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浙优8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又一个单季杂交晚籼稻新品种,200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06002),2008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引种认定[湘引种(2008)18号],2009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认定[桂农业公告(2009)4号]和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引种认定(赣引种2009009),2010年参加贵州、湖南、海南等省农作物品种区试.  相似文献   

2.
《浙江农业科学》2013,1(4):0-496
中浙优8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又一个单季杂交晚籼稻新品种,200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06002),2008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引种认定[湘引种(2008)18号],2009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认定[桂农业公告(2009)4号]和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引种认定(赣引种2009009),2010年参加贵州、湖南、海南等省农作物品种区试,2013年通过福建省引种认定[闽种引稻(2013)第002号].  相似文献   

3.
泗阳331是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育成的抗枯萎病、中早熟、高产棉花新品种。199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6~1997年参加了全国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近年来在江苏及邻近省种植面积稳定扩大,并已成为有关市(县)棉花生产的主要推广...  相似文献   

4.
冀丰106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李妙和王国印主持培育的高产、抗病虫、早中熟转BT基因棉花新品种,2003~2004年参加河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4~2005年参加天津市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6年参加山西省引种试验,综合性状表现突出。2005年12月通过河北省农  相似文献   

5.
冀丰197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最新培育的大铃、高产、抗病虫棉花新品种。2002-2003年分别参加河北省和河南省春棉新品种区域试验,综合性状表现突出,2003年和2004年分别参加河北省和河南省区试生产试验。2004.年2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获得国家棉花新品种后收购。  相似文献   

6.
《农家致富》2005,(24):23-23
高品质杂交棉新品种科棉3号由江苏省科腾棉业有限责任公司育成,于2003年通过江西省审定(审定编号赣审棉2003003),2004年江苏省批准引进(引种编号苏引棉200401)。2005年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高抗和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苏棉23号是徐州市种子站培育的棉花杂交新品种。2001~2003年连续3年参加江苏省杂种棉品种区域试验,2003年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均表现出较好的超标优势。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苏棉23号。2003~2005年连续3年在丰县组织该品种的品种试验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本文就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与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作一全面介绍。1苏棉23号产量表现2003~2004年连续两年在丰县组织生产试验,以泗棉3号为对照,苏棉23号两年平均籽棉产量3264.9 kg/hm2,较对照泗棉3号增产15.4%。皮棉产量1 386.3 kg/hm2,较对照增产9.1%。单株成铃21.6…  相似文献   

8.
优质高产多抗中粳稻新品种徐稻4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稻4号(原名徐91075)系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中粳稻新品种。2001~2002年通过山东省粳稻品种区域试验,2003年通过山东省生产试验,2004年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徐稻4号。2005年通过江苏省引种认定生产试验,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林厅引种认定(审定编号为鲁种审字[2004]015号;引种编号为“苏引稻200601”),准予在江苏省淮北和鲁南等适宜地区推广应用。因该品种具有田间高抗条纹叶枯病的特性,并表现抗逆性、抗灾能力强,在2004~2005年黄淮稻区大面积暴发条纹叶枯病以及在2003年和2005年两年…  相似文献   

9.
“赣棉杂1号”是江西省棉花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多抗棉花新品种.2004年通过了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优质高产弱筋小麦宁麦1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地龙 《农家致富》2009,(18):26-26
一、品种来源 宁麦13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宁麦9号中经系统选择育成的优质、高产、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小麦新品种,2001-2003年度参加江苏省弱筋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2003-2004年度通过江苏省小麦良种生产试验,并推荐参加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区域试验。2005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正式定名。  相似文献   

11.
“科棉4号”(原名“A257”),由江苏省大丰棉花原种场与江苏省科腾棉业有限公司共同育成,于2005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引进我市,经连续几年的试种、示范,该品种具有综合抗性好、产量高等特点,深受广大植棉户的欢迎,现已成为我市棉花当家品种之一。200  相似文献   

12.
泗棉3号(原名泗阳263)系泗阳棉花原种场采用品种间杂交育成的抗病、早熟、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1993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试验鉴定表现1.高产稳产.泗棉3号于1990~1991年连续两年参加江苏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皮棉89.74kg,居各参试品种之首,超过对照品种泗棉2号.1992年参加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全流域各试点平均,泗棉3号亩产皮棉90.61kg,居各参试品种之首,比对照品种泗棉2号增产9.87%,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是1984年以来长江流域棉花  相似文献   

13.
金优463是湖南省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金23A”和恢复系“R0463”配组选育的杂交早稻组合,于2003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县于2003年开始引种.该品种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500千克,比金优402增产5%。2004年大面积推广种植,继续表现出高产、稳产、抗性强、适应性广和米质优的特点。现将其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科棉4号(原名A257),由江苏省大丰棉花原种场与江苏省科腾棉业有限公司共同育成,于2005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科棉4号于2003年引进我市,经连续几年的试种、示范,表现出综合抗性好、产量高等特点,深受广大植棉户的欢迎,现已成为我市棉花当家品种之一。2005年  相似文献   

15.
盐杂2号(原名新洋838)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新洋试验站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杂交棉花新品种。2003~2005年经江苏省中熟抗病棉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多点鉴定及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丰产、早熟、抗病、抗逆、优质等特点。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16.
鲁棉研25号(鲁8 H7)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杂种优势利用课题组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最新选育的抗虫杂交棉.该杂交种表现杂种优势强,抗虫性好,纤维品质优良,具有良好的推广利用前景.鲁棉研25号于2000年参加山东省抗虫棉预备试验,2001~2002年通过了山东省抗虫棉区试;2002~2003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区试;2004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生产试验和山东省棉花生产试验;2004年12月25日获得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有效区域为山东省、江苏省(不含徐州地区);2005年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4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早稻组合陆两优28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两优28系作者用广亲和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陆18S与抗稻瘟病优质父本华28选配而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试验表现高产稳产.抗多种病虫害,生育期适宜.食味品质好。在长江流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2003年3月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12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3月通过广西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农家致富》2006,(2):24-24
高品质杂交棉新品种科棉3号由江苏省科腾棉业有限责任公司育成,于2003年通过江西省审定(审定编号赣审棉2003003),2004年江苏省批准引进(引种编号苏引棉200401),2005年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相似文献   

19.
1品种来源 苏玉22(原代号J4141)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利用自选系F2作母本,自选系F24作父本杂交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饲用玉米新品种.2002~2003年参加江苏省春、夏播玉米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江苏省春、夏播玉米生产试验,2005年2月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银棉2号是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邯郸农业科学院和北京银土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高产、抗虫、抗病三系杂交棉新品种。该品种于2003年参加国家棉花品种区试,该品种于2005年获得国家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同时3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为我国第一个双价转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可解决棉花常规杂交制种中存在的成本高、纯度难保证的问题,同时克服了三系杂交棉中胞质不育与产量呈负相关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