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竹笋软罐头生产及其危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竹笋软罐头加工生产工艺流程并对其操作要点及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说明。通过利用HACCP的原理,对竹笋软罐头加工工艺环节中危害性进行了分析,确定加工过程中防止危害的关键控制点,从而有效防止竹笋软罐头加工过程中的危害发生。  相似文献   

2.
据悉,台湾的笋类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地位,仅去年出口笋罐头就有三百一十五万箱(约六万多吨),笋丝三千吨。我国出口的笋干、鲜笋、竹笋罐头等在香港、泰国、日本及西欧等市场也有一定销路。当前台湾大批竹类开花、枯死,笋类出口将趋  相似文献   

3.
要发展创汇竹业,开发竹笋罐头加工是一条有效途径,作者对开发安吉县竹笋资源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竹笋味美可口,营养丰富,不仅可作蔬菜鲜食,还可制成笋干、笋丝、笋衣、酸笋、腌笋、油闷笋和各式罐头。据分析竹笋中含有蛋白质类、脂肪类、糖类以及磷、钙、镁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A_1、B_1、B_2、C等。竹笋在我国享有“寒土山珍”之誊,而日本人则称之为“营养食品”。因为竹笋还含有较丰富的纤维素,能促进肠壁蠕动,可防肠癌,又是富含氨基酸,低脂肪的食品,对减肥有一定作用,所以被世界公认为  相似文献   

5.
我国竹子资源极其丰富,种类和面积均占全世界的1/3左右。竹笋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蔬菜。竹笋鲜美可口,富有营养,有“素食第一品”的美称。作为防止肠癌和减肥的天然健美食品,竹笋已备受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由于竹笋鲜嫩,不耐贮藏,不便长途运输,销售受到较大限制。目前,竹笋加工食品主要是传统的粗加工产品─水煮笋罐头(清汁笋罐头),其加工经济附加值低,五原料要求高,因此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高。开发竹笋精加工产品是竹笋加工的发展方向。作者在研制出竹笋保鲜技术的基础上,以自制保鲜的竹笋为原料[1],研究了系列调味笋罐…  相似文献   

6.
清水竹笋罐头加工工艺探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是课题总结。该课题从1983年起至1986年止。协作单位宁波罐头厂。经过小型试验,扩大的加工工艺试验和生产性加工工艺试验,其结果为: Ⅰ.分析了毛竹笋罐头的白色沉淀物的主要成分—酪氨酸含量为90%。Ⅱ.测定了毛竹笋不同时期酪氨酸含量的变化。Ⅲ.测定了毛竹笋不同部位的酪氨酸含量。Ⅳ.分析了毛竹笋罐头汤汁在贮存期酪氨酸含量的变化曲线。了解到形成白色沉淀的原因以及此时酪氨酸的相应浓度范围。Ⅴ.研究出了毛竹笋罐头的最佳予煮和漂洗工艺:加柠檬酸(0.07%)预煮1.5小时,漂洗12小时。产品质量全部超过原工艺。预煮能源和漂洗用水大大节约。新工艺深受厂方欢迎。  相似文献   

7.
保鲜竹笋的调味笋罐头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亚林所石全太研究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近10吨毛竹笋、红竹保鲜竹笋为原料,研制开发出四大系列调味竹笋罐头─—辣味笋、骨汁辣味笋、雪菜笋、油焖笋,并制定出其产品的质量检测感官、理化及微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8.
竹笋美味可口,营养丰富,不仅可作蔬菜鲜食,还可制成笋干、笋丝、笋衣、酸笋、腌笋、油焖笋、笋脯和各式罐头.据分析,竹笋中含有蛋白质类、脂肪类、糖类以及磷、钙、镁等微量元素和微生素 A_1、B_1、B_2、C 等。竹笋在我国享有“寒土山珍”之誉,而日本人则称之为“营养食品”.因为竹笋还含有较丰富的纤维素,能促进肠壁蠕动,可防肠癌,又是富含氨基酸、低脂肪的食品,对减肥有一定作用,所以被世界公认为“保健食品”。竹笋不仅是我国的传统佳肴,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食品。因此,发展笋用林,为市场提供大量竹笋,对丰富人民物质生活,以及出口创汇,支援“四化”建设,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由于国内外对竹笋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许多国营、集体和家庭均栽培笋用林。  相似文献   

9.
竹文化一部分姜增杭竹与烹食的关联最主要的是竹算。可食用的竹笋,按种类分有毛竹笋、淡竹笋等;按季节分有冬笋、春笋和夏秋季的鞭笋;论吃法有鲜笋、咸笋、笋干以及罐头笋等。竹笋鲜美,人人隆重。产竹的地区,笋和各种笋制品,是群众一年四季的佐餐佳肴。白居易在《食...  相似文献   

10.
竹是禾本科竹亚科的多年生常绿植物。竹笋滋味鲜美,营养丰富,是1种优良的食物。竹笋加工制品多为清水笋罐头或玉兰片等。竹笋袋装泡菜,其产品香气浓郁,质地清脆,组织细嫩,咸酸适度,为人们所喜欢。1 主要原辅材料1.1 原料 要求竹笋组织柔嫩,无苦味和其它异味。如毛竹、早竹、哺鸡竹等。1.2 辅料1.2.1 食盐 应符合GB5461—85《食用盐》标准中一级精制盐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广东省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75种,占全国珍稀濒危植物总数(388种)的19.3%,其中的66种具有比较明显的经济用途,包括用材树种46种、药用植物22种、观赏植物20种、油料植物7种、芳香植物6种。文章概述了广东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基本特性和用途,并对其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浙江的工艺竹编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在国际市场上有广阔的前景。本文详细介绍了浙江各地竹编的特色和技艺情况,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林分结构和土壤肥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马尾松木荷混交林与马尾松纯林林分生长、径阶分布及土壤理化性质研究表明 :马尾松与木荷以 2∶1比例行状混交 ,马尾松生长快 ,林分各径阶呈正态分布 ,林分生产力高、结构稳定。马尾松木荷混交林不仅提高土壤通透性和蓄水性 ,促进土壤良好结构形成 ,而且增加土壤养分含量 ,改善土壤肥力状况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Duringtreegrowth,thetrunkgrowthstressesareproduced-Growthstressescanbeconsideredasakindofresidualstresses.Thestresses'existencedecreasetheeffectiveutilizationpercentoftimder,forexample,theycancausefalureoftimberend,andthismakesalotoftimbercutting;theycanmakewoodplatewarpage,and'thusitmustbereworkedinordertoreachthelevelofsellingandusingandsoon.Allofthesemakealotofwasteofwood.Accordingtothereport,inFrance,thelosscausedbygroWthstressesinbeechonlyismorethanonemillionfranceachyea…  相似文献   

15.
多元羧酸与木材酯化反应特征和交联反应参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研究采用以多元羧酸类化合物为酯化剂,以无机盐为催化剂的交联体系。这一体系是新型的、水溶的、无毒害、无污染、木材交联反应未采用过的非甲醛系试剂交联体系。本文采用FTIR和CP/MAS13CNMR的光谱法确定了多元羧酸类化合物与木材交联反应产物的形成特征和交联反应参数。  相似文献   

16.
固定化单宁的性质及其用于酒类除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相似文献   

17.
王豁然  郑勇奇 《林业科学》1993,29(4):366-372
亮果桉[Eucalyptus nitens(Deane & Maiden)Maiden]在分类学上与蓝桉(E.glo-qulas Labill)和多枝桉(E.viminalis Labill)亲缘关系密切,同属于双蒴盖亚属(Sgm-phyomyrtus)蓝桉组。亮果桉是桉树属中高大乔木树种之一,是澳大利亚高大桉树林的重要组成树种。树高通常40-70m,偶见高达90m,胸径1-2m,树干饱满通直。亮果桉的地理分布呈现出典型的地理间断特征,种群之间彼此隔离,因此其形态特征,尤其是幼态叶的特征产生明显的种内地理变异。它分布在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土和维多利亚4个相互隔离地区。水平分布的地理纬度范围为30°-38°S,垂直分布海拔  相似文献   

18.
竹炭、竹醋液生产技术及应用开发研究进展   总被引:46,自引:6,他引:46  
简述了竹炭的热解过程和原理,竹炭生产技术以及竹炭的一些理化性质。介绍了炭窑和炭化炉制取竹炭的一般方法及竹炭和其副产品--竹醋液的应用领域,并对竹炭的生产开发问题及其研究方向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维持机制及其宏观研究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维持机制 ,虽有众多假说 ,但均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研究了诸多生态因子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得出了许多结论、导出了不少争议。本文主要简述了生物因子 (如生产力、生物量、种间关系、土壤微生物 )和非生物因子 (干扰与空间异质性、气候、土壤因子等 )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以及在生物多样性影响机制研究中所用的 3S技术与数学方法。总之 ,我们应坚持综合作用的观念 ,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在不同的对象层次上 ,全面、深入地研究各类生物和非生物因子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才能得出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维持机制的全面、完善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30年生90株人工长白落叶松树干解析生长变异及早期预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材积的变异随着年龄增大而减小,14~18龄是生长变异由剧烈分化到趋向稳定的转折年龄,此时树高、胸径、材积等的幼龄至成熟龄相关达极显著水平,选择效率也处在较高水平,确定长白落叶松早期选择年龄为14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