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采用回归系数法、稳定性参数法和高稳系数法对参加甘肃省2002~2004年度陇东片冬小麦区域试验的11个品种(系)进行丰产稳产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是一种简便有效评价作物品种丰产稳产性的好方法,较其他两种方法客观、可靠;陇育215、陇鉴301丰产稳产,是陇东旱地极具推广前景的品种。  相似文献   

2.
抗旱丰产小麦新品种陇春27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858-2为母本,陇春8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水旱轮选,培育出抗旱丰产春小麦新品种陇春27号。试验表明,陇春27号在2006~2007年国家小麦西北旱地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分别为180.83 kg/667m2和201.87 kg/667 m2,分别较统一对照定西35号增产4.91%和21.37%,增产极显著,均居第一位;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27.67 kg/667m2,较统一对照定西35号平均增产12.71%。抗旱性指数2006年为1.1835,2007年为1.1014,显著优于对照品种定西35号,是所有参试材料中抗旱性最强的品种。陇春27号抗旱性强,适应性广,丰产稳产,在西北旱地农业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秩次分析法在国家绿豆品种区试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秩次分析法对2006~2007年国家绿豆品种区域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对各试验环境进行常规方差分析,通过对参试品种表现的秩次值、环境区分指数、秩次均方等统计数的计算,在多重比较的基础上,对各参试品种产量表现进行了客观评价.结果表明,参试的10个绿豆品种中XLD09、XLD01、XLD04具有最好的丰产性和较好的稳定性.分析结果也表明,秩次分析法对绿豆区域试验中参试品种产量性状的评价是一种实用、可行的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产苦荞品种筛选及其在北方种植区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2006-2008年国家苦荞品种区域试验的14个苦荞品种(品系)在40个试验环境点的数据资料,运用秩次分析法对参试品种产量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并对参试品种中高产稳产品种(品系)进行生态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参试苦荞品种中,KQ08-05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定性,优势种植区生育期内有效积温1 870.0℃,有效降水量...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深两优332等4个中籼水稻品种在潜江市的抗病抗逆及产量表现,通过试验探明参试品种的适应性和丰产性,为杂交中籼水稻品种的引种提供引种推广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价陇东旱地冬小麦新品种(系)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丰产稳产性,利用AMMI模型对11个品种(系)、6个试点组成的2005~2006年度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区域试验产量资料分析.结果表明,试点间平均产量变幅2 354.56~5 045.47 kg/hm2,品种间的平均产量变幅2 994.80~3 756.68 kg/hm2;基因型间、环境间和GEI引起的产量变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三者的变异平方和分别占总处理平方和的5.19%、79.45%、15.36%,表明环境和GEI对产量变化的影响远大于基因型.IPCA1、IPCA2、IPCA3累计解释了88.20%的GEI信息,用显著主成分计算基因型稳定性参数(Di),其最大相差达8.09倍.属于丰产、稳产的品种有:陇鉴386、宁麦5号、陇育216,丰产、稳产性较差的品种有康庄891、静9717、陇原031.试点以泾川、灵台分辨力较高,西峰、镇原较低,灵选3号在泾川、灵台、平凉,陇麦977在静宁、平凉等县(市)具有特殊适应性,可在适宜区域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7.
小麦抗赤霉病性田间自然鉴定与抗赤霉病育种中的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84年以来,承接了全国小麦育种攻关中的小麦抗赤霉病性鉴定任务,对来自全国10个麦区12648份小麦育种材料料霉病性进行田间自然鉴定。结果表明,至今仍未发现免疫的小麦材料。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华南冬麦区及东北春麦区的供鉴小麦抗性较强,全国R级小麦材料均分布在这些赤病频繁流行的麦区;西南冬麦区,黄淮冬麦区及北部春麦区的供鉴小麦抗性最差。我国现有小麦材料的抗病性与丰产性仍存在较大矛盾,至今仍缺乏可应用  相似文献   

8.
国家苦荞区试品种产量性能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用2000~2001年连续两年国家苦荞品种区域试验所选用的7个苦荞品种(品系)在35个试点(2a)的数据资料,应用非参数统计方法——秩次分析法对参试品种产量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间产量性能及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KP9920和九江苦荞是较高产稳定性品种;黔威2号是中产具有平均稳定性品种;镇巴苦荞是较低产稳定性品种;黔威1号是较低产具有平均稳定性品种;昭905和榆6-21是不稳定性品种。  相似文献   

9.
在不同的播前底墒下,应用抗旱指数法、隶属函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研究了14个不同生态类型旱地冬小麦品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随着底墒的增加,旱地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相同底墒下品种之间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不同生态型冬小麦对播前底墒的反应明显不同。抗旱指数法、隶属函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均能较好地评价旱地冬小麦的抗旱性,其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参试品种从来源分析,抗旱性表现为:甘肃陇东>山西地区>北京地区>渭北旱塬>黄淮地区。  相似文献   

10.
宁夏南部山区冬小麦抗旱指标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快速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选育适宜宁南山区旱地种植的冬小麦新品种,本试验通过抗旱系数、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8个品种12个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个品种根据抗旱系数不同,可分为抗旱性强、中、弱3个等级;12个性状的主要信息主要集中在4个主成分中,累积贡献率达93.40%,这4个主成分因子主要反映产量、抗旱系数、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单株粒重、株高、不实小穗数、颖花结实率9个性状。产量、穗下节长和株高与抗旱系数间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将8个品种聚为3类,第一类包含3个品种,分别是Z0217-3,Z0231-3和对照中引6号,这三个品种的产量、抗旱系数、穗下节长、千粒重及株高等主要指标在第三类和第二类之间,但穗长、穗粒数及单株粒重在三类中平均值最低。第二类包含2个品种,分别是98-5808-1和Z0228-2-1,这两个品种的穗粒数、单株粒重和不实小穗数三个指标平均值最高,但产量、抗旱系数、穗下节长、千粒重等指标平均值最低。第三类包含3个品种,分别是Z0349-4,08AWS089和晋太0509,这三个品种平均产量高,抗旱系数高,平均穗长最大,平均穗下节长最长,平均结实小穗数最多,千粒重最大、株高最高。  相似文献   

11.
综合应用变异系数、重心迁移模型、比较优势模型以及统计学和GIS分析方法,探讨了1980-2009年陕西省粮食生产时空格局演进过程。结果表明:陕西省粮食生产总体变化显著,粮食产量呈波动增长趋势,但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减少将危及区域粮食安全;根据粮食产量高低和生产稳定性特征,将陕西省分为高产低变型(宝鸡、咸阳、渭南、汉中)、低产低变型(安康、商洛)、高产高变型(西安)、低产高变型(榆林、延安、铜川)四个粮食类型区;各地区人均粮食产量差异较大,铜川、西安和商洛粮食紧缺,宝鸡、咸阳、渭南和榆林粮有盈余,延安、汉中和安康粮食基本自给;粮食生产总体分布不均衡,南北差异较大,重心移动的阶段性明显,总体呈"北上东进"的移动趋势;各类粮食作物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分布具有一定规律,小麦、玉米和大豆、稻谷生产具有优势的地区分别在关中、陕北、陕南。研究结果以期为粮食安全背景下的区域粮食生产宏观布局与优化以及农业的结构调整提供较为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选取参加国家苦荞品种区域试验的9个苦荞品种(品系)在19个试验环境点的数据资料,使用非参数统计方法-秩次分析法对参试品种的产量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九江苦荞属于较高产、稳定型品种;云荞2号属较高产、稳定型品种;WK-189属于高产、平均稳定型品种;西荞3号属于较高产、平均稳定型品种;凤苦2号和凤苦3号属于较高产、低稳定型品种。  相似文献   

13.
景泰川灌区位于甘肃省北部,景泰县内。1974年景泰电力提水工程建成,最大提水高度406.2米,设计流量10.5米/秒,有效灌溉面积30万余亩。本区为干旱区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86毫米,蒸发量3600毫米,且风沙多。过去由于没有灌溉条件,大面积土地长期荒芜。景电工程的建成,彻底改变了本区的自然面貌和生产条件,短短的十四年间,这里建成了荒漠中的大片绿洲。但是,随着土壤灌溉,灌区的次生盐渍化已经露头。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统计,己经盐化面积30482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0.16%。因此,充分发挥提黄河水灌溉的效益,并防治土  相似文献   

14.
开花期干旱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耐旱性不同的3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在花期进行干旱胁迫处理,研究了耐旱系廊黄和昌7-2与旱敏感系TS141的花期耐旱性差异。结果表明,花期干旱胁迫后,3份玉米自交系的生长受到抑制,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以及株高下降,枯叶率升高,相对含水量下降,相对电导率升高,渗透调节剂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保护酶SOD和POD活性增加。但是各个指标在不同自交系内变化的幅度不同。与旱敏感系TS141相比,耐旱系廊黄和昌7-2的生长受抑制程度较小;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相对电导率升高幅度较小;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保护酶SOD和POD活性升高的幅度较大。干旱胁迫后,3份玉米自交系的开花时间间隔(ASI)延长,雄穗一级分枝数减少,产量降低。与旱敏感系TS141相比 ,耐旱系廊黄和昌7-2的ASI延长时间较短,雄穗一级分枝数减少的幅度较小,产量下降幅度较小,特别是单穗重和穗粒数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秩次分析法评价甜荞品种产量性能及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参加国家甜荞品种区域试验的6个甜荞品种(品系)37个试验环境点的数据资料,应用非参数统计方法——秩次分析法对产量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间产量性能及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8802-1和平荞2号是较高产、稳定性品种;北早生属于较高产、不稳定性品种;榆荞-4属于中产、具有平均稳定性的品种;固引1号属于中产、不稳定性品种;六荞1号属于低产、稳定性品种。  相似文献   

16.
甜荞品种稳定性和试验地点相似性 的GGE双标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准确有效地筛选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的品种和对试验地点的评价,采用GGE双标图对国家区域试验中第八轮甜荞区域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定荞1号、黑小荞、榆荞-5为产量高、稳定性好的品种;甜荞品种榆9002和西农9976较相似,均来自于陕西榆林,具有地理上的亲缘关系;试验地点相对集中分为三组,第二组和第三组中有相似的试点;定荞1号处于所有试点之中,具有普遍适应性,而榆荞-5、兴甜1号、威甜02-198和黑小荞具有特殊的适应性,在局部地区有推广价值。利用GGE双标图准确筛选出优良品种,同时显示了品种间的相似程度;根据GGE双标图可对试点,尤其是相似试点进行选择和取舍。  相似文献   

17.
奶花芸豆群体冠层结构特征及产量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高产条件下,不同行距配置、密度对奶花芸豆群体冠层结构、光能分布与利用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群体密度下,通过扩大行距,减小株距,有利于优化群体结构。冠层结构各指标的变化表现为:随密度增加,平均叶簇倾角变大,群体直射辐射透过系数降低,消光系数增大,株型变紧凑。但密度过大,群体直射辐射透过系数过小,冠层结构不良,造成生育后期群体叶面积较快下降。随着行距加大,叶片横向生长速度加快,叶倾角变大,群体直射辐射透过系数增加,消光系数下降。合理的密度与株行距配置可改善个体生育状况和群体通风透光条件,使产量构成因素实现最佳配置,充分利用地力和空间,从而获得最佳产量。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氮肥处理对糜子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晋黍9号为材料,研究了普通尿素和缓释尿素对糜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处理的糜子蛋白质含量都显著大于对照,而淀粉含量都显著小于对照;产量以PN2(普通尿素150 kg·hm-2)最高,增产幅度为28.48%;产量与穗数和单株粒重达到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1和0.62;糜子产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3,与籽粒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4。本试验条件下,糜子产量的增加主要是通过增加穗数和单株粒重来实现的。以普通肥料N150 kg·hm-2为最适施氮量。研究表明不是所有土壤类型都适合施用缓释尿素,研究区为砂质土,保水保肥能力差,通气性好,施用普通尿素比缓释尿素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