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各种年龄鸡均可发生的传染病,以急性败血性经过或慢性、隐性感染为特征。该病主要经卵传播,如种鸡场白痢净化不好,雏鸡在胚胎期即感染,出壳雏多衰弱并成为传染源散播病原。该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死亡率可达30%以上,育成鸡和成鸡也可感染发病,严重影响生长发育,产蛋鸡产蛋率不高,死淘率升高,其危害贯穿整个养鸡周期,  相似文献   

2.
<正>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的鸡呼吸道传染病。该病的主要发病特征为严重的呼吸困难、咳嗽、有血痰。该病的传染率极高,且发病死亡率极高,该病急性感染的感染率可达90%~100%,死亡率一般为10%~30%,严重可达到50%~70%,产蛋高峰期的商品蛋鸡死亡率较高。因此该病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发展。1发病情况东辽县凌云乡凌镇村某商品蛋鸡饲养户饲养  相似文献   

3.
鸡败血霉形体(MG)是慢性呼吸道病(CRD)和CGRD的病原体。该病不仅可引起产蛋下降或产肉下降,蛋壳质量下降以及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而且可以垂直传播,给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 一、流行病学自然感染主要发生于鸡和火鸡,各龄期均可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末春初尤为严重。死亡率一般为 10%~30%,如继发其他疾病或受应激,死亡率可达40%~60%。成年鸡感染该病,死亡率不高,但产蛋率可降低10%~40%。 本病的传播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种方式。随飞沫和尘埃经呼吸道感染。如病禽咳嗽、喷嚏随呼吸道分泌…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一种高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危害广大养禽户和禽类饲养场的的主要疫病之一。该病在美国首次被发现,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导致肉鸡死亡,蛋鸡产蛋量下降,由于该病高度传染性和变异性,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1流行病学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播性很强。各种品种和各个年龄的鸡都有易感性,死亡率与感染毒株的毒力正相关,与鸡只年龄负相关,特别是对雏鸡感染严重,死亡率最高可以达到  相似文献   

5.
正鸡伤寒是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病菌与白痢病的白痢沙门菌很相似,这两种病常交叉发生,但白痢主要感染雏鸡,而伤寒则既感染雏鸡又感染成年鸡。鸡伤寒呈世界性分布,由该病造成的损失很严重,死亡率可达10%-50%或更高。鸡沙门氏菌可感染任何日龄的鸡,种鸡感染后所产的蛋带有鸡沙门氏菌,因此可垂直传播。1流行病学鸡伤寒以肝、脾等实质器官的病变和下痢为特征,发生于3周龄以上的青年鸡及成年鸡,鸡  相似文献   

6.
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鸡业的高速发展,鸡球虫病对养鸡业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鸡球虫病的损失约80亿美元,仅美国年损失就高达45亿美元[1],我国每年因该病损失为6~18亿元[2]。该病的发病率为50%~70%,死亡率为20%~30%,严重时可达80%,严重影响肉鸡饲料转化率及蛋鸡产蛋率。在过去几十年中,各国对鸡球虫病的研究不断深入,目前防治策略主要有药物防治和疫苗预防两  相似文献   

7.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疾病。主要症状为腹泻、极度虚弱。该病可导致免疫抑制,常伴有并发症(鸡新城疫、鸡大肠杆菌病等)。虽各品种鸡均可感染发病,但白色轻型品种反应严重,尤以3~5周龄鸡最易感;成年鸡对该病有一定抵抗力。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5~9月为高发期。鸡场卫生环境差的还可反复发生,有的鸡群感染率可达100%,死亡率一般为5%~20%,有的达70%或者更高。该病主要通过接触或经污染饲料、饮水、垫料、用具等传播,昆虫、老鼠、饲养人员都可成为传播媒介。以下为河南省南乐县某集约化养殖场发生该病后的诊断和治疗经过。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一种高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危害广大养禽户和禽类饲养场的的主要疫病之一。该病在美国首次被发现,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导致肉鸡死亡,蛋鸡产蛋量下降,由于该病高度传染性和变异性,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1流行病学与其他疾病相比,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播性更强。各种品种和各个年龄的鸡都有易感性,死亡率与感染毒株的毒力正相关,与鸡只年龄负相关,特别是对雏鸡感染严重,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又名白冠病,是由卡氏白细胞虫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本病是虫媒传播性疾病,吸血昆虫库蠓和蚋是其传播媒介,通过叮咬病鸡和健康鸡进行疾病传播。该病的典型病例常见于3~10周龄的小鸡和中鸡,死亡率高时可达50%左右。成鸡也可发病,轻者影响其生长发育,严重时也  相似文献   

10.
(上接第10期第21页) 2.鸭病毒性肝炎.鸭病毒性肝炎是危害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病毒性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等特点.该病在自然情况下只感染鸭,1周龄内雏鸭发病率可达95%以上,死亡率达80%左右,1~3周龄的死亡率在50%左右,鸡和鹅都/卜能自然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11.
江苏鸡球虫病的调查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球虫病是鸡的主要疾病之一,危害十分严重,雏鸡群被感染后,死亡率可达30~80%,经济损失很大。随着养鸡业的不断发展,生产上对防治鸡球虫病的需求日益迫切。国外虽然有30多种药物广泛用于鸡球虫病的防治,但由于抗药的虫株不断出现而导致许多药物失效,使世界养鸡业每年因患该病损失仍达5亿美元以上。虽然国内外已有球虫疫苗用于生产,但不够理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呼肠孤病毒科中的法氏囊病毒引起的雏鸡和育成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毒主要侵害鸡的免疫器官—法氏囊,使鸡的免疫机能发生障碍,体液免疫受到抑制,从而引起机体免疫机能降低,且极易引发其他疾病的发生。该病发病率一般为10%-30%,高者可达60%-100%,死亡率一般为4%-10%,严重者死亡率可达60%以上,给IBD防治工作带来困难,使养殖户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13.
(一)发病原因鸭病毒性肝炎是危害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病毒性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等特点.病原鸭肝炎病毒(DHV)属于细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该病自然宿主是鸭,所以该病在自然情况下只感染鸭,1周龄雏鸭发病率可达95%以上,死亡率达80%左右,1~3周龄的死亡率在50%左右,鸡和鹅都不能自然感染发病.但在实验感染时,可引起鹅、珍珠鸡和野雏鸡的感染,并引起死亡,雏鸡有抵抗力.  相似文献   

14.
乌桕水提液对人工感染鸡白痢病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家禽疾病,该病主要侵害雏鸡,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死亡率可达40%~6O%,甚至100%,常造成大批雏鸡死亡,主要与年龄、易感性、营养、管理和感染程度不同等因素相关[1],给生产规模和管理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的农村是小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鸡白痢是造成雏鸡死亡、成活率低的主要疾病之一。该病可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传染源主要是病鸡和带菌鸡。水平传播是指沙门氏菌在鸡群内和鸡群之间及养殖场间的传播,主要是感染鸡排出的沙门氏菌污染了鸡场、设备、水源、饲料。垂直传播是指种鸡或种蛋感染了沙门氏菌,从而将其传染给雏鸡。孵化是感染雏鸡或小母鸡的接触传播,是鸡沙门氏菌传染的主要途径。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造成的损失与种鸡场对该病的净化程度、饲养管理水平以及防治措施有着密切联系。一般3周龄内的雏鸡多见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随着日龄的增加,鸡的抵抗力也增强,成年鸡呈慢性或隐性感染或呈带菌者,成为危险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16.
鸡球虫病是对养鸡业生产危害最大的寄生虫病,分布范围广且危害严重,鸡、鸭、鹅、火鸡都可以感染球虫而发病,其中鸡球虫病危害最为严重,条件适宜时即可发病,引起大批死亡,破坏肠道天然屏障,继发细菌感染,死亡加剧。该病死亡率20%~30%,严重时可达80%。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囊病(IBD)是雏鸡或育成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该病在我省广泛流行。据资料统计,1990年我省发病鸡群达70%左右,一般鸡群死亡率在30多左右,严重者可达80多以上,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损失。为此,1991年春以来,我们一方面积极宣传该病的有关知识及防治措施,另一方面试制IBD高免蛋黄液,对发病鸡群进行治疗试验。  相似文献   

18.
鸡白痢是养鸡业中一种出现频率极高、危害极大的群发性传染病,该病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雏鸡和抵抗力差的鸡是其感染的主要对象,该病感染后有较高的死亡率,若发病后没有及时诊治,极有可能引起死亡,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就鸡白痢的诊断和防治措施进行了探析,以帮助养殖人员了解该疾病,并进行及时有效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正>鸡心包积水综合征是由Ⅰ亚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引起的一种新型鸡传染病。该病发病急,传播迅速,雏鸡感染该病死亡率高,给养鸡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就鸡心包积水综合征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解剖病变和防治措施等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更好地防控本病提供参考。鸡心包积水征是由腺病毒科禽腺病毒属禽腺  相似文献   

20.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患病动物的口、蹄部出现水疱性病症为特征的传染性疫病。口蹄疫的特点是起病急、传播非常迅速。除通过感染动物污染的固性物传播外,还能以气溶胶的形式通过空气长距离传播。发病率可达100%,仔猪常不见症状而猝死,严重时死亡率可达100%。该病一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