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鲜芜花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芜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新鲜芜花中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仪对芜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新鲜芜花挥发油主要成分是十三醛(12.789%),四十四烷(7.633%).壬醛(7.427%),二十一烷(6.874%),十四酸(6.510%),十二醛(4.557%),8-壬烯-2-酮(3.723%)等.[结论]芜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中烷烃类化合物最多,共11种,其次是醇类10种发,醛类8种,酯类仅3种.  相似文献   

2.
水茄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两相溶剂萃取法从新鲜水茄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共分离出42个峰,鉴定出35个化学成分。水茄叶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植物醇(31.92%),3-甲氧基-1,2-丙二醇(28.36%),十六碳醛(12.03%),(E,E,E)-3,7,11,15-四甲基-1,3,6,10,14-聚五烯十六烷(2.98%),2-甲基己烷(2.04%),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1.95%)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密蒙花(Buddleia offiinalis Maxim)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密蒙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密蒙花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以归一化法计算各个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出46个峰,鉴定了其中27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2.41%。[结论]密蒙花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棕榈酸(14.07%)、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12.92%)、二十一烷(6.15%)、二十七烷(3.28%)。  相似文献   

4.
采用共水蒸馏法提取橙皮中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橙皮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分离到31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20个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0.881%,橙皮挥发油主要成分是D-柠檬烯(30.028%),β-人参烯(17.454%),(E,E,E)-2,6,10-三甲基-2,6,9,11-十二烷四烯-1-醛(8.484%),2,6,10-三甲基-2,6,9,11-十二烷四烯-1-醛(5.258%)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的香茅草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SCDE)及水蒸气蒸馏法(SD)从香茅草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共鉴定了31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1%以上;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共鉴定了17种成分,占挥发油的94%以上。2种提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油组分及其含量差异较大,含量最高的都是香叶醛和橙花醛。[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比水蒸气蒸馏法能更真实、全面的反映药材中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6.
林佳彬  李冬梅  郑炜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724-14725
[目的]分析青花椒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采用GC-MS程序升温的方法对青花椒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青花椒挥发油中鉴定出43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8.27%。其中3,7,7-三甲基-(1S)-双环[4.1.0]庚-3-烯在青花椒挥发油中含量最高,占色谱总流出峰面积的45.729%。[结论]青花椒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烷、烯、醇和萜类等。  相似文献   

7.
藏角蒿花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萍  吴娟  彭括  周先礼  王萃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785-11786
[目的]对藏角蒿花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藏角蒿花中的挥发油,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以面积归一法测定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分离出24个峰,鉴定了其中23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9.59%。[结论]藏角蒿花中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十六酸(31.66%)、二十三烷(15.76%)、9-己基十七烷(8.37%)、十四酸(7.96%)、2,15-十六烷二酮(7.20%)等。  相似文献   

8.
清香木姜子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清香木姜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连续蒸馏萃取挥发油提取仪提取清香木姜子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数据系统分析法进行分析,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出31种化学成分。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桉油(27.20%),其次是松油烯-4醇-(21.27%)、N甲-基山鸡椒痉挛碱(6.32%)、十七烷酸(4.33%)、叶绿醇(3.53%)、乙醚基亚油酸(3.45%)、2,6二-甲基-2,6辛-二烯(2.96%)等。[结论]清香木姜子在药用选材中必须考虑药材的种类以及产地,才可以充分保证其药用功效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张伟  倪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948-15949,15951
[目的]研究白木香叶挥发油的提取及其化学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分离白木香叶中的挥发油,通过GC-MS联用仪对白木香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相对含量。[结果]结果共鉴定出48个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9-二十六烯(4.17%)、N′-羟基-4-(三氟甲基)吡啶-3-甲酰胺(3.95%)、二十八烷(3.76%)、二十四烷(3.50%)、二十二烷(3.32%)、1-碘十六烷(2.82%)、4,6-二甲基十二烷(2.76%)和1-溴二十二烷(2.58%)。[结论]该研究为白木香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日本晚樱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日本晚樱叶挥发油中的挥发油,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日本晚樱叶挥发油中鉴定出3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3.04%,以醛、酯、醇类为主,含量最高的成分为苯甲醛(57.00%)。[结论]日本晚樱叶挥发油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汤丽昌  王宁  杨先会  邓世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805-5806,5809
[目的]分析和鉴定假臭草地上部分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常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新鲜假臭草的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成分,通过NIST化合物谱库检索,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得到所提取各组分在该化学成分中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经毛细管分离出27个峰,确认了其中的26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58%。新鲜假臭草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大牻牛儿烯D,含量23.63%;石竹烯,含量14.95%;α-杜松醇,含量8.00%;6-亚甲基-1,5,5-三甲基-环己烯,含量6.79%;(+)-表-双环倍半水芹烯,含量6.02%。[结论]新鲜假臭草挥发油成分主要是萜类,还含有少量的羧酸和芳香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喜光花果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喜光花(Actephila merrilliana)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喜光花果中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52个成分,鉴定出32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4.97%。其主要化学成分为2,2-二甲基丙酸辛酯(8.530%)、2-甲基丙酸-2-乙基己酯(6.855%)、4-甲基-2-庚酮(4.329%)和1-乙氧基-4-甲基-2-戊酮(4.011%)等。[结论]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喜光花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杨彩霞  刘宁  苏小龙  魏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087-7088,7094
[目的]研究梧桐花挥发油化学成分,为梧桐属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2种提取方法所得的梧桐花挥发油提取物中共鉴定出60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6.78%。梧桐花挥发油能为某些药物和精细化工提供原料。[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可用于梧桐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水蒸气蒸馏法和溶剂萃取法提取金钱草鲜草与干草叶中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金钱草鲜草与干草叶中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金钱草鲜叶和干叶所得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了19和14种化合物,采用溶剂萃取法从金钱草鲜叶和干叶所得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了20和11种化合物。用两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组成不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成分都为β-香叶烯(鲜叶和干叶中分别达到39.67%和42.80%),而用溶剂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中,相对含量最高的都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鲜叶和干叶中分别达到18.05%和28.64%)。[结论]不同的提取方法所得金钱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不同,且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对挥发油的成分也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刘敏莉  刘佳  李江楠  赵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20-15421
[目的]探讨油松、樟子松松针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一步揭示其药理作用。[方法]采用有机溶剂(石油醚)冷浸法提取油松和樟子松松针挥发油,精制后获得蛋黄色澄清精油。运用GC-MS技术对松针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结果]从油松和樟子松松针挥发油中分别分离鉴定出40和20种化学成分,其中以单萜类和倍半萜类化合物为主。[结论]油松、樟子松松针挥发油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和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6.
叶水蜡树鲜花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小叶水蜡树鲜花挥发油成分,为小叶水蜡树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在小叶水蜡树鲜花挥发油中共鉴定了28种成分,其主要成分为壬醛(14.24%)、正二十烷(10.21%)、芳樟醇(9.26%)、壬烷(8.46%)、二十二烷(8.06%)、丁香酚(6.74%)、苯乙醇(5.39%)和顺-9-二十三烯(5.25%)等。[结论]试验分析的小叶水蜡树鲜花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与文献有一定差异,这可能与提取方法、色谱柱的选择以及植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受到的一些生物酶与环境因素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提取小叶女贞中的挥发油成分,比较其在化学成分和含量上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SFE-CO2)和水蒸气蒸馏法(SD)提取小叶女贞中的挥发油成分,并运用GC-MS分离和分析2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采用SFE-CO_2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89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3.79%;采用SD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1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77.22%。[结论]2种提取方法所得的挥发油组分与含量差异很大,为小叶女贞挥发油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娄方明  白志川  李群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741-5742,5745
[目的]通过研究椿皮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椿皮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椿皮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椿皮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3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8.02%,其中相对百分含量较高的有(+)-Spa-thulenol(11.59%)、顺-α-可巴烯-8-醇(8.37%)、α-胡椒烯(5.87%)、△-杜松烯(5.76%)、α-荜澄茄油烯(4.40%)。[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分离度好,是分析椿皮挥发油成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杨金  赵兴雷  易平  黄笃树  吴娜  闵勇  刘卫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63-15665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的驱蚊香草精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GC/MS分别对2种方法提取的精油进行分离和检测。[结果]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精油中检测到23个成分,在有机溶剂法提取的精油中检测到49个成分;精油的主要成分为香茅醇、马兜铃烯、乙酸香茅酯、香叶醇、芳樟醇、异薄荷酮、β-波旁烯和香榧烯醇等。[结论]水蒸气蒸馏法使驱蚊香草精油化学成分大量损失,但对沸点高、相对难挥发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很好地富集作用;有机溶剂提取法能很好地保留驱蚊香草精油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