丝膜菌,灰环乳牛肝菌和彩色豆马勃4种外生菌根真菌固体纯培养接种物,对日本落叶松进行了圃地育苗接种试验。结果表明,苗高,地径,侧根数分别比较对照提高了13.38%-23.54%、10.65%-24.71%、9.97%、-13.78%,苗木N、P、K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0.70%-19.96%、9.06%-47.81%和14.45%-21.12%,苗木菌根感染率为67.82%-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